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实词成语文言比较梳理6

98、修

【本义】字中三撇像给器物添上花纹——修饰、装饰、整治、修建。

【成语例释】不修边幅: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衣着、仪表。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偃武修文:偃:停止;修:昌明,修明。停止武事,振兴文教。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经典文言】乃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   修守战之具。(贾谊《过秦论》)

【引申义】   

1.在品德学识方面修饰自己——自我修养、学习、研究、效法。

【成语例释】不期修古:期:希望;修:遵循。不要照搬老办法。指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变革。

修齐治平:修:修身。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经典文言】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韩非子·五蠹》)

今修(研究)文学,习言谈……    (《韩非子·五蠹》)

2.对所写的文章加以修饰一修饰文辞、编纂、书写。

【成语例释】修辞立诚: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经典文言】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司马迁《报任安书》)

掌修国史。    (欧阳修、宋祈《新唐书·百官志》)

3.男子修饰得体可以显得风度优雅并且——高大、高、长。

【成语例释】茂林修竹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经典文言】邹忌修八尺有余。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4.注重自我修养的人品德——善、美好。

【经典文言】老冉冉其将至矣,恐修名之不立。(屈原《离骚》)

99、 徐

【本义】(左面形旁)缓步行走时人的股、胫、足三者相连之形状——缓缓行走。

【成语例释】按辔徐行:辔:马缰绳。轻轻按着缰绳,让马慢慢地走。

【经典文言】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引申义】

由步行的缓慢可以联想到各种缓慢的动作——缓慢、慢慢地

【成语例释】不疾不徐: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经典文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

100、 许

【本义】同意别人所说的话——答应、允许、赞许、同意。

【成语举例】多许少与——以身许国

【成语例释】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

封官许愿:指以名利地位引诱别人来帮助自己达到不正当的目的。

【经典文言】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孔雀东南飞》)

【引申义】

1.人们都希望别人同意自己的建议——期望。

【经典文言】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

2.赞成别人有时只是大致同意——大约(加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   

【经典文言】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柳宗元《小石潭记》)

3.有时只是在某些方面人们的观点一致——地方、处所。

【经典文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4.双方都同意的观点可以用代词来指称——如此、这样。

【经典文言】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    (《宋史·杨万里传》)

101、阳

【本义】阳光照在山坡上——明亮、鲜明。

【经典文言】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曹植《洛神赋》)

【引申义】

1.之所以明亮是因为有——太阳、阳光。

【成语例释】丹凤朝阳:比喻贤才逢明时。

【经典文言】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欧阳修《醉翁亭记》)

2.有阳光的地方总在——山的南坡(水的北岸,两山之间有水,山南即水北)。

【成语例释】洛阳纸贵:洛阳:在洛水的南面。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经典文言】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姚鼐《登泰山记》)

3.有阳光照耀的地方比较——温暖。

【经典文言】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乐府诗集·长歌行》)

4.阳光只能照在事物的表面上——表面上、假装。

【成语例释】阳奉阴违:阳:表面上;奉:遵守,听从;阴:暗地里。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经典文言】阳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班固《汉书·、高帝纪》)

102、要 yāo  yào

【本义】一个女子双手叉腰站立——(人的)腰部。

【成语例释】不得要领: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

【经典文言】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    (《墨子·兼爱中》)

【引申义】(一)(以下义项读音为yao)

1.人的腰处于形体的中间——半路拦截。

【经典文言】使数人要于路。    (《孟子·公孙丑下》)

2.邀请别人时常弯腰表示诚意——约、邀请。

【经典文言】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张良出,要项伯。(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饭。    (陶渊明《桃花源记》)

3.约请别人时用某种手段强迫达到目的——要挟、威胁、求取。

【经典文言】惟大辟,无可要(无法要挟)。    (方苞《狱中杂记》)

【引申义】(二)(以下义项读音为yào)

1.腰部在人体结构上非常——重要、关键、要领。

【成语例释】简明扼要:指说话、写文章简单明了,能抓住要点。

提要钩玄,:提要:指出纲要;钩玄:探索精微。精辟而简明地指明主要内容。

【经典文言】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贾谊《过秦论》)

记事者必提其要。    (韩愈《进学解》)

2.抓住事物的关键概括说明——总括、总之。

【成语例释】要而言之:概括地说,简单地说。

【经典文言】要之,治平日久,天地不能不生人……     (洪亮吉《治平篇》)

