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正抑郁的人是什么样的?
——本文谨献给在泥潭中不可自拔的郁友

不同抑郁的人,有不同的抑郁状态,就像大千世界,形态万千。

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对抑郁状态做一些描述:

—外显异常—

外显症状,抑郁者显露在外的异常反应,主要表现在面部、身体和语言三个方面:

面部表情,指的是脸部的表情动作。例如,愁绪满脸,面无表情,目光无神,眼泪汪汪,脸色苍白。

2.身体表情,指的是身体各部分的表情动作。例如,四肢僵硬,动作迟缓。

3.语言表情,指的是在音量、音调、节奏速度方面的表现。如声音和语调低沉、语言缓慢等。

—生理异常—

生理异常,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临近某种特定的场景时往往表现出高度紧张和亢奋,如心跳加快、紧张心慌、竖毛反应、全身或局部肌肉收缩、胸闷气堵、四肢冰凉、头晕耳鸣、虚汗心悸、发晕呕吐、嘴唇抖动、全身发抖、脸色发青、肠胃痉挛、躯体疼痛、全身异常亢奋,大脑一片空白等等。

此时如果强行压制,必然出现更严重的躯体化反应。

其实,躯体化在此之前生理功能就已开始紊乱。仿佛一块大石头压在心上,令人窒息,恍如抽离的感觉,这种症状随着个体离开场景后仍要持续一段时间。

一般来说,抑郁者生理与正常人无异,只是病症发作时才开始出现紊乱。

虽然抑郁发作时的生理紊乱(或躯体化)会妨碍躯体的正常运动,致使某些动作变得无法控制而导致某些激情行为,但生理紊乱(或躯体化)往往不是抑郁的始发原因,而是抑郁的结果,是抑郁发作过程中伴随的正常生理现象或征兆。它们都是受到某种压力或诱因作用下的条件反射的结果。

如果在抑郁发作前先深深地吸口气,松弛下四肢可缓解一些抑郁生理反应。

三是由于强烈的生理失调或躯体化反应,容易导致思维或行为失控等恶性反应。为避免即将发生的后果,更为了降低焦虑,患者就会拼命掩饰和挣扎,并伴随各种怪异行为,如握紧拳头、咬牙切齿、逃避现场,躲藏起来,不少患者还会自虐自伤。

—心理异常—

抑郁者的心理症状,像地下溶洞或山洞,更是千奇百怪。

1.心理不堪承受:是指抑郁症给患者带来的挫败、伤痛、病耻、恐惧、愤怒、焦虑等心理和由此引起的负面情绪。

2.认知偏见和障碍:抑郁症者的认知偏见,是指抑郁者对这些心理压力和导致这些心理压力的直接或间接因素的看法和态度,如偏见、偏执、自我否定(除思想认知以外)等,这些看法往往都被夸大、扭曲了,甚至完全是虚构出来的。

抑郁症患者的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妄想、幻听等。

认知问题尤其认知障碍,容易导致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

3.情感障碍:是由心理压力和错误认知态度共同形成的心理阴影和负性情绪。

4.性格缺陷:是由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共同形成的人格特点:

过于偏执、过分内倾、过于自我、过于完美、过于谨慎、过于爱面子、懦弱孤僻、猜忌多疑、独立性差、自尊心过强、要求过高等性格问题。

必须指出,在心理症状中,唯有“认知偏见”不被患者自己所觉察。正因如此,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患者从不反省自己的主观思想问题,总是怪罪于客观现实,没完没了地追求客观环境的改善和抑郁症状的减少。这是抑郁症久治不愈的关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心理问题会进一步固化躯体化症状,反过来,躯体化也会促使抑郁症的恶性发展,两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真正的抑郁症的患者,从症状本身是看不出来的,尤其心理测量表更无法测出来。因为心理测量表的结论主要取决于来访者的主观意图,如果他(她)想得抑郁症,他就会填写他想要的结果。

真正有抑郁症的人大都善于假装,在外人面前装成乐观开朗,若无其事,在面对自己的时候,则会痛下杀手,狠狠的与自己较量。

有几个比较典型的误判个案,值得大家深思。

当地有个高二尖子生,因为成绩突然下降自称“抑郁了”,后来家人带他去省一附院、几家大型心理机构,省精神病医院,前后做了十几次心理测量和诊断,都是抑郁症,而且还是双向。

家人也完全相信医生的诊断,认为孩子得了精神病。

一次偶然的机会,孩子的亲戚找到笔者,想请我帮忙看看。半个小时不到的接触,我识破了这孩子是假装精神病。动机是“我就是不愿意读书!”

最后几大家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几个舅舅)皆大欢喜,孩子也于当年,考上了一所二本院校。

另一个案例是本市有一对父母带他们高一的孩子过来找我,说是经过市三院的心理测量,孩子被诊断为中度抑郁和焦虑。

我仔细端详了面前孩子的外貌,和他“比划”几下,听他说了句话,我就问“你为何假装抑郁症?”

他知道我的是警察,也知道我出版过几本心理学著作,尤其抑郁症是我的主攻范围。

他沉默了几秒钟,眼睛不敢看着我。

我把他带来密室里,他和盘道出假装抑郁症的原委。

还有一名典型的误诊案例:

两年前我一个亲戚家初二孩子给我打电话,说她同学在省一附院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而且是狂躁型的(又是双向,哈哈),亲戚的孩子说:她不是精神病,她跟我在一起都是好好的,她应该是失恋引起的情绪问题……

我一下就明白了咋回事,于是我就问她同学现在哪里?

