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典文献 林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一)

林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一)

经典文献

编者按:所谓经济分析的范式,是指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所使用的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基本范畴构成的逻辑体系。这样一个逻辑体系提供了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规范和模式。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基本命题,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我们将从劳动这一基本范畴开始,通过人类劳动与生产力发展、劳动分工、生产关系及经济制度、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几个方面,来展开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方式的阐述。今天先推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范式系列的第一部分——人类劳动与生产力的发展。

全文字数 | 约14450字

(一)人类劳动与生产力的发展

1.劳动与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产生是从劳动开始的,劳动是人类区别于一切动物的主要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从劳动这个范畴出发来开始自己逻辑进程的。那么,什么是劳动?人的劳动与其他动物比如大猩猩的活动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劳动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从人类的起源说起。

关于人类的起源,目前还没有一种公认的理论。绝大多数人类学家都认为,人类是从一种古猿发展而来。几百万年以前,由于气候的急剧变化,热带森林消退了,出现了林木稀少的热带草原。或许是由于在高高的草从中采取直立的姿势更有利于谋生,类似猿类的动物逐步转变成了用两腿直立行走的动物。两足行走使类人猿的前肢解放出来,变得自由了,不断获得新的技能。这些直立行走的动物逐渐具有了将木棍、石块或动物肢骨等作为工具来使用的能力,从猿到人的转变由此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尽管如此,这些直立行走的古猿仍然是动物,而不是人。因为使用天然工具的能力并不能算作劳动的标志,也不能作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特点。其他灵长类动物,例如,现代黑猩猩和大猩猩,也能做到这一点。真正意义上的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

石器是人类最初的劳动工具。两块石头互相撞击以制造边缘锋利的工具,拉开了人类历史的序幕。已经发现的最早的石器距今约250万年,基本上是打出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无规律可循。后来,经过上百万年的无数次的反复实践,人类制造石器的能力逐步提高,种类和样式逐步增多。更为重要的是,人们逐步学会了按照某种事先设想的样式制造和使用工具,石器的制造日益成为一种有事先设计的活动。为了制造工具,原始人必须认识石头的属性,在观念上预先形成关于石器的具体模型,制定有效的加工方案。在加工过程中,他要运用和控制自己的情感、意志、思维和身体,并根据情况的变化随时对自己的活动进行选择和调整。通过这种活动,他使自身在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生产出适合他们需要的产品。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的劳动,“人猿相揖别”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对此,马克思曾作了这样精辟透彻的说明:

“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房屋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但是这种服从不是孤立的行为。除了从事劳动的那些器官紧张之外,在整个劳动时间内还需要有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有目的的意志,而且,劳动的内容及其方式和方法越是不能吸引劳动者,劳动者越是不能把劳动当作他自己体力和智力的活动来享受,就越需要这种意志。”

工具的制造和劳动的发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工具使用使人类获得了以前所无法获得的食物,大大促进了脑力和体力的发育。随着劳动而开始的人对自然的改造,不断扩大人们的眼界,提高人们的生产经验和技能;劳动的发展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并且为语言的产生提成为必要和可能;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越来越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在劳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又生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人类的能力随着劳动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和扩展,人类的需要在劳动中得到日益丰富和满足。总之,劳动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能力,这种能力把人类与动物区别开来,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使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距离越来越远,文明的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马克思也说过,“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2.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需要。劳动是人通过自身有目的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这一过程如果从结果的角度,即从产品的角度考察,表现为生产过程。也就是说,任何劳动过程的目的都是为了生产出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有用物品,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或生产有用物品的能力,就是生产力。

人类的生产以满足自身需要为目的,而人类的需要的产生首先有它的生物学基础。“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从人的自然属性中产生出的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是全部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基础。人类是一种高级哺乳动物,与别的动物一样,他需要通过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获得能量和养分,维持和延续自己的生命。人类的这种自然需要是由生物学的规律决定的。但是,人类的需要与动物有着根本的不同,动物只是本能地适应自然,它们的需要以及满足需要的能力,基本上是停滞不前的,而人类的需要以及满足需要的能力,却具有无限发展的倾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答案包含在人类从事的劳动之中。

