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吃茶 真的是在“吃茶”

如今,喝茶是很多人生活中,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每天泡壶茶,品风饮月,逍遥自得。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最早的茶不是用来喝的。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因年代久远和文字记载的稀少,很难得出准确的结论,不过,从符合历史的推论中,我们可以得出,在茶作为饮料饮用前经历了三个阶段:食用,药用,烹煮饮用。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仅仅靠在山野狩猎动物,并满足不了日常吃饭的需要,他们还需要大量的植物作为食品。为了生存,扩大食物来源是原始人的首要任务。原始人把收集到的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都用来充饥。《礼记·礼运》中说:“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鲁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情况下,植物用来果腹是原始人的第一目的。事实上,茶叶的确可以食用,尤其是茶树鲜嫩的芽叶。

          

最早记载将茶当作佐餐菜肴的是《晏子春秋》:“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大概意思是,吃脱去谷皮的粗粮饭,烤食三种禽鸟和五种家畜睾丸,喝香茶罢了。这里所说的“茗菜”就是用茶叶做的“凉拌菜”,这说明春秋时代,茶已经当作菜食用。

东汉壶居士的《食忌》称:“苦茶久食为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这也是以茶作菜的实例。三国时期魏国张揖撰的《广雅》称:“荆巴间采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这相当于今时的用茶水煮粥。

             

由此可见,最早的茶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来吃的,时至今日,仍有地区以茶为食物。比如,居住在我国西南边境的傣族、哈尼族、景颇族等都还有把鲜叶加工当菜吃的习惯。德昂族有饮酸茶、食用茶叶菜的习俗,将新鲜茶叶揉好,配以花生、香油、食盐等佐料进行搅拌食用。

       

基诺族喜食凉拌茶,将新鲜茶芽经双手揉搓至碎后放入碗中,加入柠檬叶、大蒜、山八角、辣椒、盐等调味,再加入适量的水拌匀后食用。还有广西西部的少数民族喜喝“煮油茶”,也称“打油茶”,将茶叶放在锅里炒制出香味后,倒入清水煮沸,再加入食盐、生姜之类的佐料,调味后食用。

在原始社会,最早的茶是用来食用的。大概到了神农时代(即炎帝,中国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传说神农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遍尝百草,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是他发下茶树的鲜叶具有解毒作用,后来人们便将茶叶用作疗疾之用。汉代司马相如的《凡将篇》,称茶为“荈诧”,将茶列为二十种药物之一,是我国历史上把茶作为药物的最早文字记载。

          

东汉时期的《神农本章经》记载:“荼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 轻身、明目。”

三国时期,华佗在《食论》中写下了“苦茶久食,益意思。”西晋张华在《博物志》记载:“饮真茶,令人少眠。”南北朝时期,任昉在《述异记》记载:“巴东有真香茗,其花白色如蔷薇,煎服令人不眠,能诵无忘。”这些都说明在茶的食用前后,还有一个药用或药、食并用的阶段。

          

到唐宋时,药茶也已发展为单方、复方并用,服用方法也由原来单一的煮饮法丰富为调服、丸剂、散剂等。明清时期,药茶的应用范围和制作方法不断更新和充实,茶疗处方更是丰富,适用范围几乎遍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骨伤科和养生保健等各个方面。

新中国成立后编纂的《中药大辞典》综合了各家之说,总结出茶具有清头目、除心烦、化痰、消食、利尿、解毒等六大功能,并专门用于对头痛、目昏、嗜睡、心烦、口渴、食积、泻痢等病的治疗。

             

茶的饮用是在食用和药用的基础上形成的。茶的饮用从秦汉起至今,其饮法经过了几次大的变动,大致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四种饮法。一是汉魏六朝时煮茶法,二是唐代煎茶法,三是宋代点茶法,四是明以后至今的泡茶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腌茶,最原始的吃茶方式
茶文化起源哪里?
茶,从吃到饮又从饮到吃
茶之源流,食法与器具
浅谈既吃茶又喝茶更有利于健康|从神农尝百草想到的
饮茶?不,吃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