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哈勃为何错失诺奖?

2019年是著名美国天文学家爱德温·哈勃(Edwin Hubble)诞辰130周年。关于哈勃的轶事,最让人感到惋惜的恐怕就是他与诺贝尔奖的失之交臂。

包括哈勃传记在内的诸多作品,都有以下类似的叙述:1953年,也就是哈勃去世当年,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与天文学家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作为诺贝尔委员会的委员,决定推举哈勃为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但这一决定由于哈勃的猝然离世而作罢,因为诺贝尔奖不授予已死之人。这段故事后来还得到另外两位天文学家的背书——英国天文学家伯比奇夫妇(Geoffrey Burbidge and Margaret Burbidge)在与钱德拉塞卡的交谈中确定了上述故事并非空穴来风。
 
  1974年以来的诺奖规则为原则上不授予死者,在公布获奖时建在而在颁奖时逝世者为例外。但在哈勃时代并没有明确规则。
 
哈勃及其两大成就:哈勃-勒梅特定律与星系天文学
 
如果哈勃本人也对自己生前未能获得诺贝尔奖感到遗憾的话,他大概会对如今同行后生们的境遇倍感欣慰——201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三位天文学家分享,分别是詹姆斯·皮布尔斯(James Peebles)与米歇尔·马约尔(Michel Mayor)、迪迪埃·奎洛兹(Didier Queloz)师徒。前者的贡献在于物理宇宙学,后两位则是发现了围绕类太阳恒星公转的系外行星。实际上,这是天文学/天体物理研究3年内第2次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垂青,上一次是2017年的引力波探测。而新世纪以来的19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则有6次(2002,2006,2011,2015,2017,2019)颁给了天文学或与之相关的研究领域,可见诺贝尔委员会对天文学的青睐有加。这不禁引人遐想:如果哈勃能多活几年,以他的科学贡献,诺贝尔物理学奖应是囊中之物吧?
 
可惜历史不能重来,不过我们可以大胆假设一下,排除健康因素,哈勃是否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我们不妨以那一则轶事作为切入点。据哈勃传记的作者、历史学家盖尔·克里斯琴森(Gale Christianson)的描述,相关故事的源头是哈勃的遗孀格雷丝·哈勃(Grace Hubble),故事涉及两位知名科学家,随后又得到一对科学家伉俪的证实,似乎已有足够说服力证明故事的真实性。
 
事实果真如此吗?
 
想要成为诺贝尔奖得主,首先要得到提名。我们有没有办法知道1953年诺贝尔奖的提名详情呢?根据诺贝尔基金会的一项特别规定,每年诺贝尔奖的提名人与被提名人名单必须保密50年,1953年距今已经超过50年,这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官方的诺贝尔奖提名数据库(https://www.nobelprize.org/nomination/archive/)查询当年的提名情况。
通过诺贝尔奖提名数据库我们可以轻松查询到1966年以前每一年的提名情况(来源:nobelprize.org)
 
那么,费米和钱德拉塞卡有没有在1953年提名哈勃呢?并没有。费米在1953年提名的物理学奖候选人为沃尔夫冈·帕诺夫斯基(Wolfgang Panofsky),而钱德拉塞卡在当年没有提名任何候选人。截至哈勃去世,两人都没有提名哈勃的记录。
 
不过,哈勃的确在1953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而且有3次之多。分别来自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詹姆斯·弗兰克(James Franck),弗兰克曾经的学生,德国物理学家瓦尔特·洛赫特-霍尔特格雷文(Walter Lochte-Holtgreven),以及洛赫特-霍尔特格雷文的好友,天体物理学家阿尔布雷希特·翁泽尔德(Albrecht Unsöld)。3人在提名信中都强调了哈勃在天文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至此,事情算是比较明了了,哈勃确实在他去世的那一年拿到了3次提名,且与他的天文学研究有直接联系,但提名人并非其遗孀声称的费米和钱德拉塞卡。单单从提名情况来看,如果哈勃的健康不成问题,也确实不好说这一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鹿死谁手:1953年诺贝尔委员会收到了51封提名信,而当年得主弗里茨·塞尔尼克(Frits Zernike)拿到的提名次数也不过是3次。
 