由于从事劳动,作为人类生理器官延长的工具从而人类的劳动能力,逐渐得到改进。从粗糙的石器到现代的机器人,在几十万年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主动地改变自然物质形态以适应自身需要的技术发明不断出现。因此,人类的需要就不像动物那样完全受天然生理器官的局限,始终停滞在某种狭隘的范围之内,而是随着人类劳动能力的增长而不断发展,永无止境。人类不仅有生存需要,而且有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不仅有吃、喝、穿、住等物质方面的需要,而且有文化、艺术、教育等精神方面的需要。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的需要也不断发展,如火的发明使人类具有了消费熟食的能力,从而产生了对熟食的需要,汽车的发明使人们产生了对汽车的需要,电脑的发明使人们产生了对电脑的需要。在一种需要满足之后,新的需要就会产生。为满足生活的需要而进行的生产活动本身,又会引起对物质生产要素的需要。例如,使用铁器进行耕作,就会产生对炼铁和铸造的需要,使用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就会产生出对钢铁、汽油和机械设备等生产资料的需要。正因为人类的需要是无限的,因而,满足需要的能力即生产力的发展也就不会停滞不前。如果人们总是安于茹毛饮血,穴居野处,他们就只能永远停留在野蛮状态。

然而,在为满足自身需要而不断发展自己的劳动能力的过程中,人类世世代代始终面临着一个矛盾。这就是劳动时间和劳动能力的有限性与需要不断增长的矛盾。人的生命以及他所拥有的脑力和体力总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中,人类还要把相当部分时间花在满足睡觉吃饭等纯生理的需要上,在其他的时间内,人们才能从事劳动,生产他们所需要的各种产品,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劳动时间对人来说永远是稀缺的,这是他们所无法超越和克服的生物学的约束。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根本性的矛盾,即人类必须用有限的时间和能力去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需要。人类从古至今所面对的一切经济问题,最终都根源于这个矛盾。正是人类为解决这一矛盾所作的持续不懈、世代相继的努力,推动了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3.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是指可以用于生产满足人类需要的产品以及为人类生存提供良好环境的一切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主要作用表现为:

(1)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必要的空间和基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是在一定的土地上和空间中进行的,它们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容纳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2)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源。如矿藏、江河、森林,可以为人们提供能源和原料。这类自然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破坏性的过量利用,会使它们的供应无以为继。在农业或采矿业中,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投入相同的条件下,自然资源贫富不等的企业在产量和收益上有很大差别。可见,自然资源的状况对生产活动的持续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3)为生产过程提供必要的环境和生态保障。人类的生产活动不仅消耗自然资源,而且会排放有害的废物。在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物质世界中自然形成的某些物理、化学和生命过程,具有消解这些有害排放物、维持环境和生态平衡的作用。但是,如果污染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承载限度,就会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使社会再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总之,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同时,它又对人类的生产活动的方式构成无法超越的限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之间存在着矛盾。人类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只能是以同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相适应的方式来发展自己的生产力。

4.生产力的要素。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因而劳动力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离开了从事劳动的具有思维和知识的人,生产力的概念就失去了活的灵魂。生产力不过是人类劳动的能力,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谁来发展生产力?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能发展生产力。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类劳动能力的发展,是人类科学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社会结合能力不断累积和提高的结果。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他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他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一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取决于其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劳动力的数量决定于社会总人口的规模和年龄结构,而人口受教育的程度则是决定劳动力质量的关键因素。

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也就是劳动工具。劳动资料的使用和创造,是人类活动独有的特征。正是由于制造和使用工具,才使得人类突破了自身脑力和体力的局限,增强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工具的改良和创新,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生产工具方面的重大发明,会导致劳动方式的变革,而劳动方式的变革又会引致生产关系的变化。因此,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劳动对象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将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它包括两大类:(1)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即前面所说的自然资源。它们未经人的加工,就作为人类劳动的一般对象而存在。(2)已经被以前的劳动改造过的劳动对象。如制造机器用的钢材、加工服装用的布料、生产化肥用的原油,等等。劳动对象的种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增加,日益由天然的存在变为人工材料。

总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生产的基本要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将这两类因素结合起来。由于人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所具有的劳动力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只有通过人对自身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各种生产要素才能结合起来形成能动的生产过程,转换为对人类有用的产品。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能力的发展,而人的能力的发展又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是指关于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知识,而技术则是指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际技能。早在100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生产过程成为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20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面对这种形势,邓小平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

