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书信别称谈


【常用书信栏目提醒】:网学会员为需要常用书信的朋友们搜集整理了中国古代书信别称谈 - 互联网相关资料,希望对各位网友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书信别称谈侯莉山西财经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山西太原摘要书信在古人的生活中除了传递信息以外还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因此在古代书信有着很多的别称这些别称显示出书信特有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书信别称分类中国古代的文人总会用诗意的眼光和心态来看待身边的事物面对春花秋月可以感慨万千面对青山绿水可以心有所动面对收到的书信自然也是思绪飞扬。

    在通讯极不发达的时代一纸薄薄的书信要翻越千山万水要传递很长时间才可以到达收信人的手中更不要说遇到“烽火连三月”的情况了。

    当书信在手中展开时也许已经没有了墨香也许已经有些许破损也许纸上只有只言片语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深情厚谊充满了传奇故事因此在古人心中“书信”除了传递讯息还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为了表达对“书信”的这种特殊情感古代文人便赋予其诸多的别称让书信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现将中国古代书信的别称分为三大类逐一说明。

    第一类别称是源于与书信有关的事物、动作包括书写的材质、书写的工具、书信的包装、与书信有关的动作等等。

    这类别称是对书信客观的描述直接而具体。

    下面分为四小类分别说明第一用书写的材质来指代简简书、简札、简帖、牍尺牍、书牍、札书札、帛帛书、尺素、尺纸、笺、朵云云朵。

    以上这些别称都是用书写的材质来指代书信的札是小而薄的木片牍是大而厚的木片简是狭长的竹片帛是丝织物素是生帛的一种笺是小幅精美的纸张。

    这些名称的产生是与古代书写材质的演变发展紧密相关的。

    早期人们书写的材质只能是取材方便的木片、竹简或者丝帛书信也不例外。

    在西汉造纸术发明以后纸张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书信的材质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随着造纸术的发展纸张的应用得到普及种类也逐渐增多。

    发展到唐代还出现了私人专用的笺纸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薛涛笺”不仅印有各种花纹还出现了彩色笺纸。

    当然这种笺是集诗词、书画、篆刻于一体的不仅仅是用来写信的。

    发展到这个时候尤其是文人雅士之间的书信不再足简单的讯息交流更具有了欣赏性和艺术性。

    朵云是笺上的一种五朵云的花纹文人常用有这种图案的笺纸写信。

    后来就用朵云作为对别人书信的敬称。

    宋王洋《回谢王参议启》“尚稷尺牍之驰先拜朵云之赐”。

    类似的还有鱼笺就是一种上面有鱼图案的笺纸。

    羊士谔《寄江陵韩少尹》“蜀国鱼笺数行字忆君秋梦过南塘”。

    古代官府规定民间只准用一尺长的材质来写信于是人们在“牍”“素”“纸”等名称的前面加上了一个“尺”字更加形象来称呼书信充分展示了书信的时代特色如尺牍、尺素、尺纸等。

    唐张九龄《当途界寄裴宣州》“委屈风波事难为尺素传”《宋书??沈璞传》“复裁少字宣志于璞聊因尺纸使卿等具知厥心”。

    随着汉语双音词的大量出现人们将原来表示书信的单音节词两两组合合成一个词来指代书信意思并没有发生变化如简书、简札、简帖、书牍、书札、帛书等。

    唐李商隐《为举人献韩郎中琮启》“仰瞻几阁伏待简书”《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汉书??苏建传》“常惠教使者谓单子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第二用书写的工具来指代尺翰、书翰、札翰、华翰。

