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懂这5部经典,让你脱胎换骨

· · ·

关于国学经典,知乎有这样高赞一句话:

“就是那种,别人长篇累牍讲不透的道理,它只要一句话,就能让你脱胎换骨。

小到待人接物、学习工作、恋爱婚姻,大到洞察世事人情、探究自然天道,你会发现——

咱们华夏的先贤们,早就悟得透彻,把解决之道,凝结成一部部典籍,滋养着我们。

可是——

从代代相传的《论语》《诗经》,到探究万物本源的《老子》《庄子》;

从浪漫绝美的《楚辞》《千家诗》,到史家传记的《史记》《左传》;

从李白杜甫,到苏轼辛弃疾,再到罗贯中曹雪芹……

三千多年的历史,祖先们留下的国学经典,浩如烟海。

大多数人,特别是在碎片化的时代,对于这些经典,其实是望而却步的,常常只认当中金句,理解的连浅薄都谈不上。

就算花时间读吧,也经常看不懂文言文,不知道先哲们在讲什么。

<<<<<<<<<<<<<<<

兴许,我今天推荐的“人与经典”通识课系列丛书,可以帮到诸位,播下兴趣的种子,也找到开启阅读经典的钥匙。

它是由哈佛大学讲座教授王德威,集结台湾众多有造诣、有声望的专家打磨成的,包括《子曰》《楚辞》《东坡》《元曲》和《石头记》

5册,讲解的都是那些顶厉害的名人会翻烂的传世经典

《子曰》讲解的是《论语》

它和《楚辞》《石头记》的地位不必多言,历来被称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底”,是被诸如鲁迅、梁启超、钱穆等大师推荐的必读国学

每种新的解读,定会引起你新的思考,可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而在对《东坡》和“曲圣”关汉卿《元曲》的解读中,你会找到治愈内耗、接纳生活的良药

诚如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文学教授戴建业先生说的:

“我们不仅要知道经典作品讲了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它怎么说、说得好不好、对不对。

读经典,读的是经典背后的人,是要能和先贤们对话,发生思维的碰撞。

这套书,就是这般——

王德威教授他们,对每部作品的阐释,都落到“人”本身,挖掘先贤们遭遇难事、陷入困惑时的思辨方式。

最难得的是,那思辨方式,恰好能用到当下生活来,或家庭、或婚姻、或职场……

面对选择不知如何是好?《子曰》会帮你预设不用抉择,带来的不同后果;

再看看《楚辞》里,生与死、信仰与背离、承担与隐逸的撕扯,你会明晓人生怎么过。

读着读着,你就会明白:

古今中外,名人们专研经典,琢磨的正是如何利用作品背后的思维,来突破思考模式、修炼出人生大格局。

也因为侧重点是讲人,这套书整体读起来,就如小说一样精彩,读来丝毫不费劲。

对孩子而言,它就像学国学经典的桥梁,深入浅出,不怕盲目读不懂,还能慢慢增长见识,提升文化素养。

对大人来说,慢慢读,越发有“拨开云雾见明月”的豁然,心底的郁结,也缓缓被解开了。


王德威教授领头,台湾顶级学者大集结

入情入理动人心,中西合璧扩视野

说到王德威教授,我想,每个读中文系的朋友,都不陌生。

那篇总被大学教授拿来引用的《没有五四,何来晚清》,文学课必读篇目,就出自他笔下。

文学论著等身,皆是豆瓣8.5分以上的佳作;先后在台湾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担任教授,蜚声海内外。无数学子,抢着上他的文学课。

他对话莫言、阎连科、王安忆等作家的纪录片,播放量极高,叫人想一看再看。

图|王德威教授对话莫言

王德威教授讲文学,究竟有何魅力?