在历史上,科学和技术曾经是分离的,彼此联系不多。生产力的发展,比如石器的打造、火的使用、制陶和冶金技术的发明、动物的驯养,都不是现代意义上那种具有数学的精确性的系统科学研究的结果,而是劳动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来的。20世纪以来,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日益紧密,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科学技术日益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形成了以“科学—技术—生产”为特征的生产力发展模式,科学知识通过革新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扩展新的劳动对象、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管理的科学化等多种途径,被运用于生产过程,从理论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越来越取决于科学研究水平和技术进步,取决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这种趋势发展到一定程度,将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不仅人类的体力劳动而且人类的脑力劳动也将越来越在更大的程度上被机器所代替,劳动过程日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在这样的条件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将代替体力的消耗而成为人类劳动过程的基础。

6.人类社会首要的经济规律:节约劳动时间。马克思将节约劳动时间称为人类社会首要的经济规律。这个规律,一方面产生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与人类劳动时间和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产生于人类生产力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之间矛盾。说这个规则产生于前一方面矛盾的理由,是显而易见的:对于人类的每一世代来说,在有限的劳动时间和能力的约束下,要使自身不断增长的需要得到满足,除了节约劳动时间,别无他途。但对于为什么说这个规则也产生于后一方面矛盾,或者说为什么自然资源的承载力也会迫使人类社会节约劳动时间,则需要做一些解释。

首先,在生产技术不变的前提下,人们为了增加某种产品的产量而不断在数量固定的自然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如地、机器等)上加大劳动投入量,当劳动密集到一定限度时,每增加一单位劳动时间所带来的产量增加,会呈现递减趋势,即新增加一单位产量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增大,而这又意味着按全部产量计算的生产单位产品的平均劳动时间加大。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中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为了帮助读者理解这个规律,先建立劳动时间T与产量Q之间的函数关系,即:

该式表明劳动时间是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产量越大,所花费的劳动时间越多,即dT/dQ>0。可以将这个函数称为劳动耗费函数。根据这个函数,按全部产量计算的生产单位产品的平均劳动耗费AL,可以定义为:

劳动生产率即单位劳动时间的产出的倒数,它的提高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下降。新增加一单位产量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即边际劳动耗费ML,可以定义为:

AL和ML之间关系是:(1)当AL随产量扩大而下降时,必有ML<AL;这时AL之所以下降,正是因为ML小于它,将它拉了下来。(2)当AL随产量的进一步扩大而上升时,必有AL>ML;这时正是因为ML大于它,将它拉了上来。(3)当AL=ML,AL正好处在其随产量变化的最低点,即由下降到上升的转折点。对于AL与ML之间的关系,可给出一个简单的数学证明。当AL最低即取极小值时,其一阶导数必等于零,即:

调整上式,可以得到:

在上式的两端乘以Q并移项,又得到:

即平均劳动耗费AL在其最低点等于边际劳动费ML。由式(6)又可以推知,当dAL/dQ<0,ML<AL;而当dAL/dQ>0,则ML>AL。

由以上讨论还可以推知劳动生产率随ML和AL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向。容易看出,由于劳动生产率(即单位时间的产出Q/T)是AL的倒数,当AL=ML即平均劳动耗费取极小值时,劳动生产率即单位时间的产量必取极大值。而当AL>ML时,dAL/dQ<0即平均劳动耗费随边际劳动耗费递减而下降,劳动生产率因而提高;当AL<ML时,dAL<dQ,平均劳动耗费随边际劳动耗费递增而上升,劳动生产率因而下降。据此,可以在一个时间单位—产品数量平面上画出AL和ML随产量变化的轨迹,同时在一个产品数量—时间单位平面上画出劳动生产率的相应变动轨迹,如图1的上下两个部分所示。

