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学好的孩子,90%的人这件事都做的特别扎实

每一个陪娃写作业的家长,都可能有一部“血泪史”。尤其是数学应用题,简直要人命。曾经有家长直接留言说:教孩子做应用题,教来教去都不会,自己都暴躁了,就想发火!

可以理解这位家长迫切又无奈的心情,因为有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

明明孩子的算数(加减乘除)都挺好的,为什么一遇到应用题就很头痛,表现得很慌张,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呢?

其实,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应用题确实非常考察孩子的综合能力,光是计算能力强是不够的。

应用题,顾名思义是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从而培养孩子的数理逻辑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孩子不仅要有扎实的数学基本知识,良好的计算能力,还需要具备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空间想象等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中有大量的题目,实际上考的都不是数学,而是对词汇的理解,很多孩子之所以会卡在应用题的关键原因就是:不理解题目的意思。

举个例子,一条道路长100米,在马路的一侧,每隔10米种一棵树:

1、如果两端都种树,那么一共种多少棵树?

2、如果一端种一端不种,那么一共种多少棵树?

3、如果两端都不种,那么一共种多少棵树?

你能快速答出这几道题的答案吗?这其实就是我们孩子经常在数学课本中遇到的“种树问题”,生活中常常会见到,背后涉及的是数学中的“间隔”的概念。

像“间隔”这样的关键词汇,在小学应用题中会大量出现,如果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并做出判断,那么他的成绩将很难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另一方面是因为,有很多孩子养成了“背诵数学”这么一个习惯。不少学生都是在不理解概念的情况下,就死记硬背公式;或者一遇到难题的时候,就想着走捷径,大量背诵解题技巧或者简便公式,以至于一遇到题目中的关键词就下意识地去套相关的公式。

这就折射出,很多孩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都缺乏一个自己的思考过程。那么如果题目稍微一转个弯,你可能就彻底乱了阵脚,完全不会做。

久而久之,即使孩子很拼命地学数学,成绩还是不会有很大的提升,甚至越来越糟糕。到了这时候,孩子可能就会认为自己没有数学天赋,自暴自弃,最终彻底放弃数学,非常可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教授直言:小学数学其实就这30个应用题,吃透之后次次100分!
退休老教授“发怒”:小学数学就考这30道题,讲了100遍还要错!
是不是没有天赋,数学就一定学不好?钱学森的经验值得借鉴
20÷4=5被老师打叉,小学生哭着询问老师,数学老师:认真审题
数学应用题,初中阶段的“拦路虎”?专家老师语音支招!
退休老教师:花钱上补习班?不如死磕这“歌诀”,清华北大随便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