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游人眼中的卢旺达

【编者按:卢旺达曾因1994年骇人听闻的种族大屠杀震惊世界。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反思卢旺达大屠杀国际日”。著名电影《卢旺达大饭店》便是以当时大屠杀为背景。17年过去了,如今的卢旺达是何种景象?笔者近期赴卢旅游,记录所见所感与读者分享。】

  卢旺达的天空碧蓝清澈,放眼远眺,群山连绵,霓裳滴翠,1600米的海拔,青山共白云凝为一体,碧空之下,苍鹰矫健,自由翱翔。如果不是亲身来此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是一个非洲国家。但是对于世人,卢旺达却又无论如何也揭不下大屠杀的标签。在未踏入这片土地之前我总是不住的去想,那里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什么样的战乱可以称为屠杀?屠杀之后的十余年中他们又是怎么生活的?

 

  无数个问号在我脑中闪现,但当我真正站在这片土地上时我发现很多东西只有亲临才能了解。对于一个经历了几次大小屠杀的国家,总觉得他们应该尽量避免谈到这个话题,但从我在这里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看来,在经历过大屠杀的这个国家 ,卢旺达人非但没有对此紧缄其口,相反却是心气平和,淡定从容。

  挥起屠刀

  基加利大屠杀纪念馆是为纪念1994年大屠杀中死去同胞而建的一个哀悼之地,同时也不断地警醒世人勿忘无知带来的伤痛。旅游车的司机西蒙是个青年小伙,白色的T恤浅蓝色的牛仔裤,热情而绅士地说了句中文:你好!异国的汉语让我倍感轻松亲切。我们简单地聊了聊。好奇心的驱使让我总是想问有关大屠杀的“前世今生”,但是初次见面又怕他是受难者揭了他的伤疤,犹犹豫豫间,却听他说起了大屠杀的故事。“其实,我也经历过那场……呵呵,你知道的,那场屠杀。那年我才12岁,家里有爸爸、妈妈,妹妹当时才8岁。我们住在小村庄里,房前有一大块地,种的土豆、玉米还有香蕉树。非洲真的很神奇,你知道,这里的土地并不贫瘠,但是动荡却让我们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我父母死在了屠刀之下,我只有带着妹妹一直跑,后来我们跑到了边界上。等再回来时,我们什么都没了,房子烧成了灰烬,土地荒如废墟。但是你看,我还活着,我很幸运。只是,这种幸运对我来说有些沉重,最初几年心里还会害怕,睡不好觉,常是梦魇中醒来,一身冷汗。但是活着就得继续往前走,现在我是一名司机兼导游……"

千山之国黄昏与清晨

  此刻,我真不知什么是幸,什么又是不幸,但我深知几乎每个卢旺达人都经历了失去家人或朋友的惨痛,连当年胡图族女总理全家都被活活打死,更何况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百姓,那种痛应该是揪心如凌迟一般。他的故事让人动容,如今的坚定更让人尊敬,能够如此地正视那段不幸的往事,这是一种怎样的豁达!

  车在新修的公路上行使。我拉开车窗,满眼的翠绿,醉人的暖风轻柔地亲吻着脸庞,带着花果的甜香。不知不觉,旅游车驶近一个山腰大院中。这里气氛肃穆凝重。司机西蒙回头告诉我们,这就是有名的卢旺达Gisozi大屠杀纪念馆。纪念馆依山就势,白色的二层小楼,坐落在青山翠树之间。

  纪念馆一层讲的都是卢旺达的历史,封建帝国,殖民压迫。走近二层,气氛陡然压抑,灯光转暗,只有橱窗里有一些点射光打在保存的物品上,定睛一看原是些衣物,挂在里面,并附有图片。这是一种奇怪的感觉,仿佛身临其境,道路上都是尸体,一排排地躺着,河里漂着不知多少亡人,教堂里黑压压的一片,有的已经开始腐烂露出白骨……这就是屠杀,灭顶之灾,不是一个个死,而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灭族杀戮。再往里走,橱窗里都是白骨,成百的骷髅头摆在里面,让人胆战心寒!

