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来你是这样的勃拉姆斯(一)

《FAE》奏鸣曲第三乐章谐谑曲

日复一日的思念
年复一年的等待
一期一部的经典

1842年5月5日凌晨,汉堡港。矗立在风中,绝望地盯着即将吞噬一切的全城大火,十岁的勃拉姆斯回想起五年前,那个父亲劝想学音乐的他,就学小提琴、长笛、圆号…除了钢琴什么都行的那个下午。
教堂报警的钟声依旧响彻夜空,地狱的火舌映红了天际。这场突如其来的火灾,起点是市中心一座烟草店,借着风势由南向北蔓延。尽管汉堡市民奋勇扑救,但这次上帝似乎并未站在人们一边——火势凶猛,人群退却。市北的根维尔泰尔区 (Gängeviertel)将是撒旦下一个囊中物。人们三三两两站在街道上,无助看着大火把一幢又以幢的房屋付之一炬。
父亲正抢救着家中能带走的一切,其中有小提琴、圆号、长笛,都是父亲拿手的乐器,如果当初听从爸爸的话不选钢琴,学了小提琴、圆号、长笛任何一样,能省下一大笔学费自不必说,此时也不会如此绝望到崩溃——钢琴如何搬出屋?陪伴自己5年的乐器今晚注定要见上帝了。再买一台?谈何容易!父母并不富有,否则也不会在酒吧、妓院林立的根维尔泰尔区租下这样一间老破小。
感谢父亲上进,母亲乐观,这座小小的屋子被家人们用绿植和各种鲜艳布料装饰的温馨明亮。清贫并未对小勃拉姆斯产生太大影响,父母省吃简用将他送入一所不错的小学,还满足了他学习钢琴的愿望,让他师从一位同样穷困潦倒却技艺过人的钢琴家。他没有莫扎特般的天赋,却非常努力用功。这时的他已经能演奏些艰深复杂的曲目了,甚至首次登台公演也被列入日程表。可就是现在,就是今晚,他的钢琴就要毁于火灾了。他开始盘算至少做些什么,尽可能减少家中负担——去教钢琴,去酒吧演奏,甚至去那些令人作呕的风月场弹奏些粗鄙下流的小曲儿。家就要没了,钢琴也要没了,但明天的日子总还要过。当初父亲刚搬来汉堡不也从一无所有一步一步经营起这个家吗?父亲可以,自己也可以……
大火已经烧到自家街区,热浪扑面而至,是该与自己的家、自己的钢琴告别了。小勃拉姆斯跟着父母拎起最后能拿走的家当,准备转身离去。正在此时,人群中传来欢呼声。就在隔壁两三间屋子已被引燃时,风突然转向了……
事后统计这场大火毁坏了1750座房屋,100多座仓库,5座教堂,至少20000人无家可归,抹掉了大半个汉堡城。但对于小勃拉姆斯来说,只是被剥夺了一晚的睡眠……
以上就是勃拉姆斯的童年一夜。他没有优渥的家境,却从不缺少欢声笑语,像千千万万普通家庭的孩子,快乐安然的成长。
酒吧勤工俭学的日子一晃就8年。其间他举办了几场公开音乐会,但反响平平。上台、致意、演奏、谢幕,演奏会对于他来说成了机械走过场。但年轻的勃拉姆斯英俊帅气,明明可以靠颜值,他却志不在此:比起演奏钢琴,更热衷音乐创作。
1853年,一位小提琴家邀他在北德进行巡回演出。他欣然同意,踏上这段影响他一生的旅程。旅至吕内堡,他结识了当时已蜚声国际的小提琴大师约瑟夫·约阿希姆 (Joseph Joachim),二人立刻成为至交。约阿希姆带他前往魏玛,拜见钢琴皇帝李斯特。能得到“皇帝”接见,对那个年代任何一位青年钢琴后辈来说,都是荣耀之至;倘若能被“皇帝”金口夸赞两句,往后自可鸡犬升天。偏偏勃拉姆斯是羞涩大男孩,见到李斯特紧张地说不出一句话,更别说演奏了。还是李斯特帮忙打圆场,从勃拉姆斯的手中抽走手稿,亲自演奏了他的《E小调谐谑曲》(Op. 4),并对这部作品赞不绝口。这算是个梦幻开局,你以为他的事业就此起飞?然而并没有,在“皇帝”的别墅呆越久,他就越觉得格格不入。他钦佩李斯特的钢琴造诣,但“皇帝”的音乐创作能力在他看来就乏善可陈了。他无法容忍钢琴皇帝对技巧和效果的偏执追求,认为这样的音乐充满欺骗,背离自己心中纯粹的音乐精神。更看不惯的是“皇帝”身边的音乐家们对其的曲意逢迎。“不装了,摊牌了!” 他把大大的厌恶写在脸上,在众人聆听李斯特的演奏时,他竟睡着了……“皇帝”的圈子终于待不下去了,他动身前往哥廷根去投奔约阿希姆。
约阿希姆——绝世好基友,此时勃拉姆斯身无分文,在他家里蹭吃蹭喝蹭住,后来连母亲都看不下去,催促勃拉姆斯赶紧回家,救急不救穷的道理看来他真不懂。还是约哈希姆亲自回了信:您的约翰内斯 (勃拉姆斯的名) 以艺术家姿态激发着我的工作灵感,大大超乎我的期望……
在约哈希姆家度过一个快乐夏天后,他拿着约阿希姆的推荐信,搭乘火车前往杜塞尔多夫拜访舒曼夫妇。这并不是他与舒曼夫妇第一次打交道,两年前,他曾将自己第一批作品,其中就有《 C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 》(Op.1)和弹给李斯特的《降E小调谐谑曲》(Op. 4),打包寄给正在汉堡旅行的舒曼夫妇。可惜当时两位音乐家着实脱不开身,将包裹原封不动退还给勃拉姆斯。这件事儿让闷骚的勃拉姆斯很受伤,一直耿耿于怀。若不是约哈希姆再三规劝,他就回汉堡了。命运的轨道终于还是让勃拉姆斯驶向了杜塞尔多夫,否则他的故事就可以在此划上句号了。
出乎意料,舒曼夫妇的音乐家小团体,与李斯特大圈层完全不同。这里氛围如此率真快乐,他很快融入其中。这对音乐家夫妇也非常赏识他的才华,将他介绍给自己的朋友,其中就有作曲家阿尔伯特·迪特里希 (Albert Dietrich)。
抵达杜塞尔多夫后不久,约哈希姆紧随其后也要在当地举办一场演奏会。舒曼提议为他创作一首小提琴奏鸣曲,迪特里希写第一乐章,勃拉姆斯写谐谑曲乐章,自己负责完成间奏曲和最终乐章。整部作品用约哈希姆的座右铭「自由却孤独 (Frei Aber Einsam)」首字母FAE为主题。三人匿名创作,让约哈希姆来猜。这个谜题对约哈希姆来没有任何难度。拿到乐谱,随手一试就准确猜出各乐章的作曲者究竟是谁。这部名为「F-A-E」 的奏鸣曲也变相促成了勃拉姆斯日后自己的座右铭“自由且快乐 ”(Frei Aber Froh)。
文/茶茶斑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没有写过歌剧,也从未涉足浪漫时期重要的标题音乐,但却与巴赫、贝多芬齐名!
冯八飞:勃拉姆斯的克拉拉的舒曼(上)|《当代》新刊
勃拉姆斯《F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 》
音乐家的故事
瓦尔茨:勃拉姆斯《谐谑曲》〖2015年伊丽莎白女王小提琴比赛〗
部分古典音乐大师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