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严重神经疼痛疗效观察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严重神经疼痛疗效观察

2010年05月05日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亦称蛇串疱,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所致,常因疱疹病毒累及面部神经节和后根以及相应神经节段的皮肤,临床上除出现皮肤红斑、水痘外,其疼痛为本病的主要特征,且多为首发症状,有时疼痛在皮肤病变愈合后尚持续数周或数月,甚至更长时间,称"疱疹后神经痛"。我科自2003年10月以来,采用龙胆泻肝汤、除湿胃苓汤加减治疗35例带状疱疹严重神经疼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其止痛效果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35例(肝胆湿热型31例,脾虚湿盛型4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23~77岁,平均38岁;对照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21~78岁,平均39.2岁。皮损分布部位:两组分别为头面部11例和8例,胸肋区为9例和6例,腰部为15例和11例;其疼痛出现先于皮损者分别为7例和5例,而皮损出现先于疼痛者为18例和13例,疼痛与皮损同时发生者为10例和7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肝胆湿热型,症见皮疹鲜红疱紧,口干或苦,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弦滑或数。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龙胆草15g,柴胡15g,黄芩10g,紫草10g,泽泻10g,板蓝根30g,元胡30g,车前草10g,生地30g,当归尾10g,生山桅10g,赤芍20g,生甘草12g。疱色暗者加乳香、没药等活血化瘀药,气血不足者加党参、黄芪、白术等益气药。脾虚湿盛型,症见皮疹淡红疱松,食减便溏,舌淡胖苔白,脉沉滑。用除湿胃苓汤加减:茯苓10g,白术10g,苍术10g,厚朴10g,薏苡仁20g,板蓝根30g,黄芩10g,生山桅10g,元胡30g。对照组口服消炎痛25mg,强的松10mg,维生素B1 20mg,每日3次。

  1.3  疗效标准  疼痛显著控制在1~4日内为快速,5~9日内为中速,10~14日内为慢速。治疗2周疼痛完全消失为治愈,治疗2周疼痛明显减轻但仍有微痛为显效,治疗2周疼痛减轻不明显或无变化为无效。有效率以治愈加显效计。

  2  结果

  见表1、表2。从表1可看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止痛快速率及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分别为20.69及8.79,P均<0.0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止痛速度比较  (略)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止痛疗效比较  (略)

  治疗组未见明显副作用,对照组有4例发现消化道不适(如恶心、腹胀、胃痛等)。

  3  讨论

  带状疱疹可以治愈,但中老年患者常易遗留神经痛,中药治疗是控制疼痛和避免后遗症的一种有效方法。方中龙胆草、柴胡、生山桅清热解毒,柴胡含皂素、植物固醇等,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并能抗病毒;黄芩抗炎、抗变态反应;当归、乳香、没药、赤芍活血化瘀止痛;党参、黄芪、白术补气益气,通过扶正补气止痛;方中芍药与甘草相配,其解痉镇痛和抗炎作用明显增强,故加大芍药与甘草的用量,镇痛作用更为显著。经临床观察证明,采用中药治疗带状疱疹严重神经疼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5年11月1卷1期

作者:周如龙 作者单位: 316131 浙江舟山,舟山市普陀区第二人民医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土鳖虫治疗带状疱疹79例,有效率95.8%,简单方便
读秒止痛疱疹膏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祛疱止痛酊外用联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评价
“贺氏三通法”治带状疱疹
传统技术治疗带状疱疹新思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