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歌手声部怎样鉴定
 

            电影《音乐之声》中的冯·特拉普家庭合唱团

在当前音乐教育体系中,大多声乐教师都认为: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演唱者进行声部鉴定,是保证声乐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如果声部鉴定失误,不仅使学习者极为费力地学习大量本不属于他的曲目,严重情况下,还有可能导致其嗓音的误用,进而引发嗓音疾病。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声部鉴定,应怎么进行鉴定,鉴定声部的依据是什么呢?还有,我们判断一个声乐学习者所属声部的时机、歌手的个人喜好与歌声变化等因素,又会对声部判断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为什么要划分声部?
为了便于区别剧中的不同人物形象。近代歌剧作曲家把各种人物赋予了不同的声音形象。在这种声音与角色长期“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适合于不同人物形象的不同声部。这一点与四部合唱中“SATB”(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个声部的区分,还有一些不同。其实,对不同的演唱者进行声部划分,并不是西方歌唱的专利。我国传统戏曲艺术中对不同角色、行当的划分,虽然其目的主要体现在区分不同的人物形象,但其中已然体现了声部划分的实际应用。

在歌剧表演中,男性歌手大体上可分为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性歌手可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和女低音(极为罕见)。但如果进一步细分的话,男高音一则可以较为通俗地分为“大号男高音”和“小号男高音”,二则还可以细化为戏剧男高音、英雄男高音、抒情男高音,甚至高男高音等不同类型;女高音声部又可以分为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和次女高音;男中音也可以细分为高男中音、抒情男中音、威尔第男中音、低男中音等不同类型。这样对声部进行精细划分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是,上述每一种声部类型都有其适合演唱的常用音域,如通常认为男高音的常用音域为C3(此处C3为国际通用的声学标记法,但实际在乐谱中标记为中央C,以下同理)到C5(high C),男中音的常用音域为G2到G4等。于是,作曲家在为某个声部的歌手进行旋律创作时,就会把这种常用音域作为限度,尽可能地在这个适合于该声部歌手的音域内创作。  

对声部进行精细划分的第二点好处,主要有利于歌手积累适合自己的演唱剧(曲)目。歌手明确自己所属声部,就可以非常直接而准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或剧目,而不至于在积累作品上“左顾右盼”、不得要领。此外,准确判断划分声部,也有利于歌手树立典型的、为大众熟知而易于接受的声音形象。歌手在试图挖掘自己嗓音个性特征时,将以此基本声音形象为圆点,这样歌手才不至于在声音形象上“走得太远”,以致远离听众的传统声音审美经验。

如何进行声部鉴定与划分?
对于歌手应属哪个声部的问题,有经验的声乐教师仅凭借其长年积累的听觉经验,即可进行八九不离十的判断。事实上,为了更为准确地判断歌手应属声部,除了我们听到的歌手的音色、音域、音量等听觉感知到的主观信息外,还有歌手发声系统的生理参数以及歌手所发声音的声学特征等一些客观证据。同时,歌手在演唱作品时的具体表现,亦可作为判断其应属声部的依据。

1.声部鉴定的主观依据
声部鉴定的主观依据,是指我们听到歌手歌唱声后,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的主观听觉感受,主要包括歌声的音色、音量、音区、音域、换声点等。其中,歌唱的音色是我们判断其声部最为重要的听觉线索,如歌声较为浑厚有力、且整个音区处于人声歌唱音域的偏下位置,则可把此歌手划归为中低音声部;如歌声明亮而轻巧、且整个音区处于人声歌唱音域偏上的位置,则基本上可把此歌手划归为高音声部。此处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以歌手音域为判断线索时,应保证其所唱音域是在技术方法基本正确的前提下获得的。那种通过压低喉头获得的“厚重”音色或通过“喉部紧缩”、“气息猛冲”而“喊”出的高音,只能作为辅助性的参考因素。

此外,歌唱音量的大小则是在基本声部判断完成后,进一步细分时的有益参考。在歌手整个音域中,有无明显的换声点、换声点在整个音域中所处的位置等信息,也是准确判断其所属声部的重要依据。对于主观听觉判断而言,简便易行是其最大的优势;但同时,这种方法也存在过度依赖与个人经验,而使其判断结果过于主观的缺陷。因此,在运用主观听觉获得“第一印象”的基础上,还需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歌手的生理状况及歌声声学特征进行检测,从而获得更为全面、客观的判断信息。 