  在快要走出纪念馆时还有最后的一个过廊,这里灯光明亮让人心中充满希望。过廊中贴满了照片,温馨的灯光中全是孩子们的可爱笑脸,孩子们有的骑着儿童三轮车,有的骄傲地穿着小军装拿着玩具,有的兴奋地吃着蛋糕享受自己的生日聚会……整个过廊都是那么地充满温情。我的心在这压抑的环境中露出了些许安慰:这些孩子大概都是幸存下的孤儿,长大成人的他们放回了童年的照片。这时,一直站在后面的西蒙梦魇般地说,他们都死了,我迅速回过头,西蒙看着我说:“他们都死于大屠杀”。我仔细阅读了相片下面的导语:安妮死于1994年4月,詹姆斯死于1994年5月……

  这就是屠杀,当它来时没有任何例外,没有任何侥幸,死去的人永远沉埋地下,活着的人无奈地面对过去。走出纪念馆,我好奇地问西蒙,屠杀之后人民怎样接受这一现实的。他说:大屠杀结束后,社会开始稳定了,我们还得继续生活。这是我们的国家,谁都不会抛弃祖国,逃到国外的人们纷纷回来。我们在区里设公民法庭,政府成立了和解委员会,对罪大恶极的刽子手给予民主惩戒,同时也不忘尽量去融合两个埋有仇恨种子的民族。那些被证实在大屠杀时期杀过人或参与其中的,回国之后要有5年的刑罚,但可以在监外服刑——为社区干活。罪大恶极的要入监几年,其实主要是怕放在社会上邻居心里不舒服,罪犯本人心里也恐惧。听了西蒙的话,我对卢旺达人民肃然起敬,受难者与凶手毗邻而居,这对于双方需要怎样的勇气去放下心中的至恨和手中的屠刀!这是刻骨的仇恨,更是灭族的伤疤。西蒙继续说:现在政府推行教育,希望当年无知犯下的错误不要再重演。我们接受教育,要学会爱,爱自己也要爱别人。我说这样很好,你们是我见过的最为勇敢的人,西蒙开心地笑了。

  两天后,胡图族雇员玛丽问我这几天的卢旺达游感觉怎样,我告诉她,我去了一些纪念馆。她神态坦然地说:“这些纪念馆遍布全国各个城市。我们的国家经历了太大的伤痛。我们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去那儿,大部分纪念馆都埋葬着我们的同胞,我们去那里凭吊,学校也组织孩子们去那里为死去的人哀悼。在屠杀之前,胡图、图西两族是通婚的,现在仍然是。我现在感觉不出我们之间有什么不同,我们一起工作,彼此之间是再正常不过的同事朋友。”玛丽神态庄重,继续说道:“我只希望我们以后能稳定地生活,不想我们的孩子再去饮这杯苦酒。”两族人民在经历了如此巨大的心灵伤痛之后开始了新的生活,对于受害者需要忍耐去淡忘过去,需要勇气去面对昔日威胁自己的“刽子手”。对于曾经强势半个世纪的胡图人,无论是温和派还是极端派,同样也需要勇气。他们必须勇敢面对过去,面对世人,面对自己。大屠杀已经过去17年,这道伤口看来正在愈合。但是发生过的事情却永远都不会从记忆中消失,屠杀过后之初每个人都有恶梦,但现在卢旺达人怕的不再是曾经的恶梦,他们更怕恶梦重来,怕他们的孩子同样会经历那样的惨痛。

  总统的一位顾问说过:“我们不像西方那样严刑惩罚,也不想以命偿命。因为如果你报复对方,对方还会回来报复你,没完没了。我自己的母亲、兄弟姐妹也都被杀了。70万人呐,那是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创伤的恢复与冲突的和解都需要时间,有时需要一代人的时间,但是,无论是我们的政府还是我们的人民都在努力着。”

  自94年那个狂躁的百日开始,这个曾经自信乐天的国度便无奈地选择了沉默,直到伤痕逐渐消失。而今那场屠杀,我们可以说成是上个世纪的屠杀,毕竟现在是21世纪,自那时起已经过去17年了。

  放下屠刀

  数次真相调查并未能得到令人信服的结果。现在,恐怕只有史学家还会去追根问底到底当时谁对谁错,对于卢旺达人民,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关注眼前的生活,充实地过好每一天才是主要的,才是人民的心愿。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已经选择尘封那段不堪的岁月,走向精彩的人生。