    翰本义是指鸟羽。

    古时曾用羽毛为笔故用“翰”代称笔“翰墨”就是笔墨“翰池”就是笔砚。

    写信要用笔因此用与相关的字词和“翰”构成双音节词来代称书信例如尺、己己书、札等。

    南朝鲍照《拟青青陵上柏》“书翰幸闲暇我酌子繁舷”《魏书??夏侯道迁传》“道迁虽学不渊洽而历览书史闲习尺牍札翰往还甚有意理”。

    华翰是取“华”美观、精华、有文采之义用来表示对别人书信的敬称。

    唐刘禹锡《谢窦相公启》“每奉华翰赐之衷言果蒙新恩重忝清贯”。

    第三用书信的包装来指代函、缄缄札、缄索、书筒、双鲤双鲤鱼、双鱼。

    函是指封套相当予现在的信封一封信就称为一函。

    《三国志??魏??刘晔传》“曹操每有疑事辄以函问晔至一夜数十至耳”。

    缄是指用来捆绑器物的绳索而用绳索的目的是将器物密封或封口书信一般是具有保密性的也需要密封因此就用缄来代称书信

    王禹偶《回襄阳周奉礼》“两月劳君寄两缄”。

    “缄札”和“缄素”字面意思就是用绳索将写好字的木片、丝帛捆扎起来表明是密封好的书信

    唐李商隐《春雨》“玉踏缄札何由远万里云罗一雁飞”明张羽《怀友》“携赏邈难期庶望遗缄素”。

    书筒是指盛书信的邮筒也用来代指书信

    宋赵蕃《呈季承》“但恐衡阳无过雁书筒不至费人思。

    ”双鲤是指用两块雒刻有鲤鱼图案用来放书信的木盒也就是书信的封套。

    唐刘禹锡《途中送崔司业使君扶持赴唐州》“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

    也有称为双鱼的唐牡甫《送梓州李使君之任》“五马何时到双鱼会早传”。

    为什么会厢刻有双鱼图案的盒子来放置书信而不是别的图案呢下文将会详细解说这里不再赘述。

    第四用与书信有关的动作来指代书尺书、书尺、书问、启。

    “书”字原为象形字其甲骨文的上部是“聿笔”就是用手执笔的形象下部的“口”表示书写之物本来的意思就是用笔书写书信自然是用笔书写的因此就用书代称书信

    唐元稹的诗题《得乐天书》意思就是收到了白居易的来信。

    唐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其中“家书”就是家信。

    很多文章或诗词的题目就用书表明这是一封书信

    如《文选??与朝歌令吴质书》、唐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尺书和书尺两个词意思一样只是词序不同。

    这也反映出在汉语发展过程中早期双音节词中两个字的位置还是不固定的。

    宋韩驹《送范叔器次路公弼韵》“小驻都阳未宜远欲凭书尺问寒暖”唐骆宾王《军中行路难》“雁门迢递尺书稀鸳被相思双带缓”书问取“问”问候、音讯之义表示书写的内容是问候对方、传递信息。

    《文选??与朝歌令吴质书》“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

    ”启本义是开的意思。

    书信一般是密封或者折起来的看信的时候要先拆开信封或者将纸展开因此古人书信的开头常用“敬启”信末常用“谨启”慢慢就用打开书信的这个动作来代称书信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奏启》“至魏国笺记如云启闻奏事之末或谨密启”。

    第二类别称是源于书信传递的内容和音讯、消息、讯息相关有的直接就用表示信息的词语来代称书信

    这类别称的来由是与古时候的通讯状况紧密相关相隔很远的人之间互相传递消息、问候交流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就是书信当收到对方寄来的书信的时候也就是得到消息获得讯息的时候。

    因此就直接将书信等同于讯息、消息了。

    具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专称专门用来指代书信例如音书、音邮、音翰。

    唐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共万方数据一曲生命枯萎的悲歌——重读李清照的《声声慢》赵兴燕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文法系山东泰安摘要人的生命活动具体体现为生存、实践、超越三种样式。

    李清照虽然才能过人可是。

    她的生命因缺少一方能够展开实践活动的天空而只能逐渐走向枯萎《声声慢》就是她为自己的生命枯萎所唱的一曲悲歌。

    关键词生命活动枯萎悲歌宋代女作家李清照是著名的词人也是诗人。

    她写的诗与她的词风格差别很大。

    李清照的诗大多写得慷慨豪迈气势不凡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这样的诗句所表现出的是一般热血男儿也少有的豪气。

    而同样是出自李清照之手的词却体现出了与此截然相反的风格我们都知道李清照被誉为婉约词宗因为她的词几乎每一篇都写得愁怅百转一咏三叹。

    这就令人有些费解王国维先生在《人问词话》中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说的是诗与词有着不同的创作目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早期的诗歌理论就提出了诗乃经国之大事诗言志等观点而词这种灵活的文学题材适宜表达作者的心灵体验与人生感悟。

    以此来观照李清照的作品我们看一下具备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的人生志向的她其现实的人生体验又是怎样的呢在李清照留给后人的词作中几乎每一篇都有一个“愁”字而创作于晚年的这首《声声慢》所表现的已经是超越了“愁情”之外的凄惨的身世之感了。

    词作《声声慢》一开始的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历来为人称道也耐人寻味。

    以前人们总是习惯于从故国家园的破碎丈夫的早亡所导致的晚年生活的孤独与漂泊来解读它。

    李清照晚年的生活固然不幸可是就是在早年婚姻生活幸福、美满期间她在词作中也常常表现出一种愁情“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前调》醉意朦胧之中所透露出的就是一种淡淡的哀愁而这种哀愁随着她的年龄的增长被表现得逐步加重直到《声声慢》中的“这次第怎。

    个愁字了得”。

    由此笔者认为这首《声声慢》是作者为自我蓬勃的生命逐步走向枯萎而唱的一首悲歌。

    人的生命历程是一种不断寻求意义与价值实现的过程。

    李清照自幼才华过人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年轻的李清照不但文才卓越而且性格活泼、开朗“见客有人来袜划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这种自我生活经历的生动描述展现出的就是女作家活泼、俏皮的性格特征。

