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为无为,则无不治”,如何正确理解?

///

10/16  2020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与书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道德经》里面第一次提出“无为”的思想,老子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为无为,可以无不治

使民众要时常保持无知无欲的自然淳朴状态,那些诡计多端的人就不敢使诈。

以无为来治理国家或者为人处世,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为什么“为无为,可以无不治呢”,这里的关键,其实是“无知和无欲”。

老子在《道德经》的第80篇里面,描述了一个“小国寡民”的理想世界,也是一个“低欲望”的是美好世界。

老子说:在那里,即使有车有船,大家也不会去乘坐,即使有兵器盔甲,大家也不会使用。

人们觉得自己的食物是香甜的,觉得自己的衣服是很美的,安于自己的居所,乐于自己的风俗习惯。邻国可以相互望见,鸡鸣狗叫可以相互听见,但是人们至死也不需要来往。老子在这里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安静祥和、田园牧歌似美好的世界,这也是一个低欲望的世界,达到这种境界之后,连阴险狡诈的人都没有用武之地了。

所以,老子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在《庄子·秋水》这一篇里面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有一天,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邀请庄子,他们说:“楚王希望把国家大事交托于您。”

庄子手里拿着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被杀死的时候已经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泥水里拖着尾巴呢?”两位大臣说:“当然是宁可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庄子说:“你们走吧!我还想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行呢”。

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这种思想,在西方近代悲观主义哲学叔本华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叔本华有句名言,可能很多人都听过,甚至印象深刻。

叔本华说:生命就是一团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得到了满足就会无聊,人生就是在无聊和痛苦之间左右摇摆。叔本华认为,人生的本质是痛苦,而痛苦的根源就是欲望。

关于回归淳朴自然的原始生活,在西方另外一位近代哲学家卢梭这里也有深刻的论述。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里面,就向我们展示了古代田园牧歌似的原始生活,是淳朴和自然的,也是幸福和快乐的。

我们通常认为,人类的文明程度越高,人类就会越幸福快乐。

但卢梭认为正好相反,人类社会从原始的游牧文明进入农耕文明、再从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人类一步步脱离了自然选择的困境,但是人类却离自然幸福的生活越来越远,因为越来越不平等了。

卢梭认为,人类不平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私有财产的产生,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不平等;第二阶段是通过契约建立权力的机构,确认强者对弱者的统治,产生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第三阶段是政府权力的腐化,变成专制独裁政治,出现主人和奴隶之间的不平等。

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财富越来越多,但是财富和幸福往往是背道而驰的,就像叔本华说:财富就是海水,你越喝就会觉得越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的意义
人生有三苦,熬过便是福!
叔本华的哲学造诣怎么样?
生命的悲剧意识及其美学意义——叔本华与庄子比较
过分贪婪,自取灭亡!
老子通译前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