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民教育》发表甘肃庆阳:用经典唤醒灵魂

    2005年4月,一个希望萌动的季节,卢化栋调任甘肃省庆阳市教育局局长。那一年,他刚满48岁。
    此前,卢化栋从事多年新闻宣传工作,从记者、记者站站长一直到市广电局局长。尽管他早年当过教师,但在外人看来,在教育管理上他似乎是个外行。瞧,上任才一个多月,卢化栋就有出人意料之举。在多方调研、精心筹划后,他踌躇满志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全市力推经典诵读。
    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读这个有啥用,能让娃儿们考出个好分数,考个好学校?放着恁多要紧事不做,净忙些不着边儿的小事!
    面对质疑,卢化栋显得很平静。记者出身的他凡事喜欢先做调查,他曾历时月余,深入学校调研,结果深感震惊。他看到,大部分教师的办公桌上,除了教材和教参以外,几乎没有别的书。他翻看了许多学生的书包,里面只有课本、学习辅导书和作业本。他问了很多学生,他们读的“课外书”多是R20;大全”、“宝典”、“速成”之类。“不管老师还是学生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有用’的书上,老师只教对考试有用的书,学生只读与分数有关的书。”卢化栋得出结论。
    这绝不仅仅事关读书,而是时下教育的一个大问题。调研归来,卢化栋长久地闭门静思。究竟用什么来改变现状,他想到了经典诵读。因为“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冲刷沉淀下来的,都是我们民族值得传承的、具有普世价值的精神财富”。
    那时候,卢化栋还没意识到,他选择了一条荆棘密布、险阻重重的变革之路。多年来,经典诵读乏人问津,更有人弃之如敝屣。临近“知天命”之年的卢化栋,完全有理由放慢脚步,走一条相对安稳的、没有波折的道路。有人私下悄悄问他:“老卢,你这是为啥啊!莫非还想往上升一升?”卢化栋摇摇头,笑而不答。
    如今,6年过去了,庆阳的经典诵读之路越走越开阔。喧嚣过后,面对记者,卢化栋坦然道出他心中的“天命”:“经典诵读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教育是一项慢功夫,看似无用之书,但从长远看恰恰有大用。它并非在短期内能够见效,要有甘于寂寞、长期持守的韧劲。”很显然,卢化栋是把眼光投向了未来。他要潜下心来做成一件大事,那就是:用经典启迪智慧,用经典唤醒灵魂。
   
      局长带着校长读,做有思想的教育者

    几年前,王慧慧在华池县列宁学校读六年级,有一天老师说,让她代表学校参加县里的读书比赛,选她去的原因,是因为她背课文快,普通话还算标准。
    列宁学校在大山里头,离县城很远,走路要大半天,平时王慧慧很少进城,只有生病或买生活必需品才去。这一次,她满心欢喜而去,没想到,最后是哭着回来的。“比赛考的古诗词是课外的,我几乎都没读过。”王慧慧委屈地说,“城里学生可聪明了,他们什么都懂。”比赛中,她一道题也答不出,只能傻傻地坐着当个看客,感觉自己像空气一样被忽略了。至今提起这件事,她还忍不住眼圈发红。
    有了这样伤心的经历,后来,一拿到学校发的《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王慧慧特别激动。还没等老师布置,她就对照注解,很快把整本书都背会了。“我现在是学校诗歌朗诵小组的领诵,只要多读书,我们也能像城里学生一样聪明。”王慧慧对记者说。

    ■一本自编教材引发的“回扣”风波
    在甘肃庆阳,像王慧慧一样,不少孩子的第一本课外书,就是由市教育局选编的《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
    这或许很难想象,但在西部很多地区却并不鲜见。历史上的庆阳本是一片文化热土,号称“岐黄故里”,相传《黄帝内经》即源于此。这里又是农耕文化的重要源头,周朝先祖曾在此“教民稼穑”。但如今,深山阻隔,经济滞后,让读好书成了很多孩子的一种奢望。
    2005年,当卢化栋决定推行经典诵读时,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究竟让孩子们读什么?他们曾跑遍了庆阳的书店,竟找不出一本适合孩子们阅读的经典读物。
    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没有现成读本,就自己动手编。教育局从全市抽调了几十名优秀语文教师,由副局长韩克旺负责,一番策划、分工后,一头扎进上下五千年故纸堆中,很快选编完毕,把书稿送上卢化栋案头。尽管时间紧,但活干得一点不草率,从体例到内容,都包含了他们对经典诵读的初步认识。“全书分三册,小学两册,初中一册,7至14岁正是记忆的黄金年龄。”卢化栋解释,“那么多传统典籍,该选哪些呢,我们以摘编为主。但我有一个要求,《道德经》和《论语》要整本收录,这是中华文化的根,不能随意割裂。其他的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近乎老生常谈的8个字,对改革者而言,既是一种取舍的眼光,更体现为操作的智慧与胆略。
    说到底,提及经典诵读,很多人都承认是好事,但像庆阳这样能“动真格”的却不多见。多年来,对传统文化教育,人们保持着讳莫如深的态度,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明哲保身的道理,卢化栋未必不懂,但在他看来,经典诵读势在必行,是一项R20;大功德”。为慎重起见,书稿付梓前,教育局请来古典文学的教授,对全书认真审读,提出修改意见。一位省里的老领导对庆阳的做法很赞赏,但也善意提醒他们,要防止被人扣上“复古”的帽子。按照他的建议,这套书初次印刷时,特意在书后附上推荐书目,把古今中外的名著都列上。书目是教育部推荐的,用意不言自明。
    但当时,能理解这件事的人并不多。最初,卢化栋希望把这套书列入地方教材,这样在推广时就可以名正言顺了。要获得地方教材的编写权,须有上级的一纸批文,可是有关部门对此不置可否。他们虽多方努力,最终也没有把批文搞到手。
    进不了地方教材,书却不能不出版。有的出版商主动找上门:“把书交给我们出版吧,回扣保证让你们满意。”这笔账很好算,庆阳50万学生,人手1本书,每本赚1块钱,50万就到手了。
    卢化栋却很“不通情理”:“让我在下一代身上赚昧良心的钱,我做不出来,你别找我。”教育局组成一个三人小组,由纪委书记带队前去接洽出版商,卢化栋的要求是,谈判必须三人同时在场,还要说明不收回扣。谈到最后,出版商央求说:“你们别再压价了,这一本书钱连一包低档烟都买不到,已经是最低价了。”
    尽管如此,书的出版还是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有人认为,花这么大力气出书,中间肯定有“猫腻”。此事惊动了纪检部门,特地派人来调查,从教育局、出版社到新华书店都问了个遍,最后得出结论:一切合理合法,不存在经济问题。
    回想此事,卢化栋还心有余悸:“如果我当时稍有不慎,在经费上出了问题,好事就变坏事了。”从这件事中,他得出一个结论,并经常以此告诫身边的人,人最可怕的就是自己把自己打倒。
    追根溯源,这一系列波折,都源自于人们的误解与质疑。那时候,卢化栋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你做的这件事,跟中考、高考完全没关系,上级评比也不看这个,影响了教育质量,你能负得起这个责任吗?”卢化栋的回答是:“所谓教书育人,首先要育人。经典诵读,功在育人。把人育好了,不仅不会影响质量,反而有助于提高质量。”
    为了消除一些人的疑虑,在这套《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正式发行前,教育局专门召开了一次研讨会,邀请各方相关人士,有资深教育专家、老领导、老校长,还有教师、家长、记者等,既开诚布公,请大家畅所欲言,也阐明主旨,争取各方的支持。
    让卢化栋感到安慰的是,2006年,台湾学者陈一川访问庆阳,席间听说当地推行经典诵读,他当即起立,郑重地向卢化栋鞠了一躬,握着他的手说:“你是我在大陆见过的第一个推广国学的教育局长,如此重视传统文化,实在是功不可没!”

