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球上那么多孩子吃不上饭,为什么还要花巨资去探索太空?


太空探索是科技进步的催化剂,它为研究工作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有些是地球上无法实现的,例如在低重力太空环境下的科学试验等。太空探索带来的不仅有那些新技术所所提供的生活品质的提升,随着对宇宙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地球,对生命,对人类自身的感激之情将越深。太空探索让地球更美好。




 我们为什么要探索太空


1970年,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花费数十亿美元投入在火星探索项目上,赞比亚一个叫玛丽 · 尤肯达(Mary Jucunda)的修女给时任NASA航行中心科学副总监恩斯特 · 史都林格(Ernst Stuhlinger)博士写了一封信,质问:目前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子连饭吃不上饭,你们美国怎么能为远在火星上的一个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呢,把这些钱省下来做慈善接济这些贫苦的孩子不好吗?



史都林格博士在回信中首先讲了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400年前德国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心地善良的伯爵,乐善好施,他将自己收入很大一部分都用来接济镇上的穷人了。中世纪时的欧洲,传染病很流行。那时正在爆发席卷全国的瘟疫。有一天,这位伯爵遇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看上去很奇怪。他在自己家里弄了一个小试验室,白天外出努力工作,晚上回到家里专心地做研究。他做的研究是把小玻璃片打磨成凸透镜片,然后把镜片装到镜筒里,成了一个放大镜,可能用它来观察平时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体。伯爵对这个研究十分感兴趣,不仅赞助他的研究,还邀请这个怪人住到了自己的城堡里。


然而,镇子上的人知道了这个事之后,不乐意了。他们抱怨,镇上的老百姓正遭受瘟疫之苦,你怎么能为这么个闲人,还有这个没用的玩物而乱花钱呢!伯爵听后,就告诉他们:我资助这个项目相信一定会有回报的,大家的困难我也会尽量接济。于是,这些研究得以继续进行。


后来,这项研究果真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它就是显微镜的发明。显微镜给医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革命,使得人类首次看见肉眼无法看到的微观世界。由此而展开的研究,最终消除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瘟疫等传染性疾病。伯爵为了这项研究所花费的金钱,最终的回报要远远大于把这笔钱单纯地用来救济穷人上。


接着,史都林格博士就对修女提出的饥饿问题与太空探索的关联,给予了正面的答复:


解决饥饿问题一个主要方面是提高食物的生产,通过高科技手段,例如灌溉、施肥、育种、耕作的时间选择等,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人类太空探索的成果之一人造地球卫星就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卫星在远离地球表面的太空运行,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扫描大面积陆地,可以同时搜集到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多项指标数据,土壤条件、温度、湿度、天气、作物成熟度、病虫害程度等等,有了这些信息,地面的农业耕种可以更精准、更高效、更经济。这其实是解决饥饿问题的一个最根本的途径。



太空探索的好处,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每年有数千项的太空技术被用于地球上,走进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这些技术能帮我们打造更好的飞机、轮船、通讯和医疗设备,以及日常工具等。人类的重要技术突破都不是按部就班线性发展的,只有解决重大工程问题时,往往才能够激发出强大创新精神,整合好所有资源向目标发起挑战。


太空探索是科技进步的催化剂,它为研究工作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有些是地球上无法实现的,例如在低重力太空环境下的科学试验等。太空探索带来的不仅有那些新技术所所提供的生活品质的提升,随着对宇宙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地球,对生命,对人类自身的感激之情将越深。太空探索让地球更美好。


太空大时代的必修课


人类的活动已经正式迈入外太空,我们已进入一个太空大时代。太空给了我们一个崭新的活动领域,提供新的资源,还可能帮助我们给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找到答案。可以想象太空对人类的未来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其实对月球探索的竞争已经在大国间展开。对太空的认知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太空涉及航空航天、新材料、能源、生物医药等众多领域,渗入经济的方方面面,与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息息相关。


认知迭代,开拓创新思维


各国之所以越来越重视太空探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够以创新性的方式来为地球上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今天我们能够轻易地获得天气预报的信息,要归功于运行于地球上空的各类气象卫星,这是先前古人无法想象的。我们对宇宙的知识和利用还远远不够。太空探索有利于我们打开认知的窠臼,跳出惯性思维、线性思维,扩展视野,从一个有别于地球上一切的环境,来重新寻找答案。