2.声部鉴定的客观依据
声部鉴定的客观依据,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指歌手发声器官的生理状态,二是歌手歌唱声音的声学属性。这里的“生理状况”主要包括声带、声道、会厌等的形态,如声带长度、厚度、声带黏膜,声道的长短粗细、通畅与否,会厌形状等。一般来说,声带越厚越长、声道越宽大(如腭弓较高、口咽腔容积较大等),声音就越低沉,有这种生理形态的歌手,更易于在中低声部演唱;如果声带越薄越短、声道越狭小(如腭弓较低、口咽腔容积较小等),则声音越高亢,这种生理条件下,歌手将更易于在高声部演唱。我们知道,歌唱的过程是各发声器官协调运动的结果。上述主要发声器官的运动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运行情况,其实才是影响其音质最为重要的因素。如声带的闭合、拉伸能力,声道的调控形变能力,会厌的抬起能力等。若声带的闭合状态良好,则歌手将发出音质纯净的声音;而如果声带具有较强的拉伸能力,则有利于歌手演唱高音,哪怕该歌手长了一对又厚又长的声带。  

以歌手声音的声学特征作为其所属声部的判断依据,主要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考量:一是测量歌手最舒适的、日常讲话声的基本频率(简称基频,F0)。对于男歌手而言,如果这个基频在100-120Hz左右(相当于#G2到B2),则可判断该歌手倾向于中低音声部;如果基频在130-150左右(相当于C3到#D3),则可判断该歌手更倾向于高音声部。二是可采用声学测量中长时平均谱(LTAS)的分析方法,采录该歌手一定时长的歌唱声,把这些高低不同的歌唱声做一定的声学处理,最终得出歌声频谱中各频段的平均能量分布状况,而这种声学信息也是判断歌手应属声部的重要依据。  

3.声部鉴定的音乐表现依据
除了上述主客观因素外,若要准确判断歌手应属声部,还要综合考察其实际演唱中的具体表现,如声音的灵活程度,或者说声音灵敏度就是一个最主要的判断依据。假如三位歌手同为女高音,她们的演唱音域基本相同,但其中一位不仅能演唱线条连贯的旋律,还可以轻松地在高声区演唱快速跳音或音阶,可以非常流畅地运用倚音、波音、颤音等对所唱声腔加以修饰,我们就可以判断,这个歌手应属于女高音声部中的花腔女高音;而另一位音色优美、声音线条流畅但不便于演唱快速装饰音的歌手,我们会将其划归为抒情女高音;同时,我们把第三位音量较大但缺乏声音灵活性的歌手,划归到戏剧女高音的范畴。同样的道理,对同属男高音的歌手也可以采用这种判断方法。 

声部鉴定应注意的其他因素
判断歌手嗓音类型并将其划分至某个声部,对这名歌手的声乐学习道路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因此,笔者还想特别提醒读者朋友,除了上面列出的、歌手声部鉴定的主客观依据外,还要综合考虑声部判断或声部鉴定的时机、歌手对歌唱声的个人喜好以及随着歌唱技术与生理机能的变化,而导致歌手声部发生变化的可能性。为此,有以下几点,需要我们注意。

1.选择合适的检测鉴定时机
由声乐教师对初学者的嗓音状态做出初步判断,并努力建立合理的发声行为是极为必要的,但我们不建议教师仅凭个人经验,就马上对该歌手做出“属于某个声部”的“定论性”判断。我们建议声乐教师在不刻意提醒、或暗示学生的前提下,积极进行发声基本理论的学习与发声方法的训练,待其发声逐渐步入正轨时,再在全面检测的基础上做出综合判断。由于专业知识及检测设备所限,声乐教师鉴定学生声部时,最好要有歌唱科学专家或嗓音医学专家的相关检测报告,以用作声部判断的重要依据。  

2.排除歌手嗓音中的人为因素
进行声部鉴定时,还要详细了解歌手最喜欢的歌唱家是谁,这些歌唱家属于哪个声部,歌手喜欢听哪个声部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作为一种必要的附加证据,用以判断该歌手的演唱,是否存在刻意模仿某个声部或某位歌唱家的问题。 

3.动态观察歌手的声部问题
声乐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有些歌手的声部并不固定,而是随着年龄与歌唱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如著名歌唱家多明戈,年轻时唱男中音,中年唱男高音,到了老年又回到了男中音声部;我国男高音歌唱家魏松,最初也唱男中音,直到周小燕先生对其综合判断后,指出他应更适合演唱戏剧男高音声部。同时我们还要注意,随着身体的成长与歌唱技术的完善,歌手的发声机能或歌唱技术会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在学习初期进行的声部判断结果,有可能会逐渐变得“不合时宜”。因此,在真正进入歌唱成熟期前,一名歌手不应只做一次声部鉴定,尤其是那些介于两种声部之间的非典型歌手,若随其歌声变化多做几次声音检测,才是为明智之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文分享】男中音,男高音,女高音,女中音……我们能随意选择自己的声部和曲目吗?
如何确定自己的声部?
第三十二讲:创作过程中的声部划分以及音域范围
声乐教学|赵登营声乐学习入门(2)共鸣、声部的划分
唱歌如何鉴别人声的声部?
怎样测试自己的音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