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文课到底应该教些什么?
我们现在的许多语文老师好像都不上作文课,无论是指导课、写作课还是讲评课,因为可能不知道怎么教。这倒让我想起我听过的许许多多的作文课。尤其是我刚到浙江温州时,听课的印象依然清晰。
那还是20101126日(星期五),上午,温州中学举行教学开放周活动,语文开出了三节写作教学课,分别是王恩波老师的“让文字间流淌着生命的思索”、李娜老师的“沙粒中的天堂” 和刘良永老师的“神与物游”。据我揣测,这三节课分别想做成这样的事——怎样提升叙述描写的立意、细节描写对于叙事或描写的作用(李娜老师说是灵魂)和议论文中怎样扣住意旨来分析材料(刘良永老师说点破材料的内涵)。听课以后,感触颇深。
要我来看这三节课,恕我直言,前两节课谈不上是写作课,只是沾了写作的边;第三节课才是真正的写作课,老师对于学生材料内涵的点破之于行文脉络的关系的导析,学生作文中一个典故的剖析、一组词语“拂拭”“擦拭”的分析,都是在让学生体悟写作的规律,感受写作的过程。第一节是以为主阅读课,老师PPT出刘亮程的文字、史铁生的文字、冯骥才的文字只是在图解或说明这些文字中有了作者的生命意识(教者说的生命思索),试想,那位作者笔下的文字(当然是经典的)没有作者的生命意识的流淌,“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第二节课是欣赏课,老师只是在带领学生欣赏细节描写,如果不是在结尾处来了一个“半片钱”让它沾上了写作的边,我们根本就不明白这是写作课。尽管教师可能说的天花乱坠,学生对于细节描写仍然置身事外,这我们从学生添加细节的描写中就可以看出来。整个课堂,老师显得很强势,学生很弱势,特别有几处的结论我不敢苟同。其一称擅长细节描摹的丰子恺、孙犁为美容师,我不明白,细描细绘,有时是“丑”容的。其二说最好能让父亲有点病,让学生去编造,我不明白,细节是编造出来的?其三说细节描写,这里用一个比喻,那里用一个排比······等等,细节就鲜活了,我也不明白,许多细节就是白描。
倒是高一备课组长的评点和林国爽老师的结语切中肯綮。他们说,这次公开课的价值大于开课的本身,它能引发我们对写作教学的思考;写作课中教学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刘良永老师的课就是教学生怎么写的)写生活不等于举生活的例子;写作规律是可以教的。这些话对于我们的写作教学颇有启发。
为此,我认为,感受写作的过程,体悟写作的规律,积淀写作的经验最重要,黄厚江老师说这些是可以作为教学内容教给学生的。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试图唤醒学生或者帮助构建一种写作图式,这样的话,最有用的样本就是学生的作文或者是教师的下水作文。
短尺非能量长物,以博方家一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文教学最有效本真的几点做法
没有尽头的修行(11)
让学生爱写日记
冲刺满分作文入门卷第一部2
唤醒真我 走向远方 ——全国“真我写作”教学研讨会纪实
前行路上,遇见美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