    ■选拔任用能读书、会读书、读书有成果的校长
    庆阳市教育局里有一项特殊的“精神福利”,每个月,全局上下都会收到一份名叫《读书文摘》的内部刊物。
    这份刊物只有薄薄几页,内容和名称一样简单、朴实,每期一篇美文,或谈教育,或谈读书,或谈人生……但如今已不间断地出了50多期,积攒成两大厚本,30多万字。这是卢化栋上任后,叮嘱局办公室创办的。顾名思义,其中的文章是从书籍报刊中选摘的,后面特别注明了推荐者的名字,是由局领导或各科室干部轮流推荐。记者发现,向大家推荐文章最多的,就是卢化栋本人。
    一个高明的管理者,不用事必躬亲,而是善于思想引领。6年前,卢化栋到教育局后的第一次谈话,不唱高调,不讲客套,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谈学习。那时候,教育局一些人过着优哉游哉的日子,少有人读书。即便偶尔看两眼书,也是消遣性的,跟教育不沾边儿。但卢化栋觉得不可思议:“我们是教育局的干部,不读书学习,怎么指导学校和教师?”他要求从各科室到每一个干部都制订学习计划,全局定期围绕学习主题,进行研讨。
    从那时起,一个细微的变化就是,教育局很多干部自觉订阅了《人民教育》杂志。因为一开始,有人对局长的要求直挠头:“每天忙不完的事务,哪有时间学习?”听了这样的抱怨,卢化栋在会上替大家想办法:“我要求不高,工作再忙,每月两期的《人民教育》不能不看。这是教育部主办的刊物,你只要用心看,至少保证教育思想不落伍。”卢化栋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翻出《读书文摘》给记者看:“这不,上学期我推荐的《叶圣陶母校的年轻校长》和《当代校长的办学使命》,都是选自《人民教育》。”
    慢慢地,大家知道了,读书学习是局长最重视的事。因为卢化栋不止一次说过:“一个局长不读书,就不是称职的局长;一个校长不读书,也不是称职的校长。”
    这句话最初是说给校长们听的。为了解决校长读书问题,教育局挤出经费,每一期拿出20万元,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校长培训班,如今已连续办了3期。派出去培训的校长,一个条件就是要爱学习、会学习。每期选派的校长名单,卢化栋亲自过目,有时他也会不客气地刷下一些人:“这个校长我了解,从来不读书,先缓一缓。”
    这一招很高明。卢化栋深知,推广经典诵读,光靠自己一个人,终究是孤掌难鸣。创建一支学习型的干部队伍,势在必行。
    在思想引领的同时,卢化栋还注重发现典型。2006年,市教育局隆重举办“周自强读书成果报告会”,从局机关到市直学校,轮流举办多场,反响强烈。周自强是正宁县的一位老校长,退休后仍不辍读书、写读书笔记,在当地成了教育政策的义务宣传员,卢化栋决定在全市宣传他的事迹。除了请周自强介绍读书经验外,还展出了他多年的读书笔记。当时,把笔记从他家拉到教育局,足足装了一小卡车。这一情景,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震惊不已。
    校长们发现,只要他们把读书活动搞好,就能得到局长的赏识。这几年,教育局选拔任用干部,都把能读书、会读书、读书有成果当作一个重要考核标准,不仅重用爱读书的校长,而且还注意从他们的副手中挑选后备干部。“自从开展经典诵读以来,我们这些爱读书的校长都觉得有底气了,现在一天不看书,就觉得生活没有滋味。”西峰区教育局副局长王永锋就是在读书活动中成长起来的。

 

(经多年实践,庆阳市探索出了以“诵、写、画、演、践行”为载体的经典诵读之路)

