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学类文本阅读技法点睛

文学类文本阅读技法点睛 

瑞景中学   谢裕梅

 

在高三的复习备考中,不少考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做文学类文本阅读(即现代文大阅读),但收效甚微,该专题总体得分率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此类题目的设题角度很多,考生不知道从何处下笔。在此提醒考生,做文学类文本阅读,要首先判断该文是小说还是散文。如遇散文,就从语言切入,进一步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实质;如遇小说,则从人物入手来分析,要看人物在干什么、想什么,并结合情节、环境等深入理解小说主题。下面结合近年来高考中出现的经典题型,对设题角度和答题技巧做一梳理和总结。

1.把握文章内容。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才能纲举目张,心领神会。

例:(2010年天津卷《寒冷的高纬度》,原文略,下同)除了植物外,文章中出现了哪些影响作者“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的元素?这些元素分别给予作者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亲人,使作者领悟到随意而安的平和与超然;动物,使作者带来异常温暖的感觉;生活与传说,使作品染上了神话色领略神灵之光;梦境,使作者感悟人生道理,从而产生的联想。

解析:做题时需要分析文章结构,找到每一段中心句和关键句,进行组织。

2.理清文章脉络。散文的脉络一般包括材料顺序、段落顺序、思路顺序等;小说的脉络则主要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即事件发展的脉络。

例:(2011年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参考答案:做好鸟笼,拒卖鸟笼给老大夫,送鸟笼给庞贝,台球房醉酒。

解析:此答案主要从事件发生的脉络来概括的,考生也可以从主人公的心理发展角度来概括。

3.理解文章语言。文学作品的语言,是语言艺术塑造形象、表达主题的基本工具。理解句子含义,就是要在整体理解和把握文意的基础上,通过客观的事、景、物,去理解作者的情、理、意,即剥去语言的外壳,深入思想的实质。

例:(2010年上海卷《天目山》)第②段这句话(“去天目山,于是变成一种夙愿和仪式,无论是为了树,还是为了人”)的含义是                   。

参考答案:去天目山,不仅是为了看树,更是为了缅怀先烈,这是积久的愿望和庄重的活动。

解析:要联系全文,以写作目的为导索,以文章线索为牵引,多角度思考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4.分析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有时也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例:(2011年天津卷《塔上的树》)请细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一段80字以内的赏析性文字。

参考答案:①借助传说,进一步领悟到世间万物和谐共生的道理,升华了主题;②船员的话增添了浪漫色彩;③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④联想沈从文,首尾呼应。

解析:对于一个语段的鉴赏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展开。内容方面,考虑对主题和文章风格的影响。形式方面,可以考虑结构的过渡、呼应、扣题、总收等,可以考虑语言的使用技巧,或修辞、或描写角度等等。

5.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入手。人物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例:(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血的故事》)“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有担当,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最终赢得信任;②执著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③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好的心态。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可以在原文中勾画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然后进行归类概括。

6.分析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作用往往有: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作品主题等。

例:(2011年浙江卷《第9车厢》)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参考答案:①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②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③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对照。

解析: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要结合小说具体情节,在题目指向的语境中感知、赏析这句景物描写的功能。不能笼统回答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这样没能结合文章具体作答而无法得到高分。

7.把握主题思想。可以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要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还可以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例:(2010年广东卷《面包》)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理解、宽容、尊重,并无私奉献,才能渡过困境。

解析:要结合情节或细节进行分析。

8.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这类试题形式上的特点是“答案开放,个性解读”,一般具有延伸性,要求结合文本,理解某种说法,探究文意内涵。答题的基本思路是理清文脉,整合提炼,提出独到见解。必须有理有据,不要脱离文本,并尽量符合主流观点,反映出积极态度。

例:(2011年湖南卷《想飞》)联系上下文,简析作者为什么说“是人没有不想飞的”,并结合现实,谈谈“想飞”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①在作者看来,人原来都是会飞的,但因各种缘故,多数人“过了做孩子的日子就掉了飞的本领”,而不能飞是件可怕的事;飞上天空,就能将世界“看一个明白”,彻悟做人的意义和价值。②可以从做人要志存高远,不懈追求等角度谈积极意义。

解析:第一问不难,据第三段第34句话加以整合即可。第二问关键是要联系实际,谈“想飞”的积极意义,实际就是谈“理想”的激励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分析法”提高小说人物形象类考题复习的有效性
【读文路径】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备考:圈画重点作旁批 审题解答有规范
2013高考备考:解决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疑难杂症
文学类文本——人物形象导图
2015届高考最新模拟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之二: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