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英国新工党的生死故事
 
 
          
              屠凯
清华大学
法学院
副教授

我还记得在高中政治课上第一次听说并和同学讨论了英国的新工党,即所谓的“New Labour”。那时候我们每周都会剪《中国青年报》或是《参考消息》的文章讨论,除了功利地想能在高考时事题上多挣几分,也确实给身居斗室的自己打开了许多窗。走进大学校园,新工党和它所信奉的“第三条道路”更是时髦的话题。教授微笑引诱,我们大胆胡侃,懵懵懂懂之间,拉进了和世界的距离。现在想想,这新工党的西洋景居然一直伴随着80后这一代成长。那么写它的生死故事,也算是从一个侧面为我们这一代的思想变化做个注脚吧。对这新工党的真情假意,我们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知道自己知道”,其实也算成长不少?
 
为什么这十几年间的英国工党要自称新工党呢?
 
英国工党很长一段时间都被意识形态上更左面的政治力量认为是很老牌的修正主义政党,这些政党自己则认为奉行的是社会民主主义。高中时读到课本上的修正主义者,常常在脑中冒出趋炎附势的老懦夫模样,坏不坏且不说,不那么光荣则是确定无疑。后来才知道,在1960年代席卷世界的红色大潮中,欧美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其实也不免向左靠拢。当年工党的麾下,也不乏努力折腾的热血青年。这批前辈的香艳版本可以在电影《戏梦巴黎》里看到,两位帅哥一位美女,多多少少属于此类;而这类青年的“二杆子”版本则见于《阿甘正传》里美女的坏男友。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前者的导演对1968时代还颇有同情之心,后者则简直出自敌手。
 
  
             
电影《阿甘正传》剧照

以“阿甘”为代表的保守主义“正派”人士忍气吞声到1980年代终于再度出人头地,在全球范围内保守主义也大举回潮。在美国是好莱坞三流演员里根亲自主演“星球大忽悠”,在英国“铁娘子”撒切尔也十分热络地隔着大西洋响应。后来信奉市场至上、最少干预的新自由主义思潮也就发源于此。中国的80后其实成长在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里,所以我们搞不太明白大西洋这边在1980年代究竟发生了什么?新自由主义的一度成功,奥秘究竟何在?于是只能肤浅地猜测,信息技术的发展当然对美国经济的成长贡献不小,再说全球化的临门一脚也确实需要新自由主义这样的猛力去到处踢开门户。
 
随之,就是苏联倒霉。苏联倒霉的同时,西欧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当然也跟着吃亏不少。虽然大家也知道远房亲戚败了家其实和这边并不相干,不过怎么看,都好像这家孩子的脸上也写着基因决定的“衰”字。里根-撒切尔主义的保守主义政党四处风声水起,大嚼冷战胜利的盛筵。在人心思定的大环境中,英国工党居然就再也无法选上议会的多数。我们当年其实不知道,布莱尔和布朗这两位新工党的缔造者这时候已经开始想出路了。其实也没什么,问问邻桌校花都知道,能和香艳二杆子谈恋爱,哪能和他结婚呢?要想得到名分,实在是不改变形象不行。
 
“新工党”云云,说到底也不过就是演出成功了一场“浪子回头”的戏码。
 
不过,这“浪子回头”的故事首先要有个“浪子”来演。布莱尔和布朗当时都是工党内“影子内阁”的年轻成员,他俩首先要决定谁来撑起新工党大旗,谁又要暂作陪衬。有趣的是,布莱尔和布朗都是苏格兰人,布莱尔算是爱丁堡人,布朗生在格拉斯哥后来搬到爱丁堡附近长大。布莱尔牛津读法律。布朗在爱丁堡大学研究工党历史并获得博士学位。布朗其实在大学时更出名,在工党圈子里也很受瞩目,比布莱尔算资深一点。但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布莱尔的确比较有魅力,更像是打败保守党老政客的绝佳人选。据说他俩有个秘密交易,等布莱尔干满一届首相就让位给布朗。不过不管怎么说,最终还是布莱尔成为工党重磅推出的影子首相。
 
布莱尔和布朗的新工党打出了强有力的口号:“我们的党—新工党,我们的国—新英国,新工党-新英国”!与此同时,他们也顶住压力删掉了工党党章的第四条:“生产工具公有化”。特别是,他们确实让金融界的那帮人相信了他们不会瞎搞。在英国,铁娘子的全面私有化一度很成功,不过保守党的长期执政确实也让大家感到厌倦。一旦新工党的“浪子回头”应得民心,改朝换代也就是早晚的事情。结果在1997年5月,工党在议会选举中大胜,布莱尔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许多年以来又一个工党首相。这位新首相其实很快就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了。1997年6月30日是英国向中国移交香港管制权的日子,布莱尔当时出现在主席台上。从此,他还要在世界舞台上待很久呢。
 
