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克伦圣树

刚来时,曾经打听过厄国有什么值得一看的风景,然后,有人就告诉我这里有一颗圣树。这引起我极大的兴趣,好在没有让我过久的等待,就有机会能亲眼目睹这颗在厄国人心中占据崇高地位的圣树。

从首都阿斯马拉出发,汽车依旧沿着一条年久失修的盘山道下行,与去往马萨瓦的方向不同,沿途的景色也大相径庭。延绵不断的荒山秃岭表面,裸露着大大小小的赭褐色石头,路边偶遇的含苞待放的仙人掌树,给这片望不到尽头的毫无生气的土黄色画布上添上点点清新的绿意。

我依旧试图将妄念赶出脑海,可是,眼神总是会不经意地飘向窗外,乱七八糟的念头拼命往脑袋里钻。在与妄念的拉锯战中,不知不觉,车停了下来。原来到了克伦检查站,这里已很接近与也门的边境。我们的司机与检查站的工作人员攀谈着什么,一打听才晓得是要路条。这几年厄国经济不断的恶化,有些本国的年轻人试图偷越国境改变自己的命运。GOV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凡是从阿斯马拉去往克伦都必须有相关部门开具的路条,对于外国人更是严加控制,不能随意离开阿斯马拉,路条上的人员名单必须与车上的人数相符。离开首都,ID是必带物品之一。幸运的是,厄国与中国是友好国家,能够在厄国到处走走看看。更有甚的是,我第一次听说国人出国需要签证的就是厄国,外国人进来或者出去也需要签证。我想,或许这也是全球为数不多需要签证才可以出去的国家。但是,对照厄国周边国家的混乱,这个国家能有如此安宁的生态也与此不无关联。尽管手续有些繁琐,但我很快就释然了,在现如今的乱世当中,能够有这样一片安定的国土,这代价花的值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的车终于可以通过了,在检查站工作人员友好的挥手中,我们的车渐渐驶离检查站。我们的车再一次停在路边,前面是一个三岔路口,一条双车道路在不远处转弯消失于人们的视线中,司机告诉我们这里是克伦市边,这条路的前方几百米处就是通往也门的国境线。当然,我们是不可能看到那条国境线的,只能在这三岔路口拍照留念,后面附上一句:我的身后就是也门。

参观完这里,车子掉头往市区开,当我看到周围的景色时,又让我小小的惊讶了一番。这里的街道很干净,房子尽管有些岁月了,但很结实,建筑造型都非常漂亮,很意大利化,但街边的景观树又极具非洲特色,过往行人衣着也都属于自己的那一道风景线,尤其是女人的衣服颜色比起阿斯马拉街头处处飘荡的白色窗帘要靓丽的太多,我一直觉得艳丽的色调和不同颜色之间大色块的对比,由此而产生的强烈的冲击感只有非洲的女人驾驭得了。我特别想抓拍一张穿着靓丽的女人,但想一想还是尊重她人的隐私,只是在她们走过我的身边之后,悄悄拍下一张背影,拖曳至脚面的纱质长裙,披在魔鬼般的身材上、配合着主人优雅的步伐在风中摇曳,我仿佛又置身于天堂,看着一个个仙女从眼前穿梭而过。

车停在一个繁华闹市区的边上,在车上用过三明治后,我们集体下车,开始漫无目的地徒步旅行。走过一条又一条街区小路,时不时会被住家院墙上的盛放的枚红色、橙红色和紫色的三角梅所吸引。这期间还曾路过一个古旧的教堂,就在这座教堂的边上伫立着一座新建的教堂,好吧,我承认到目前为止,依旧没弄清楚天主教堂和东正教堂的差别,个人感觉这新旧两所教堂应该分属于不同的宗教。

克伦与阿斯马拉也有相同点,那就是随处可见的、化在房屋外墙上的油彩画。题材大多来自于那场持续三十多年的独立解放战争。即便是今天,阿斯马拉最漂亮、最繁华的街道都命名为“解放大道、独立大街、英雄大道”等于战争有关的内容。翻开厄国的历史,他们也曾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那段悲惨的记忆至今还深深影响着厄国人。

我们来到市中心的繁华地带,有人坐在咖啡馆外,一边品味咖啡的香浓气息,一边享受被炽烈阳光灼烤的建筑物带来的那一点点阴凉。蓝天、阳光、美女、驮着劈柴的毛驴、路边喝咖啡的男人、街边摆摊小贩的吆喝声,组成了一曲这世间最美好、动听的的交响乐。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人生的意义对我而言,无过于安心而已。

