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剧院的绿地为什么让人进去?

作者:王争鸣

国家大剧院的整体外观是壳体建筑、景观水池、园林绿地三位一体。说过壳体建筑,也说过景观水池,还要说一下园林绿地。

大剧院全景鸟瞰效果图

大剧院外围大面积景观水池和园林绿地构成了北京的市中心花园,是天安门广场地区唯一的大型开放式园林景观,既给人们提供了一片闹中取静的“圣地”,又调节和净化了空气,极大改善了天安门广场地区的环境。15年前它就成了网红打卡地,毫无疑义地获得了不论是去大剧院看演出的观众,还是周围居住、工作的市民,以及往来游客的喜爱。

法国建筑师安德鲁在建筑设计方案竞赛阶段就提出了园林绿化的构想,但真正着手设计是在2003年。当年3月,大剧院主体结构刚完工,业主委员会就将园林绿化设计提上了议事议程。我们的态度是,安德鲁虽是建筑师,但对大剧院的园林绿化构想独到,特别是对园林绿化与壳体建筑的关系见解深刻,因此,应充分尊重他的设计,我们只是帮助他了解长安街与天安门广场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北京的气候与树种特点,以及成本控制即可。我当时提了两条原则意见,一是乔灌花草都要有,以乔(大树)为主;二是绿地一定让人能进去,不能像当时北京和全国很多大绿地那样封闭,不让人进。

大剧院北侧绿化效果图

6月11日,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大剧院业主委员会主席万嗣铨请北京市园林局副局长、著名园林专家刘秀晨与安德鲁讨论大剧院绿化设计事宜。在讨论中我们各抒己见,经过充分而热烈的讨论,最后形成了很多共识。主要有:

1.大剧院的绿化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自然园林的风格,园林绿化应是贴近人的、亲近的、浪漫的,有别于大会堂的庄严。

2.应形成一种大剧院与大会堂、绿化与建筑的对话关系,园林绿化应和大剧院主体建筑保持协调。

3.乔灌花草皆有,以乔为主,在有限空间内多植大树,形成以绿荫为主而非以绿地为主的绿化。

4.以树的个体美为主,同时又有四季的特征,春花、夏叶、秋实、冬冠,隐显、疏密结合,还要有层次感,地形也要相应有些起伏。

5.树种以当地为主,既好种好活,又能体现地域特色,还能与大剧院的现代派建筑相得益彰,现有的大树应尽可能保留。

6.绿地应是开放的,让市民能走进来,形成喧闹都市中一片宁静的绿洲,要有通幽曲径,并设一些座椅,方便休息。

这些共识也就成为大剧院园林绿化设计的指导思想。

大剧院园林绿化平面图

2005年4月,大剧院园林绿化设计开始进行。安德鲁负责制订设计方案并把关审定,业主委员会委托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院进行方案细化和施工图设计,双方紧密协作,集思广益,进展顺利。整个设计以外围地形的平缓和略有起伏来衬托大剧院的纯净、优雅。同时,使大剧院与周围环境既有隔离、有区别,又总体协调,融为一体。树种则以天安门广场地区现有树种为基调。绿地中铺设鹅卵石甬道,形成曲径通幽的效果。至于花卉和环境灯,则有不同意见。按安德鲁的设想,只要树,可有少量白、黄等淡色灌木,不要花。大剧院外围环境不能有过量的灯光,以免影响大剧院壳体与水面的夜景效果。而我们认为,中国人喜欢花,长安街边需要花。考虑到游人的安全问题,灯光密度、亮度不能过低。

双方看法不一本属正常,却被媒体炒作一番,闹得沸沸扬扬。对此,我不得不出面向记者解释:“我们与安德鲁合作很愉快,有不同看法也正常,媒体大可不必过度解读。大剧院的园林绿化乔灌花草都要有,以乔为主,这是早已确定的原则,至于花、草多一些还是少一些,这个好办,以后可以调整。至于大剧院的景观照明是亮一点还是暗一点,灯杆用高杆还是低杆,目前还在讨论之中,没有最后确定。但可以明确的是,我们不会采用那种亮度极高的轮廓灯、投射灯。”

大剧院园林绿化工程北起西长安街,南到大剧院南侧路,东起大会堂西侧路,西至石碑胡同,规划面积共8.36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3.93万平方米。为了能在2006年春季开始大剧院园林绿化工程,万嗣铨在是年2月6日和8日接连两次召开协调会,议定了园林工程总承包单位的责任范围、施工进度、施工顺序、园林工程与燃气工程的协调配合等事项。由于大剧院园林工程在建成后将是天安门广场地区唯一的大型开放式绿地,因此,万嗣铨要求从设计到施工都要使之成为该地区的亮点,创精品工程。