从太空看地球是什么样子?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下,一切又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的大众教育往往是只提供一种答案,整齐划一的程式化思维。太空探索就给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提供了一个不同的思考维度,可以有别于现有的一切。商业上的真正竞争往往都是来自不同的维度,例如通讯领域,移动的最大竞争对手,最后才发现并不是联通,而是互联网。在经济越来越成熟,竞争越业越竞争,新思维同新技术一样,成为未来致胜的重要条件。




推荐理由一

美国国家地理×NASA美国宇航局 


联手创作


NASA美国宇航局全程展现太空与探索,内部大公开。


美国国家地理300幅第一现场照片,高清实拍,近距离透视,身临其境。从火箭发射到轨道飞行,从航天飞机到国际空间站,从太空生活到返回地球,认识比海洋更浩瀚的太空,拓展比地球更辽阔的心灵。


1、有壮丽的宇宙自然百科,这种美是太震撼了


晨昏线、闪电云层、雷暴、台风、积云、绚丽极光……无法从地球上看到的自然之美,创纪录的30余万张太空摄影照片,一一呈现。


在太空中近距离观察月球


2、还实景拍摄了大量宇航员的生活


宇航员餐桌



航天飞船


太空行走


3、图片蕴含大量的科普信息


卫星离开空间站的场景


空间站的介绍和构成


机械臂训练捕捉



推荐理由二

太空生活时间最长的宇航员之一

亲身讲述体验与经历


这本书记录了执行航天任务期间,特里身上发生的故事:激动人心的升空经历、头晕目眩的失重体验、惊险刺激的太空行走、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乃至衣食住行的点滴小事。宇航员特里以其独特视野,让这本书从前所未有的角度带你探索太空,一览宇宙的伟大与壮观,更能体验生命的深层意义。


这本书对于锻炼孩子的阅读能力是极好的,书里面用文字刻画了宇航员的经历、感受和心路历程,非常生动和传神。


就拿第一章起飞来说。火箭点火起飞那一段,平常我们只是在电视里看到火箭点火的场景,蔚为壮观,可是身处火箭里面的宇航员却是什么感受呢?



讲到如果轨道失败就得牺牲那一段,很难想象一个小小的轨道偏差,那么火箭就会被人为引爆,为了保护更多的人,所有的宇航员都会牺牲。读到这里不禁对宇航员这份风险精神肃然起敬。



丢电筒那一段,它首先讲述了电筒丢弃,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在太空中却能形成的巨大危害,虽然文字轻松,但是孩子却能感受到这背后宇航员巨大的压力。



在描述经历的时候,还掺杂着大量的科普


1、起飞时,火箭助推器不同时间段的脱落



2、太空行走的危险是可能会患上“减压病”,所以先要呼吸纯氧。宇航服具备了通讯、制氧、清除二氧化碳、冷却降温、加高气压,防止微型陨石和极端高温等多种功能。



3、宇航服漏水,会发生溺亡的风险。NASA曾多次发生这样的事故事。



4、宇航员在作业时,手套非常重要,一旦戳破里面的高强度纤维层,就可能发生氧气泄露,危及宇航员安全,所以任何一个细小的程序都得高度重视。




推荐理由三

IMAX电影《美丽星球》原型

传奇宇航员巴兹 · 奥尔德林作序推荐


《国家地理太空探索全书》由美国国家地理与NASA,联合出版,由NASA授权,不仅全程公开航天发射的整个过程,从火箭发射、飞行控制、动力飞行,到降落地球,还首次完整曝光了航天飞机和空间站的完整内部结构。



作者特里·维尔茨是NASA最优秀的宇航员之一,也是停留太空时间最长的宇航员之一,有着200多天的太空生活经验,深得首批登月宇航员巴兹·奥尔德林的推崇。特里担任过“奋进号”航天飞机飞行员、国际空间站指令长等职。备受好评的IMAX纪录电影《美丽星球》就是他在太空的生活原型。由特里本人真实出境,并承担主要的摄影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夜读|还有那么多孩子吃不上饭,我们为何还要探索宇宙
为什么要探索宇宙
地球到火星只要100天!核火箭的出现,引爆了整个世界的科学家
10年发射100枚火箭,SpaceX 首次载人火箭再成功,马斯克的狂言都一一实现?| 艾问人物
10年100枚火箭,首次载人火箭再成功,马斯克的狂言都一一实现?
NASA发现更省钱省时的登月轨道并申请了专利,使用该路径的第一艘航天器或将产生诺奖级的宇宙发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