3.要想抓住关键言语必定——简略、简要。

【成语例释】要言不烦:要:简要;烦:烦琐。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不烦琐。

【经典文言】故明主好要,而暗主好详。    (《荀子·王霸》)

103、 宜

【本义】在坚实的地面上建造屋子才能——心安、合适、适宜。

【成语举例】不合时宜——便宜行事——权宜之计——因地制宜

【成语例释】权宜之计:权宜:暂时适宜,变通;计:计划,办法。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

便宜行事:便宜:方便,适宜。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斟酌处理,不必请示。

因地制宜: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经典文言】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吕氏春秋·察今》)

【引申义】

1.合适的事情也就是应该做的事情——应该、应当。

【成语例释】观今宜鉴古:宜:应该;鉴:镜子,引申为借鉴。观察当今的社会,应以古代为镜子加以借鉴。

事不宜迟:事情要抓紧时机快做,不宜拖延。

【经典文言】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诸葛亮《出师表》)

2.合适的界限人们只能大概判断——大概、或许、当然。

【经典文言】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104、 遗yíwèi 

【本义】行走中丢失东西——丢失、损失、遗失、遗失的东西。

【成语例释】道不拾遗: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经典文言】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贾谊《过秦论》)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  (范哗《后汉书·烈女传》)

【引申义】(以下义项读音yí)

1.丢掉东西往往是因为粗心而——遗漏、抛弃、忽略。

【成语例释】遗世独立: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暴露无遗: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都暴露出来。

纤悉无遗:纤悉:细微详尽;遗:遗漏。一点都没有遗漏。

【经典文言】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2.故意留下某些东西——遗留、留下、剩余。

【成语举例】不遗余力——遗臭万年——遗害无穷

【成语例释】养虎遗患:遗:留下;患:祸患。留着老虎不除掉,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坏人坏事,留下后患。

【经典文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始访其遗踪。(苏轼《石钟山记》)

3.有人失去就有人获得——赠送、送给(此义项读音为weì)。

【经典文言】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留待作遗施。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105、 贻 yí

【本义】把财物送给别人——赠送、赠给。

【经典文言】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诗经·邶风·静女》)

【引申义】

赠给别人东西就是将东西留给别人——遗留。

【成语例释】贻人口实:指做事或说话不小心,给人家留下了话柄。

贻笑大方: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经典文言】   贻厥子孙。   (《书·五子之歌》)

106、易

【本义】像一只抬头张望的蜥蜴——蜥蜴。

【引申义】

1.蜥蜴能够根据周围的环境变化颜色——更改、变化、替代。

【成语举例】不可移易一不易一字——改容易貌——移风易俗   

【成语例释】不易之论:易:改变。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改弦易辙:琴换弦,车改道。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等。

以暴易暴:以:用;易:改变,更换;暴:残暴。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

易地而处:换一换所处的地位。比喻为对方想一想。

【经典文言】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2.变化颜色就是把身体的颜色换成另一种——换、交换。

【成语例释】易子而食:子:指儿女。原指春秋时宋国被围,城内粮尽,百姓交换子女以当食物。后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经典文言】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变化颜色对蜥蜴来说轻而易举——容易。

【成语举例】流光易逝——来之不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显而易见——易如反掌

【成语例释】知易行难:知:懂得。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

众擎易举:擎:往上托。许多人一齐用力,容易把东西举起来。比喻大家同心协力就容易把事情办成。

器小易盈:盈:满。器物小,容易满。原指酒量小。后比喻器量狭小,容易自满。

【经典文言】为君难,为臣不易。 (《论语·子路》)

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草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4.容易做的事情往往被——轻视。

【经典文言】贼易之,对饮酒醉。 (柳宗元《童区寄传》)

107、阴

【本义】高山遮挡的地方光线——阴暗、昏暗、没有阳光。

【经典文言】朝晖夕阴(早上晴朗、傍晚昏暗),气象万千。    (范仲淹《岳阳楼记》)

【引申义】(一)

1.山的北面阳光不能照耀——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两山之间往往有水,山南即水北、山北即水南)。

【成语例释】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经典文言】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姚鼐《登泰山记》)

2.没有阳光让人感觉置身——寒冷(的气候中)、阴天。

【经典文言】阴风怒号。(范仲淹《岳阳楼记》)

