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电影《河边的错误》好评如潮却让人看不懂

/高英

无意间看了一部电影,片名不算起眼,叫《河边的错误》,还是2023年最新上映。

河边发生了怎样的错误呢?

一起命案的发生让每个初次看这部电影的人都以为这是一部刑侦片,再高深一点就是悬疑推理片。

如果带着破案的心理看下去,就会越看越不明白,因为电影最后关于凶手是谁以及男主角马哲死没死都很难说清。

于是“看不懂”的弹幕一次次从眼前飘过。

也有弹幕提到了原著的些许内容,告诉大家这是部文艺片而非悬疑片。

原来这部电影是根据先锋派作家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一向对先锋派小说不感兴趣的我立即买了一本余华的中短篇小说集《河边的错误》来看,尽管有的网友说即使看了原著也还是看不懂电影。

这本小说集的首篇作品就是《河边的错误》。

这篇小说的开头就是写幺四婆婆在一天下午去河边收鹅却遇害的事情,在她遇害后,一个“他”和另一个“她”也先后来到了河边,却都选择了惊慌逃离现场——这个“他”就是电影里的王宏,而那个“她”则是电影里的钱玲。

在小说里,王宏和钱玲除了一前一后去过河边并且都没有报案之外,作者并没有展开去写两个人是否存在什么关系,从而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为什么这两个成年人居然不约而同地都不去报案?

在电影里,不仅王宏与钱玲的偷情关系是重点情节之一,王宏还成了第二个死在河边的受害人,而小说里并没有明写王宏会成为受害人,在小说里河边的第二个死者是那个孩子,而第三个死者没提姓名。

无论电影还是小说里都是那个孩子在发现幺四婆婆遇害后去跟大人说过,而大人并不相信,只有比他大点的孩子们信了去河边验证了情况属实才报的案,并且那个孩子后来也成为了死在河边的受害者。

电影里有个自杀者叫许亮,他的死与河边无关。与小说只是描写了许亮的不正常心理导致的非常规言行不同,电影把许亮塑造成一个喜欢男扮女装的异装癖角色,倒也合情合理。

看完电影再去看小说,是不是会更容易理解电影呢?

仅就个人体验而言,是多少有助于理解电影的,毕竟,同名小说是电影《河边的错误》的基本素材来源,电影虽然存在改编力度大的情况但是依然带有原著隐晦地讽刺现实荒诞的色彩,甚至电影的隐晦色彩更浓,以至于让许多人说看不懂。

在小说里,破案的过程自然同样带有悬疑气息,而这种气息并没有贯彻始终,因为很快就点破了凶手就是疯子,无论人证、物证还是马哲一再去河边遇见疯子的情形,都毫无疑问地指明疯子就是凶手。

电影则不然,凶手究竟是谁,不仅马哲困惑,而且跟着马哲的视角移动的观众更为困惑,后来定性凶手是疯子而马哲却唯恐弄错了对象又不敢确认是疯子,以至于观众也怀疑是不是另有其人,而影片并没有对此直接交待明白。

电影的最后,马哲与疯子在河边冤家路窄,究竟谁杀死了谁也是表现得颇为隐晦。如果是疯子死了,电影结尾的部分就是实的,反之电影的结尾就是虚的。

虚虚实实,真假难辨,是非难评,大概就是影片的编导所要的效果吧。

那何为河边的错误呢?在小说的最后是马哲用枪打死了法律无法制裁的疯子,算是为民除害,局长为了让马哲免受法律惩罚而让他假装精神出现了问题,不料马哲真的被收进了精神病院,陷入了另一种人生不幸。

这部写于1987年的小说和上映于2023年的电影,显然都不是为了写破案而创作,马哲的破案过程只是一个揭示某种人生寓意或讽刺现实荒诞的手段。理解了这一点,观众既无需纠结是否看懂的问题,又无需追究一个确定的结果。

早年的国产片,结尾都会有明确的结局,如今国产片也借鉴了国外电影的拍摄手法,那就是在电影结束的时候,并没有一个确定无疑的结局,仿佛每个人生故事都在扑朔迷离中继续……

想想也是,除了死亡能够让某个人的人生故事结束,活着的人并没什么明确的结局,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无尽的纠葛以及各色的表演在继续。

余华的小说《河边的错误》,貌似在平平淡淡地叙述一个叫马哲的警察破案的故事,却在不紧不慢的文字叙述中揭示着现实的荒诞,疯子固然是疯子,然而现实中被视作正常人的人们又何尝不具有“不正常”的心理反应,乃至“不正常”的言行表现?所谓的“正常人”里也隐藏着诸多不堪。

魏书钧执导的电影《河边的错误》,则是氛围感、画面感张力十足,用更加感性的方式展现着现实的荒谬一面,带给观众难以言说的沉重感与压抑感,而人的情感与偏好,甚至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在死亡面前都变得不值一提。

小说是不错的小说,电影是绝佳的电影,懂文艺理论和影视艺术的人去看会发现更为丰富的内涵。

如果说余华的小说《河边的错误》还能让普通读者读到一个平面上的破案故事,那么电影《河边的错误》就因其艺术性很强而让普通观众觉得难以理解。

这部“横看成岭侧成峰”可以做多视角解读的电影非常适合影视文学、文艺理论、影视编导、哲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去看。

因此看不懂电影《河边的错误》很正常,但普通观众可以奔着朱一龙的表演去看,朱一龙扮演的马哲简直可以打满分。

顺便提一句,我觉得余华的小说《古典爱情》、《偶然事件》、《一九八六》都可以拍成类似风格的电影。

关于《河边的错误》这部电影,网上已经有诸多专业的解读,作为一个只是爱看电影的普通人就不敢班门弄斧,再写什么什么电影评论。我写此文的目的,只是为了帮助一些说看不懂这部电影的观众朋友纾解一下观影后的郁闷。

最后简单地对看不懂该电影的朋友劝一句:有些东西无需懂,一辈子不懂都不妨碍你的人生,反正关于命运的探讨往往失之于虚无,终是无解,不探讨也罢。

正所谓“听人劝,吃饱饭”,我们每个人要做的就是像2023年归国的大熊猫丫丫一样,活在当下,好好吃饭,珍惜生命,由任历史的长河无情流淌,而自己可以做这长河中知足常乐的籍籍无名的小小水滴。

高英写于20231215日,冬月初三,周五巳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边的错误》:你们在乎“真相”,而我在乎“疯掉”的过程
悬疑荒诞片《河边的错误》定档!跟朱一龙一起找凶手,逐渐发疯!
开分7.7,对观众不友好,《河边的错误》很难看吗?
疯子披上外衣,凡人卸下伪装,解读《河边的错误》
电影《河边的错误》:我劝大家还是不要分析了
朱一龙主演,余华作品《河边的错误》搬上银幕,看完的人都“疯了”,真相原来是这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