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了噜,又有学校组织师生同考!老师,你怎么看?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4月13日上午,武汉市高三四月调考开考。江夏一中的6名青年语文老师和高三学生同时走进了考场考试,学校还专门为6人配备了监考老师。

“以前当学生的时候,经常做梦梦到考试什么都不会而惊醒,工作之后就脱离了这样的‘噩梦’。”有网友这样开玩笑,“幸亏当时没当老师,这要当了老师,还要经历这样的噩梦,真是太庆幸了!”

网友听起来可能有些新鲜,但其实,这对于很多老师都不新鲜了。有关于师生同考的新闻屡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几乎年年不断。

有些学校会让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排名;有些学校则采取成绩不对外公布的方式;有些学校会约谈那些在考试中表现不佳的老师!

而老师们,对于师生同考这种方式的评价也呈现出两极分化:有些老师说,这样有利于理解学生、进行教学;但也有老师十分抵触,认为这样的做法会让老师的尊严受损。师生同考,究竟是教育改革还是多此一举?

老师和学生同时参考 学校:考得好才能教得好
未满35岁的青年老师必须与高三学生同考,第一名下次有免考权4月13日,武汉市高三四月调考开考。江夏一中的6名青年语文老师和高三学生同时走进了考场考试,学校还专门为6人配备了监考老师。

   

        6名青年教师也在高三调考

这已经不是这所学校的新鲜事,在江夏一中有这样的传统:未满35岁的青年老师,每年必须在真实考场中与高三学生考4次调考,阅卷时,老师的试卷混入学生的试卷评阅打分。考了第一名的青年老师,下次有免考权。

“在真实考场中考试和在办公室做卷子,感觉完全不一样。”第一次参加同堂考试的90后语文老师陈思考完后说,自己有七八年没考试了,考试时比较紧张。“在真实考场中考试和在办公室做卷子,感觉完全不一样。这次考题难度适中,只是我的时间分配有问题,答题速度有点慢。”

“理解了对方的意图和考题的变化,今后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陈思感叹,考试考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人的兴奋度、灵敏度、答题技巧。做题时,她感觉像是在跟出题者交流似的,理解了对方的意图和考题的变化,今后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只有参加正式考试,才能保持‘考感’。”32岁的化学老师姜辉年年都“陪考”,他说,“只有参加正式考试,才能保持‘考感’。我们和学生一起考虽然有压力,但人更能‘沉’进知识点中去。”

师生同堂考试,是江夏一中青年教师成长学校的重要课程记者了解到,师生同堂考试,是江夏一中青年教师成长学校的重要课程。“我校青年教师已占一线教师1/3,培养青年教师人才非常迫切。”江夏一中工会主席、青年教师成长学校校长李仁兴说,该校青年教师经常被送去名校学习,学校也为他们请来冯恩洪等名师辅导培训。目前,不少青年教师在省级及以上竞赛中获奖,3人获国家级一等奖。

当了老师就可以不考试了?你太天真了!
“师生同考”的消息,近乎年年都有据媒体报道——2015年,江苏邳州运河中学为高三年级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考试,规定40岁以下的高三年级教师要和学生们同场考试;

2015年1月6日,贵阳市德江县合兴镇小学部127名教师和1639名学生一同进行了2014秋季学期期末监测;

2014年11月12日上午,江苏无锡中学的“师生同考”。学生参加学校期中考试,考语文时,他们的语文老师,也在参加一场同样试卷的考试,而监考“老师”就是校长;

2013年,深圳正举行全市高三“二模”考试,也是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福田中学66名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走进考场,和学生同场竞技,换位体验;……

“同考”后,老师的成绩怎么处理?武汉某个中学有个传统:35岁以下青年教师必须与高三学生一起参加“二月调考”,老师只考所教科目,如果不理想,将接受诫勉谈话,如果连续三年考不赢学生,将被转岗。据了解,该校老师分数位列第一的并不多,大多数老师分数在优秀生之上。 副校长解释,中等成绩偏上即为优秀学生,“还有极个别老师考分低于优秀生。”往年一般有八成老师过关,另外20%的老师败北。但不会公布具体老师具体分数,一般由本人向学校教务处打探,“主要是考虑到个体差异,容易在心理上形成不必要的负担而影响教学。”

但也有些学校会采取公布排名的做法。由于师生同考是学校组织的活动,所以各个学校的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

师生同考,教育改革 or多此一举?
 “以前当学生的时候,经常做梦梦到考试什么都不会而惊醒,工作之后就脱离了这样的‘噩梦’。”有网友这样说道,“幸亏当时没当老师,这要当了老师,还要经历这样的噩梦,真是太庆幸了!”

网友的话固然是玩笑,但对于师生同考,争议似乎从来没有停止。“其实,这种做法在其他学校也曾出现过。对于这种做法,教育界一直持有不同的看法。”郑州市教科所专家王海燕说。

有人认为,老师应该考得过学生,“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教师的业务精炼更能得到学生的尊重;有人认为,这损害了师道尊严,让老师们与学生同坐一室考试,虽说不是对老师人格上的一种侮辱,但至少也是一种矮化,不论摊在谁身上,心理肯定不是一件舒畅的事情。而且也会增加老师的负担。

那么,师生同考,究竟是一场教育改革,还是多此一举呢?

