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花一鸟,大气磅礴

张书旂《孔雀》,1947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吴茀之、潘天寿、张振铎到南京看画展时,住在晓庄新村书旂家。几个人睡在一个房间里,无话不谈,还互相斗嘴。张书旂取笑潘天寿“寿头,寿头,只画石头。”潘天寿反讥他说:“是啊,我的石头不值钱。你的画像花旦,涂脂抹粉,人家喜欢。”

潘天寿、张书旂、吴茀之、张振铎、诸闻韵

  张书旂二十年代初入上海美专学习。先学西画,后转攻国画花鸟,为吕凤子弟子。毕业后任厦门集美师范教职。1929年应徐悲鸿聘为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又和潘天寿、诸闻韵等结成“白社”切磋画艺。在画坛声誉日隆。擅长花鸟,间写山水、走兽、人物。抗战期间去美国创办画院,讲学作画,后定居旧金山。

  张书旂作品取法于任伯年,作花鸟喜用白粉调和色墨,画面典雅明丽,颇具现代感。又得高剑父与吕凤子亲授,形成色、粉与笔墨兼施的清新流丽画风而独标一格。

  作品有日本画的面貌;喜用高丽纸作画,力求色彩与水墨的融合。学院派杰出代表,素有“任伯年第二”的美誉,善于用粉,能“粉分五色”,有“白粉主义画家”之称。吕风子赞他“画花似闻香,画鸟若欲语,技法卓绝,当代无与抗衡者。” 徐悲鸿称其:“自得家法,其气雄健,其笔超脱,欲与古人争一席地,而蔚为当代代表作家之一”。

  张书旂的花鸟画,继承了中国画以形写神的传统创作方法。张书旂觉得师古人、师前人莫如师自然更生动。他每于清晨薄暮,蹲身秘处,窥视鸟儿之神态,故所作花鸟画,纯从写生中得来,动作的自然,色彩的正确,乃在写生之外,另有观察的工夫和心中意会的结果。

  张书旂勤于写生,工于设色,尤善用粉,在染色的仿古宣纸上,用白粉蘸色点染,计白当黑,手法巧妙娴熟,极见生动,画风浓丽秀雅,别具一格。

  在南京期间,张书旂与徐悲鸿、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出版有《书旂花鸟集》、《张书旂画集》等。

  著名画家唐云曾评价他是“开派画家”。

张书旂《鸡》,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张书旂《翎毛集》画谱,1957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张书旂《朝雾》,1947年,浙江美术馆藏

张书旂《归鸿》,1954年,浙江美术馆藏

张书旂《春风拂槛露华浓》,1948年,浙江美术馆藏

张书旂《暗香》,1954年,浦江美术馆藏

张书旂《红花翠鸟》,1956年,浙江美术馆藏

张书旂《柳飘燕鸣》,1941年,浙江美术馆藏

张书旂《相依》,1945年,浙江美术馆藏

张书旂《小鸟樱桃》,1947年,浦江美术馆藏

张书旂《赠君一枝春》,1952年,浙江美术馆藏

张书旂《老鹰》,1956年,浙江美术馆藏

张书旂《白蕊》,1957年,浙江美术馆藏

张书旂《禽羽》,年代不详,浙江美术馆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陵三杰之一:张书旗花鸟欣赏
金陵三杰之一:张书旗花鸟,手法娴熟,神态生动~
张书旂
中国美术馆藏中国画之 花鸟作品
仙华双甲 吴茀之 张书旂诞辰120周年作品集
“白粉主义画家”——张书旂,写意花鸟,以粉代墨,独树一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