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的尴尬

    黄昏散步,见一对少男少女打羽毛球,很随意、很快活。这样的打球,虽然没什么技术含量,却是一种自娱自乐,对身心有益的活动。但如果和专业球员相比,那肯定技术是幼稚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专业运动员从训练的强度、到教练的指导,都经历了漫长的痛苦区,才使得他们动作精准、搏杀有技巧。


    书法,也是这样。如果要成为专业书法家,的确对技术的训练要求很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持之以恒的、枯燥的训练。撇开整体修养不谈,单就对传统名碑名帖的解读和临习,就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结字、笔法、章法等,如果缺少专业老师的指导,很容易理解的肤浅。而作为普通书法爱好者,显然也没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放进去,再说还有个人天赋问题。所以对于普通书法爱好者而言,更多的只是陶冶性情。我倒觉得,提高他们对书法的审美,比书写更重要。因为,通过对书法的正确审美,必然会受益于今后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毕竟,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书法家嘛。

    当代,由于书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空间几乎等于零,因此,书法今后的走向其实是非常迷茫的。书法,在历史进程中,更多的是实用,其次才是衍生出来的审美功能,简单概括一下历史,有几个重要转折点。第一次是唐以后,书法经历了篆、隶、草、真演变之后,再也没能出现新书体的诞生。我推测,真书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方便,可恰恰也是印刷术的出现,却斩断了新书体的萌芽;第二次是清代碑学的兴起,是在帖学走入末路之时,包世臣、康有为等人自觉的对书法审美与走向进行的反思;第三次则是当下数码技术的普及,客观上,几乎把书法送上了断头台,书法的生存产生了严重危机。


张迁碑

怀素《千字文》

    于是出现了诸多的书法实验:徐冰的天书、王冬龄的行为书法、曾翔的榜书表演、沃兴华的所谓丑书、王镛的新文人书法等等,值得尊重的是他们的探索都是建立在扎实的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只可惜,书法始终找不到根本的服务方向。
徐冰《天书》

王冬龄作品

曾翔作品

沃兴华作品

王镛作品

    如果书法作为一门独立艺术,很有可能会因为失去了实用对象,而变得像武术失去了江湖一样,缺少实战性,渐渐成了纯表演的艺术,难免花拳绣腿了。古代社会,书法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几乎无处不在。从社会的重视,到个人的修为,都使得书法潜藏了无穷的生命力。而如今,因为书法失去了服务对象,又缺失了昔日士大夫阶层的价值标准做支撑,因而变得众口莫辨。最终,完全有可能和现代水墨融合,变成一门新的表现艺术形式,邱振中就在这方面做出过探索。
邱振中作品

   如果书法想继续充当文学的载体,那只会变得好牵强。因为,电脑输入法的便利,使得写作和日常交往差不多可以完全摈弃毛笔书写。强作的信札、手卷,也仅仅只是模仿古人的情结,会因为缺少真实的实用性,而显得矫揉做作。
   
    如果书法将来作为新兴贵族修养的一部分,那必须从教育从发、从少年抓起,重在审美,轻薄技巧。

    倒是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实实在在离不开书法。因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画家,必须经过严格的传统书法训练。也许你会问,林风眠、吴冠中不是没有书法,照样成了大画家吗?那我可以告诉你,他们毕竟是个案,他们身上留学的西画底子,加上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以及特定的历史背景,造就了他们独特的艺术风格。好的中国水墨画家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专业书法训练,才能使他们笔下的线条起承转合,变幻莫测,水墨淋漓,意趣盎然,从而从技巧到审美,抓住中国画的精神内涵。也才能面对交响乐一样厚重的油画不脸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硕士贺思谦,擅长小篆,书作取法高古,用笔精妙、经典!
阅读详情
好乐感从何而来?
书法格调
【笔法】书法专业生分享的笔法训练技巧,每日一练,必有进境
书法最基本的硬道理就是能让观者赏心悦目,其它的都是瞎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