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舞蹈不是你想美,想美就能美

网络上曾流传过一张排练厅里令人触目惊心的照片,这张照片来自于丹麦皇家芭蕾舞团独舞女演员霍利·杰恩·多戈,她在完成了6个多小时的《练习曲》排练后脱去舞鞋的情形令人唏嘘:被绷带层层包裹下的玉足已经红肿不堪,更依稀可见变形外翻的拇指骨关节和被创可贴覆盖的磨出水泡的指尖.....

作为把双足作为“乐器”的“音乐家”来说,舞蹈演员几乎成了展现人体之美的代名词。通过艺术化、程式化的肢体语言,把美与人类对世界与自身的感知传递给观众。然而,光鲜靓丽的背后,舞蹈家们几乎都有着同样不为人知的痛苦。水泡、囊肿、鸡眼几乎是可以在一个职业芭蕾舞演员双脚上找到的最普通的现象。高风险、易伤病与外科或骨科疾病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成了每位艺术家通向更广阔职业发展空间路上不可不去逾越的瓶颈,而伤病风险对于一个艺术生命来说则是致命的。

今天,渡边就带大家了解一下那些被美与掌声包裹下的舞蹈家们的伤痛。

魔咒般的“舞者之折”(Dancer's Fracture)

如图所示的位置是人体足部第5跖骨。数据证明在这个位置上,舞蹈从业者要比一般人群发生骨折的频率高得多,因此第5跖骨骨折也被西方医学界称为“舞者之折”(Dancer’s Fracture)。并且,绝大多数在此处骨折的舞者,骨折线更普遍地呈螺旋状走行,这就更增加了恢复的难度与日后可能旧伤复发的不稳定性。
对舞者来说,跖骨骨折或变形可能会是最易发生的职业风险。“悲剧”可能发生在大跳或是半足尖舞步过程中落地的那一刹那,况且由于表演者疲劳而导致的肌肉僵化与落地脚型不稳更增加了跖骨骨折的几率,这也正好解释了对于一个舞团来说,为什么类似于骨折这样的大伤病通常会出现在一场演出的临近结束时段、或者一周的最后几天,或是一个演出季的最后几场里......
而骨折所伴随的肿胀感与叫侧部疼痛,通常会被舞者错认为是简单的脚踝扭伤而被忽视,因为一旦被查出的骨折,演员就得被迫修养至少6周,这对于一个在舞团里正处在职业发展上升期的舞者来说,可能提前断送自己的前程,因此,在一个竞争激烈的芭蕾舞团里,特别是名团,舞者通常会不自觉地拒绝自己身体上潜在的健康隐患。

            

男舞者通常比女舞者更容易受伤。不但因为男式舞鞋会相对更加柔软,在同样的跳跃动作下,脚部关节与肌肉软组织的受伤风险会相对增大;而更多情况下,受伤原因多来自女舞者,比如托举动作等足部要承受的成倍压力伤害。而对于这种伤害风险,舞者本身可做的自我保护非常有限:适当的脚部按摩、拿毯子或绷带将足部裹起,或在舞鞋里填填充物。不同国家的芭蕾舞演员更有古怪的仪式化的处理,比如穿舞鞋前先往鞋里吹几口“仙气”,或者把自己的脚趾用浆糊或其他胶状物粘住……

     

你最喜欢的《天鹅湖》,对舞者来说最痛苦几乎所有职业芭蕾舞演员都会一致赞成,在传统剧目里,《天鹅湖》对于舞者来说是最痛苦的一部剧目。四幕都涉及到大段群舞,而且是大段大段的pas de bourrés动作,这意味着几乎每个舞者都需要用足尖在舞台上无休止地旋转,几乎没有任何时间喘息。而如果是像在Royal Albert Hall这样舞台宽度与深度更大的剧院里演出,同样的一场动作,舞步频度也相对增多,整场跳下来腿会抽筋、肿胀,这对于芭蕾舞者来说其实就是一场噩梦,更别说是国外巡演了。恰巧,就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剧院的长年售票平均统计来看,传统芭蕾剧目中中国观众最买账的也是《天鹅湖》,因此我们会看到每年会有无数团体赶着“鹅”来,当然,为了减轻舞者痛苦与技术难度,几乎每个团的《鹅》巡演版本,都会有所删减,只是一般观众也不会在意这些而已.....

如果你有一个舞蹈演员的朋友,请给他们最大的尊敬与爱护,因为他们在生命盛开的年龄选择了一条风险最高的艺术道路;如果你有一个舞蹈演员伴侣,请每天为Ta准备好满满一浴缸的温水,辛苦了一天需要全身浸泡和放松;如果你自己就是舞蹈演员,请为你的职业默默地感到骄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物】成就最高的华人芭蕾舞演员——谭元元
53张芭蕾舞者从来不会主动让别人看见的“幕后苦练”照片
原创作品散文《天鹅湖》【荷岚悦读2018511期】
一个芭蕾舞者的足间生活,光鲜背后是你难以想象的沉痛...
自卑、爱哭、软弱……44岁的她凭什么成为中国芭蕾女皇?
“芭蕾皇后”的25年,靠的是非同一般的自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