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汉1938:他驾机撞向敌机壮烈牺牲,女友投江殉情,妹妹改了名字

陈怀民最后一次驾机升空,是1938年的4月29日。

“每次起飞的时候,我都当作是最后的飞行。与日本人作战,我从来没想着回来!”陈怀民曾经这样说。但这一次他真的再也没有回来。

82年前,武汉上空发生了三场激烈的空战,第二次就是4.29空战,也是最悲壮、战果最辉煌的一次,击落敌机21架。国军第4航空大队第21中队飞行员陈怀民在这场空战中驾机撞向敌机,与日军飞行员同归于尽。

陈怀民

双方的战机飞得不太高,很多武汉民众都在仰头观看,看到敌机被击落,他们“欢呼顿足”,看到两机在空中相撞,他们纷纷惊呼、落泪。

不过那时候人们还不知道陈怀民的名字。

陈怀民的事迹在电视节目播出

01 加入空军

陈怀民生于1916年,江苏镇江人,原名陈天民。他的父亲陈子祥一身武艺,早年加入了同盟会,并参加了辛亥革命。陈天民自幼跟着父亲习武,身手矫健。

1932年,日军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正在常州工业专科学校读书的陈天民跟着大哥陈天和赶到上海,加入了国军十九路军特别成立的大学生义勇军。参军后,陈天民给自己改名叫陈怀民。

日军飞机

看到日军的空中打击给中国军民造成的伤亡,陈怀民怒火填膺,决定报考空军。1933年1月,他被杭州的笕桥中央航空学校录取。

当时的作战飞机分为侦察、轰炸、驱逐三种,驱逐机就是今天说的战斗机,对飞行员的要求也最为严苛。200多个学员里只选出了20个人学习驱逐机课程,陈怀民是其中一个。

经过为期三年的学习,陈怀民从航校第五期毕业,以少尉飞行员的身份被编入第4航空大队。

笕桥航校校训

02 激战南京

陈怀民加入空军的次年,日军发动了“七七事变”。第4航空大队投入了保卫华北的战斗,同年8月,又被调往南京,等待他们的是一场大战。

1937年9月19日,日军出动一百多架飞机轰炸南京。负责警戒浦口空域的陈怀民刚升空就遭遇了4架日军战斗机。陈怀民毫不畏惧,死咬着其中一架开火,并将其击落。剩下的三架敌机居然落荒而逃。

国军曾使用的美制“霍克”战斗机

陈怀民也没多想就追了过去,却不小心闯进了一个日军机群的火力网。他的飞机油箱中弹了。危急关头,陈怀民将计就计,用螺旋动作向地面俯冲。敌机以为他被击落了。离地面很近的时候,陈怀民突然调整飞行姿势,略过一片树林的上方迫降。敌机发现上当,已经无可奈何。

陈怀民高超的驾驶技术救了自己一命,迫降成功。他被剧烈的震动弹出机舱,连同降落伞挂在一颗树上,所幸附近的农民把他救了下来。他受伤不轻,在南京中央医院治疗。期间,宋美龄亲自带着慰问团去探望了他。

陈怀民的伤还没养好,南京就沦陷了。他被转到长沙的医院继续疗养。

陈怀民的侄子陈德回忆叔叔

03 喋血武汉

陈怀民在很多次空战中都受过伤。1938年1月,他伤愈出院后,在兰州接收了新飞机,重新投入战斗。同年4月参加台儿庄战役,他的飞机发生故障,在战斗中被迫跳伞,日军飞行员不顾国际公约,仍然向他开枪扫射,他的腿部受了轻伤。

每次养伤,他的女友王璐璐都陪在他身边,安慰他,并鼓励他杀敌立功。这让陈怀民更加英勇。

陈怀民和女友王璐璐

1938年4月28日,国军得到情报,日军将发动第二次对武汉的空袭。陈怀民所在的航空队接到命令,准备次日迎战。当时他的父母已经搬到了武汉,他专程回家探望了父母。临别时,陈怀民给母亲留下一个银元,让她买吃的。母亲买了一些柑橘,说要留给他吃。没想到,这一次是永别。

4月29日,侵华日军几十架轰炸机在十余架战斗机的掩护下扑向武汉三镇。国军第4航空队9架战机与苏联志愿航空队的机群起飞迎敌。总体数量上中国空军占优,但第4航空队负责的武汉空域来了20多架敌机。

陈怀民和妹妹陈天乐

二战时各国的轰炸机都装备有机枪,对战斗机的威胁很大。比如,曾发生过一架苏军轰炸机击落五架日军战斗机的个例。好在陈怀民和战友们对敌众我寡的战斗习以为常,无所畏惧,誓死保卫武汉。

陈怀民率先咬住了一架敌机,随着机枪喷出的火舌,敌机冒着浓烟翻滚着坠落。当他锁定第二架敌机的时候,有五架敌机向他扑来,猛烈开火。陈怀民的战机中弹,已经无法还击。这时候,如果他跳伞逃生,仍然可以受到嘉奖。但他热血上涌,奋力操控飞机撞向一架日军飞机的背部。

武汉抗战空军纪念碑

那架日军飞机还没反应过来,两机就轰地一声撞在一起,在火光和浓烟中坠落。陈怀民的战友们很快从惊愕中回过神来,被他的壮举感动,作战更加勇猛。大概日军被撞机的一幕惊到了,战斗力有所下降,此战第4航空队击落日军11架战斗机,10架轰炸机,己方只损失了两架飞机。

年仅22岁的陈怀民牺牲后,他的父亲强忍悲痛说道,“怀民之死,颇得其所,惜其为国,尽力太少。”但陈怀民的母亲哭瞎了双眼;他的女友王璐璐受不了打击,投江殉情。陈怀民的妹妹陈天乐得知兄长殉国,改名叫陈难。

这里还有个插曲。撞机中死去的日军飞行员身上有一封他妻子写的信,被国军发现。这封信写得很悲伤,表示厌恶战争。陈难后来专门给这个日军的遗孀写了公开信,发表在报纸上,告诉她,中国人民也厌恶战争,但你和日本侵略者不同,我们有共同的信念。

参考资料:《湖北文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出身望族,殉国时平均23岁
“天长节”的“礼物”——武汉空战
抗战时期,这支航空队秘密援助了中国
飞虎队战斗日志
飞虎队援华抗战,这事也有“两面性”? | 循迹晓讲
抗战重武器:苏联小驴--伊15伊16战斗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