她说她同学还在医院,医生帮开了很多药,建议留院观察。

我叫亲戚家孩子叫她同学回家,让我看看。

第二天,三个女孩就到了我的工作室。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询问和开导,她们都笑着回家了。

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两年后的反馈,女孩一切正常。

这个女孩因为失恋不吃不喝,在家里就乱发脾气,寻死寻活,而在同学面前好好的。

妈妈急匆匆从外省打工的地方赶回家,陪她去医院做了各项检查,才上演了这么一折。

其实,这孩子属于正常的情绪宣泄。宣泄过后,也就那么几天,只要家人理解,最多“失恋33天”,孩子自然就会从阴影中走出来。

要不是亲戚家孩子告知我此事,恐怕这孩子就会长期躺在医院或家里呻吟。

2019年,一个16岁的高挑女孩,因为被母校开除(说她行为怪异),陷入抑郁状态。

她妈妈请求我的公益救助,女孩的家确实贫困,一家五口挤在不到6平米的出租房内,而且还有一个瘫痪的老人。

我第一眼看到女孩,目光呆滞,神情僵硬,动作迟缓。

邻居反映,女孩时不时会站在走廊上发呆,有时候在卫生间洗澡会呆很久,甚至几个小时。

妈妈也说女孩黑白颠倒,晚上拿着手机通宵达旦看着,查询她的“病情”。

女孩说自己得了抑郁症,但不肯就医。找人做过一次沙盘,说女孩内心极度的无奈、痛苦和恐惧。

经过三次爱心援助,孩子走了出来,现在一所大学读书。

孩子过后说,学校和老师太现实,没有人情味,除了对她严格,就是抛弃她,生怕她会在学校自杀,影响他们的声誉。

其实,这孩子不是抑郁症,而是陷入了抑郁的情绪状态。

在我的咨询案例中这样的事,屡见不鲜。

我们国家哪有那么多抑郁症和精神病,大都是“误诊”出来的,这背后的原因就不好说了。

为了让我的新著《抑郁症原理与康复》(河北科技出版社.2023),经得起实践和未来的检验,我对抑郁症的定义非常谨慎,也经过了大量的调查。

对抑郁症的诊断,不是看其“症状”——情绪化、躯体化和行为如何偏常(因为很多正常人在人生某个阶段也会如此),也不是看其社会功能退缩的程度(因为很多微笑抑郁症患者的工作也很积极,旁人丝毫看不出其抑郁的状态),而是看其对抑郁情绪的思想态度。

我们说,抑郁是情绪状态,抑郁症则是一种思想疾病。

正常人遇到不如意事而抑郁,而抑郁症患者是遇到抑郁情绪而抑郁。

正常人能带着抑郁去生活,并在生活中淡化抑郁;抑郁症者不能接受抑郁(即使能面对生活,也只是强忍着),继而陷入抗郁又无法战胜抑郁中不可自拔。

真正的抑郁症患者的,像一只被蛛网缠住的昆虫,无法动弹。因为越挣扎越糟糕,所以才想结束自己,因为他知道没有生的希望。

当然,现实中不少正常人,因为一时的现实打击,陷入绝望状态,也会感到生不如死。

比如突然损失了巨款,感觉天塌了下来,也比如失恋等等,都有可能会自杀。但这只是一种抑郁情绪造成的激情行为。

其实,有抑郁状态的人,我们从其表情上就能看出来。

但是,有抑郁症的人就很难从其外表看出来,因为他们大都很冷静,装得很正常;因为他(她)们已经历过长期的煎熬,拼尽全力了,却感到没有任何办法摆脱自己的困境(除了现实的打击无法摆脱,更多是自身的心境和躯体化问题得不到控制)。

虽然也知道自己是作茧自缚,认为世界上没人能理解他,也没人可以帮到他。因为“所有的道理都知道,就是做不到”。

认为自己的问题自己清楚,自己都没有办法,别人肯定也没有办法。

抑郁症患者不知道旁观者清当事者迷,不知道心理疾病不同于生理疾病。

生理疾病,久病成良医;而心理疾病病得越久,越迷糊,越偏执,思想错的越离谱。

他们不知道自己被自己的感觉骗了,更不知道自己对症状有关问题的判断和情感,严重偏离了航线和真实。

不思悔过(从思想源头上反思),而是悔恨(总是怪罪现在的结果,留恋过去的美好)自己走到了绝境,对未来已经没任何希望,而现在的自己又无法接受,无法放下。

因此感到生无别恋,活着就是受罪。

秋水理论指出,从抑郁的情绪状态来说,并没有什么病态意义,但抑郁症肯定是思想出了问题。

正因如此,秋水理论将全面系统地剖析抑郁症形成的根源和心理机制,为抑郁症的根治,蹚出了一条根治之路。

作者简介

袁运录,本土心理学研究者,五本心理学著作者。

1988年到上海接受张景晖疗法,走出口吃和强迫症。

2008年“火车悟道”走出抑郁后,创立中国本土心理学秋水理论.

2006年起以“恨若秋水”的笔名在《中国心理与健康》杂志、中华网、凤凰新闻、知乎等媒体发表上千篇社会心理研究和实践文章,并接受过上万人次强迫、抑郁和各种心理困扰者的求助和垂询。研究方向:抑郁、强迫、社恐、焦虑、口吃、失眠和青少年心理创伤、家庭婚姻等心理问题.

代表著作:《口吃原理与康复》《点亮心中的那盏灯》《情绪心理学》《强迫症原理与康复》《抑郁症原理与康复》.

原创不易,请大家动动小手,把此文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情绪管理:抑郁症的常见躯体表现有哪些?
抑郁症躯体化症状有哪些?抑郁应该怎么调节?
【药问名医】?当抑郁症登上热搜榜后
儿童抑郁症(专题介绍)
孩子抑郁症家长该怎么办
患者故事 | 将心比心,共情是一剂良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