当然,拿到提名只是得奖的前提,诺贝尔委员会的决定权也是非常重要的。从诺贝尔奖的历史来看,天文学研究与天文学家在早年间备受冷落。在1978年以前颁发的72次诺贝尔物理学奖中,仅有4次与天文学研究有关,分别是1936年(发现宇宙线),1967年(恒星核聚变),1970年(等离子体物理学),与1974年(射电天文学)。其中一般认为1974年的两位得主才算是天文圈人士。可以这么说,在20世纪70年代前,甚至没有天文学家染指诺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早期对天文领域研究的“冷落”与后来的“热捧”产生了鲜明对比,这背后恐怕与诺贝尔委员会的委员们如何理解物理学有不小的联系。如今,天文学与物理学的联系不可谓不紧密,但在一个世纪前,与天文学走得更近的是数学。彼时天体物理学方兴未艾,哈勃的前辈、美国天文学家乔治·海耳(George Hale)于1895年创办的《天体物理学报》(ApJ)便是一例。但总的来说,当时的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绝不会认为对方和自己有多少交集。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物理学方法引入天文学研究中,有部分学者变得包容,认为可以把天体物理视作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从而参与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评选之中;而有的学者则坚持泾渭分明的态度,天文是天文,物理是物理,不认可诺贝尔奖涉及天文相关研究。
 
著名天文学家海耳,哈勃即在他的所带领的威尔逊山天文台取得了多项重要成就。
 
最著名的例子是1923年发生在诺贝尔委员会委员之间的一次争论。彼时身为诺贝尔委员会委员之一的威廉·卡尔海姆-于伦舍尔德(Vilhelm Carlheim-Gyllensköld)提名了海耳以及亨利-亚历山大·德朗德尔(Henri-Alexandre  Deslandres)两人分享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理由是两人在太阳物理领域的贡献。卡尔海姆-于伦舍尔德本人持有的是“大物理”的观点,在这个意义下,包括太阳物理和天体物理都属于“物理”的范畴。然而,当时另外几位委员就不这么看了,他们更偏爱“小物理”,不仅仅天文/天体物理不能作数,地球物理与气象学也被排除在外。时任委员斯万特·阿伦尼乌斯(Svante Arrhenius)就表示:“天体物理学已经获得长足发展,事实上所有天文学已经变成了天体物理学,两者并无不同。从诺贝尔奖的角度来看,鉴于已经默认天文并不是物理,那么天体物理也不能算进来。”尽管卡尔海姆-于伦舍尔德据理力争,但当年的诺贝尔奖最终还是颁给了美国实验物理学家罗伯特·密立根(Robert Millikan)。
 
更关键的是,1923年的争议结果成了一则判例,诺贝尔委员会默认了天体物理学(包括后来的宇宙学)不纳入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评选范围。于是,从1923年往后的近半个世纪,天文学研究被基本排除在诺奖评选体系之外,好些当时知名的天文学家甚至没有得到哪怕一次提名。至于获得提名的天文学家,也没有一位能最终得奖。
 
所以,哈勃生前错过了诺奖,与其说他是败在“不授予死人”的诺奖明规则,倒不如说是败给了“不考虑天文学研究”的诺奖潜规则。这种情况直到上世纪60~70年代才出现转变: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核物理学家汉斯·贝特(Hans Bethe)的获奖原因是他对核反应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关于恒星能源产生的研究。7年后的1974年,两位来自英格兰的天文学家马丁·赖尔(Martin Ryle)与安东尼·休伊什(Antony Hewish)因在射电天文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是诺贝尔奖首次授予天文学家。
 
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马丁·赖尔(Martin Ryle)与安东尼·休伊什(Antony Hewish)(来源:nobelprize.org)


天文学研究到底能不能纳入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评选范围,实际上也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即天文学与物理学的关系。天文学的研究范围是整个宇宙(除了地球),研究宇宙可以运用数学的方法,也可以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而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与本质的学科,自然就包括了宇宙中的物质。从分科思路来看,两者不可能是一方包含另一方的关系,但确实互有交集,其中天体物理学就是两者集合后的产物。
 
在诺贝尔物理学奖开始把天文学研究纳入评选考察范围的同时,作为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机构,瑞典皇家科学院在上世纪80年代创立了克拉福德奖(Crafoord Prize),克拉福德奖授予在天文学和数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多发性关节炎等领域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正好补充了当初诺贝尔奖设立时的一些不足。和诺贝尔奖略有不同,克拉福德奖不会每年颁发所有领域的奖项,而是按以下顺序依次颁发:第一年颁发数学和天文学领域;第二年颁发多发性关节炎领域;第三年颁发地球科学领域;第四年颁发生物科学领域,循环往复。值得一提的是,哈勃的得意门生,曾经担任其助手的美国天文学家艾伦·桑德奇(Allan Sandage)于1991年荣获克拉福德天文学奖。新科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皮尔布斯曾于2005年与另外两位天文学家分享了克拉福德天文学奖,是目前唯一的诺贝尔奖与克拉福德奖双料得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诺奖的背后,也曾有如此不堪的丑闻!
她没能等到诺贝尔奖,“暗物质之母”薇拉·鲁宾与世长辞
想拿诺贝尔奖应该做什么样的物理?
102年前预言,直到2017年才被认可!诺贝尔奖致敬爱因斯坦
科学家发现银河系将越来越孤独
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暗物质or系外行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