     几年前,王永锋在地处农村的什社中学当校长,工作之余读书是他唯一的爱好。在他的影响下,几位副校长和中层干部也以读书为乐。大家共同住校,晚上睡前常聚在一起谈读书、谈教育,体验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精神愉悦,书在这里成了师生心目中最好的礼物。农村学校藏书量有限,每一届学生毕业,学校倡导他们自愿捐款为母校购书,作为珍贵的留念。几年下来,学校的藏书已相当可观。每到节日,校长要向教师赠书,在书的扉页写上赠言,全校共读一本书。
    因为读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一年多以前,王永锋被提拔到区教育局任职,他原来的好几位副手也当上了校长。
    读书带来的“实惠”,还远不止这些。2009年,庆阳的一批校长到华东师大培训。从内陆到上海,校长们无暇欣赏大都市的繁华,连双休日都泡在教室和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学习。每天一下课,他们都围在大学教授身边,有深度的问题一个接一个。这情景被一位学院院长看到了,惊奇地问:“这是哪里的教师?这么好学!”“西部的。”有人告诉他。“西部哪里的?”院长追问。得知他们来自甘肃庆阳,院长赞不绝口。培训结束,这位院长特意出席结业典礼,还主动提出,要把庆阳作为他们的实践基地,无偿为庆阳学校发展出谋划策。
    不久前,又有一批校长要送出去培训,卢化栋讲了这件事,意味深长地对校长们说:“这虽然是意外的收获,但前提是我们重视读书学习,才能被别人敬重。”

     校长带着教师读,让经典引领校园文化

    2010年夏天的一天,卢化栋从《报日人民》上看到作家王蒙的文章《呼唤经典》。王蒙指出,功利和浮躁带来了文化的泛漫化,也使这个时代“缺少力透纸背的经典力作,缺少振聋发聩的文艺高潮,缺少学术创新与文化发现”。这些话着实让卢化栋心有戚戚,他当即在《读书文摘》上推荐给全市的教育干部。在“推荐导言”中,他激切地寄语教师:“作为一个文化从业者,应该有自己的品位与追求,有自己的境界与底线,有自己的志向与抱负,有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信仰与责任。”
    几年来,从越来越多的应和声中,卢化栋越来越自信地感觉到,他们选择的方向是对的。特别是,走进庆阳各个学校,从校长到教师都自觉参与,以各有特色的创新实践,丰富着经典诵读的实践,也使经典像空气一样弥散在校园里,成为育人文化的一部分。   

■被经典诵读改变了气质的农村学校
    校园是黄土地,教室是红砖瓦房,校门口就对着绿油油的田野,齐家楼初中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学校。
    2009年,因为布局调整需要,学校原有的46位教师中,一下子被抽调走了13位。骤然间的师资短缺,让学校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可谁也没想到,这一年,学校的成绩不仅没受影响,反倒大幅提升,跃居全市前列。秘诀在哪里?校长李建忠的话令人动容:“我们虽然是农村学校,冬天没暖气,夏天没空调,但我们的教师一点不土气,个个儒雅,我们的学生精神生活丰富,比城里孩子还幸福。”
    过去的齐家楼初中可不是这样,学生打架是家常便饭,哪天没有学生闹事,老师们都觉得奇怪。不用说,面对一群“野孩子”,教师哪有工作的劲头?那时候,全市近200所初中,这里的教学质量一直“稳居”150名之后。然而2010年,学校的中考成绩却是全市第14名。
    几年前,热爱读书的李建忠调到这里做校长。借助经典诵读,他从打造书香校园入手,一点一滴地改变着师生们的生命状态。

    如今,阅读已成为这所学校的常态,伴随着师生们每一天的生活。学校规定了“三读”时间——晨诵、午读、暮省。每天清晨,师生们手捧古诗文读本,用经典诵读开启一天的生活。午后,课前半小时,是学生们阅读中外名著的时间,学校为3年的初中生活制订了“奠定终身的阅读计划”。傍晚放学前15分钟,全校师生拿出日记本,反思一天的读书学习生活,以写促读。
    怎样让这些农村娃迷上读书呢?学校想出了一个符合孩子天性的主意——“阅读考级制”,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把学生阅读水平划分为6个等级,分别规定相应的阅读字数、背诵篇目和应完成的读书笔记量。达到二级的学生,可获得“读书小学士”称号,达到四级是“读书小硕士”,达到六级就成了“读书小博士”。有了这一套土办法,读书就像玩游戏一样,变成了一件好玩的事。
    一段时间下来,周围老百姓纳闷了,这所学校好像变得不一样了,过去天天闹得鸡犬不宁,现在怎么悄无声息?有人忍不住跑进校园,探头一看,老师和学生都在教室里静静读书呢!孩子们的变化,家长最清楚,一位家长千恩万谢地找上门说:“我的娃儿以前是‘作贼挖窟窿’(当地土话,意指调皮捣蛋)的主儿,现在变成了小秀才,你们可真有办法!”就冲这一点,这几年,一些城区家长也把孩子送过来,现在已经有三四十个城里娃来此就读。
    看似神奇而美妙的变化,如果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坚实支撑,一切都无从谈起。
    身为“80后”教师,王志勇一到齐家楼初中,看到简陋的校舍,心里有说不出的失望。选择做教师,是家人的意愿,那时候的他,对前途充满了迷茫,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要到哪里去。
    “是校长唤醒了我,让我充满激情地投入到教育生活中。”王志勇动情地说。还记得,李建忠到校不久,就给每人一本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随后又送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和万玮的《班主任兵法》。大家同读一本书,然后研讨交流。就是从这些书中,王志勇发现了教育的另一种境界,生命不断润泽起来。
    学校条件这么艰苦,难道不羡慕城里的学校吗?听记者这么问,王志勇的回答出乎意料:“正相反,现在一些城里的教师也想到这里来。因为这里能让教师更
快成长。这里虽然条件差,却有最原生态的教育环境,是一个静下心做教育的地方。”
    有了这样的心态,教师们在快乐读书的同时,也把一切困难视为增长能力的契机。学校因布局调整调走13位教师时,其他教师都抢着多干活,从校长到中层领导都充实到教学一线,教师主动增加工作量,有的老师身兼两个学科也不嫌辛苦,反而打趣说:“我早就想尝试一下教别的学科了,现在终于如愿以偿。”
    在这一方天地里,教师们物质清贫,精神富足。读书使他们脱离了“坐井观天”式的狭隘,心胸越来越开阔,在平和宁静中,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美丽而有生气。

