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欧洲的阿拉伯 - 图说西班牙安达卢西亚
 本帖最后由 ptbalan223 于 2015-3-15 04:13 编辑

离开了巴塞罗那之后,坐飞机直接到了格拉纳达。这片叫作安达卢西亚(Andalucía)的地方光听名字就给人充满故事的遐想,而实际也确实如此。这段旅程已经过去近三个月,但每次翻看照片,那种神秘的感觉还是会非常强烈的回到脑海之中。
第一站 格拉纳达
格拉纳达(西班牙语:Granada),位于内华达山山麓,格拉纳达在西班牙语中是石榴的意思。
西班牙虽然经济不好,但怎么也是发达国家,圣诞期间的巴塞罗那仍是一派歌舞升平。但在格拉纳达下了飞机,大巴开上机场高速后就有一种已经离开欧洲的错觉。蓝天黄土加上冬天光秃秃的植被,跟我小时候去过的内蒙古倒有点神似。
格拉纳达虽不大,但却有两个著名的世界遗产,其一就是保留了狭窄而蜿蜒的中世纪摩尔街道的阿尔拜辛区(Albayzín)。
摩尔人(西班牙语:Moro,英语:Moors)即中世纪伊比利亚半岛(今西班牙和葡萄牙)、西西里岛、马耳他、马格里布和西非的穆斯林居民。历史上,摩尔人主要指在伊比利亚半岛的伊斯兰征服者。直到3世纪,“毛利”这个名字由罗马人用来对所有未罗马化的由自己首领统治的北非土著的称呼。摩尔人主要由埃塞俄比亚人、西非黑人、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组成,也有伊比利半岛出身的土著穆斯林。历史学家认为,摩尔人是一个阶级和文化的统称。尽管非洲摩尔人占大多数,摩尔人中其实并没有人种和种族上的区别。事实上,直到640年阿拉伯人入侵北非之后,摩尔人才和阿拉伯扯上关系,即他们都是穆斯林。今天的摩尔人并不把自己认同为白人或黑人。
此前有朋友来格拉纳达却因为担心治安问题而没有去阿尔拜辛一探究竟,好在圣诞期间估计那些特殊工种的朋友们也去休假了,我们也放胆走进了这片社区的深处,从弯曲的小路拾级而上,爬到顶端的圣尼古拉观景台望望对面的宫殿,等待日落的降临。
大部分的街道都如下图一般,午后的阳光温暖,街上却只有零星行人。



这是第二天从对面的阿拉汉布拉宫拍的阿尔拜辛,错落的红瓦白墙历经沧桑,充满故事。



一个拐角处的橘子树,西班牙各城市都种满了这种树,在大冬天里还是果实累累。



在这样狭窄的街道内,西班牙人还是把车的开的自由畅快。



在观景台看完日落走下山坡,趁着余晖看一下山下的城市。



接着往下走天就慢慢黑了,走进了一片黑咕隆咚画满涂鸦的社区,略有点紧张,好在转个弯就看到一个阿拉伯集市,虽然乱糟糟的但至少被人流包围还是心安许多。



第二个世界遗产就是摩尔人的皇宫阿尔罕布拉宫(Alhambra,又称阿兰布拉宫),也是我们这次西班牙之行的重头戏。这座融汇着穆斯林、犹太教和基督教风格的著名古迹,跟这个地区复杂的历史密不可分。这里在长达数世纪的时间里一直被摩尔人所统治。犹太人曾在这里建了一个名为迦纳塔(意为犹太人的格拉纳达)的社区。在迦纳塔帮助下摩尔人在711年第一次占领了格拉纳达,713年巩固其统治。摩尔人将城市称为伊比拉,并且设为科多巴哈里发省的首府,而其余的基督徒社区则称之为“爱尔维拉”(Elvira)。11世纪初科多巴哈里发的内乱使该城市在1010年被毁。在随后重建过程中,迦纳塔郊区被并入市内,此城市的现代名字也由此而来。1013年伴随着兹里德王朝的来临,格拉纳达成为一个独立的苏丹王国。11世纪末,该城市地盘扩大,跨越达若河直到如今阿尔罕布拉宫所在地。
阿尔罕布拉宫(即红色城堡、红宫)就是在摩尔王朝时期修建的集古代清真寺—宫殿—城堡的建筑群。统治格拉纳达的奈斯尔王朝(Nasrid dynasty)的第一代统治者穆罕穆德一世(Mohammed I ibn Nasr)修建了这座宫殿,因为他被称为“红人之子”,所以这座宫殿又叫作“红宫”。
1492年,摩尔人在他们对伊比利亚半岛700年的统治到了最后只剩下格拉纳达一个防守要塞了,天主战士的反攻以博阿布迪尔把城市掌控权交到天主国王费迪纳德二世和伊丽莎白·伊拉·德卡斯提尔的手中结束。摩尔人被逐出西班牙后,这座建筑物开始荒废。1828年在费迪纳德七世资助下,经建筑师何塞·孔特雷拉斯与其子、孙三代进行长期的修缮与复建,才恢复原有风貌。
这个宫殿由于太过热门,我们在去之前做了大量的功课,并在网上提前订好了门票。到格拉纳达的那天正逢圣诞节宫殿关门,我们在去阿尔拜辛前先从酒店走到宫门口踩了个点,并到银行的自动取款机把门票打印好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取款机可以干这个)。事实证明这些准备工作为我们当天的参观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先放一张宫殿的全景,这是前一天在阿尔拜辛的圣尼古拉观景台随着日落拍的,大多数人去阿尔拜辛就是为了看这个景观。