离开了克伦市区,我们的车行驶在一条通往郊区的小路上,一个不大的村镇出现在眼前,路边房舍显得有些破旧,这里人们的穿着少了许多亮色,经过一个颇具规模的大清真寺,还能透过院墙看到里面正在礼拜信徒,可以确定这里是一个穆斯林聚集区。穿过这个村镇,来到了一片荒凉的山谷中,这里生长着一颗被厄国人誉为“圣树”的古老猴面包树,这也是我们此行最终的目的地,瞻仰圣树。

来之前曾向人打听有关这棵树的故事,只是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含糊其辞的说法是:古树的年龄在500年以上,圣母玛利亚曾在此避过难,圣树是否因此而得名,不得而知。我们下车之后,一道紧闭的铁门阻挡了去路,司机上前推开铁门,当我进入铁门的一刹那,立刻感觉到一股宁静与安详的气氛将我裹挟在其中。一条石板铺就的小路笔直地延伸向前方,我能感觉得出小路的尽头就是那颗传说中的“圣树。”尽管还没能一睹其真容,但它散发的强烈场气却令我陶醉其中。路两边栽种了两排叫不出名字的树,很像是卫士齐整的列队两边,捍卫着主人至高无上的尊严,同时威慑前来朝觐的信徒,不容有一丝豪的亵渎。

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我没敢踏上石板路,只在路边的土路上默默走着。时不时有一抹清香从我的鼻尖滑过。此时的感觉根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只想这一刻能够成为永恒。遗憾的是这世间根本就没有永恒,幸运的是我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圣树。”上半部的枝叶已经凋零,下半部的枝叶还算茂盛,岁月在它身上刻下了极深的印记,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让我觉得它的年龄一定不止500年,它是一个有故事的树,而且有树神在。

树中间有一个洞,从外面望进去,可以看到圣母玛利亚的雕像。听同事说,树的旁边有一座教堂,到了这里,才知道原来“圣树”本身就是教堂。我饶圣树走了一圈,圣树的树干极为粗壮,大约需要十几个成年人才能合围一圈。对于高度实在没有概念,只是知道它很高、很高,高的足以需要站在树下的我头与身体近乎最大承受度才可以拍到凋零的枝条上挂着真的很像猴子的金黄色果实。

“圣树”的身后是一道墙壁,上面绘有彩色的宗教故事,看到了圣母抱着耶稣、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画面。记得当年参观卢浮宫时,有一个展室全是有关耶稣受害题材的油画,只是有介绍说,画面上钉的伤口形状不同,就能知晓是哪个时期的作品。受《达芬奇密码》的影响,见到宗教题材的油画总喜欢拍下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思绪被同事的喊声给拉回来,原来驻守在这里的神父见到来了一群中国人,就来到树下,极为热情地为我们介绍起来。话说1876年,法国人“第一次”发现这颗树,还有一群无家可归的人和孩子就生活在这个树洞之中,法国人觉得这片荒芜的山谷之中,惟有这颗树长得如此茂盛,一定有神奇的“存在”存在,于是,在这里修建了教堂。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意大利人与英国人在此交战,当时,意大利人躲在树洞中,英国人的几发炮弹落在树洞外面,圣树在庇护意大利人的同时,自身也几乎没有遭受到伤害。后来,教堂就建在了树洞之中。 想要进入洞中,必须要脱鞋。我嫌麻烦,只在洞口外,双手合十,心中默念:阿弥陀佛!恭恭敬敬三鞠躬。学佛几年后,非常认可全世界的宗教是一家。佛祖老人家说过,“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从某种意义上说,神也是一种神奇的“存在”,自然也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把圣母当成佛菩萨的化身,理论上是讲的通的,不管别人如何看,反正我就当成佛菩萨拜。

 回程的路上,已没有力气跟妄念较劲了,任凭思绪飞扬。这里的山势没有去马萨瓦那条路险峻,自然也见不到如天幕般的云海。“望山跑死马”这个词都不是太贴切。看着头顶上面路面上行驶的汽车,我在想需要几分钟才可以与之交汇?突然,发现不远处的山顶耸立的一块巨石,很像佛菩萨的形象,神态安详地凝视着远方。我试图找个好角度拍下来,无奈车速太快、车又非常颠簸,我只能随意抓拍几张。在要接近阿斯马拉时,路边的紫楹花树列队、伸出开得正盛的花枝,欢迎我们的回归。这时,阴郁的天空飘下了丝丝细雨,没多久,紧密的雨点不断落在车窗上,外面的景色变得虚幻不实。当我们的车终于爬到山顶的时候,迎来的又是一片灿烂的阳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厄立特里亚|地形多样,自然景观丰富
“鲜为人知的厄立特里亚”之一:厄国简介和世界遗产之城阿斯马拉
好大大大大大大大的树洞!
男的扮“战狼”女的扮克伦族,多名中国人以“角色扮演”偷渡缅甸被抓
【名师名家名人坛】枯树|吴玲玲诗歌
这些树,相当奇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