    ■“6年读100本书”为孩子终身奠基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2010年8月,“中华诵”全国中小学生夏令营,在众人惊喜的目光中,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登台背诵诗词,他声音洪亮,语气抑扬顿挫,从岳飞的《满江红》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都倒背如流,赢得台下一阵掌声。小男孩叫刘鑫昊,来自庆阳市师范附小(简称“庆师附小”),年仅9岁的他是甘肃省此次活动唯一的小学生代表,也是年龄最小的营员。提及此事,庆师附小的王琼老师格外自豪:“每年读书节,学校都要评选出几十位‘背诵大王’,刘鑫昊就是其中之一。”
    清晨,走进庆师附小,阳光下的白粉墙上,写着“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一行大字,耳畔是悦耳的诵读声,校园里书香四溢。这是全市最早开展经典诵读的学校,成效颇为显著。学校把经典诵读列入校本课程,每周一节课,学生们每天都有固定的阅读时间,教师们还开设了《论语》导读、《三字经》新解、《颜氏家训》解析等选修课。
    可是一年前,校长樊建国初到庆师附小,就以旁观者的角色发现了一个问题:“除了教育局编印的《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外,大部分学生读的都是《轻松学习有诀窍》、《语文知识一点通》、《小学作文速成》之类‘速成’书。表面看,这些书针对性很强,但实际上属于垃圾类书,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也误导了家长。”
    这一现象由来已久,很多人熟视无睹,但却引起了樊建国的深思。他觉得,要让孩子远离垃圾类书的污染,仅凭一本《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是不够的,必须解决读什么、读多少、怎么读的问题。
    有了问题意识,才有改革的冲动。2010年9月28日,庆师附小举行了“6年读100本书行动计划”的启动仪式。这一天正是孔子诞辰纪念日,选择这个日子也别有深意。
    100本书从何而来,教师们费了一番心思。他们多方比较后,选定了“新世纪教育文库”。“这是100多位专家、历时6年,在上万份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专门为小学生推荐的古今中外优秀儿童文学读物。”樊建国介绍说。学校把这些书买回来,然后召集各年级组长,看哪些书适合本年级学生读,把书一一分到年级组。
    “读什么”解决了,随之而来的迫切问题是“读多少”。“这既关系到学生素养的厚薄,也涉及到学习负担的轻重。”樊建国说。如果不解决好这个问题,行动计划将沦为空谈。经过精心筹划,学校找到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樊建国扳起指头,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规定,学生每月读1本,6年就是72本,每个假期再多读2本,6年就多读22本,另外加上每年一册《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这样正好是100本。”
    “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用心思考,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蕴藏着无尽的创造可能性。
    如果仅有上述设想,这个行动计划还称不上完美,“怎么读”同样大有学问。庆师附小有两三千学生,同时到图书馆看书,显然不现实。为此,学校根据班额大小,每一本书都采购几十套,发到各个班级里,这样既保证同一时间内每班师生人手一册,也把教室变成了阅览室。然后每月一次,各班之间交换图书,学生阅读随意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6年读100本书,就是将近2000万字,是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的14倍。”樊建国胸有成竹地说,“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分量适当、总量较大但负担不重的行动计划。”看了这100本书,有的老师一脸喜色地说:“这下娃儿们可读美了。”还有的老师遗憾地说:“可惜我的孩子小学毕业了,没赶上这好时光!”
    对这一点,语文教师韩璐感触最强烈。去年的国庆节,她把班里发的两本书《苹果树上的外婆》和《空城计》带回家。晚上,读初中的儿子无意间看到了,好奇地问:“妈妈,这是哪儿来的?”“是学校推荐给我们班学生读的,怎么,你也感兴趣?”“哎呀,还有这好事!”儿子的神情既羡慕又期盼,想了一想,他睁大眼睛问:“妈妈,你以后能不能把班里发的书都带回来,让我也读一读?”“哈哈,机灵鬼,只要你喜欢,没问题!”韩璐笑了。“耶!”儿子欢呼着,抓起桌上的两本书,跑进自己房间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连初中孩子都如此喜欢,这些书的魔力可见一斑。一本本好书就像朋友一样,幸福地陪伴着孩子们的成长。“我们希望给孩子种下一颗爱读书的种子,若干年以后,遇到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这些种子就会破土而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樊建国憧憬道。

      教师带着学生读,共享成长的幸福

    教师节清晨,庆师附小的张华来到办公室,惊喜地看到桌上放着一束从野外采来的小花,花束上的小卡片中写着:“张老师,今天是教师节,小小的礼物,深深的情谊。”张华感动极了,从教20多年,这是她收到的最贴心的礼物。不是从花店买的,而是学生亲手采撷、带着漫漫爱意的礼物。她欣喜地看到,学生们的心灵被唤醒了,他们开始追求一种精神层面的成长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和学生是相互依赖的生命体,而经典诵读犹如生长剂一样,使之相互促进和提高,达到共同成长之目的。经典文化情怀高雅,师生共同诵读优美的文字,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古圣先贤做人处世的原则与气魄,师生们的精神世界开始充盈起来,内心不仅变得刚强,而且变得细腻而柔软。