走到宫殿门口,排队的人已经里三层外三层,而我们由于准备充分被直接放行。宫殿的参观需要预约时间,分上下午和夜场,如果时间没到即使有票也会被拒之门外。
首先去了纳塞瑞斯皇宫(los Palacios Nazaríes),走进去就是充满阿拉伯韵味的宫殿









著名的桃金娘中庭(Patio de los Arrayanes)的倒影,花了很久才等到各国旅游团都散了。







另一个著名的中庭狮庭(Patio delos Leones)


精致绝伦的阿拉伯雕刻


接着阿卡萨巴碉堡(Alcazaba),从这个堡垒的顶端,可以看尽阿尔拜辛的全貌,可以远眺内华达山山顶的白雪。






除了建筑,宫廷中的植物园艺也很有特色,可惜冬天去的,没有看到百花盛开的场景,有机会夏天再去一游。




即使是南欧的冬天,早上的天气也非常冷,到处都有霜冻。


随后到了卡洛斯五世皇宫 (Palacio de Carlos V),外方内圆的文艺复兴风格建筑,与边上紧邻的伊斯兰风格建筑相映成趣。









西班牙韩国游客特别多,一对拍照的韩国父子。



最后是轩尼洛里菲宫(Generalife)。漂亮的水渠中庭 (Patio de la Acequia),这个地方夏天去一定美得不行,只好再等等吧。




之后在格拉纳达租了一辆车开往安达卢西亚的第二站天空之城龙达(Ronda),西班牙老城的街道真是考验技术,盘山公路更是开的惊心动魄。

第二站 龙达
龙达是一座山城,老城伫立在海拔上百米的悬崖之上,站在上面听着风声真是有一种打开心胸的感觉,号称最佳私奔之地。据说这里是西班牙站立式斗牛引的发源地,但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去参观当地著名的斗牛场。
到了之后就直接去了最著名的景点新桥(PUENTE NUEVO)。这座桥横跨在高达98米的山涧两侧,下面是湍急的塔霍河。中午在悬崖上的饭店吃午饭喝酒晒太阳,也是这次旅程中很难忘的经历。




龙达的房子也是摩尔风格,


一直在桥边等到日落,云层很厚,看到晚霞。








从龙达出来以后开到了塔里法(Tarifa)稍作停留吃了顿早午饭。这里是欧洲大陆的最南端,天气好的时候可以望到海对面的非洲大陆摩洛哥,我尽力看了一下只看到一座黑色的山。这个地方是度假和水上运动胜地,即使是冬天海边还是有很多人在玩滑翔伞。



另外这里面对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分界处,站在长堤上想想两边是不同的两片海洋,有点莫名的激动。



下午从塔里法出来,奔向塞维利亚。前半段旅程是一边山一边海的公路,山的一边遍布巨大的白色风车,壮观震撼。开车时余光扫到山崖倾斜着冲入大海,想想对于这些千万年来都屹立于此的巨大存在,人实在是渺小的很。

第三站 塞维利亚

塞维利亚(Sevilla)这个地方光听名字就充满了异域风情。古市区的建筑仍然保留着几个世纪前摩尔人统治过的痕迹。这里曾是一个重要的港口,西班牙的船队从新大陆运来大批黄金、白银,经此转运往欧洲各地。
刚到塞维利亚停了车就开始暴走,第一感受是这里既有古城的韵味,也有现代城市的便捷。
先走到瓜达尔基维尔河畔的黄金塔,这个塔古时外壁曾铺上金砖,显示当时塞维利亚的繁荣。说是塔其实也不高,因为那天晚上还想看弗拉明戈表演觉得时间紧张就没上去,结果第二天黄金塔不开放,就此错过了。
沿河继续走就到了斗牛场,掏钱参加了西语和英语双语的guided tour。这里是西班牙历史最悠久的斗牛场。也是塞维利亚每年举行的“阿布利尔节”的场所,该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斗牛节日之一。
斗牛场的外墙和内部全景









