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二因缘》27丨改变一点点,活出年轻态「早课」

丨注意事项丨

■请在文章末尾点击“阅读原文”打卡,并留言分享今日学习感悟

■您也可将留言分享到共读群中,与师兄们交流


▲ 看视频,学习更有效

《十二因缘》第27课 来自那一座庙 00:00 19:47

▲没WIFI?听音频,省流量~

《十二因缘》 第27课 

昌乐法师·讲述

 - 爱让人生有意义 -

爱还有一个特质,就是赋能。赋能的大概意思是某一件事本来是没有意义,但是因为我们认为它有意义,它就有了非常大的意义。

据说非洲开采出来宝石,原来没有人喜欢。因为那时没有人结婚时,一定要交换结婚,更不一定结婚戒指上要有钻石。如今钻石被赋予的意义,是一家广告公司或者说开采钻石的公司,通过广告营销让人们建立起来的对宝石的感情诉求。一颗某某钻,感情恒久远。

所以现在年轻人结婚时,最好戒指上面的钻石大大的、亮亮的,才能显示出情意比较浓厚,感情比较牢固。这就是原来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当我们赋予它意义时候,没有意义的事情会变得非常有价值,而这个价值是我们赋予的。

还有一个故事,公鸡在一个垃圾堆里刨食,一下子刨出两个东西出来,一个是钻石,一个是玉米。公鸡说:人类真是愚蠢,要这个东西干嘛,不能吃。它把那个玉米吃掉了,很高兴。这也是赋能的意义。

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是活在我们自我定义的世界当中,而动物生活在无知无觉中,吃饱了就睡,看似没有意义的世界当中。这就导致一个问题,我们只能生活在自己定义的世界当中。年轻人有无尽的追求,一定要有理想,如果没有理想,他的世界是索然无味的,他会不知道该干什么。

因为人生是一根点燃的蜡烛,如果你不去充分地收集它的能量,把它用在一个地方,这个蜡烛依然在燃烧,依然在耗散,依然在从生走向灭亡这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当中。所以我们一定要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才会使得这些能量不会无意义地耗散。

对年轻人来讲,生活的意义是在于自我改变和自我构建,而对年纪越大的人来讲,意义不在于未来的改变,不在于未来要成为的样子,而变成了眼前自己的观念。

也就是说我们会执着于这个观念,因为这是年纪大的人,从小到大养成的,以至于成为他人生的全部,这时他会非常执着于这个观念,因为除此观念之外,他的人生什么也没有,或者说什么意义也没有。

年轻人跟老年人对生命当中的意义感看待不一样的地方是,老年人是看在眼前,年轻人是着眼于未来,而现在的改变可以重构未来。当老年人把意义感设置在眼前,没有能力畅想未来,从现在开始改变,失去改变能力的年纪大的人,这就是我们看上去的老顽固,死不悔改。无论你跟他怎么说,他不会改,那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他都死不悔改,因为那就是他的生活。

老年人跟年轻人对生命意义感的时空、时态不一样的地方是,老年人的意义感是现在进行时,而年轻人的意义感是未来进行时,或者将来完成时,它不是在于当下。

也就是说生命当中我们认为的意义感它是一把双刃剑,有可能使我们成为未来更完美的自己,因为你现在不断地在改变。但也有可能你的观念会束缚了你自己,让你变得固执不已、顽固不已,变得一点点自我改变的能力都没有。这就是我执。

人的生命状态,决然不是由不只是由他的生理结构决定的。身体趋于僵化,趋于老龄化的人,观念上比较容易执著,比较容易生活在眼前,因为他渐渐会失去畅想未来的能力。

可是这不是定数,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学佛改变自己命运的地方就在这里,你可以让自己变得不那么执著,不那么封闭,有改变的能力。于是,你永远年轻。《弥陀经》里也说,若人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如果你能改变,你就能去西方极乐世界,甚至命终之前,有一念清静心,心不颠倒,他也能成就你去往佛国净土。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定义的世界当中,你的生命是由你的业力,或者观念、习性勾勒而成。小孩子在学画画之前,他在一张白纸上随意的涂抹,画的任何一个无序的线条都是随心而画,所以我们看不出任何的美感,只看到一颗幼稚的心灵。而当他越来越会画画之后,他学到了一个技法,这个技法就是把自己认为的那个世界通过画画的技法呈现在那幅画上。这就是有两点:第一,自我管理,技法就是自我管理;第二,首先要确定他画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然后才能够呈现一幅图画。

人生也是这样。信仰是我们要去的那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你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学佛的人要成佛,念佛的人要去往西方。这是我们要成为的那个样子,你要清晰地了解,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赋能。

人生本来没有意义的,任何意义都没有,将来终会尘归尘,土归土。但是你要让无意义的人生变得有意义,这样你才不会空过一生,才不会在无尽的、无所事事的虚耗你的一生。

所以活着的时候,我们要自己设置一个前提:就是你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第一;第二,不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刚才说了小孩子画画有两个基本要素:第一,心中认为那个世界是什么样,图画的景色在画画之前其实已经很明了;第二,就是你呈现内心当中想法的技法,这个技法叫修行。

使你内心当中无序的、惰性的、享乐的、贪婪的内心变得自律,变得有自我规划,变得能够有主动性,这就是所谓的从贪嗔痴走向戒定慧,这是个很重要的修行过程。

人跟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人的生命特质当中,有一种需要诉求意义感的特质,这个特质我们称之为爱,爱的功能就是赋能,让原本是没有意义的人生变得有意义,然后从意义感当中寻求到自我改变的可能。而这个自我改变的可能或者这个意义感,就是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

人生最终能否呈现出一片美景,不取决于你当下是否有能量,是否具有某种资源,而取决于你对未来的认识和是不是真正在改变当中,把贪嗔痴改变成戒定慧。人生一定需要有意义感,而这个意义感又是从内在机制上来讲,是我们人的一个特性,是绕不开的,这也是为什么人一定要有信仰的原因。

信仰的基本功能,就是让我们明确地认识到我们的明天在哪里,我们的明天必须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当下才能脚踏实地。而信仰,完成的特性,就是我们十二因缘当中这个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一种年轻叫“老不正经”
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
“肌肉”的6个错误观念,你也有吗?
人的年纪慢慢的变老了,活到80岁,90岁,有什么意义?
年轻人开始“反向消费”的5个迹象,老年人都佩服,都是狠人!
抱怨父母带他们来到人间的儿女,愈发常见,揭开底层的一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