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百多年前的古典音乐世界到底什么样?


                              马勒(左一)与瓦尔特(左三)

文 | 卢旸

“作为一位谦卑的音乐布道者,我斗胆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因为我曾经臣服于音乐的无穷之力与恒久之美。因为具有创造精神的作品会流传下去,它们在本质上是不朽的……拿破仑已经死了,但贝多芬还活着。”这段文字出自美籍德裔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Bruno Walter,1876-1962)在其辉煌漫长的职业生涯后期出版的长篇回忆录。近日,中文译本《指挥家瓦尔特自传:马勒时代的德奥音乐圈》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人生主题的一系列变奏

           

                                 指挥中的瓦尔特

《指挥家瓦尔特自传》原名《主题与变奏》,以“变奏套曲”结构形式,分六卷展开,每卷6至7章,篇幅均衡、层次分明,章节之间在内容上偶见呼应、回忆或发展式的联系,犹如变奏曲中闭合性乐段的分组连缀、层层递进和变化重复。中文译本以1946年美国Alfred A. Knopf出版公司的英文首版为底本,并参考了1947年瑞典推出的德文版,以求保持全书的原貌。作为“乐迷书签读本”,该书收录于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俄耳甫斯音乐译丛”。

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遭遇,构成了人生主题的一系列变奏。瓦尔特在书中记录了蒙童时期的家庭熏陶、阅读感悟、音乐学习,职业道路上的迷茫与自省、蒙恩与收获,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困扰、广泛游历中的感受、战争中的逃亡、美洲大陆的新奇见闻等等。瓦尔特凭借敏捷的才思、善感的心灵、惊人的记忆力和优美细腻的文笔,将其传奇人生书写得生动、精彩、深刻、感人,展现了一个指挥巨匠所具备的条理化思维和掌控全局的能力,以及一个“文人音乐家”的高尚情怀和全面修养。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副教授刘小龙评价:“瓦尔特用平实、洗练的笔法记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指挥生涯,并凭借自己的见闻和体验描绘了19、20世纪之交围绕德奥古典音乐铺展而成的文化网络。”

        

记载马勒艺术成就生活点滴

瓦尔特是德国犹太裔指挥家、钢琴家,德国指挥传统的重要继承人和发扬者。“他是20世纪最重要的马勒音乐诠释者,指挥首演了《大地之歌》《第九交响曲》,也是马勒交响曲总谱出版的校订者。”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康啸介绍,瓦尔特从1894年到1907年间追随马勒,多次聆听马勒的教诲,与马勒一同分享创作的经历和体验,并在自己职业生涯中,竭尽所能地广播“马勒福音”。

瓦尔特见证了马勒多个重要时刻。在马勒被迫离开奥地利前往美国时,瓦尔特是马勒欧洲告别演出的见证者,并在火车站为其送行。在马勒《第八交响曲》首演时,瓦尔特全方位参与,负责合唱团的遴选和训练。他认为,“1910年9月的那个夜晚,标志着马勒生命的巅峰,没有哪位参与者或者聆听者会忘却这一时刻。”

瓦尔特不仅在书中详细记载了马勒在指挥艺术、剧院管理方面的不朽业绩,特别是在莫扎特作品排演方面的成功探索;更从细节入手记录马勒生平点滴,感人至深。比如,瓦尔特回忆马勒探望病中的勃拉姆斯后离开时的情景。穿过暗色走廊,马勒站在门口回望,看到勃拉姆斯走到炉火旁,从里面拿出一截香肠和几片面包。老人节俭孤寂的晚餐让他心生无奈与悲哀,并不停地低语“所有一切,终成虚空”。

             

马拉松式的艰辛修订

作为马勒的高足和伯恩斯坦的恩师,瓦尔特被公认为莫扎特、瓦格纳、勃拉姆斯、马勒、布鲁克纳等德奥古典音乐的权威阐释者。“他的指挥充分展现了德奥风格,温柔、内敛、典雅、细腻、中庸,他深谙古典主义‘标尺度量的和谐’,而又独到地发展了自由速度和精细化演奏,这都是具有引领意义的贡献。”康啸在=《指挥家瓦尔特自传》中译本序中写道。

“瓦尔特性格随和并不张扬,他的音乐雅致内敛,如温文尔雅的睿智老者讲故事一般。”《指挥家瓦尔特自传》译者王崇刚自上世纪80年代末痴迷古典音乐。在他收藏的3万多张唱片中,瓦尔特的莫扎特、勃拉姆斯、马勒录音都是珍藏。6年前,王崇刚在布拉格一间书店读到瓦尔特自传欣喜之至,回国后便开始了历时3年的翻译。王崇刚曾译有匈牙利钢琴家乔治·齐夫拉的自传《大炮与花丛》、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总经理鲁道夫·宾格的自传《歌剧院的5000夜》、瑞典女高音贝尔吉特·尼尔森的回忆录《我的歌剧生活》。

与其他音乐家自传不同,瓦尔特精通多种语言,他的自传里常常混杂着德语或者意大利语的专用名词。书中涉及众多文化名人,历史背景与其演艺生活的关联异常密切。经历马拉松式的艰辛修订,在“俄耳甫斯音乐译丛”主编孙红杰严谨把关下,《指挥家瓦尔特自传》成为一本可以与原著进行精确比照的学术文献。

一百多年前的古典音乐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那是一个以马勒为先驱,诠释经典与创新突破并举的年代。电气时代的引擎轰鸣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素材,心理学的新概念让灵感触摸到人的潜意识,现代化的灯光布景设备让莫扎特的古典歌剧再度流行……”王崇刚透过瓦尔特的文字,品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德奥音乐圈。

               

                   瓦尔特与托马斯曼、托斯卡尼尼

此外,《指挥家瓦尔特自传》还能让读者全面洞悉一位正宗德奥指挥家的成长轨迹,了解到文学、戏剧、哲学以及绘画艺术对他的深刻影响;更具象地感受上个世纪初,在世界大战中解体的奥匈帝国的风貌。浙江音乐学院副教授橙客表示,瓦尔特是一位擅长讲故事的时代记录者。这本书不仅回忆了他无比丰富的生命历程,还真切记录了20世纪前后欧洲的艺术和政治风云。透过瓦尔特的朋友圈,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如何生活,在动荡时局中如何抉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您不得不聆听的十部交响乐
轻松欣赏古典音乐--入门曲目及版本漫谈(马勒的交响音乐森林)
104年前的今天,美国古典乐坛最有影响力的人诞生了 | 伯恩斯坦诞辰
BBC新近票选出的“十大交响曲”
说不尽的古斯塔夫·马勒:(四)马勒的音乐世界和精神世界
许莽:乐队指挥是摆设还是灵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