让我们举例来说明这两条曲线的关系。为了增加小麦的产量,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越来越多的劳动,起先由于增加的劳动使杂草除得更干净、施肥次数增多等,AL>ML,总产量增长的幅度因而大于劳动投入的增长幅度,劳动生产率上升;但在植株密度已足够大、杂草已除得相当干净、施肥次数已足够多的情况下,继续增加劳动投入以扩大总产量,ML就会由下降转为上升,AL的下降幅度逐渐变小,总产量增长的幅度越来越小于劳动投人的增长幅度,劳动生产率虽然还在增长,但变得越来越缓慢。当这种变化超过ML与AL的交点,AL由下降转为上升,劳动生产率也越过它的最高点而转为下降。当然,人们也可以将增加的劳动投人其他的地块,但地球上适合农作的土地数量是有限的,肥力高的土地数量更有限。将不断增大的劳动投入到一块又一块肥力越来越低的新土地,也会出现劳动报酬在边际土地(肥力较低的土地)上递减的现象。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管仲,对这种现象已经有相当深入的认识。在集先秦经济思想之大成的《管子》一书中,他说:“郡县上臾之壤(丰度最高的土地)守之若干,间壤(中等肥力的土地)守之若干,下壤(低等土地)守之若干,故相地定籍(租税),而民不移”。这就是说,根据土地的肥力等级确定租税等级,耕种肥力较差土地的百姓,就不会因为不堪重负而流散。管仲之所以提出“相地定籍”的政策,是因为他已经认识到自然资源的丰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知道使用同量劳动于相同面积但等级不同的土地,报酬是不同的。他所谓“高田十石,间田五石,庸田三石……地量百亩,一夫之力也”,可以说是最早的关于劳动边际报酬递减的论述。在管仲2000年之后,李嘉图将这种现象称为“级差收益”,后来的经济学家又称之为边际报酬。

其次,如果人类劳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超过了后者的承载限度,生态环境就会遭到破坏,而要恢复生态环境,往往需要比破坏它投入更多的劳动。在人类历史上,为了扩大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曾毁灭了大量森林和草原,现在要想恢复它们,付出的劳动肯定大大超出当年的放火烧荒。当然,人类可以通过发明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率生产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实际上也正是人类世世代代克服自然资源对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限制的基本途径。但是,这也是需要花费劳动时间的。还拿小麦种植为例:在土地有限条件下,为了克服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采用培植高产良种、使用高效合成肥料、推行无土栽培技术等办法,但是,这些技术的发明和推广无疑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时间。

可见,生产力发展与自然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最终还是要归结为人类的劳动时间和能力的有限性与需要的无限性这个更为根本的矛盾。由人类世世代代都必须不断解决的这个矛盾产生的节约劳动时间的要求,是通过两条途径来达到的。

第一,合理分配用在各种产品上的劳动时间,即根据社会对不同产品的需要量,在不同产品的生产活动中合理分配有限的劳动时间,使生产和需要达到平衡,避免由于二者的脱节导致劳动时间的浪费。对此,马克思曾这样论述:

“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绝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可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形式。”

第二,提高劳动生产率,即在以同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相适应的方式进行的每一种产品的生产中,都对劳动的消耗和劳动的成果进行比较,力求使单位产品耗费的劳动时间减少,或者说,使一定量劳动时间的产出尽可能增大,即以最小的劳动获得最大的产出。人类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是持续地进行节约劳动的技术创新。这包括发明高效的生产工具,寻求那些变得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的替代品,发现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工艺,适应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的变革而完善和发展劳动的组织形式,等等。人类在这些方面的努力,不仅抵销了上述报酬递减规律的影响,而且造成与之相反的报酬递增的现象。说到这里,我们要特别提请读者注意,前面说明的劳动边际报酬递减现象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技术不变。从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长期趋势来看,正是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劳动报酬是递增的,劳动生产率因而也呈持续提高的趋势。不过,在生产技术未发生重大变革的较短时期内,由于自然资源有限而形成的劳动报酬递减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上,在由一次又一次的技术创新推动的社会生产力的漫长发展历程中,总是存在或长或短的技术稳定时期。但是,新技术的产生必然打破旧技术前提下的边际收益递减,使生产力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而当新技术已经普遍采用,技术水平处于稳定状态时,又会在较高的生产力水平上再次出现报酬递减的现象。当然,这种局面后来又会被再次发生的技术变革所打破。

劳动时间节约规律的上述两方面的要求,可以用图2中的社会生产机会集合来描述。

先说明一下图2是如何画出来的。在技术条件不变和土地等自然资源数量固定的条件下,设某个社会拥有的全部劳动时间为常数T,需要生产两种产品A和B,那么,有限的劳动时间T对这个社会的生产构成的约束,可以用下式表示:

根据这个公式,就可以在分别以两种产品的数量为纵横轴的平面上,或在经济学家所谓“二维产品数量空间”中,画出一条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曲线。它向右下方倾斜,即斜率为负,说明社会在选择两种产品的数量组合时,因为劳动时间一定,增加其中一种的份额,必以减少另一种的份额为代价。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叫做边际产品转换率。取式(9)的全微分,得到:

在图2中,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右上方凸起,体现了劳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这可以举例来说明。如果我们假设的社会生产的两种产品A和B分别是石油和粮食,由于油田和适于耕种的土地这两种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那么,随着社会劳动时间中越来越大的份额从粮食生产转向石油生产,石油生产的边际劳动耗费就会因为有限的油田资源的限制而变得越来越大,而这意味着因增产石油而需要放弃的粮食产量越来越大。相反,若将越来越多的劳动时间转到粮食生产上来,粮食产量的增长也会因有限的耕地面积的限制而出现类似的情况。这就是为什么生产可能性边界凸起的原因。可以用一个数字列表来说明这个问题。在表1中,我们假设可分配在石油和粮食两种产品生产上的总劳动时间为6000单位,其中的第一和第三列给出了总劳动时间在两种产品上分配的情况,第二和第四列则给出了全部劳动得到充分利用时的两种产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

将表1中的各种可能的产品组合画在一个二维的产量平面上,再将它们连起来,就得到一条像图2那样向右上方凸起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纵横轴围成的区域,叫做社会的生产机会集合。图2中的实线和虚线围成的区域,表示两个大小不等的机会集合。在两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不变的情况下,机会集合的大小取决于社会所拥有的劳动时间的多少。让我们先将注意力集中于图2中实线与纵横轴围成的区域代表的机会集合。这个集合中的每一个点,都代表在给定的劳动时间制约下,两种产品数量的一个可能的组合。而这个集合之外的任何点(例如虚线上的x点)代表的组合,则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在技术不变条件下,生产这些点所代表的产量组合需要使用的劳动量,超出了社会拥有的全部劳动时间。在一定的机会集合内,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代表全部社会劳动时间得到充分利用的产量组合。低于这条边界的产量组合点,比如图2中的z点,意味着部分社会劳动时间被浪费了。所以,要节约劳动时间,就必须按社会成员对两种产量的需要量相适应的比例,沿着这条边界来分配劳动。换句话说,由这条边界决定的产量组合,是社会的全部劳动时间得到最充分利用的组合。但是,也正因为如此,社会要想得到超出这条边界的更大的需要满足,比如,想要得到图2虚线上点代表的产品组合,也是不可能的。

在可用劳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要使社会需要得到比给定技术水平决定的机会集合所允许的范围更大的满足,除了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外,没有别的办法。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将生产可能性边界推向右上方,从而扩大生产机会集合。图2中实线代表的较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AB向虚线A’B’的位移,表示的就是这种情况。可见,由技术进步导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具有同在技术水平较低条件下增大劳动时间一样的产出效果。在长期的生产力进步历程中,由技术创新引起的劳动生产率从较低水平向较高水平的跃迁,可以用图3表示。图3中的三条实曲线,也就是图1的下半部分中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曲线。其中,y0是技术水平较低时期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曲线,y1和y2分别是两次技术创新之后的新时期1和新时期2的劳动生产率曲线。它们向上弯曲,因为在技术稳定的短期内劳动的边际报酬递减。图3中的带箭头的虚线表示劳动生产率在长期中不断提高的趋势。它的斜率dQ/dT>0,因而向下弯曲。这说明,在长期中,由于技术进步的作用,劳动的边际报酬递增。

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意义,远不只使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劳动时间缩短。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我们这个假设的两产品社会对AB的需要总有一天会达到饱和状态,这样就会有剩余产品或剩余劳动时间出现。而剩余劳动时间的形成,为这个社会满足自己的更高层次的需要提供了条件,为新产品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这时,社会在满足了自己的较低层次的需要之后,将有可能把剩余的劳动时间转投到满足较高层次需要的产品的发明和生产上去。这样,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社会的产品组合中除了A和B,又会有C加入。用经济学家的行话来说,这意味着社会生产机会集合的维数增加了。图4表示的就是这种情况。它比图2多了一条轴,代表新产品C的产量Qc,其中那个很像1/8个鸡蛋的图形,表示一个三维的产品数量空间中的生产机会集合,而这个切开的鸡蛋的曲面A'B’C'就是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即劳动时间的节约水平的提高,人类需要的满足水平和多样化程度也不断提高。后来,又有D,E,F,G……以至于种类以千万计的产品加人到社会的生产机会集合中来,我们已根本无法用任何图形将这个集合表示出来了。这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实实在在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总之,人类创造适合自身需要的物质财富能力的进化,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归根结底是通过劳动时间的节约实现的。马克思曾就此指出:“社会的发展、社会的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一切的节约归根结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约。”