支持方:师生同考,值得推广教师的光荣责任是传道授业,基于这一点,学校通过师生同场竞考的方式进行业务大练兵,有利于教师找出差距,提高业务知识,可以帮助教师体验考试氛围,加强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值得推广。

“师生同考”便于形成更为平等而良性的师生关系。虽然“师生同考”似乎给老师们加了一些压力,但学生们还是很兴奋的。“应该说有一点兴奋吧,希望我们的学校也能举行一次这样的考试。”郑州高中学生王某说。

周笑笑,毕业于郑东新区一所高中。“这个事情,在我们学校曾经发生过。”笑笑说,学校也进行过“师生同考”,而且,老师们都排了名。

周笑笑说,“师生同考”,能让老师体验学生考试时的紧张心情,对学生多一些理解。“当然,也要感谢老师们陪我们一起考试,他们辛苦教学,还要考试,最终目的还是为我们好。”笑笑说。

“师生同考”不仅可以促进教师换位思考,亲身体会学生的心情与压力,分析和指导学生的考试心理,更可以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尤其是在学生考砸后,不会一味地埋怨、批评、指责学生,从而形成亦师亦友的平等良性的师生关系。

“师生同考”便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有的放矢地授课。众所周知,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任何一个学龄段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各个章节、各个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不一,学生的吸收与消化能力也不尽相同。但教师在施教时,大多数都是根据学期制定的教学计划和备课方案按部就班,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反应。

如果能够让师生同时参加考试,教师不仅能够直接体验自己所出试题的难易程度,直观地进行试卷质量分析,亲自体验学生对试卷的适应力和接纳度,还可以对之前讲授的知识点和课堂进度进行反思。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考试中的所思所获,对以后的教学工作具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利于有针对性地施教和备课,对教学过程中的“不当教学”和“不适教学”行为进行校正与纠偏。

反对方:老师所教授的,不能简单的用分数来考核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老师教的是方法,更是做人的道理。这些是不能简单的用分数来考核的。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更应该关注的是老师的责任心、事业心、爱心和遵纪守法情况,关注的是老师教会了学生什么,而不是老师能够在学生面前考多少分,如果那样做,又会把我国的教育带入唯分数论的怪圈。 人文关怀缺失, 不利于激发教师学习和工作热情。 有老师提出,搞简单化的“师生同考”不仅难以科学的评价教师素质的高低, 而且会让教师感到上级对自己不够信任, 感到被工具化。

有的教师对运用一份学科试卷评价他们素质高低难以认同,也认为“师生同考”是基于教师不愿意学习, 不能自我发展的一种人性假设。所谓“以考促学”, 隐含着不用考试的办法督查教师就不主动学习之意。

也有老师直言,“师生同考”很可能会挫伤优秀教师的积极性,摧毁一些分数略低的普通老师的威望。 是否会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引人深思。应试教育像一个“场”,如果不彻底打破陈旧僵化的教育观、人才观,就很难抗拒应试教育效应。深受应试教育之苦之害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教师。在给学生关心关爱的同时,也应当多给教师一些人文关怀。

以“师生同考”的形式,让教师体验学生的感受,不失为一种尝试,出发点可以理解;但其效果,是会改变应试教育的局面,还是会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其隐性导向发人深思。

师生同考,老师有话说:“可以理解,但别让‘同考’成为‘尬考’!”
其实,很多学校在举行师生同考的过程中,本意是让老师能够更好地理解试题,从而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这一点,大多数老师都是可以理解甚至是支持的。

那么为什么对于师生同考还会有不同的声音呢?其实,老师们是怕学校在组织的过程中过犹不及,把握不好“度”,反而陷入误区。 应当是一种活动,而不是教学方式“我个人认为,‘师生同考’是一种活动,而不是个教学方式。”一位校长这样说。“师生同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中学教师来讲,它有利于教师熟悉题型,把握出题方向,掌握解题方法与技巧,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提高学生成绩;同时,它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的一种途径。 但不能过多组织“师生同考”,这样会加大教师压力,同时也会束缚教师的思维,会误导他们“以做题解决学生学习的一切问题”。

也有老师指出,它积极的一面,有利于教师从教和学的角度,去反思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审视考试的方式和命题内容情况,从而促进教师提高教学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如果仅仅以这样的方式,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反而会制约学生的发展,使其成为做题的“机器”,因为教师更主要的作用,在于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 不要把这种方式,变成考评老师的方法“我认为,出发点很好,但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斟酌,小心变味。”来自郑州的卢老师说。

一定要注意把握度,不要把这种方式,变成考评老师的方法,成为老师的一种负担。同时还要注意,这只是一种促进老师反思的方法,而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从这种方法中受益,避免一刀切。

也有老师指出,“师生同考”是要把教师赶往“教书匠”的胡同,而不是引向“教育家”的大道,他们认为“‘师生同考’,势必使老师相当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应考中,却没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中。”在他们看来,学生考试,是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考查思维的敏捷度。相比较而言,教师的考试,应该更侧重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讲求思维的深度。 “师生同考”,也需要校领导的理解“如果说‘师生同考’能够让老师们俯下身子理解学生,那么作为一线老师,也需要校领导的理解。”有老师这样说到,“教师要经常换位思考,校长更要敢于换位体验。”

校领导举办师生同考如果真的有利于教学,我们老师也很欢迎。但就怕他们不能俯下身子回归到一线教师的队伍里,率先垂范,而是高高在上,只充当一个看似威严的‘瞎指挥者,让师生同考’成为只针对某些教师群体的折腾。”

所以,领导的理解,对于老师来说同样重要。 其实,师生同考的目的就在于使得学校教学更加流畅,老师对考试内容更有感触,最终的目的都是服务于师生。所以,如何让学生、让老师更好地发展才是最终方向,而“同考”只是众多方法中的一种。

对于各个学校来说,如何利用好这个方法取得更好的效果恐怕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吗?所以,不妨也听听自己学校的老师、学生们对于“同考”的意见吧,相信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师生同考,共同成长
师生同场考试其实无关师道尊严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音乐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北方新报数字报刊平台
教务科个人工作总结
一代宗师 教泽宏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