    ■读书让教师学会以宽容的心面对教育
    自从接手四(3)班,青年教师李凤就一直憋着一股劲儿,要给这群孩子们一个下马威。
    李凤以前在农村小学教书,调入庆师附小后,她觉得城区的学生个个精力过剩,调皮捣蛋,恶作剧不断。“如果不对他们严厉一点,肯定没法控制;如果给他们笑脸,他们还不得疯上天去?”
    李凤开始“小题大做”。校服拉链没拉好,狠狠批评;走廊打闹,严厉批评;进教室就“变脸”,出问题就怒吼……没过多久,连家长都知道李凤是个“厉害”老师。学生们变规矩了,班级纪律变好了,可学生也远离了她,有心里话不跟她说,走廊里碰到她都躲着走。
     这种“冷战”状况,终止在李凤阅读了一本书之后。
    学习完课文《卡罗纳》后,李凤根据学校开展读书活动的做法,向学生推荐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这本儿童小说,被称为人生成长的必读书。她自己也买了一本,仔细研读。读完后,李凤静静地思考,心里很惭愧。书中的教师没有声色俱厉的“镇压式”管理,教育智慧被爱包裹着,仿佛春风化雨。
    李凤的学生也兴致盎然地谈论起《爱的教育》。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书里的老师会牵着学生过马路,学生犯了错,老师会原谅他们。”看了学生的日记,李凤开始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实际上,她很喜欢班里的每个孩子,只是没把这份爱清楚地表达出来。看来,爱的表达不仅有严厉,还有宽容,原谅孩子们无心甚至有意的过错。
    教育理念变了,教育行为随之而变。孩子们发现“李老师会笑了”。李凤开始慢慢向学生靠拢,有意地亲近他们。红领巾戴歪了,轻轻地帮他拉正;上课不认真听讲,微笑着注视他;六一儿童节,买来糖果为孩子们庆祝……学生们迅速接受了她的改变。
    起初,李凤对经典诵读并不是特别重视,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难道不就意味着增加了学生和老师的负担吗?可慢慢地她发现,自己读了书之后变得宽容和年轻,有了孩子般童稚的心态。诵读,不仅仅是语文课的拓展,更让自己明白“爱”是教育的金钥匙。
    “爱是师德之魂。”直到现在,李凤清晰地记得多年前的暑假培训,卢化栋在一场师德报告中所言:“教师要想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就要持续不断地学习。”报告后,卢化栋收到一大摞教师来信。“过去我没有领会教师的神圣,现在我更加热爱这个职业,更加努力做好教师。”李凤说。
    对于庆阳市实验小学的杨洁来说,读经典之书让她变得平和了、优雅了、快乐了。更加神奇的是,读书还能治愈心灵的伤痛。
    一天,杨洁接到学生家长的电话:“杨老师,小英玩耍时从山上滚落下来,右腿骨折了。”杨洁闻讯急忙赶到医院。
    刚走到病房门口,就听到孩子大声哭喊着:“杨老师,你怎么还不来看我?”杨洁进到病房掀开被子一看,小英的大腿被厚厚的石膏包裹着,医生诊断为“粉碎性骨折”。杨洁的眼泪夺眶而出,好像受伤的是自己的孩子。她端来热水,颤抖着给孩子擦脸擦手。
    怎样减轻小英的痛苦呢?杨洁想起包里有两本故事书,原本是给儿子买的,她顺手拿出来:“以后腿疼的时候看看书,大声朗读一下,就会忘记疼痛的。”小英会意地点点头。
    以后去看望小英,杨洁都给她带几本书,从童话书到励志故事。小英高兴地跟杨洁说:“老师,看书的时候,我真的感觉不痛了。”
    原来,书籍有如此巨大的魔力,杨洁积极地投入到诵读活动中。她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出远门,总随身携带两样东西:书和笔记本。一次乘车去兰州,中途因修路堵车,一直堵到第二天中午。其他人叫苦连天,杨洁则安静地拿出书和笔记本,自由自在地阅读和写作。从读书写作中,她感受到一种“纯粹”的快乐。几年坚持下来,她的随笔积了厚厚的一本,还出版发行了。

    ■ 从书中寻找教育智慧的源头
    读书让教师拥有了教育智慧,丰盈了教育生命,还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2010年,艺术类高考刚结束,庆阳四中的王立宁接到学生晓鹏报喜的电话:“王老师,今天的考试题目是一句唐诗‘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我画美了。”“你怎么画的?”“我画的时候,想到了您讲解《诗经》中‘君子于役’的意境,脑子中一下子就出现了那幅画面。”
    王立宁由衷地为学生感到高兴,没想到经典诵读的成效,竟然能从这里体现出来。
    晓鹏曾是老师们头疼的美术特长生,非常贪玩,文化成绩偏弱,绘画水平也一直上不来。班主任王立宁是语文老师,为了改变晓鹏,他没少下工夫。“你是学国画的,有没有发现,国画中的意象或情感,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最丰富,如果能深入理解,画面会更有内涵。”王立宁找他谈话,想把他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上,但晓鹏依然我行我素。
    私下里,王立宁了解到晓鹏崇拜梵高,就把收藏的《梵高自传》这本书借给他读。一本书,打开了晓鹏的心扉,他接受了老师的阅读建议,渐渐喜欢上了古典诗词。随着阅读的扩展和深入,晓鹏的绘画作品逐渐充满了才气,学习也用心起来。在高考时,看似无用的诵读,却起了大作用。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激情。”教师在教育中如何点燃学生向善、向美的激情,是需要审慎考虑的。


(庆阳市教育局局长卢化栋与学生共赏经典诵读成果)

