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掌握论证中的逻辑推理法,写好议论文(二)

掌握论证中的逻辑推理法,写好议论文(二)

林秋人

⑶类比论证:运用类比推理形式所进行的论证。

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特点)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另一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这是一种从个别事物到个别事物的推理方法。

类比推理的形式是:

                A对象具有属性abcd

                B对象具有属性abc

                所以,B对象也具有属性d

类比论证就是比较分析两个或两类事物的共同点,据此推论出它们可能还具有另外的共同点,从而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

【例】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课文《为学》)

【说明】

例子中富僧欲买舟南下却做不到,而贫僧仅凭一瓶一钵走到南海。这件事情与“为学”的共同点就是文章开头所说的“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所以这里用了类比论证法论证了“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的中心论点。

用这种方法推出的结论,会有或然性,还需要实践来检验。但用这种类比法可以向人们预示出了“可能性”,激起人们努力尝试争取成功的热情。同时,类比论证往往用通俗易懂的事情或形象生动的事物去论证人们不熟悉的、抽象难懂的道理,因此可以深入浅出地论证论点。

⑷因果论证。

因果论证法的中心论点就是结果,分论点就是得出结果的原因。

因果推理的形式是:

因为:原因之一  (分论点一)

      原因之二  (分论点二)

      ……                      

  所以……  (结论,即中心论点)                                                                     

【例】

中心论点:我们必须推行“拿来主义”。

分论点一:一味奉行“送去主义”,子孙只好讨人抛给的残羹冷炙做奖赏。

分论点二:外国“送来”的东西是害人的东西或是废品。

结论: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是为“拿来主义”。

2、引证法、例证法、喻证法和正反对比论证法。

根据论证所运用的论据类型来分类,可以分为引证法、例证法、喻证法和正反对比论证法。

引证法和例证法是我们最常用、最基本的两种方法。

⑴例证法:

例证法直接运用个别、典型而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从推理方式来看,归纳论证法一般就是例证法。

例证法的好处:实事胜于雄辩。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例证法是议论性文章中最重要的论证方法。 有些初学写议论文的人,常常不懂得用例证法,又说不清道理,只好在文章中反反复复、颠三倒四的议论“说理”,让人不得要领。因此,一定要学会运用例证法,才能使文章简练而有说服力,而且使文章具有可读性。

【例】

何成方圆?答案好简单,君不闻先秦人已知“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古老的汉漠拉比法典开始了人类文明之光;秦王用法家严律治世,打下秦朝江山一统;高祖入关与民约法三章,打下汉朝开国基石;诸葛丞相挥泪斩马谡,始令蜀国三军一心,敌于强魏。而项羽乱封诸候,天下叛之。古来兵法之首必须严明军纪,如周亚夫细柳治军,不难看出规则的重要。

2002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何成方圆》)

【说明】

本段论述,连续用了五个历史事例,最后得出“规则的重要”的结论。这个结论也是本段的分论点。从推理方法看,这里用的是归纳论证法,从论据类型看,这里用的是例证法。

⑵引证法:

引证法直接引用理论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

从推理方法看,引证论证法一般就是演绎论证法。

运用引证法的好处是用权威性言论证明观点,说服力强。

【例】

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巨大的代价才取得胜利,中国人民自然无法容忍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于是各地都掀起了声势壮大的抗议和纪念活动。但近来这些纪念活动在少数激进分子的鼓动下出现了打砸抢日货商店的不理智举动。群众爱国的赤子之心可以理解,但纪念并不是感情的挥霍,非理性举动无益于解决问题。我国领导人多次表达出严正立场,但同时并不关闭中日会晤的大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无疑就是对过去痛苦最理性,也是最深刻的祭奠。

人不能忘本,“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而高贵的心灵在铭记苦难,咀嚼苦难过后,方能理智地纪念苦难。当纪念的洪波涌动时,勿忘用理性的“闸门”控制情感。

2005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说明】

以上选段的画线部分都是引用名言来论证“真正的纪念”是“审视过去,启迪未来的” 中心论点。其中“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是列宁的名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周总理曾经说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源于《战国策》的“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由唐太宗“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变化而来的。

如果把名言分别看作演绎推理的大前提,就成了如下的三段论的推理论证:

大前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小前提: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是“前事”,是“历史”。

结论:所以,我们要理性纪念苦难,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大前提: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

小前提: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是过去的痛苦。

结论:所以,不能忘本,要理性纪念苦难,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说明】

原文省略了小前提。

因此,引证法从推理方法来看,是属于演绎论证方法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议论文写作
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常用论证方法举例分析
议论文教学教案
在议论文中,演绎法、例证法、对比法、类比法的区别是什么?
现代文阅读复习方略(五)
收集初中作文中优美的句子或开头结尾fds作文写作的一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