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朝鲜战场,10万志愿军被包围,伟人是怎么处理的?

1951年4月,抗美援朝战争刚刚进入第五次战役,新上任的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便给了志愿军一个下马威,10万志愿军被分割包围。志愿军总指挥彭德怀元帅焦急万分,急电毛泽东主席,准备调集外围兵力,全力以赴帮助10万大军突围。谁知,接到报告的毛泽东主席,不急不慌给出了一招妙计,彭德怀元帅以计而行,不但解了大军之围,还巩固了志愿军战斗成果。

10万大军为什么会被联合国军包围,毛主席又给出了什么妙计,解了志愿军之围?

李奇微代替麦克阿瑟走马上任

1951年初,经过前三次战役的巨大成功,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协同作战,不但将联合国军赶过三八线,龟缩到37度线附近,甚至一度占领了南韩首都汉城。

因为长时间作战,前线部队已经人困马乏,亟需进行休整换防,补充一线作战人员、物资,调整作战部署,志愿军由此前的战略进攻进入战略防御阶段,以空间换时间,消耗联合国军,等待后续兵团抵达。

此时的联合国军方面也在进行大调整,狂妄的麦克阿瑟与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对朝政策上发生了严重分歧,杜鲁门总统因此撤销了麦克阿瑟的联合国军总司令一职,调任第八集团军总司令李奇微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

不同于麦克阿瑟不可一世的孤悖狂傲,毕业于美国著名军事院校西点军校的李奇微不但指挥才华出众,还具有一个指挥员必备的冷静、低调且务实的素质。

朝鲜战争爆发前,李奇微表现平平,因为前领导沃尔顿·沃克中将在车祸中丧生,因缘际会,李奇微接替沃克成为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并带领该集团军走上朝鲜战场,在朝鲜战争中逐渐崭露头角,因此才被杜鲁门总统钦点,接替麦克阿瑟,成为联合国军新一任总司令。

李奇微的磁性战术

李奇微的确没有辜负杜鲁门的信任。虽然上任10天不到,第四次战役便宣告结束,联合国军被志愿军压制在三八线一带,进退两难,但经过认真研究志愿军的战略战术,李奇微发现了志愿军作战中的致命短板:后勤补给线过长,后勤供给力量薄弱,致使补给严重滞后。

的确,当时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还没有自己的空军,重武器和高炮射程又满足不了空中防御需要,拥有强大火力和空军的美国,完全掌握着制空权,常常藉此对志愿军的后勤补给部队进行无差别轰炸。没有防御能力,更没有反击能力的志愿军后勤车队,就像赤膊上阵的孩子,除过躲避,根本毫无还手能力,在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之下,补给部队损失严重,延缓了供给速度,拉长了供给时间,随着志愿军南进速度不断加快,战线越拉越长,后期补给也越来越困难。

李奇微发现,志愿军前线作战部队携带的弹药食品及各种补给物品,一般只能维持一周左右时间,一到这个时间节点,无粮无弹药的志愿军,便不得不停止进攻,进行休整,等待后勤补给部队提供物资弹药补充,志愿军的这种作战规律被李奇微称为“礼拜攻势”。

发现了志愿军这个致命短板后,李奇微根据志愿军的进攻节奏,制定了一套对应的作战方略,就是著名的磁性作战战术和粘性打法。

根据磁性战术的粘性打法,尽量发挥联合国军现代化机动作战能力,作战时不与志愿军硬碰,而是造成一触即溃的假象,边打边撤,引诱志愿军追击。

在撤退的过程中,又与志愿军保持着一定距离,志愿军每天行军平均20公里左右,李奇微便要求联合国军在后撤时不要超过24公里,始终与志愿军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只消耗,不硬碰,粘住志愿军,将志愿军一步步拖到弹尽粮绝的一周进攻时间。

志愿军陷入重围

在李奇微磁性战术的迷惑下,志愿军一直被联合国军粘着攻城掠地,几乎兵不血刃便很快便逼近汉城。与以往屡次战役相比,这次的进攻实在太过容易,也太过顺利,这种超乎寻常的顺利,很快引起了志愿军最高指挥官彭德怀的警觉。

经过连日观察分析,种种蛛丝马迹再次证明了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的预感,联合国军此次撤退,完全不像之前那种毫无章法的无头苍蝇乱窜,而是进退有据,秩序井然,彭德怀意识到,这是李奇微的诱敌深入战术,前面很可能给志愿军设好了陷阱。

很明显,弹药物资补给仅能维持一周的志愿军,进攻速度过快,后勤补给又无法跟上,比如很快陷入弹尽粮绝的困境,如果联合国军到那时实施反攻,没有了足够的武器弹药支持,志愿军将毫无还手之力,将面临覆灭命运。

分析到此刻,惊出一身冷汗的彭德怀,立即下令部队全线停止追击,但为时已晚。行动迅速的志愿军,虽然还没有到李奇微计划最完美的弹尽粮绝境地,但连日来的强行军与局部损耗,已经让志愿军的补给捉襟见肘。