  17年爱的教育让卢旺达人重新树立了自信。现在,卢旺达人的眼睛清澈明亮,微笑迷人,关键是他们从不吝啬对陌生人的笑。从导游和当地朋友的表情和待人接物的态度,可以看出卢旺达人的从容,热情。与他们的沟通都是从微笑开始。每每会意地点头,不会像在内罗毕自己白话半天,别人不知所云。他们是真的理解,真的能站在你的处境考虑问题,我觉得这就是解决任何问题和争端最需要、最基础,也是很难达到的境界。

  有人说现在的基加利是非洲最安全的城市,我不以为然,心想怎么排也轮不到有过屠杀历史的城市。但半夜送好友和同事去机场,屡屡见到马路一边是单身青年女子悠闲的脚步,一边则是荷枪实弹的警察巡查街道。作为一个外国人,我感受到的是安全,而不是危险。同样在东非的内罗毕和达累斯萨拉姆,更或者在周边的任何国家首都,半夜出门,我是绝对不敢的,因为经常听到华人被抢的消息,有的还是身边的朋友,到了那些地方,被告诫最多的是如何与强盗周旋,保证人身安全。但在基加利,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我们被告知,在基加利可以在任何时间去想去的地方,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我们能从导游自信而骄傲的语气中读到他们对警察和政府的信任,这完全不是在开玩笑,这在世界各国可能都已属少见。

  安全的城市往往对应清廉的政府。卢旺达的政府是非洲最清廉的政府。朋友的朋友从肯尼亚来卢出差,因为向交警行贿被捕,习惯被东非警察盘剥的“老江湖”,因为这一“潜规则”被“明规则”了一把,被保释出来已经是两天后的事了。发生在非洲,乍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卢旺达对腐败“零容忍”已经深入人心。警察局甚至群发短信告诉老百姓,政府支持人民的检举。无怪乎,每次看到警察,对方总是微笑,而被拦住的司机则不卑不亢,客气地打个招呼。

  提到卢旺达不得不提电影《卢旺达大饭店》,一部电影,没有太多功利的商业炒作,无关奢侈华美的资产阶级生活,有的只是对人性中恶的拷问、善的颂扬和对一个国家深深的悲悯!千山饭店,电影《卢旺达大饭店》的原型,如今是一所四星级酒店,院内宽敞,树木茂盛,藤类花草缠根绕节,赤橙粉紫,如瀑如虹。这里早已不见屠杀时的血雨腥风,只见游人如织,穿梭往来。后院是一个露天游泳池,水面碧蓝,清澈见底,黑白黄各色人种在池中戏水玩乐,岸边设有一个当地样式的两层楼高的草棚酒吧,酒香四溢!这就是当初那个保护图西人免遭屠杀的保护伞,是屠杀时的一片净土。千山饭店虽说是一个宾馆,但更像是一个旅游胜地,就如同到中国一定要到长城一样,来卢旺达也一定要来这里一睹风采!

千山饭店(卢旺达饭店)正门

  卢旺达的城市干净,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六为全民扫除日。那天路上几乎看不见车辆行使,原因很简单,大家都在忙着打扫自己的小家和祖国这个大家。这里景色优美,尤其夜景更是迷人。如果只看夜景,很难想像这是一个非洲的城市。家家户户晚上必须点亮院里的灯,这是政府规定的。听说是为了安全,却平添了城市的美。特别是夜里在飞机上鸟瞰,基加利就是一颗闪耀着迷人光彩的钻石。很多外国朋友总会赞美这里像夜晚的洛杉矶。这里的人更是热爱生活。雇员玛丽不止一次向我推荐各种餐厅,她说他们最多每两周就会来个家庭聚会,在饭馆、咖啡厅甚至是度假地,我们经常遇到卢国百姓家人或是朋友的聚会,有时甚至二、三十大人小孩一起欢聚,可见他们极为重视感情。

  这就是现在的卢旺达。对于屠杀的前世今生,他们不会选择沉默以对,对于世人的眼光,卢旺达人更报以自信的微笑。曾经的屠刀已经挥落,人民关心的是经济的复苏,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果你认为这里是一片颓废落寞的面孔,那么你会失望,卢旺达人会给你最清澈的眼眸,最热情的微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定要去卢旺达看看 那里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沙》上集:卢旺达大屠莎一手纪录,普通人为什么举起屠刀?
大屠杀中的卢旺达饭店
卢旺达大屠杀纪念馆
史上代价最沉重的空难,导致两国总统同时遇难,超过百万人被屠杀
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有多血腥惨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