    开学不久的周末,小峰来找班主任刘丽霞:“刘老师,我要回家,自行车坏了,您借我20块钱修车吧!”学生有困难,刘丽霞二话没说,马上掏钱给他。小峰走后,有学生告诉刘丽霞,小峰借钱可不是为了修车,而是去上网。
    刘丽霞知道,小峰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残疾,全家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可都高二了,他竟然如此迷恋上网。刘丽霞很气愤,她把小峰的母亲请来,共同教育小峰:“妈妈多辛苦啊,你不该去网吧,该好好学习才对。”小峰不屑地将头拧到一边,眼神中露出不耐烦。
    语言有时会显得苍白。为淡化说教的痕迹,让学生从体验中受触动,刘丽霞想起自己读高中时最喜欢读的一本书《平凡的世界》,她想,借助书籍的力量,或许能改变小峰。
    一天,刘丽霞有意请小峰帮忙搬动一下办公桌,事先把《平凡的世界》放在桌子显眼位置。“今天你帮老师的忙,我怎么感谢你呢?”她佯装无意地说,“对了,我这里有一本书,借你看吧!”
    小峰拿走了《平凡的世界》的第一部。几天后,他来找刘丽霞:“老师,能借我第二部看吗?”刘丽霞暗自高兴。接下来,第二部,第三部,小峰的兴趣被激活。而刘丽霞仍表现出不在意的样子。
    三部书都看完后,刘丽霞问小峰:“喜欢这套书吗?”“喜欢。”“最喜欢小说中哪个主人公?”“孙少平。”小峰回答很简单,但却让刘丽霞非常惊喜。“太好了!咱俩有共同语言,我也最喜欢孙少平。你为什么喜欢他呢?”“他是一个平凡的高中生,虽家境贫寒,但却一直很努力。”原本不善言谈的小峰话多了,两个人越聊越投机。
    随后,班里举办读书交流会。刘丽霞请小峰向全班推荐一本书。小峰介绍了《平凡的世界》,并结合自己的情况讲了阅读后的体会。此后,刘丽霞常创造机会借书给小峰,逐步培养他的阅读习惯。刘丽霞惊喜地发现,小峰的周末不是耗在网吧,而是在读书中度过了。阅读,以神奇的力量改变并滋养着学生的心灵。
    刘丽霞至今记得,她曾在监考中看到有个学生把李清照写成“他”,很是惊讶,事后,她问学生:“李清照是男的,还是女的呀?”学生严肃地回答:“老师,是男的呀!”这件事让刘丽霞反思:“现在的孩子离传统文化越来越远了,这是教师的责任。”
    当真正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时,教师会意识到,学习任务越重,孩子的心灵越需要释放和疏导,越需要从书籍中汲取精神养料。

    ■ 读书让教师从学生身上发现更多惊喜
    米瑞红曾是刘丽霞的学生,她告诉记者:“多年前,刘老师神采飞扬的朗读让我喜欢上了语文。”如今,米瑞红已是庆阳四中的语文老师,“我也努力让我的学生因喜欢我而喜欢语文。”
    小李是班里一个特殊的孩子,小小年纪便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初一时就读了《时间简史》等大部头作品,很有学问,只是有点口吃。这让他很自卑,上课从不回答问题。米瑞红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大声朗读是缓解口吃的有效方法。学校提倡经典诵读,米瑞红在班里要求大声诵读,希望借此让小李开口。她的课堂是开放式的,学生可以摇头晃脑、大声吟唱,允许有各种各样的状态,只要读得快乐。
    班里组织朗诵会,小李怯怯地提出读岳飞的《满江红》。米瑞红和同学一通鼓励和支持。第一遍,他口吃得厉害,米瑞红及时表扬:“小李感情把握得好,说明他对作品理解深刻。”第二次,还是口吃,但稍微好了一点,米瑞红继续鼓励;第三次,第四次……老师的鼓励让小李有了自信,口吃明显缓解,也敢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意见了。
    庆阳四中鼓励个性化诵读,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调动起来。米瑞红的语文课,也在创新中赢得一片喝彩。
    一天,语文课代表“请愿”:“米老师,我们想把《唐雎不辱使命》排成情景剧。”“这节课可是文言文,理解起来有困难。”米瑞红有些担心。“请老师相信我们,没问题的。”学生充满了自信。“好吧,你们好好排练,下周公演。”米瑞红也想挑战一下。
    上课时,米瑞红完全被学生的表演折服了。在表演者的神情气质、举手投足间,秦王的骄横、唐雎的不卑不亢,表现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分析秦王和唐雎的性格特征,通过学生的表演,不用教师再讲解,答案形象而直观。
    一个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当台上扮演使者的学生拿着诏书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小李马上提出质疑:“老师,他们的表演有问题。”“什么问题?”“那时候秦王还没有称帝,肯定不能说‘皇帝诏曰’。”米瑞红心头一惊,小李说的确实是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太好了,让我们为小李鼓掌!”米瑞红高兴地说。受到老师的鼓励,小李格外兴奋:“老师,我们还犯了一个集体性错误。”“哦,还有什么错误?”米瑞红一愣。“他们的坐姿有问题。”小李说。米瑞红猛然醒悟,学生表演时,都是坐在凳子上,古人不是这么坐的。“是啊,确实有问题。小李先不要解释。大家回去查资料,看看问题出在哪里?”米瑞红顺势引导。
    下一节语文课,学生纷纷发表观点。坐凳子摆桌子盛行于宋代,之前都是席地而坐,所以课文中“秦王长跪而谢之”中的“跪”不仅表达对唐雎的赏识与崇敬,更是当时礼仪的一种表现。问题解决了,对课文的挖掘也更加深入。学生的思维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又由课外回到了课堂。
    课堂中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激发了学生空前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读书中与学生共同成长,米瑞红感触良多:“对于知识,教师永远讲不完。教师只是引路,决不能替学生走路。放手让学生自己走,他们或许会走得更好。”

