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古村讲故事 广东适合元旦一日游的最美古村

听古村讲故事 广东适合元旦


      2014年的元旦假期虽然没有拼出3天的假期,只有1月1日一天放假,不知道是否打乱了小伙伴们的出游兴致。但是好好的一个假期不出去玩玩又觉得对不起自己,所以咱们来个休闲古村一天游吧!
      粤游侠喜欢游古村,因为古村游有几个好处:一是古村游就是休闲的代名词,游古村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可以从繁忙的工作节奏中抽离,进入宁静的境界给自己的心放个假;二是听故事,古村都有着各自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不管是神话故事抑或真人真事,有故事的村子就像一本有生命的书;三是穿越古今,生活在城市的中心,可能无办法感受过去年代的生活方式,并不是伟大地让大家反思生活,而是想大家可以走出去看看现在和过去的事物,增广见闻。
     现在就来看看广东那些适合元旦一天游的最美古村吧。如果大家去过其他美丽的古村,记得也来与各位分享啊!

塱头村:科举之乡人才辈出
      塱头村现保存完整的明清年代青砖建筑有近200座,其中祠堂、 书室、书院共有近30座,炮楼、门楼共3座。村内还有20多条古巷,以及历史悠久的升平人瑞牌坊和青云桥。它以古建筑品种多、保存建筑规模大以及文化内涵丰富而著称,是迄今为止,广东保存规模最大的古村落之一。

      塱头村现保存了很多明清时代具有岭南建筑风格的古屋,尤以镬耳屋为代表,雅致且大方。古树环村,塘水相拥,不仅环境优美,古屋保存完整,气势宏伟。历史上,塱头村有云南左参政黄皞等12人考取进士、10人考取举人、8人考取庠生、15人考取秀才。

      塱头村的南面原是大片湖泽,而村就立于湖边的小岗上,故名塱头。分塱东、塱中和塱西三社,其中塱东社和塱中社相连,与塱西社以一条名叫“深潭”的小河涌相隔。村前地坪宽阔,地坪上有3口古井及3口半月形水塘,面积约3.5万平方米。塘基种满荔枝树、龙眼树和榕树,与村头、村尾、村后数棵参天古榕和木棉树环抱村子。其中村东的一棵木棉树与村后的一棵榕树均为该村十一世祖乐轩公手植,有近600年的历史。村前农田广袤,鲤鱼涌西通“深潭”,东接巴江河,形成清幽、自然、和谐的环境。


梅花村:没有梅花却有大榕树
  梅花村东临北江,西靠“王天窝”。没有传说中的遍地梅花,一进梅花村,倒是村前的三棵上百年历史的大榕树一下子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

  树下有三三两两的村民在闲聊,我们走近请教,一位60多岁的村民很热情地给我们带路。村民说,梅花村前的大榕树是几代人以前栽种的,这个村庄至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祖先是从贵州一带搬迁而来的,现在村里也就300多人,全部都是胡姓。为什么称为梅花村?只因为以前这里村前村后种遍了果梅树,但是后来天气逐渐变热,十几年前,梅花村的果梅树就不再看到开花结果了,后来也慢慢枯死了,直到现在,竟一棵都没有了。

  村庄布局科学利于排水。村前有5个池塘,呈梅花状分布,水很清,池塘后的村庄整齐地排成数列,房子依山而建,微微向下倾斜,全村后高前低,每家院子的地面也是斜的,均是为了利于排水。每列房屋之间是窄窄的青石板街,年代久远长有青苔,街边的石板每隔数米凿有暗渠,可以将每家每户排出的污水顺着地势一直送到村前的水塘再排往河涌。

      梅花村十分宁静干净,年轻人不多,也和其他地方一样剩下留守老人和儿童。经热情的主人同意,我进入了一座古宅,只见里面的格局就是厨房、天井、杂物房、一厅二房,以前的水井现在还可以用。
  虽然现在整个村庄再也找不到一棵梅树,但是有一栋老房子依然留有梅花形的窗户。村民说,里面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了,它是村里一户“九代不扶泥”的富人100多年前所建,当时一次建了9间这样有特色的屋。以前9间屋都有“花窗”,后来有7间的“花窗”改成一般窗户。

  再经过一条横巷过另一纵巷,我找到另一座有“花窗”的古宅。这个“花窗”是仅存二个中保存最好的。村民说,以前村里共有700多亩耕地,但只有约莫三四十户人,因此每户都有二三十亩地,比较富裕,引来不少盗匪,于是村民将窗开小以防盗。以前村里有很多梅花形窗户的房子,但大多倒塌了,现在只剩下两间,也因此成了村里旅游观光的必经地。


莘田村:人才辈出的村落
  从三水城区进入南丰大道(S269)往芦苞方向走30公里过芦苞大桥右转入芦苞大道,几公里后进入S118往北走几公里,便到了大塘的莘田村。
  踏入村中的牌坊,只见村庄前面有一个大池塘,水中有鸭子自由畅泳,景象浑然一体。池塘后面便是邓氏宗祠。车沿着水泥路进入村中,路旁有数棵古榕树;这些古树据说树龄有120年,是当初考取功名的先人栽种的。