    这样的一位朝气蓬勃才华卓越的青春少女本应该谱写一份壮丽多彩的人生画卷何至于晚年竟会有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的身世之感呢我们能够看到婚后不久的李清照就开始了悲苦的爱情生活的倾诉。

    首先是夫妻离别的相思之苦“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一剪梅》“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有对丈夫的深情依恋才能有如此深重的相思之苦的体验。

    其次是丈夫的移情所带来的痛苦在宋代社会、官僚士大夫纳妾是一种时尚。

    李清照与丈夫的感情固然较好即使这样要想让四处为官的丈夫忠情于自己那也是过分之想。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篇《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凤凰台上忆吹箫》即便是再深情的《阳关》曲也难以挽留住丈夫的那颗己远走的心这带给李清照的是如楼前流水般的无穷无尽的愁苦。

    爱情没能给李清照带来幸福。

    如果以现代人的观点来论的话感情生活不是人生的全部人们通常可以凭着其它的人生追求来实现对于感情痛苦的超越。

    可是那个时期的李清照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在她的脚下缺少一方可以立足的土地她的生活里也不可能再有其它的追求。

    因此她的生命只能任凭着情感的痛苦日复一日地消磨着。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凤凰台上忆吹箫》“楼上几日春寒簇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念奴妖》“风住尘香花己尽日晓倦梳头。

    ”《武陵春》这些词句中的“慵”字与“倦”字就写出了李清照对于自己空虚、无意义的生活状况的厌烦。

    可是不管有多么厌烦她也不可能摆脱她只有忍受任凭一层又一层的“愁苦”把她紧紧地夹裹。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她的心和她的容颜终于都憔悴了正如落地的黄花任凭着风雨肆意地吹打这样的人生怎能不让人感到凄惨呢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南朝陈徐陵《又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临江总辔企望音邮”。

    一类是兼称此类词语既可以表示讯息、消息也可以指代书信意思并没有截然分开例如音问、音信、音讯。

    晋陶渊明《赠长沙公族祖》“敬哉离人行路愤然。

    款襟或邃音问其先”唐李白《大堤曲》“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唐元稹《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故交音讯少归梦往来频”。

    在以上三个例子中根据上下文其中的“音问…音信”“音讯”既可以理解为消息也可以理解为书信

    第三类别称是来源于古代的传说或典故名称生动形象。

    例如雁书、雁足、雁帛、鱼书、鲤素、鱼素、鳞鸿、鱼雁。

    这些作为别称的“雁”和“鱼”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移动性强可以在短时间内到达距离较远的地方符合了古人希望书信可以很快地顺畅地到达收信人手中的心情。

    在放置书信的盒子上雕刻鱼的图案也是为了表达这个意思。

    而雁每年秋分南飞次年春分北返来去有定时的习性更寄托了人们希望书信能按时、定时送达的愿望。

    雁足来源于汉武帝时苏武牧羊的典故足将书信系在大雁足上传递信息利用了大雁南飞北归有定时的规律后就用雁足来代称书信了。

    梁王僧孺《玉台新咏??捣衣》“尺素在鱼肠。

    寸心凭雁足”。

    雁书、雁帛和雁足是一样的意思都是用雁传书。

    唐王勃《采莲曲》“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元柳贯《舟中睡起》“江驿比来无雁帛水乡随处有鱼罾”。

    有时候将书信称为“鸿”或“鸿雁”也是有大雁传书演变来的。

    元王实甫《西厢记》“自别颜范鸿稀鳞绝悲怆不胜”。

    鱼书是指书信藏于鱼腹之中暗自传递讯息来源于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传说。

    唐韦皋《赠玉箫》“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

    鱼素、鲤素、鲤书和鱼书意思相同明王世贞《答滁阳罗太仆》“忽报江秋鱼素到似言山色马曹多”宋刘才邵《清夜曲》“门前溪水空粼粼鲤素不传娇翠颦”唐独孤及《为吏部李侍郎祭苏州李中丞》“自马龙糯鲤书遂绝”。

    雁、鱼分别用来指代书信后来渐渐将二者并用泛指书信例如鳞鸿、鱼雁。

    晋傅咸《纸赋》“鳞鸿附便援笔飞书”宋晏儿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

    很多成语中也将二者并举表示书信

    例如雁逝鱼沉、鱼沉雁杳、鸿稀鳞绝比喻书信音讯全无雁去鱼来比喻书信往来。

    作者简介侯莉山西太原人山西财经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讲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汉语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信的别称(三)
成语联袂:鱼肠雁足·鱼沉雁(鴈)杳·鱼沉雁渺
【诗词意象】鸿雁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鸿雁传书(上)
“鱼雁传书”、“鸿雁传书”的由来
曹公度:明时大彬紫砂神器仿汉雁足灯鉴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