3.策划阴谋往往在阴暗角落偷偷进行——暗中、暗地里、私下。

【成语例释】阳奉阴违:阳:表面上;奉:遵守,听从;阴:暗地里。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经典文言】大将军青(卫青)亦阴受上诫。(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4.善于玩弄阴谋的人性情——阴险。

【经典文言】性阴密,忍诛杀,不见喜怒。    (《唐书·李林甫传》)

【引申义】(二)

阴影的变动显示着时间的流逝——时间、光阴

【成语例释】寸阴是惜: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也应当爱惜。表示时间极其宝贵。

光阴荏苒(rěnrǎn):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指时间渐渐地过去了。   

108、右

【本义】口手并用协助劳作——帮助。

【假借义】   

1.劳动中人的右手力量大——右手、右方(与“左”相对)。

【成语例释】左顾右盼:顾、盼:看。向左右两边看。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

左右开弓:左右手都能射箭。比喻两只手轮流做同一动作或同时做几项工作。

左支右绌:支:支持;绌:屈曲,引伸为不足。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

2.古代尊崇右,官位以右为尊——上等的地位、尊贵的地位。

【成语例释】无出其右: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

【经典文言】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高贵的人往往受到——袒护、亲近、重视。

【经典文言】右韩而左魏(亲近韩国疏远魏国)。(《战国策·魏策二》)

109、再

【本义】编造器物时将材料两两对折——两次、第二次。

【成语例释】卜一而再,再而三:再:第二次。一次又一次。

顿首再拜: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再衰三竭:竭:尽。指力量一再消耗,已经衰减耗竭。语出《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经典文言】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苏洵《六国论》)

田忌一不胜而再胜(两次胜利)。    (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10、造

【本义】走到别人家里去——拜访、到……去。

【成语例释】登峰造极:登:上;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经典文言】径造庐访成。(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必躬造左公第。(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引申义】

1.到达某个目标即有所——成就、功绩。

【经典文言】小子有造。 (《诗经·大雅·思齐》)

2.成就的取得依靠——创造、制造、建立。

【成语举例】粗制滥造——造谣生事

【成语例释】闭门造车:关起门来造车子。比喻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

天造地设:造:制作;设:安排。指事物自然形成,合乎理想,不必再加人工。   

【经典文言】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冈上一杯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    (孙中山《(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11、知zhī

【本义】心中明了并且可以脱口而出——知道、对事物有一定认识。

【成语举例】不得而知——不知不觉——不知好歹——不知去向——不知轻重

【成语例释】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不知所措: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不知端倪:端倪:头绪。不知头绪。

【经典文言】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师说》)

【引申义】

1.对某个人知道多了就非常——了解、熟悉。

【成语举例】知己知彼——知人善任

【成语例释】观过知仁: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自知之明: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知人论世: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

【经典文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2.要了解事物需要有敏锐的——感觉、知觉。

【经典文言】足肤皲裂而不知。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对事物的了解能增加——知识、见解。

【成语例释】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真知灼见:灼:明白,透彻。正确而透彻的见解。

【经典文言】   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也?”    (《列子·汤问》)

4.了解自己的人称作——知己、知心的人。

【成语例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

【经典文言】辈歌辞旧爱,衔泪觅新知。    (鲍照《咏双燕》)

5.有知识的人往往——聪明、智慧(此义项读音为zhi)。

【经典文言】则知明而行无过也。    (《苟子·劝学》)

6.智慧的人可以——主持、管理(国家、社会)。

【经典文言】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国语·勾践灭吴》)

112、致

【本义】送对方到达目的地——送到、送达、送给、达到。

【成语例释】负重致远:负:背着;致:送到。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经典文言】    致敬亭于幕府。    (黄宗羲《柳敬亭传》)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苟子·劝学》)

【引申义】

1.让对方送来某人或某物——招致、招引、送来、取得。

【经典文言】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袁枚《黄生借书说》)

2.让话语到达别人的耳中——表达、传达。

【经典文言】听妇前致词。(杜甫《石壕吏》)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3.把自己的精力全部送到某项工作上——竭尽精力于、极、尽。

【成语例释】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经典文言】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范哗《后汉书·张衡传》)

4.能够集中精力就会获得——情趣、情致。

【成语举例】兴致勃勃——兴致索然一淋漓尽致    。

【成语例释】错落有致:错落:参差不齐。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闲情逸致:逸:安闲;致:情趣。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经典文言】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李渔《芙蕖》)

