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曲《春江花月夜》,何处春江无月明
中国古典音乐不同于西方古典音乐的地方在于,在音乐流泻而出的一刹那,既有“弦弦掩抑声声思”的倾诉,也有“子之心与吾心同”的情谊,更有“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豪迈。从弦音之中体悟到空气中流动的,是高山、是流水、是阳春、是白雪,是千古缠绵不绝的生命呼唤。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则为中国古曲之佳作,分别为《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十曲各有其背后的故事,因而也各有其独特的意蕴。
 
本篇想说的,是十曲之中的《春江花月夜》,原曲为琵琶独奏曲,后被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这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早在明清就已流传,该曲名最早见于清姚燮(1805~1864)的《今乐考证》。而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1820年前)与吴畹卿(1875年)的手抄本,其后各派传谱分段不一。此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更尽情赞颂了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


其实,《春江花月夜》原名为《夕阳箫鼓》,又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因而有人认为《夕阳箫鼓》此曲的意蕴,源自白居易的《琵琶行》。如《浔阳琵琶》的取名,即取自于白居易《琵琶行》中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而事实上,《夕阳箫鼓》的意境与《琵琶行》仍有较大的差异。因而在历史上有更多人认为名曲《夕阳箫鼓》所表达的意蕴与所表现的意境,更多的来自于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有“孤篇压全唐”之称的《春江花月夜》一诗。直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我国出现了改编自《夕阳箫鼓》的管弦乐曲,并将其直接取名为《春江花月夜》。

 
古曲《夕阳箫鼓》的意境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情最为相符。“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诗一开始便立意高远,与曲中所描绘的“夕阳斜映江面,熏风拂起涟漪”的景色相应。从春江到海潮,从月升到月落,张若虚描绘出了一副似真似幻的图景,苍茫深邃,静谧沉醉。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四句含括了对人生与宇宙的哲理性思考。而曲中所表现的“月上东山”与“风回曲水”的意境,又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景象相和。
 
曲终“欸乃归舟”,归舟远去,万籁俱寂,尽显春江之宁静。全曲在悠扬清徐的旋律中结束,使人回味无穷。而诗中以“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作结尾,更显风情。

 
中国古典音乐讲究天人合一,有着似有若无、混沌不清的感觉,但如若静心细听,便能感受到股股韵味幽然而来,透过感官直达心底,在心灵深处回旋、激荡。中国古典音乐就犹如中国的茶,其意味幽意玄妙,其内涵更是博大精深。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国古典音乐历经岁月沧桑,不知不觉中涤荡着我们的灵魂。中国古典音乐中所蕴含的文化以独特的形式呈现,因而在欣赏古曲的过程中,我们既完成了对审美的提高,又完成了对自身心灵的净化。

走盘玉珠,共赏一曲春江花月夜;和鸣锦瑟,却话何处春江无月明!
文中音乐选自瑞鸣室外录音专辑《天人合一》,长城下、居庸书院旁,瑞鸣音乐制作人叶云川携联手六位民乐演奏家赵晓霞、马瑞、于源春、李娟、苏畅、马可,和录音大师李大康,共同酿制难能可贵的音乐品味。此曲《春江花月夜》中古筝、箫和琵琶酬唱附和,交接传递,营造悠远辽阔的意境,大自然万蝉齐鸣,同声应和,气势非凡,巧妙地融合春、江、花、月诸般意象及鸟虫天地实景,真切再现动人之境,让人陶醉其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琵琶曲欣赏《春江花月夜》弹奏:方锦龙-- 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美
诗情箫曲——《春江花月夜》
令人陶醉的丝竹乐—《春江花月夜》
舞剧春江花月夜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掌故(7)春江花月夜
瑰丽多彩的音乐图画《春江花月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