      学生带着家长读,经典诵读蔚成风习

    2010年3月,北京,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召开,庆阳市应邀作典型发言,介绍5年来推行经典诵读的经验。
    代表庆阳参会的是副市长刘秉宁,怕人们听不懂自己的普通话,会议前一晚,他专门叫来在北京工作的女儿,对着讲稿认真地逐句校正口音。第二天,听了他《诵读中华经典,建设文化庆阳》的发言,国家语委领导赞赏地说:“讲得太好了,经典诵读的目的,就是要弘扬新时期的文化。”
    不久后,庆阳市政府特别批准,在市教育局增加编制,设立语言文字科。在市长办公会上,有人曾提反对意见,市长周强态度很坚决:“我们都到北京介绍经验了,这个科室怎么不能设立?对经典诵读,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 亲子共读经典成为一道美丽风景
    让卢化栋最开心的是,除各级领导重视外,从学生家长到社会各界,理解他、支持他的人越来越多了。
    “时代不一样了,如今我们不仅要求孩子成绩好,而且希望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学生家长杨林说,“我们也知道应该让孩子多读书,但至于怎么读,最终还是要靠学校来引导。”
    两年前,杨林拿定注意,把孩子中途转入庆城县庆华小学。“他原来就读的小学,条件很不错,水平也不差。但我更看重的是庆华小学的读书活动很有特色,能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杨林解释说。要知道,那时候庆华小学刚刚建校两三年,硬件设施还不完善。然而凭借经典诵读,学校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很快走上发展快车道。
    “作为一所新学校,我们确立了‘读书立身,文化立校’的办学理念,突出校园的书香特色。”庆华小学校长贾彩梅是语文特级教师,一谈起读书,她有着说不完的新鲜创意,“我们通过课程整合,不仅在语文课上诵经典,而且在音乐课上唱经典、体育课上演经典、美术课上画典……”每到课间时分,庆华小学的校园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学生们一边跳绳、踢毽子、捉迷藏、丢沙包,一边快乐地念诵着童谣。这样动人的场景,吸引着附近的家长,常站在围栏外久久不愿离去。
    听说记者来采访,学生家长王雅宁等了很久,就为了表达自己的一份感激之情。以前,在王雅宁眼里,女儿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孩子。她从不跟父母说学校里的事,也不善表达感情。每次听到别的孩子说“妈妈我爱你”,王雅宁在羡慕之余不禁对女儿有些失望。“那时,我也想通过读书改变她。但买了不少书,她就是读不进去。”
    让王雅宁感觉到女儿的变化,是在她读初中以后。那时候,学校正开展经典诵读,女儿每周带回一份阅读材料,请学生标注出喜欢的词句、写出读后感。老师精心挑选的文章,词句优美,含义隽永,王雅宁忍不住跟女儿一起读。读完后,母女俩交流各自的感受。她惊奇地发现,女儿很不简单,常能说出一些让她刮目相看的见解。就这样,久而久之,和女儿一起阅读成了王雅宁期盼的事。她也开始反思自己:“过去习惯了批评,总说女儿读书不动脑子,其实是对她了解不够。”
    从女儿身上,王雅宁找到了久违的阅读热情。多年以前,她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但自从走上工作岗位,这一爱好慢慢丢掉了。如今,读书让她和女儿一起重温青春,她开始给女儿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简•爱》、《飘》、《平凡的世界》……从谈读书开始,母女俩交流的话题越来越多。
    放下家长的架子,王雅宁学着以欣赏的眼光看女儿。过去她习惯了管教的方式,凡是自己认为对的,一定要女儿听从。但现在,每当女儿对她的做法有意见,往往不直接指出,而是说:“妈妈,我这里有一篇文章,您看一看。”读完文章,她也明白了女儿的良苦用心。18岁生日那天,女儿给父母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或许我只是一个平凡的高中生,甚至不是成绩优异的学生,但在18岁生日这一天,我会告诉自己,告诉你们,不管未来怎样,我都会好好地生活,因为我要学会做一个优秀的人。或许,以后的生活不会很富裕、很顺畅,但我的内心一定是强大的。
    那一刻,王雅宁掉泪了:“女儿真的长大了。现在我非常坦然和乐意地接受了她。在我心目中,她就是最优秀的!”如今,每天晚饭后,一家人都会自觉地捧起书,在灯下静静阅读。温馨的场面让王雅宁由衷地欣慰:“感谢经典诵读活动,让我的女儿变得更可爱、更聪明、更阳光。这些年来,孩子在成长,我和我的家庭也在成长。”

    ■ 热读经典的“气候”已在庆阳全社会形成
    几年来,庆阳素质教育喜结硕果。经典像细雨润物般滋养学生的灵魂和气质,他们变得文雅了,懂礼貌了,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大为改观,庆阳教育的质量稳步上升。
    如今,被吸引和感染的不仅仅是家长,经典诵读在庆阳遍地开花。《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成了当地的畅销书,经常有其他单位的同志到教育局,也想买这套书,有的给本单位职工人手一套。碰到这种情况,卢化栋总是无偿赠送,他高兴地说:“只要有人愿意读,我们就送给他。读的人多了,形成了大气候,只会对教育更有利!”为此,教育局每年赠送出去的书有上千套。
    这样热读经典的气候,在庆阳已经初步形成。庆阳市的广播电台与教育局联合开办了“雅言经典”节目,每周定期向全社会播出;市团委、文明办、妇联倡导亲子共读;各县乡镇也积极响应,举办全县读书节,评选书香家庭、创建农家书屋……
    在这片土地上,优秀传统文化正以强大的感召力,涤荡着人们的灵魂,净化着社会风习。目睹这一切,庆阳市委书记张智全赞许地说:“经典诵读抓到了点子上,抓住了道德建设的核心,要继续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