节约劳动时间是适用于一切社会的普遍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社会制度的变化而消失,改变的只是它的实现方式。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由低到高的发展,是由劳动时间节约规律决定的必然性。

7.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表征。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趋势。那么,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什么方面呢?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以什么为标准来加以衡量的呢?换句话说,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哪些表征呢?

如果产品种类或生产结构不变,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和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就可以用各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来表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明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了更多的产品,或者说生产同样数量的产品需要较少的劳动时间。这个意义上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主要的有:劳动者的知识水平技术熟练程度,生产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质量或性能,劳动组织的状况,以及自然条件的优劣等。用各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来衡量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是以产品结构不变为前提的,这时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单纯的数量扩张。一旦我们改变假设,考虑到产品或生产结构的变动,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由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产品结构不同,如果我们要在整体上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进行比较,仅仅依靠劳动生产率这一概念显然是不全面的。

从产品种类或生产结构向着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和高级化的方向发展的角度来看,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为社会生产机会集合维数的增多,即产品种类增加、人类总体劳动的复杂程度提高。事实上,历史上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革命,都是由产品创新、生产结构变革为内容的。例如,工业革命开辟了纺织、能源、机械、电子、化工、电信等一大批新的生产领域;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又开拓出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卫星通信、信息网络、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环境保护等一大批新的生产领域。生产结构多样化、复杂化和高级化的结果,是人类需要在更多方面和更高层次上得到满足。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体现在生产活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上。所谓生产活动的可持续性,是指人类的生产活动要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不能为一时之利而破坏人类自身赖以存续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对此,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就已经有相当清晰的认识。在《管子》一书中,就有“地利不可竭”的理论,认为“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罔罟必有正”,主张政府禁止对森林和草原的破坏性砍伐和开垦,规定渔网网眼的大小,以保护自然资源,使“地利不竭”,从而保证生产能够持续进行。管仲还指出,破坏生态环境,会使得“阴阳不和,风雨不时”,结果是“人民多夭死,国贫法乱”。但是,古代思想家这些富于智慧和远见的思想,被后人忽视和忘却了。尤其是16、17世纪工业文明兴起之后,人们日益被自己“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的能力所陶醉,为了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日益失去节制。然而,正如恩格斯早就曾警告过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二百多年来人类工业化的实践,完全证实了恩格斯的预言。事实上,20世纪既是经济飞速发展的世纪,也是“全球规模环境破坏的世纪”。自然界的报复让人们意识到:生产力的发展绝不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而是人类协调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的能力的提高,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形成人与自然之间更加和谐的关系,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生产力具有向更高水平继续进步的强大后劲的表现。

8.生产力的三次革命:农业化、工业化与信息化。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革命。这三次生产力的革命,都以生产技术的全面创新为基础,引起了人类劳动方式的大变革。

(1)农业革命。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最初的几百万年中,人们只能通过采集和渔猎,利用自然界提供的现成的动植物维持生存,剩余产品很少。农业的兴起是第一个转折点。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实践中,人们逐步学会了农作物的栽培和动物的驯养。大约在公元前1万年前后,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了。这意味着人类不再消极地接受自然界的馈赠,而是通过直接控制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主动地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这样,就摆脱了天然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发生了历史上第一次革命性的飞跃。后来,随着灌溉和休耕技术的采用,金属工具的发明和使用,农业劳动的生产率不断提高,剩余产品越来越多,从而为手工业、商业、城市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物质前提。因此,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被称为农业社会。在农业社会,土地是主要的生产资料,农业是主要的生产部门,手工劳动基础上的简单协作和按年龄和性别实行的自然分工,是主要的劳动方式。虽然存在着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分工,但它们都只是作为农业的附属而存在的。整个社会的经济基本是以农业为主导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者和消费者合而为一。在这种社会中,人们之间只有以宗族关系和统治服从关系为基础的狭隘的地域性联系。所谓“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就是对这种社会的描述。