左起:万嗣铨、安德鲁、笔者在大剧院南侧绿地(2006年10月26日)

绿化工程先在大剧院南侧进行,4月12日开始正式植树绿化,所种植的树种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经过北京城建集团园林绿化公司(原北京市园林局绿化处,后改称金都园林)的努力,共种植乔木175棵、灌木8.7万株。在大剧院南门外还特意设计出一个“大”字形的绿地。

空中看大剧院南门外绿地特意做成“大”字

大剧院南侧原址保留的百年银杏树被新种的小树簇拥着(2007年6月10日)

2007年春季,为实现6月15日大剧院外围亮相的目标,我们进行了全力冲刺。考虑到大剧院北临长安街,因此,大剧院北侧绿化工程是对外亮相的关键部位。根据领导关于为保证绿化的美观效果,应适当密植大树的意见,我在3~4月份多次召集东城区园林局、建安总承包联合体、金都园林公司、业委会工程部开会,对北侧绿化方案调整及施工界面划分进行了调度。按照北京市协副主席、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的要求,北侧绿化方案由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公司负责调整,并出施工图;北侧原由金都园林负责的工作改由东城区园林局负责;东、西、南三侧仍由金都园林负责。

大剧院北侧园林绿化施工(2007年6月9日)

4月24日晚,陈平组织大剧院绿化工程有关各方负责人,现场协调北侧绿化工程,我参加了协调。陈平对原有绿化方案做了进一步调整,增加了高大树木的数量,如高达10米的油松、胸径30厘米的银杏,及特大规格的玉兰、元宝枫、白腊等,进而强化了树林的效果,使大剧院美轮美奂的外形在圆形长青的树冠、粗壮挺拔的树干中若隐若现。

大剧院北侧艳放的玉兰花与长安街对面中南海红墙外的玉兰花交相辉映

截至2007年6月底,大剧院北侧园林绿化完成,种植乔木600余棵、灌木3万余株、花卉6万余盆;大剧院南侧园林绿化进一步优化,东、西两侧绿化基本完成;共种植乔木1023棵、灌木13.43万株。

与普通绿地不同,大剧院的园林绿化在景观设计上和大剧院主体建筑保持协调一致,按照将自然园林引入城市的思路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了乔灌花草合理搭配,以乔为主;人可自由进入的要求。大剧院园林绿化以银杏、国槐、元宝枫、玉兰、白腊、白皮松、油松、侧柏、金银树等乔木为主,辅之以石榴、丁香、紫叶矮樱、女贞球等大型灌木和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等小型灌木,还有天竺葵、海棠、凤仙、牵牛花、玉簪等时令花卉,及大片草坪。乔灌花草错落有致,四季色彩各异,体现了显与隐、密与疏的结合,并融入了复层、群落等景观设计理念,使大剧院周围一年四季都能看到不同的风景。最重要的是人们可以进入其中,沿着弯曲的甬道与自然亲密接触。绿植隔断了长安街上的喧嚣,为广大群众开辟了一片繁华中的宁静。

绿树掩映的大剧院(2007年6月15日)

大剧院的园林绿化还充分体现了科学、环保、绿色的理念,在地下铺设排水板,高温或暴雨季节植物仍然可以茁壮成长。同时,全部采用自控式滴灌加喷灌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节水效益。大面积的树木、绿草和花卉,及一池碧波,不仅美化了大剧院外部景观,同时能够有效地起到降尘、防噪、杀菌、降温的作用,极大改善了天安门广场地区的生态环境,为北京市民提供了一个更为舒适和谐的城市“绿肺”。

绿色环绕大剧院(2007年6月15日)

大剧院外围的人工湖和园林绿化构成了文化休闲广场,充分体现了城市开放空间的大气。在秉承中国传统审美的基础上,有机融入了现代文化气息,将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人文景观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人文与自然、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和谐相融。湖水、绿地、建筑浑然一体,互为依托、和谐统一。现代感十足的主体建筑在清澈见底、碧波荡漾的湖水和疏密有致、层次丰富的花木的映衬下,显得生机盎然,使大剧院当之无愧成为北京市中心一处亮丽的风景。

左起:笔者、万嗣铨、陈平(2007年8月1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安门广场首次建永久绿化景观带
天安门广场将首次现永久性绿化带 剪成祥云图案
国内新闻 - 【湖南彩民领走5521万大奖】【广东佛山拟投上千万种树】更多... - QQ...
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植物配置浅析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 - 一通园林导航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