斗牛场出来上河边走走,就等着晚上的弗拉明戈表演了。表演38欧一个人不包含晚饭,有几个男女演员轮流上场表演,跳的还是很不错的,但因为不能拍照就没有留下什么图片。



第二天一早去了塞维利亚王宫(Alcázares Reales de Sevilla),一时大意没有提前买票,门口排了一会队才进去。最初这里是一座摩尔人的堡垒,穆瓦希德王朝最早在此处兴建了宫殿,是穆迪札尔风格(mudéjar)建筑留存的最佳实例之一。此后君主们又加以增建,王宫的上层目前仍是王室在塞维利亚的正式驻地。
在我们去之前的几个月权力的游戏最新一季正好在此拍摄,我看了一下预告片,果然有很多熟悉的场景,去过的朋友可以仔细找一下。
之前放了那么多阿拉罕布拉宫的照片,所以这个王宫就不多放了,大致的风格有点接近,但规模要小一些。里面的花园还是挺漂亮的。







另外这个阿拉伯浴池非常漂亮,在权力的游戏里也有镜头。



王宫对面就是塞维利亚圣母主教座堂(Catedral de Santa María de la Sede),出来才发现教堂门口的游客队伍已经绕着教堂的外围排了整整半圈,而且去过欧洲的朋友都知道这些有名的教堂占地规模一般都很大,半圈那是非常多人了。但根据国人最难以辩驳的三大金句之一的“来都来了“,我们还是默默排到了队尾,在寒风中等了大半个小时才哆哆嗦嗦进去了。有人问另外两句金句是什么,”大过年的“,”孩子还小“。
这座教堂是天主教塞维利亚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它是世界最大的哥特式主教座堂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教堂。里面有哥伦布从新大陆带回的黄金进行的装饰,哥伦布本人的棺木也停放于此。在欧洲看了太多的教堂,或最大或最老,或最高或最美,这座教堂虽然金碧辉煌,但也没有太出人意料之处,就没怎么拍照。哥伦布的棺木悬空而置,由四个巨大的石头人像抬着,放在教堂比较显眼的位置。
教堂外部,这是早上在王宫门口排队的时候拍的,教堂要11点才开放所以那时还没有人。



教堂比较有特色的的是塔楼,不像其他教堂的塔楼需要爬楼梯(一般都非常狭窄,有人对向而过时有一方就需要贴边让路),这个塔楼没有台阶只有斜坡,据说是为了方便人骑马上去。可是塔顶风大的要命,实在吃不消匆匆拍了几张照就下来了。
从塔上可以看到著名的古老犹太区 - 圣十字区(Barrio de Santa Cruz)



这个拍照的人像是站在世界之巅



又见橘子树,整个教堂的后院都种满了。



教堂出来下一站西班牙广场。就跟中国的人民广场延安路中山公园一样,从巴塞罗那到塞维利亚到马德里全都有西班牙广场,但塞维利亚的这个无疑是最漂亮的。
这是塞维利亚最容易确认的建筑物,这座城市在1929年主办了西美展览,为此在玛利亚路易莎公园的边缘兴建了目前的西班牙广场,举行西班牙的工业和技术展览。广场呈现一个巨大的半圆形,连续不断的建筑环绕着广场边缘,可通过有许多美丽桥梁的护城河到达。广场中心是一个大喷泉,游人可以租划艇沿护城河漂流。
广场的墙壁上有许多壁龛,每个代表了西班牙的不同省,也可供游人休息。



广场上一圈都是这样色彩的建筑,西班牙的蓝天真是蓝的没话说。



另外塞维利亚到处都有马车,在旅游景点之间穿梭,马匹都长得很漂亮,不过价格还挺高的。





广场上的桥也是一大亮点。


写了一大堆安达卢西亚,最后再放几张巴塞罗那的高迪,希望大家还没忘了这个天才。照片按顺序分别是古埃尔宫(Palau Güell),巴特罗之家(Casa Batllo)和米拉之家(Casa Milà)的屋顶,如果大家想多看看任性又寂寞的天才高迪,以后我可以单独开一帖。






本帖完,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横渡直布罗陀之旅(二)| 西班牙的辉煌与叹息都在安达卢西亚
西班牙游记【21】塞维利亚迷人的广场与王宫
西班牙旅行日记(四)——塞维利亚、格拉纳达的奇妙之旅
如今的西班牙文明是如何塑造出来的?
西班牙的狂想——格拉纳达
国庆时最便宜的欧洲国家,却有最明媚的笑脸和阳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