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欣赏古典音乐 三
         艺术似乎正在面临着一种危险,那就是被大量空泛的理论探讨所淹没。
         近些年来能被我们心甘情愿的称为艺术的新作品,越来越罕见,取而代之的是似海如潮的书籍,文章,学术报告,论坛,发言,讲座和指导等。所有这一切都似乎在试图让我们明白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所有这一切都似乎在说明是哪个人,是怎样的情况下,因为什么缘故为了什么人而创作了什么作品,如此等等。
          于是我们常常遇到的情景是,艺术作品,成为一具小而精致的尸体,被一大群焦灼而急切的外科实习医生和化验员共同解剖,公众很难从一种印象中逃脱:艺术漂浮不定,实难把握,这是因为那些人太多的使用理性思考和理论探讨的方式对待和艺术有关的问题。

      ——摘自《艺术与视知觉》鲁道夫·阿恩海姆


       在西方历史上,很多哲学家,美学家倾向于用理性主义哲学来解释审美活动,一直到黑格尔都是如此,宗白华在他的《形上学》中批评黑格尔,说“黑格尔使'理性’流动了、发展了、生动了,而仍欲以逻辑精神控制及网罗生命。

       无音乐性之意境。

     ——摘自《美学原理 》叶郎


     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都带有创造性。
      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同一外物在不同人面前显示为不同的景象,具有不同的意蕴。
      美带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在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阶段,美一方面有共同性,另一方面又有差异性。
                 ——摘自《美学原理 》叶郎  第44页
      

由此看来,
以纯技巧角度来欣赏音乐,
是抹杀了观赏和观赏者的创造性。
充满了理性,
却缺少了审美意象。

       艺术(创作和欣赏)活动是审美活动,但审美活动不限于艺术活动,审美活动的领域除了艺术美,还有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技术美。

      另一方面,艺术包含许多层面,除了审美的层面,还有知识的层面,物质载体的层面,经济的层面,技术的层面等等,美学只限于研究他的审美的层面,所以把美学研究的对象设定为艺术又失之过窄。

                  ——摘自《美学原理 》叶郎 第13页

欣赏,

是一种审美活动。

艺术欣赏固然是一种审美,

但从审美的内涵来看,

单纯以艺术的角度来欣赏审美,

只是途径的其中之一!

西方人,

能从数字的规律和巧合中,

寻找和感受到一种'美’感,

就像东方人在欣赏'梅花’时的意境中找到美感,

他们不能理解我们的意蕴,

我们也不能曲解他们的体感。

当一个曲调为e小调时,

就是一种忧伤的曲风的暗示,

由此产生情感的基调。

我们要如何避开双方的情感误区,

来欣赏西方古典音乐呢?

如果从“e小调”标题开始,

就开始对位、结构、……一系列的语法解析,

我们是否就陷入了身为东方人,

却不理解西方人体感,

而进入了两不相宜的尴尬境地?

    注意:艺术欣赏与艺术的欣赏

        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

                                         —— 朱 光 潜

    艺术不是为人们提供一件有使用价值的器具,也不是用命题陈述的形式向人们提供有关世界的一种真理,而是向人们打开(呈现)一个完整的世界,而这就是意向。

            ——摘自《美学原理 》叶郎 第238页

神话故事、名著小说……

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想象的世界!

尽管人们知道它们的存在真实性,

但是,

它们作为艺术作品的魅力,

却让人们深深的喜爱。

古典音乐的美,

也在于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情感的意象!

这意象具备亲和力,

引导力,

在取得同理心的同时,

也获得了情感的慰藉!


被誉为'酒神的狂欢’!
——   贝多芬 第七交响曲 第四乐章

提问:神话、迷信、宗教的分界点在哪里?

        艺术的本体是审美意象,因此艺术创造始终是意象生成的问题。

       这就是说艺术创造的过程尽管会涉及操作技巧、工具、物质、媒介等因素,再扩大一点,它还会涉及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因素,但它的核心始终是一个意象生成的问题。

      意象生成统摄着一切,统摄着作为动机的心理意绪(胸中勃勃,遂有画意),统摄着作为题材的经验事迹(烟光、日影、露气、疏枝密叶),统摄着作为媒介的物质载体(磨墨展纸),也统摄着艺术家和欣赏者的美感。

      离开意象生成来讨论艺术创造问题,就会不得要领。 

             ——摘自《美学原理 》叶郎 第248页

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

就给了我们一种回归自然、沐浴春风的感觉,

这就是意象!

而四个乐章,

从回归的喜悦,

到沉浸的安宁,

到阖家的欢乐,

暴风雨的来临,

直至后的雨过天晴。

这情感的象征又可以寓意着不同的经历和情感!

新中国建国之初,

国外乐团就演奏了这首,

并用这寓意着新中国新的气象!

而每个人的体感又会产生不同的意象!

这就是音乐之美!