    2009年5月,甘肃省中华经典诵读工作现场会在庆阳召开。
    全省召开这样的会议,在甘肃还是头一次,会议地点选在庆阳,无疑是对庆阳的一种褒奖。
    与会者中,曾有人对庆阳开展经典诵读颇有质疑和争议。如今,深入走进庆阳的每所学校,浓厚的诵读氛围,丰富多彩的诵读形式,孩子们沉浸在经典诗文中流露出的喜悦,表演中展现出的庄重典雅的风范,深深感染了所有的人。目睹眼前的一切,原来的争议和质疑,已经被随之而来的钦佩和赞叹所取代。
    在现场会上,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领导对庆阳给予高度评价:“让学生读‘无用之书’,这句话从一个地方教育局长口中说出来,振聋发聩,惊世骇俗!”
    读“无用之书”,若用急功近利的心态评价,似乎对暂时性提高考试成绩作用不大;但从长远看,是对孩子未来的成人成才负责任。读“无用之书”需要勇气,更需要远见卓识。在中国西部的庆阳,经典诵读活动搞得如此有声色、成效显著,确实难能可贵、令人敬佩!
    弘扬经典文化,凭借的不是上级的行政命令,也不能照搬或复制,而是要基于对教育规律的准确而深刻的把握,抛却功利,冲破藩篱,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实践。
    《论语•子罕》中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是说真正有智慧、有仁心、有大勇的人,不会轻易被迷惑,不会因环境而动摇,没有忧烦,也没有什么可惧怕的。经验证明,真正的仁和勇,都是与大智慧并存的。
    如今,6年过去了,庆阳的经典诵读早已遍地开花、硕果累累。回首过去,卢化栋在为之欣慰的同时,又把目光投向了远方。他深知,中华经典文化的传承绝不是一个6年就能完成的,需要更多的时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持久不息地传承下去。面对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庆阳这片高天厚土上,教育者一定会以更加坚实的脚步,充满自信地向着教育更高的境界迈进!


    (责任编辑  任小艾)

    就在甘肃庆阳的通讯稿完成之际,这样一条新闻进入记者视野:日前,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东侧,一座高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前落成,孔子雕像双手合于胸前,目视远方。
    这绝对是当代文化发展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不久前,某省教育厅因为禁止学校向学生推荐全文阅读《三字经》,在社会上引发热议,至今余波未息。在这一背景下,孔子雕像在特定地点被竖立,意义深远,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万流朝宗,终归于海。一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总难免走弯路,但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决定了,我们最终还是要走上来时的路。“慎终追远”,向来是中国人面对文化的基本态度,珍视历史与传统,就是对当下的负责任。
    正因此,在甘肃庆阳,教育局长卢化栋面对教育中诸多的功利、浮躁现象,在困顿、彷徨中想到了经典诵读。在一片喧嚣与质疑声中,他们大胆喊出“让学生读‘无用之书’”,这份远见与胆略,令人敬重!
    提起经典诵读,总有人翻出“精华”与“糟粕”的老话题。这个当然重要,但不能因为辨不清“精华”与“糟粕”,就可以有理由不作为。说到底,这还是陈旧教育观念在作怪,我们总希望让学生生活在没有“细菌”的真空箱里,担心“糟粕”荼毒学生,于是因噎废食。殊不知,学生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要增强其免疫力、分辨力,就得以信任的态度,让他们在真实情境中历练。
    一些对经典诵读有异议的人,翻出当年“落后挨打”的近代史为佐证,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比不了西方文化,这更是奇谈怪论。文化,从来没有高下之分,站在历史的某一瞬间,断章取义地说某种文化先进某种文化落后,不仅缺少足够的说服力,而且是无知浅薄的表现。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地,也不可能彻底擦去身上的文化印记。不老老实实地建构自己的文化,只会简单地甚或投机取巧地照搬或移植,这更像是一种新时期的“拿来主义”。
    固然,当前的“国学热”中不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存在一些投机行为,但这些都不能成为把传统文化教育“一棒子打死”的充足理由。因为存在着一点点瑕疵,某教授居然以《狗日的国学》为题,大肆抨击。这不仅有失学者的严谨与儒雅,而且浅薄得几近恶毒。
    教育或文化建设,尤其需要一种包容的胸怀与平和的气度。一味禁止或排斥,恰恰是缺少自信的表现,暴露出自身的粗陋。
    包括庆阳在内的经典诵读先行者,实践中遇到的一个“瓶颈”,就是评价问题。没有评价措施及时跟进,面对分数和升学率的重压,经典诵读前景堪忧。
    这让人不禁想起了近期的另一起教育热点事件。2010年,中国首次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结果显示,上海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三方面得分第一,远超美国、芬兰等国。
    这件事颇让国人振奋,有人据此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质量已经居世界前列。可是,当激动与狂热的风潮渐渐退去,人们沉思冥想后才发现,问题远不是这么简单。深究原因,有专家清醒而明晰地指出,中国教育体系跟美国有很大差异,中国教育的整个系统是拔尖、淘汰式的,而美国则相反。显然,中国学生更擅长考试。
    这样的解读很多人不爱听,但又的确是客观事实。一方面,从小学到大学,中国学生见惯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选拔考试;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惯用“数字化”的方式来考查教育质量。于是,凡有考试之处,中国学生都不难拿到第一。
    而当教育汲汲以求于如何争第一,如何取得高分数、高速度、高效率、大规模,以“多快好省”为旨归时,就不可能不浮躁、不功利,像经典诵读这样无法量化并短期见效的事,自然就会显得“不合时宜”。
    无论教育还是社会发展,都并非越快越好,越大越好,越新越好。从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来看,他们正在反省这样的价值观,尽量让发展节奏慢下来。从这个视角来说,经典诵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教育、理解教育本质的机会。
    “风物长宜放眼量”!愿更多教育者能目光长远,以平和从容的心态面对人的成长,坚守民族的文化传统,守住中国教育的希望!

(责任编辑  任小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典诵读活动”一路直行育新人,真抓实干创新路(转)--丁香儿的blog
【随感】陪他们一起变好,是件幸福的事
引领创新---校长的智慧选择
让教育回归本真——庆阳市涵养教育生态纪事 尚德琪
甘肃庆阳依托高校优质资源,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校长治校25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