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研究早期键盘乐器,从制作羽管键琴开始

近年来,西方早期音乐开始在中国受人关注。钢琴家通过羽管键琴等早期键盘乐器,演奏巴洛克音乐作品,感受当时的音响概念。“羽管键琴琴弦很细,音量不大,但是声响能够‘抓’住人。”近些年,制琴师、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调律与修复技术主管赵东升在工作之余开展了早期键盘乐器的研究和制作工作,试制出羽管键琴(Harpsichord)、斯皮耐特琴(Spinet)以及早期钢琴,这些琴在国内多场巴洛克音乐演出中放声。

声音虽小却能抓人

                              羽管键琴

羽管键琴起源于15世纪末的意大利,后来传播到欧洲各国。意大利羽管键琴轻便高雅,属于真正的弦乐器。在形制上与现代的三角钢琴相似,但琴弦是用羽管拨奏而不是用琴槌敲击。羽管键琴音色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音色清脆明亮,且有金属声。羽管键琴在巴洛克时期作为独奏乐器和伴奏、合奏乐器都很流行。

              

                                  斯皮耐琴

斯皮耐琴是一种小型的羽管键琴。与大型羽管键琴琴弦与键盘呈直角的设计不同,斯皮耐琴的琴弦与键盘为斜角,其音色更为纤细,乐器优雅、细腻、柔美。“羽管键琴的声音能‘抓’人,音乐会上,观众坐在后排聆听也没有问题。如果你注意力集中,静静地去听,它的声音会越来越清晰,感觉非常舒服,也能捕捉到更多细节。”赵东升说。
   

                      赵东升调试由他制作的羽管键琴。(卢旸/摄)

了解早期音乐的媒介

随着时间的更迭,源头追溯至文艺复兴时期的羽管键琴——古典乐派大师们钟爱的早期钢琴,退出了历史舞台,音响恢宏的现代钢琴取而代之。“钢琴声音变得越来越强劲,越来越响亮。从早期钢琴键盘乐器到现代钢琴,人们对声音感觉也随之变化。很多人听惯了现代钢琴的声音,再听早期键盘乐器,不太能接受,觉得太弱太软,对早期音乐也比较排斥,认为是过时的音乐。”赵东升介绍,巴洛克时期的乐器演奏音律一般都在415Hz,而现代乐器的音律则使用440Hz。

古尔德羽管键琴演奏《十二平均律》

羽管键琴虽然小众,但终归有人钟爱它的声音,热衷于由它演奏的早期音乐。如今,一些现代演奏家仍不忘通过这些早期乐器去了解当时乐器对创作和演奏风格的影响,获得当时的音响概念,从而思考怎样更好地在现代乐器上演奏早期音乐。“时光倒流,遇见有趣的灵魂。”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教师曾佳莉参与创建并主持早期键盘乐器工作室。钢琴家盛原说:“西方早期音乐在中国受人关注是近年来才开始的事情,而且能够演奏西方早期乐器,并且有一定研究和水平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他形容西方古乐是绅士的狂野。

盛原讲解羽管键琴音色与构造

沈凡秀介绍:“近年来,不仅中央音乐学院,其他一些音乐演出及教学机构也先后引进了多台羽管键琴,为更大范围开展巴洛克音乐演奏和教学提供便利条件。”

羽管键琴在中国

           

                  赵东升调试由他制作的羽管键琴。(卢旸/摄)

“羽管键琴在中国的历史,可能比你想像的要悠久许多。”美国费城Temple大学教授Joyce Lindorff,对西方音乐与乐器在中国的传播有着多年的研究。第一架羽管键琴由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作为礼物从欧洲携带至中国。之后,西方工匠甚至开始在中国制造键盘乐器。澳大利亚从事古键琴维修的Carey Beebe在其网站上介绍,关于这些乐器的具体细节早已遗失,可以知道的是:由于看护这些乐器的人不具备专业知识,在西方音乐家和工匠离开之后不久,这些乐器逐渐损坏而不得不被废弃。1985年,加拿大制琴师Ted Turner来到中国,与中央音乐学院教师赵东升以及西安音乐学院钢琴技师黄小苗共同制作羽管键琴。

1998年,加拿大人奥本海默(Tamar Oppenheimer 1925-2010)赠送给中央音乐学院一台羽管键琴,为管风琴家、羽管键琴家沈凡秀开设巴洛克风格演奏课程提供了最初的基本条件。在这台弗莱芒式羽管键琴上,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领悟了巴洛克音乐的演奏要领,为中国巴洛克音乐教学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9年12月,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一层展厅举行巴洛克键盘音乐会,由跟随沈凡秀学习羽管键琴的17位钢琴系研究生使用赵东升制作的羽管键琴演奏巴赫作品。

“加拿大制琴师Ted Turner在中央音乐学院3个月时间,学校组织科研人员和他一起复制羽管键琴,由于比较仓促,从购买材料到纯手工制作又都很费劲,最终,只完成羽管键琴的整体外形、键盘,大概80%的工序,不能实现演奏。”赵东升1976年在中央音乐学院钢琴修造专业学习,1979年毕业留校工作,在这次复制中,对羽管键琴产生了浓厚兴趣,念念不忘。

沿袭传统制造

2006年至2008年,赵东升三次赴德国汉堡“施坦威”钢琴公司研修钢琴修造技术。休息时间,他到周边城市的音乐博物馆,参观各个时期的键盘乐器。“除了钢琴,还有很多不同时代的键盘乐器在音乐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在博物馆看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乐器,非常开阔眼界,希望有机会自己试着做做看。”赵东升发现,不同于钢琴的工业化量产,羽管键琴在欧洲仍采用比较纯粹的传统制作方式,制作一架琴需要1到3年时间。

沈凡秀介绍,在欧洲,羽管键琴的制作大多是由传统的家族作坊完成,有些还经历了几代人上百年的技艺传承,形成固定品牌和顾客群体与销售渠道。以欧洲殖民者后裔为主导的美洲社会,可以追溯到沿袭传统制造工艺的制琴方式。不过与钢琴类似,不同品牌的羽管键琴演奏效果大为不同,这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制造羽管键琴

          

                                                       赵东升制作的羽管键琴

“羽管键琴虽然体积大,但完全木质结构,不需要金属铸造、开模具,只要有空间、材料、工具,一个人就可以制作。”在欧洲期间,赵东升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羽管键琴的制作资料,回国后,绘制图纸、挑选木材、制作外壳、制作零件、打磨、调试、安装,完成了一架浅蓝色的双排羽管键琴,成为中国研究与制造西方早期键盘乐器的先锋。琴中很多零部件都是他自己制作的,令国外制琴师大为惊叹。

沈凡秀介绍:“尽管羽管键琴进入中国已有四百年的历史,但是完全由中国人制造的羽管键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鲜有记载。2010年,中央音乐学院70周年校庆时,我们为由赵东升老师带领的团队制造的羽管键琴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巴洛克音乐会。”近年来,赵东升潜心研究,制作了多台羽管键琴、斯皮耐琴、早期钢琴,供演奏家在音乐会上演奏。“制作羽管键琴虽然辛苦但很有意思,遵循传统规范的同时,可以在材料的选择、外观的设计等融入自己的想法。”

                                                                                   文  |  卢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凡秀丨羽管键琴的艺术魅力
古典乐轻科普 | 键盘乐器的前世今身
【发现音乐】键盘乐器——钢琴
古钢琴邂逅现代钢琴,为“音乐之父”庆生
乐器之父——钢琴
巴赫的键盘音乐及其演奏的一些奥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