也是古典的特色之美!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一句话两个词的最基础含义的定义,

就导致了这两个词语不同的人生(欣赏)方向。

理性。

感性。

理念是理性的结果,

而大多认为理性和感性的关系是一种对立关系,

在这里,

黑格尔把两者统一论述和表达,

这加深了我们所必要的思考!

这也导致我们如何去理解'美’和'艺术’

——如何让'理性的理念’'感性’的表达?

就古典音乐而言,

怎样去创作和欣赏?

显然,不是纯'理性’!

(把艺术当做尸体去解析……)

——何况'理性’也有好的理念和不好的理念!

(这又衍生出另一个话题,值得思考)

(正义与邪恶,真与假,美与丑……)

(对立的双方都很理性……)

这两个方向所诞生的认知……

         对于第六田园交响曲,贝多芬似乎不太愿意把这部作品视为纯粹的程序音乐,因为他认为交响乐更多的是情感表达,而不是调性绘画。

                              —— 引自百度

贝多芬 第五钢琴协奏曲

这被安上了“皇帝”副标题的音乐,

一定是给了我们一种“皇帝”气质的感觉,

也就是意象,

大气、磅礴、雍容、雅致的柔情、细腻的情感……

等等,

这些意象的想象,

都留给了听者去感受。

维瓦尔第的四季 春

一定是用旋律给我们谱写了欢快、明丽的春天!

我们在聆听这首曲子时,

脑海里便有了鸟儿鸣叫、春风和丽的意象!

哪怕我们在阅读神话故事或者武侠小说,

大脑也会根据情节,

产生相关天马行空的意象画面。

原来,

这种想象力的创造和感受,

便是美!

前者是艺术家和匠人,

而后者便是人间无事人!

注意:艺术就是美。

          但不能反过来说,美就是艺术,因为除了艺术美,还有自然美,社会美等等。

只是无事常生有事!

把美的感受过程公式化、理性化、

统一化、简洁化、唯一化、标准化、……

并不知不觉被大众所接受,

这样做是否可以行之有效的去感受'美’?

这是个问题!

       休默说,美并不是事物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理,每一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

     这个人觉得丑,另一个人可能觉得美,每个人应该默认他自己的感觉,也应该不要求支配旁人的感觉。

       要想寻求实在的美或实在的丑,就像想要确定实在的甜与实在的苦一样,是一种徒劳无益的探讨。各种味和色以及其他一切凭感官接受的性质都不在事物本身,而只在感觉里。美和丑的情形也是如此。

      他又说美并不是圆的一种性质,如果你要在这圆上去找美,无论用感官还是用数学推理,在这圆的一切属性上去找美,你都是白费力气

  * 恶心的人,特殊的爱好,破坏力的现象,……

     能称为'美’吗?

     比如:所谓的'暴力美学’……

   我们会在后面来讨论,所谓的'暴力’美学。

看来有所分别,

未必不是好事!

虽然它可能需要我们花费力气

去辨别、去斟酌、去辩伪、去分别、……

但是,

不要害怕偶然和意外!

尽管条条框框,

会给我们以安全感和稳定感,

顺风顺水……

但是审美,艺术和生活,

体验一定要有分别、偶然因素和意外,

因为有种词叫——意外收获!

一片树叶偶然掉落杯中,

浅尝辄止,

于是诞生了茶叶!

在制作茶叶时因为忘记了渥堆时间,

于是产生了红茶工艺!

意外,

尽管只有很小的几率会转化为成功,

(科学技术却忌讳'意外’)

(但是'美’却很喜欢它!)

但也就是这0.001%的几率!

让我们体会到'意外’的惊喜、转变和收获!

如果我们只会拿理论的条条框框,

来欣赏和解读艺术和美,

那么我们永远会陷入一种'只不过如此如此’的循环之中,

这将会变成轮回或者死胡同,

人,会生而无趣。

从出生就看到人生和死亡,

那么,

人何以有趣?

'这首曲子就是xx调式xx对位xx结构’

一目了然的明了,

没有新意的想法,

不会让我们再次审美创造和所谓的欣赏了。

温故而知新!

一句哲理的深刻性,

一定不在于它的语言组织结构。

只见其形,不见其神,

是为大缺。

就像解剖学和西医学生物学对人的理解,

“大家都一样……”

骨骼xx根、一堆有机体的组合、组织发生了病变

……

如果单从组织结构来解读“人”,

那么人也就不再是“人”了。

毕竟,我们天生自带灵魂!

我们也对“命运”深感兴趣!

而不是一目了然的“宿命”……

那要如何去欣赏才好?

也许就如先哲所言——

鲦鱼出游而从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方美学史:康德美学(4)——论典型、美的理想和审美意象
德国古典美学
《诗话》:痴儿轻解诗音词韵集锦(439-474)
**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
“扬州八怪”的领袖人物金农,他的书法将碑拓和“阁帖”相融合,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面貌
形式美的法则——色鱼空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