  停下车,询问村民,有人告诉我,三水大塘莘田村现有村民约一千人,李姓为700人,邓姓约300人。现在沿着池塘边的水泥路一直走过去,在约500米的路程中可以找到4座宗祠、10块代表功名的旗杆石、7间书舍,以及好多条古巷。我们果真找到旗杆功名石,它以麻石为基座,约一人高,10厘米厚,上面一对相距50厘米的麻石,顶部穿孔,一块有字,标示获得功名人的名字年月,一块无字,两块竖排。两方形小孔中绑一横杆,其间可绑一旗杆悬挂旗帜,故名旗杆石。
  据载:1868年10月中旬的某一天,大清王朝同治皇帝执政的第七年,大塘莘田村敲锣打鼓,该村第一位进士李仪清在这一年考取进士,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于是李姓氏族大兴土木,请来能工巧匠修建了这座大宗祠。18年后,李家又出了一名进士――李焕尧,在光绪丙戌年(1886年)考取了殿试二甲,后钦点入翰林为庶吉士。此后,此处又先后有8名李姓子弟获得功名,得以在祠堂前的地塘上立起标志性的旗杆石。
  能在三水一个村看到十块功名石,说明以前珠三角地区还是很重视教育的,这里的旗杆石为我们留下佐证,人才辈出的村庄虽然渐不为人知,但是它们依旧守候于此,上百年来默默诉说着逝去的荣耀。

杨池古村:来过就不曾忘记
  杨池古村位于封开县罗董镇,始建于明末,是一个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世外桃源,古村四周有四大奇泉,泉水长年不断,冬夏迥异。

  被誉为"岭南第一村"的杨池古村,完整保留了明清古建筑群落的风貌,青砖、灰瓦、麻石和小巷整个村寨顺着山势而建,高低错落有致,立体感强,通风、取光、排水理想。
  在杨池古村你会看到60多座古屋清一色砖木结构,石砖垒成窄门高屋,村落巷道如梳齿般纵向排列,为中国民居里为人称道的"梳式布局"。而古宅内壁画、灰塑和木雕精美异常,村里更有许多"墙壁文化",庭院的墙壁到处是书法、绘画、描摹,或张贴名人书画,洋溢着村落中少有的文化气氛。


红山村:花都梯面游览最美乡村

  红山村位于花都区梯面镇中北部,距离镇中心约4公里。红山村是一个拥有原生态自然资源的客家特色美丽小山村,2010年,该村获得“广州市首批观光农业示范村”的称号,被誉为“广州最美乡村”。
交通:广州市区乘车到花都客运站(或者广州北站)转乘“新华站-梯面站”专线车(6元)到达梯面镇后,再转搭摩托车前往红山村。


大岭村:800多年书香沉淀
  番禺区大岭村,莲花山古采石场西侧的有800多年历史沉淀的古村。古桥、古塔、古祠、蚝壳墙、麻石路,无一不散发出悠悠的古香。这里是广州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名村。

  除了古桥、古塔,大岭村保存最多的就是有着浓郁岭南建筑风格的宗祠建筑了。村里有显宗祠等三大古祠,各有特色,此外还有朝列大夫陈公祠、进士公祠、佑江公祠、近湾公祠等。

交通:从广州到大岭村,自驾车可从洛溪大桥或华南快速干线,到迎宾路,转向市莲路到石楼镇,向着莲花山的方向,就可以看到大岭村的路牌。公共交通目前还不太方便,地铁四号线石碁站出来后,有公交至村口。

鹏城村:饱经沧桑的将军府邸

  鹏城村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七年(即公元1394年),是当时的军事要塞。时至今日,战争的硝烟已远去,留下的大鹏古城仍巍然屹立,东、西、南三座城门古风尚存。城内有东西、南北向的街道各4条,均用长条青石板铺筑而成,其中南门街与东门街十字交叉,构成了城内的两条主道。其它小巷则阡陌交错、迂回曲折,间隔着鳞次栉比的民居古建。
    来到鹏城村可以看到古城内建有多座将军府第,其中以抗英名将赖恩爵的振威将军第保存最为完整和壮观。整座府第占地2500平方米,坐北朝南,四周是一丈来高的围墙,气派不凡。府第内为三座三进三间结构,走廊、过道及天井铺设青石板,室内陆面铺红砖。庭院有月门相通,层层叠进,各有不同意境。而另一座靠近西门的刘起龙将军第,采用了清代典型的四合院布局,另有特色。
  位于东门的大鹏粮仓外观依然完好,现已改为"大鹏民俗展"展馆,可在此参观到大鹏当地的民俗风情,例如有名的大鹏凉帽、大鹏山歌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家写古村】揭方晓|橫源姓氏
中国最美的乡村
每座村庄都珍贵 | 周华诚
十三、到兰寨去,凭吊那残存的古韵
广州腊德村
刘伯温设计的浙江古村 600年无旱涝之灾 布局奇异藏众多未解之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