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片剂、胶囊、口服液、咀嚼片都该怎么服用?
文/李淡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样两则新闻:
● 某个一岁半的小男孩,直接吞了一片泡腾片,结果口腔和气道中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最终窒息死亡。
● 还有一位老人,因听闻“问题胶囊”事件,把感冒及抗生素胶囊拧开,直接吞下药粉,食道被药粉灼伤。
是的,吃药方式不对,就算药没问题,人也会出问题。那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吃药方式?这就告诉你。
正确的服药方式要看药物剂型,常见的剂型有口服液、片剂、胶囊等。
片剂,就着水直接吞?
正确方法:要看片剂类型,普通片剂可以,其他片剂不一定。
片剂是药品最常用的剂型,普通片剂服用方便,温水送服即可,老人儿童服用不方便还可以掰开碾碎,服用方法灵活多变。随着药品制备工艺的发展,片剂的剂型也不再是单一的普通片剂,分散片、泡腾片、缓释片、控释片、舌下片、肠溶片、咀嚼片、外用片等已是屡见不鲜。
泡腾片:需要放入温水中溶解,水温不能太高,否则可能会使药物失效。关于泡腾片的正确吃法,大人们可能都不陌生,但一定要及时告诉自己的孩子。家里如果有3岁以下的幼儿,更要注意,避免悲剧。
含服片:需要含着吃,含在嘴里什么位置要看情况,不同含服片的吃法不一样。
非急救——位置随意放,含服就是为了“慢”,让药更久地呆在嘴里。唾液融化药片后,就会一点一点舒缓咽部。
急救——要求药片尽快生效,舌下含服可以更快发挥药效,最经典的舌下含片就是用来救治心绞痛的硝酸甘油。
咀嚼片:先嚼五分钟,将药片嚼碎后再咽下。
把咀嚼片嚼碎吃有两个好处,一是把药物“磨碎”,促进药物吸收;二是让吃药的人更开心,吃药更顺利,咀嚼片里添加了“矫味剂”,嚼起来可能会有橙子味、苹果味等味道,尝起来还不错,适合不爱吃药的小朋友和任性的老人家。
送服水量:服药时用温开水一小杯200ml~300ml即可,切忌干吞。
胶囊,能不能去壳吃?
正确方法:根据胶囊种类决定。
普通胶囊:可以把胶囊壳去掉  对普通胶囊来说,胶囊壳是包裹药物的容器。对胃刺激性不大的药,如果真的想把药倒出来,网上流传的把药粉包进馒头里做“药夹馍”吃,也不是不可以。
肠溶胶囊:不可以拆开吃  肠溶胶囊壳经过特殊设计,在胃内不会融化,会一直保护着药物进入肠道,拆开后就没有这个作用了。
缓控释胶囊:拆开吃可能会“失控”,别冒险  理论上,缓控释胶囊的长期释放效果,不是单由胶囊壳决定的。但如果失去胶囊壳的保护,里面的药物在嘴里或胃中提前释放,谁知道会发生些什么事?
送服水量:胶囊遇水会变粘,服用后容易附着在食道壁上,所以送服时要多喝水,以保证药物确实送达胃部,饮水不低于300ml。
口服液,直接喝还是就着水喝?
正确方法:一般直接喝就好,留意保质日期。
有些止咳化痰、治咽痛的口服液,就算味道再难闻,口感再差,感觉很“齁”,也别用水稀释,喝完后也不能喝太多水。
因为兑水喝一方面会让药物浓度降低,影响吸收,另一方面是无法在炎症处形成保护膜,无法阻隔刺激、缓解咳嗽。
喝完糖浆注意漱漱口,以免引发龋齿。
注意:不要对着瓶口喝药,污染药液,加速变质。
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哪?同样药物的不同剂型,竟然会有不同作用?
警惕!这些药千万不能掰开服用
孩子吃药后吐了,都要补服么?
同一个药的药片和胶囊,你选哪一个?
哪些药不可捣碎服
胶囊和药片有什么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