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录音师孙立驰:录音是锦上添花,非雪中送炭

文 | 卢旸

录音师孙立驰痴迷古典音乐,钻研录音技术。拿到一张唱片,他的关注点往往与众不同,欣赏音乐的同时,会下意识地分辨唱片录音细节;就像导演观看电影,关注情节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注意运镜等拍摄手法。但是无论如何,评价一张唱片,“音乐与演奏本身永远是最重要的,也是我最关注的。”目前,孙立驰在国家大剧院担任音频主管,录制每周举办的线上音乐会,以及一些古典音乐唱片的制作。

“捕捉”比“创造”重要

受家庭影响,孙立驰自小酷爱古典音乐,从学生时代便是个“发烧友”,热衷于收藏古典音乐唱片,“很多传奇大师的历史录音,从今天的角度听可能会感觉其音质差到不可理喻,但我还是能听得非常开心感动,比起听很多音质超高但是演奏低劣的录音要满足多了。”

2010年,孙立驰留学英国约克大学,开始从事录音工作。在披头士、滚石乐队的家乡英国,音乐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在摇滚乐的影响下,几乎所有年轻人都是“音乐家”。“在这里,录音技术非常普及。学校里的学生,即使不是音频相关专业,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平时玩乐器的同时掌握一些录音混音技术,对声音的制作成型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在浓厚的音乐氛围下,攻读音乐科技专业的孙立驰自然而然地融入当地录音圈,留学期间在音乐厅、录音棚、教堂等场所,参与各类音乐的制作、录音、混音等工作。

录音实践中,孙立驰发现古典音乐录音与其他音乐类型非常不同,其独特之处在于“捕捉”永远比“创造”要更重要。摇滚、流行音乐录音运用大量破坏性技法,声音是“做”出来的,作品中的乐器是为整体效果服务的,需要做适当的改变,这对录音技术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相比之下,古典音乐录音追求乐器原本音色,声音是“录”出来的。古典音乐混音制作流程不需要那么强的破坏性,但是,在摇滚、流行音乐录音中熟练掌握的各种技术拓展了孙立驰的“武器库”,在录制古典音乐遇到问题或者想要寻求某种效果时,会有更多思路。

刚步入录音行业时,古典音乐录音给孙立驰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话筒”。古典音乐有着种类繁多的乐器,音色丰富,需要话筒性能敏感而全面,比如,录制小提琴演奏,如果话筒高音捕捉不好,便会丢掉一部分光泽的质感。因此,古典音乐录音对话筒性能要求极高,满足要求的话筒往往价格不菲,比其他音乐类型使用的话筒普遍贵得多。价格昂贵的话筒也并不是适合所有情况,有时一两千元的话筒,因其独有的性能在录音中也同样不可替代。

恰当配置录音设备,要求录音师对乐器特性以及捕捉其声音的多种方法技巧都有所积累。此外,古典音乐录音师还要掌握必要的乐理知识,比如,能够快速地阅读总谱并听辨演奏。“录音师本人最好是个音乐家——当然,录音师原则上就应该是个音乐家。”

找到最想要的那个声音

谈到如今的工作,孙立驰认为,在录音棚录音与在音乐厅现场录音的最大区别是,无论多么想保持演奏现场声音的原汁原味,最终都会有“制作”的成分在里面。进入录音棚的一瞬间,人便会明显感觉到声学环境的改变,说话声音都变得奇怪,演奏的所有细节都被放大。录音过程中,艺术家与录音师的精神都要高度集中,如果出现疲劳状态就要重新梳理录音内容,调整录音状态。“录音技术发展到今天,一切音乐细节都能被极度清晰地呈现。录音的时候,演奏瑕疵被明显放大。保证演奏水准的同时,还要在众多前辈录音版本面前找到自己的风格。对艺术家来说,压力是很大的。”孙立驰说。

正式录音之前,孙立驰会对录制的作品进行深入了解,除了作品本身,还包括其录制过的经典版本,以及每个版本的演奏风格特点,甚至是某个版本对作品中的某个细节的特殊处理等等。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他在与音乐家沟通录音时,快速而准确地找到理想的声音。

与艺术家沟通是录音工作的重中之重。录音师与演奏者的关系很大程度地影响录音效果。双方关系平等、融洽,合作才能发挥出团队的最大潜力。“这对录音的整个流程、多处细节会有全方位的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对最终声音呈现的期望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一切录音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来。”

此外,孙立驰还会梳理场地、设备、人员等录音流程中的关键点,提前避免或解决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场地、演奏、设备等因素都影响着录音效果。这其中,设备与声学环境对唱片的影响可以是决定性的。“录音技法绚丽繁复、变化无穷,只有掌握了大量对于不同设备的灵活应用,才有可能让最终的声音离最初的设想无限接近。”孙立驰对硬件的要求是既能满足工作流程需求,又要操作不过于繁琐,最好还有一些令人惊喜的亮点,比如旋钮手感特别好等。“录音对唱片最终的呈现效果有诸多影响。但是,不论如何,录音师的工作意义在于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孙立驰说。

通过客观捕捉进行主观表达

每张古典音乐唱片录音,对孙立驰来说都是独特经历。比如,最近出版的琥珀四重奏《门德尔松弦乐四重奏作品》中,孙立驰担任录音,“与琥珀四重奏的合作充满了艺术性,艺术家多元意见的交流碰撞也给整个录音过程增添了很多乐趣与灵感,是一次很有意思的体验。”

很多时候,录音对孙立驰来说不仅是工作,更是一种享受。近几年,爵士钢琴家阿布每年都会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音乐会。孙立驰在音乐会现场录音时,常被阿布弹出的美妙音符所吸引,全神贯注地聆听演奏,“当录音师真好,可以在后台戴着耳机听着效果比坐在座位上好这么多的声音,真是太幸福了。”

录制唱片让孙立驰接触到国内致力于古典音乐发展的唱片机构,比如为钢琴家孔嘉宁录制专辑《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集》开启了他与星外星唱片公司的合作,“古典乐相对于更为流行的音乐种类来说,利润是非常低的。但星外星这样的传统唱片公司带着对古典乐的情怀与执念,在推广古典乐上不遗余力,并给予艺术家及团队尽可能大的空间,令人惊叹也实属难得。”孙立驰与孔嘉宁是多年好友,配合默契,但是专辑录音也存在挑战。孔嘉宁是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钢琴教授,日程忙到不可思议,每次回国都只能挤出极其有限的时间,需要调动全部潜力高效完成录音。

作为狂热的摄影爱好者,孙立驰不仅负责专辑录音,也参与拍摄。《阿布北京中山音乐堂现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集》等专辑都收录有他的摄影作品。录制《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集》时的一个午后,在咖啡馆光线适宜的角落,孔嘉宁随意地翻阅着书籍。孙立驰抓拍下这一刻,成为唱片封面上的那个瞬间,表达出一种平静追忆的状态,呼应了专辑内贝多芬奏鸣曲作品101第三乐章的记号“sehnsuchtsvoll”,也与整张唱片包含的音乐精神高度契合。

“摄影与录音,在任何层面几乎都是相同的,都是通过客观捕捉,来进行主观表达。”孙立驰很乐意为自己制作的专辑提供摄影作品,这样会让专辑的呈现更纯粹,不论在听觉还是视觉上,都保持一致的审美品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享乐·人物】意大利美声小提琴演奏家珍贵录音再版,为当今小提琴演奏招魂
谁才是你心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小提琴家?
我的败家CD之路-古典音乐篇
我的2018十大古典音乐唱片
音响发烧入门ABC之一:音响发烧的本质
众论百代,惋惜百代的消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