(2)工业革命。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使人类由农业社会迈入工业社会。18世纪中叶爆发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面貌。通过原始积累,英国拥有大量的资本和充足的劳动力,建立了欧洲最先进的手工工场,工业生产特别是纺织业得到迅速发展,推动了劳动工具的革新。工具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的起点。在使用手工工具的条件下,人能够同时使用的工具的数量,受到他自已身体器官数量的限制,而同一工作机同时使用的工具的数量,一开始就摆脱了手工工具所受的人的生理器官的限制,极大地扩展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工作机规模的扩大和工作机上同时作业的工具数量的增加,需要较大的动力机构。发明和制造一种强大、稳定而又方便的动力机械,成为工业革命继续发展的关键。于是,蒸汽机被发明、改进并应用起来。继工具机代替人手之后,发动机取得了独立的、完全摆脱人力和畜力限制的形式。与动力机发展的同时,将动力传送到工具机的传动系统也发展起来。从工具机的发明开始,在产业革命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由工具机、传动机、动力机这样三个组成部分构成的经典的机器体系。

机器生产拉开了工业化的序幕,推动了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反过成为推动工业化发展的巨大动力。麦克斯韦尔电磁场理论导致电力技术革命,量子化学、化学键理论导致以煤和石油为原料的现代合成化工工业的发展。在钢铁冶炼、航空运输、远程输变电、化工合成以及电信技术等方面,新的发明不断涌现,终于形成以电力革命为核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社会逐渐被工业社会所代替。在工业社会,机器是主要的生产资料,工业是主要的生产部门,依托机器体系建立的工厂是生产力的基本单元。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和科学组织,构成了由机器体系这种劳动资料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技术上的必要性。劳动的方式和组织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大规模的团队生产成为生产活动的主要形式。机器工业的发展还极大地促进了传统农业的改造,农业机械、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使农业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在此基础上,农业劳动力大量向工业转移,形成人口由农村向工业密集的城市迁移的浪潮,城市化的进程迅速推进。在工业社会,传统农业社会的闭塞状态,也被个人、地区以至于民族、国家之间的全面依赖和频繁交往所代替。

(3)信息革命。信息革命是继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正在经历着的第三次革命。这场革命目前才刚刚拉开幕布的一角。从它所引起的生产方式的变革来看,信息时代是在生产过程中用机器控制机器,用机器执行某些原来由人脑完成重要的控制和协调功能的时代。这种转变的发生,是以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是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处理的所有技术的总称。信息革命的实质,是在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整个经济体系的自动化和网络化控制。

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传统的机器体系开始向自动化机器体系发展。新的机器在传统机器的三个组成部分之外,加入了一个新的部分,即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搜集和处理外部信息,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自己的运动,从而克服了人脑在感知和处理信息上所具有的生理局限性,使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空前提高,而且还为最终将劳动者从机器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创造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展现出使劳动者超脱于生产现场和直接生产过程的诱人前景,预示着人类劳动方式的又一次变革。

信息技术的发展还使社会生产的部门结构高级化、复杂化。包括信息设备的制造业、信息生产加工业、信息服务业在内在的信息产业在整个社会生产中的比重持续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大提高。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日益加深,所谓“夕阳”产业(指作为工业革命成果的制造业、冶金业和采矿业等)并没有因为信息工业的发展而完全衰退,而是在信息化的推动下进行着改造和升级,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大幅度提升,产品种类也日益多样。

信息技术的发展还使社会生产的部门结构高级化、复杂化。包括信息设备的制造业、信息生产加工业、信息服务业在内在的信息产业在整个社会生产中的比重持续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大提高。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日益加深,所谓“夕阳”产业(指作为工业革命成果的制造业、冶金业和采矿业等)并没有因为信息工业的发展而完全衰退,而是在信息化的推动下进行着改造和升级,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大幅度提升,产品种类也日益多样。(作者:林岗,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特政经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一级教授)

人大政治经济学论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勤俭持家:勤俭精神是让经济更经济一些的灵魂法则——五经四书里的儒商智慧之080
关于劳动的名言:当你为什么东西付出过劳动时,你就会爱上它的
劳动生产率
【教学设计】一、什么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人,人生与做人与人生观【1178】人是什么?劳动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