眼看着志愿军识破了自己的计谋,李奇微果断下令,全线开始反攻。

拥有现代化、机械化部队的联合国军,加上强大的空中力量支持,在李奇微的指挥下,15万人突然转身,将措手不及的志愿军切割包围。志愿军第12军、第27军和第68军的第180师,共计10万余人就此陷入联合国军重重包围中。

局势突变,如果这10万志愿军不能及时突围,预示着此前四次战役取得的胜利成果都将化为泡影,朝鲜战争形势将发生难以逆转的变化,陷入劣势的中朝,将很难在谈判桌上掌握主动权。

收到消息的彭德怀心急如焚,如此严峻的局面是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自入朝参战以来第一次面对,很明显,仅靠被包围部队自救,根本不可能突出联合国军的重围,因为正如李奇微算计的,此时陷入包围圈中的志愿军,无论体力、弹药、粮食都极度匮乏,如何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现代化联合国军。

毛泽东主席的妙计

于是,彭德怀总司令决定调动外围部队,全力以赴打围救援,并将自己的作战计划详细电报了毛泽东主席。

接到电报的毛泽东主席,不动声色地在作战地图前反复沉吟思考,很明显,此时派兵去救援,无异于飞蛾扑火,志愿军可以说是自动往联合国军张开的网里撞,将自己送到李奇微嘴边让对方吃,因为无论武器还是军力和补给,志愿军与联合国军都存在着巨大差距。救,当然要救,但不止打围救援这一种救援方法,方法很多,采取哪一种方法,既能打击联合国军,又可以让志愿军以最小的代价,解了10万大军之围。

经过反复论证,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围魏救赵的救援方案,要求志愿军部队在敌人包围圈内首先实行自救,面对敌人的包围,实施反包围,反穿插,以攻代守,以最小代价粉碎敌人的包围圈。于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命令果断下达:放弃救援,以攻代守。

不得不说,毛泽东主席的确给出了一招妙计。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彭德怀指挥志愿军外围部队不与联合国军硬碰硬正面进攻,而是向敌人后方穿插,实施反包围,同时,包围圈中的志愿军也遵照上级指示,在内部进行穿插,反包围,双双里应外合,不断突破李奇微设置的重重包围圈。

张网以待的李奇微被志愿军看似毫无章法的战术打得乱了阵脚,他无法明白,被包围的志愿军何以会一小股一小股出现在联合国军面前,仿佛一夜之间从地里冒出来的小草一样,毫无预兆地到处冒泡。双双好像玩游戏,包围、突围,再包围,再突围,几场周旋下来,原本胜券在握的李奇微,被志愿军的反穿插反包围战术打得晕头转向,志愿军很快在包围圈上撕开了一道豁口,成功突出联合国军的重围,一路向北,联合国军则在后紧追不舍。

这时候,与志愿军想着如何能彻底摆脱联合国军围攻相反,李奇微则想着如何能将志愿军全歼于三八线以南,两人目光不约而同投向同一个地方:铁原。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最重要的一次战役,铁原阻击战将浓墨重彩登场。

铁原,地处朝鲜半岛中部,是连接朝鲜半岛南北的交通枢纽,也是志愿军后勤补给物资的中转中心,如果铁原失守,不但会给志愿军后勤补给造成无法弥补的惨重损失,失去铁原这个唯一屏障,联合国军的机械化部队,便可进入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长驱直入,给志愿军后期作战带来极大困难,守住铁原,就是守住志愿军的供给线和大后方。

拥有机械化部队的联合国军追击速度很快,在范佛里特的带领下,5万多人,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坦克和大炮。

志愿军第19兵团接到了阻击命令,但19兵团只剩下第63军建制尚算完整,于是,阻击敌人的重任落到了第63军身上。

63军军长傅崇碧将军临危受命,带领约2.4万人对阵联合国军5万人,预定阻击时间15天左右,掩护大部队顺利撤离。

此时的63军早已人困马乏,弹药粮食匮乏,但全军将士采用机动灵活的战术,依据有利地形,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在长达13天的战斗中,第63军打退了联合国军4个师的轮番进攻,曾经在朝鲜战争中贡献了“范佛里特弹药量”的范佛里特当然在此次战役中,也没有手下留情,倾泻而下的炮弹让战场上焦土遍地,即使这样,第63军最终以毙敌1.5万人的战绩,胜利完成狙击任务,保护了志愿军生命线,掩护大部队顺利撤退。

最终,志愿军依靠毛泽东主席的一招妙计,彻底粉碎了李奇微的礼拜攻势,掌握了朝鲜战争主动权,拿到更有利的谈判筹码,第五次战役后,朝鲜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朝鲜战场10万大军被围,彭老总焦急万分,毛主席以奇招制胜
师长抗命出击,救下十万志愿军,彭总盛赞:不愧是粟裕的头号王牌
10万志愿军被包围,彭老总举棋不定,毛主席:放弃救援,以攻代守
让彭德怀落泪的铁原阻击战02
联合国军大溃败,李奇微临危受命,用磁性战术打退志愿军攻势
三次战役后,志愿军露出了破绽,“礼拜攻势”成就了李奇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