113、 质zhì

【本义】拿物品做抵押——抵押品。

【经典文言】惟大辟无所要,然犹质其首(拿人头做抵押)。(方苞《狱中杂记》)

【引申义】(一)

1.古代各诸侯国之间常用人质做信用保证——人质。

【经典文言】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2.抵押品价值如何关键在于其一质地、本质、实体、底子。

【成语举例】蜕化变质——蕙心兰质——文质彬彬——金相玉质

【成语例释】文质彬彬;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羊质虎皮: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蕙心兰质: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经典文言】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柳宗元《捕蛇者说》)

形者神之质。    (范缜《神灭论》)

3.底子的作用是使物品附着在上面——箭靶、(杀犯人时的)垫板。

【经典文言】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    (《荀子·劝学》)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东西的本质一般缺乏装饰——朴实、没有文采。

【经典文言】好质而恶饰。 (《韩非子·解老》)

5.询问出对方虚假外表下的实质想法——质问、问。

【成语例释】质疑问难:质疑:请人解答疑难;癌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

【经典文言】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引申义】(二)送上抵押品是为了表示诚意,拜见尊长送上礼物也是为了表示诚意——(拜见尊长时的)礼物、礼品。

【经典文言】厚币委质事楚。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4、 治

【本义】(左面形旁)像一条流淌的小河——古代河水名。

【引申义】

1.河水泛滥时需要——治理、管理。

【成语举例】安邦治国——平治天下——齐家治国

结绳而治:原指上古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会清平,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

平治天下:平:平定;天下:指全中国。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

齐家治国: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经典文言】    尧求能治水者。    (司马迁《史记·夏本纪》)

故治国无法则乱。      (《吕氏春秋·察今》)

2.治理国家需要惩处违法者——惩处、整治、对付。

【成语例释】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

【经典文言】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不效,则治臣之罪。    (诸葛亮《出师表》)

3.人的身体出了毛病需要——医治。

【成语举例】不治之症治病救人

【经典文言】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    (《韩非子·喻老》)

4.用心用力才能将一国家治理得好、太平(与“乱”相对)。

【成语举例】长治久安——无为而治

【成语例释】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励精图治: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经典文言】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也。     (《易·系辞下》)

115、诸

【本义】众多人在一起辩论——辩论。

【引申义】

1.人多了才能辩论——众多、各个。

【成语举例】诸子百家——诸如此类

【成语例释】诸恶莫作:诸恶:各种坏事。佛家语,凡是坏事都不要做。旧时用以劝人行善。

衮衮诸公:衮衮:相继不绝。旧指身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们。

【经典文言】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辩论中语速加快,两词合二为一——兼词,相当于“之于”。

【成语举例】付诸东流——如运诸掌——公诸同好

【成语例释】置诸高阁: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投诸四裔:比喻流放到边远的地区。

反求诸己:求:追究,寻求;诸:“之于”的合成词。反过来追究自己。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

【经典文言】投诸渤海之尾。    (《列子-愚公移山》)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觳之站》)

3.辩论中时常有所疑问——兼词,相当于“之乎”。

【经典文言】不识有诸?    (《孟子·梁惠王上》)

116、贼

【本义】手拿武器伤害别人——伤害、杀害

【成语例释】独夫民贼:独夫:暴虐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民贼:残害人民的坏家伙。指对国家人民有严重罪行的、残暴的统治者。

【经典文言】是贼天下之人也。    (《墨子·非儒》)

【引申义】

1.用武器伤害别人的人——杀人者、强盗、敌人、坏人。

【成语举例】贼喊捉贼——做贼心虚——认贼作父——擒贼先擒王

【成语例释】认贼作父:把仇敌当作父亲。比喻甘心卖身投靠敌人。乱臣贼子:乱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经典文言】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柳宗元《童区寄传》)

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      (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强盗横行是国家的——祸害、祸患。

【经典文言】淫侈之风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贾谊《论积贮疏》)

3.强盗的性情——狠毒。

【经典文言】固贼戾之士。    (高启《书博鸡者事》)

117、 走

【本义】像一个在奔跑的人——跑、逃跑。   

【成语举例】奔走呼号——东奔西走——飞禽走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远走高飞

【成语例释】不胫而走: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走马观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斗鸡走狗:使公鸡相斗,使狗赛跑。指旧时剥削阶级子弟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   