新工党在大家原以为他们不行的地方干得其实不错。最最重要的,是新工党和伦敦金融界混得很开。新工党像老工党一样口头上支持减少社会不平等,不过他们不再采取多收税的办法来满足社会福利开支。有赖于长达十年的经济增长,新工党是新一轮的减税王。减税不但赢得金融界的好感,大多数脑力劳动者即小白领们也都觉得不错。全球化的速度如此之快,英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剧烈变迁。老工党特别依赖的体力劳动者已经不能保证工党的当选了,新工党的改换门庭也是不得不然。最最不重要的,是新工党其实也没那么二杆子了。电影《女王》讲了戴妃去世以后布莱尔是如何辅助女王解决危机的,而女王在一开始对工党“土鳖”当然是好感全无。这多半是夸张捏造,不过好歹也说明英国的保守阶级对新工党最终还是能够忍耐下来。
 
 
    
        前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

新工党在大家觉得他们有可能做好的地方做得尤其不错。最最重要的,是北爱尔兰终于实现了稳定的和平。保守党是大英帝国的铁杆粉丝,但大英帝国的美梦终于做不成。那些出身英格兰南部的保守党权贵内心深处是接受不了英格兰霸权衰落的,但是两位苏格兰好小子无疑就明白得多。克林顿也帮了帮忙,但主要是布莱尔的功劳,北爱不再天天炸死人了。然后是苏格兰和威尔士的“权力下放”进程也非常成功。苏格兰在实际上被英格兰吞并了三百年后复建了议会,威尔士的行政自治也建立起来。其实北爱、苏格兰和威尔士的自治并没有让英国解体嘛,现在看来其实还保住了联合王国的统一。还有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最低工资制,也是新工党的一大成绩。
 
但历史的有趣之处就是新工党在大家没有想到的地方让人大跌了眼镜。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分子都是国际主义的和平人士,西方左派原本是不出好战分子的。但布莱尔打了一仗又一仗,把全世界的左翼知识分子的肺都气炸了。比较有争议的是科索沃战争。正如电影《特殊关系》讲的那样,当克林顿在“拉链门”焦头烂额的时候,是布莱尔劝说美国下决心打了科索沃战争。我们的同胞就是在那场战争中牺牲的。这还不算,布莱尔又伙同世界上最大的右派小布什发动了工党人士自己都认为“非法”的伊拉克战争。布莱尔这辈子都没办法阻止大家质问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到底在哪呢?!应该说,很多很多人都是在伊拉克战争后对新工党失望的。大家也许希望看到一个能够改变的工党,但是您别变得让穷凶极恶、面目可憎啊!
 
然后金融危机来了。更多的人也不得不失望。新工党原来以为金融界的那些人和他们信奉的市场是万能的,现在却不得不自食前言、恢复监管;原来以为可以随着经济发展增加社会福利开支消除愈演愈烈的不平等,现在却不得不大幅度削减公共开支,还要降低社会福利;原来以为可以有谨慎的财政政策让大家放心,现在却不得不到处借债,不然就要等待全面破产;原来以为可以不必刺激社会的保守阶层,现在却不得不想着急剧提高富人的税负;原来以为这十年间英国已经可以靠能源、科技和金融走出一条薄本万利的发财路,现在却不得不琢磨起来采取积极的工业政策来恢复制造业。总而言之,一切过去行得通的现在都要打上一个问号。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到了这步田地,新工党的宏图大业也就算是到头了。
 
新工党到底是什么呢?
 
     
          
安东尼·吉登斯

可说是新工党理论教父的安东尼·吉登斯在2010年7月的一篇文章中总结得真好:新工党的成功之处正在于布莱尔讲的,不能让政治右翼垄断任何议题,非要拿出自己的一套办法来。过去被认为是右翼专美的市场经济,如今也不得不接受新工党的改造。撒切尔从来不相信有个东西叫“社会”,现在保守党首相卡梅隆也提出了要建设“大社会”,实际上倒是很接近布莱尔的某些想法。英国和欧盟走得更近了,也接受了欧盟的人权规则,变得对少数文化更加开放。更不要说社会福利、环境保护之类的议题,都是工党很用心的,虽说不一定算是很用力的吧。可见,关键在于一切追求进步的力量自己必须首先能够进步,去努力适应我们这个变化多端的世界,提出新的看法和办法。在这一点上,新工党还是使劲努力过了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1)一年之后(便携本出版前言)
英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就任首相(图)
英国大选7日举行 抓住中国机遇成各政党共识|首相|卡梅伦
布朗强忍眼泪宣布辞职 13年后英国再度政党轮替
卡梅伦称不寻求第三任期 公开“点名”首相继任者
卡梅伦(David Cameron)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