【经典文言】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韩非子·五蠹》)持剑盾步走(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引申义】

1.奔跑要有一定的目标——趋向、奔向、投奔。

【成语例释】走投无路:投:投奔。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铤而走险:铤:急走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处。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经典文言】今君乃亡赵走燕……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郦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杜牧《阿房宫赋》)

2.听从主人命令奔来跑去的是——仆人。

【经典文言】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

118、族

【本义】(形体是旗帜和弓箭)古代部族聚集在一起,树立旗帜区别于别族,准备弓箭以自卫——群居的部落、部族。

【引申义】(一)

1.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常聚居在一起—一家族、同姓的亲属.

【成语例释】非我族类:族类:同族的人。指不是跟自己一条心的人。

【经典文言】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2.同一家族的人因有相同的体质或性格特点而形成一个——类、种类。

【经典文言】士大夫之族,日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韩愈《师说》)

3.古代对严重触犯刑律的人株连三族或九族——灭族.

【经典文言】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

胡亥任赵高而族李斯。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引申义】(二)

1.同一部族的人——聚结(在一起)、聚结的地方。

【经典文言】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庄子·庖丁解牛》)

2.人群聚集后人们显得——众多、一般、普通的。

【经典文言】族庖月更刀。    (《庄子·庖丁解牛》)

119、卒

【本义】穿有兵卒标记的衣服的人——步兵、士兵。

【成语例释】身先士卒: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无名小卒:卒:古时指士兵。不出名的小兵。比喻没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经典文言】戍卒叫,函谷举。    (杜牧《阿房宫赋》)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    (司马迁《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引申义】(一)1.古代士兵的来源常是服役的农民——被征来服徭役的人、低等差役。

【经典文言】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    (司马迁《史记·河渠书》)

2.春秋时将士兵百人(或二百人)编为一卒——军队编制、卒伍。

【经典文言】猛将必发于卒伍。    (《韩非子·显学》)

【引申义】(二)1.古代士兵作战经常死亡——死亡。

【经典文言】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日……    (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2.人死亡之后一切都告——完结、终了。

【成语例释】不忍卒读: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为德不卒:卒:完毕,终了。指没有把好事做到底。

【经典文言】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3.一件工作完结后,人们终于可以放心——终于、终究(副词)。

【经典文言】

(秦王)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假借义(此项读音为cù,同“猝”)   

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攻击敌人——突然、仓促(副词)

【成语例释】仓卒之际:仓卒:仓促,匆忙。匆忙之间。

【经典文言】五万兵难卒合。    (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120、 左

【本义】用左手帮助工作——帮助、佐助。

【引申义】1.人们习惯于用手的左右确定方位——左手、左边(同“右”相对)、地理上以东为左。

【成语例释】如左右手:象自己的左右手一样。比喻极得力的助手。也比喻两者关系极为密切或配合得很好。

左顾右盼:顾、盼:看。向左右两边看。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

【经典文言】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姜夔《扬州慢》)

2.古代官位以右为上、左为下——左迁、降职。

【经典文言】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自居易《琵琶行》)

3.古代车中座位以左为上——尊贵的位置。

【成语例释】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

【经典文言】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司马迁《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4.左右手方向相反——违背、不合、疏远。

【经典文言】然持论好与余左。(王士祯《渔洋诗话》)

121、坐

【本义】两人对坐于土上——坐(古人铺席于地,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跟上,谓之“坐”)。

【成语举例】坐地分赃——坐而论道——坐井观天——坐立不安——席地而坐

【成语例释】割席分坐:席:坐席。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

如坐春风: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如坐针毡:象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正襟危坐: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经典文言】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引申义】1.人们坐的位置——座位、位置。

【经典文言】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2.人们坐下交谈都有一定目的——因为、由于。

【经典文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乐府诗集·陌上桑》)

3.人们犯罪都有一定原因——因……而犯罪、因……错误而获罪。   

【经典文言】王日:“何坐?”日:“坐盗。”  (《晏子春秋·内杂篇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言善读18:信陵君
2009高考文言文18文言虚词终极整理版三
文言一词多义例谈
“猜读八法”降伏文言实词“拦路虎”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文言者得语文!竟然有专家说想取消文言文
330.新书推荐:高中生文言精解一本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