看完眼前这套——由他集结顶级专家学者编写成的丛书,答案会了然于胸。

一、 一抹情味贯其中,直抵经典最深处

就像他为这系列命名的“人与经典”,对这5册国学经典的讲解,落脚点始终是人物。

但并非写人物生平,他们要呈现的是,当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或作家的、或其笔下角色的。

《楚辞》中的名篇《离骚》来说:

不少评论家解读时,总会讲述一番屈原的身世、遭遇,从而来论证名篇的意义。

这套书,在讲身世时,则撕开屈原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他既对自己的能力感到自负,却又对急速消逝的岁月感到彷徨无助。”

相比多数论述的渲染怀才不遇,着重于屈原情感的来回拉扯,我更能感受到作品的伟大之处。

苏东坡经历了一系列心灵创伤后,才写下千古名句“也无风雨也无晴”;《论语》里,处处透着孔子的孤独感;理解《红楼梦》中各人的无法选择……

页页翻来,时常会有一种恍惚感:自己好似成了当中的某个角色,经历着和他们一样的情境。

站到他们的人生关卡瞬间,那种精神的可贵、抉择的智谋以及心底的反思,喷薄而出,挥散不去。

民国大家辜鸿铭曾说:

“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的情感。”

以情感来解读,或许能让我们更加感同身受,继而理解圣贤们的思维,读到那些作品时,也能入木三分。

这也是,我认为要理解经典,绝绕不开这套书的原因。

二、 以古通今说现实,读完茅塞顿开

知乎有个曾获高赞的评论:

好的文学解读,应该是从经典进入,然后打通与今天生活的连接。

这套书,对经典的解读,便完美诠释这句话。

它们融入对当下现实的种种思辨,从而触动我们对周遭的思考,对看人、看事有了新的见解。

《子曰》讲“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把君子和小人面对所求时的态度,直接摆出来——

君子所求在己,所以无忧惧、开朗自在;小人所求于外,没法自己掌控,就会患得患失。

这前后对比,不就是我们而今工作生活常见的矛盾?

该如何解决,学者名家也给出了合适的建议:

我们谋生,要不断根据自己的价值需求,去调整人生态度,从而把控好生活,避免忧虑。

从《石头记》“宝玉挨打”中,思考自身的养儿经验;通过关汉卿《元曲》,重新认识婚姻、恋爱、人际等诸多问题……

合上书的那刻,你会茅塞顿开:哦!原来我遇到的这个难题,还有这种解法!

比传统的“注释+解读+名家点评”,它教我们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让我们下次临对同种问题,仍有法子解决。

而这,正是“以古通今”的道理,也是阅读经典,对我们最直接、最长久的用处。

三、 中西合璧的视角,视野更宽

王德威教授集结的这些学者,皆是台湾学界的一流专家。

台湾大学的刘少雄教授,便是研究宋词、东坡词30多年资深专家。

开设的“宋词之美”、“东坡词”两门网络公开课,在大陆多个平台热度非常高,广受好评。

而且,由于台湾省四面环海、特殊的历史条件,让这儿的学者,更容易接受八方思潮,有更广阔的视野看人论事。

如哲学学者曾昭旭老先生的《子曰》,就借助西方分析方式,把《论语》统整为“成人学”。

跟着他们,你总会有新的角度,思考一些你从未想过的问题:

贾宝玉和林黛玉初次见面,不过是六、七岁的孩童,何以心思都那般细腻?

为什么关汉卿的《救风尘》意蕴深刻,而改编它而成的《梦华录》却颇受非议?

《楚辞》为什么要到汉朝才开始出名?

循着台湾学者名家的视角,时而理解包容、时而豁然开朗、时而大开视野。

读着读着,思维也在慢慢提升,那些以前想不通的事,也就迎刃而解。

读透五部国学书,少走十年冤枉路

中国人的处世智慧、人生格局,都在这

这5册成套,不仅是作品本身足够经典,还因为它们涵盖了立身处事、平衡心态、人际人性等多方面的经验,是人人都能从中寻到答案的智慧锦囊。

闯入《子曰》,仿佛化身孔子的弟子,跟老师到处游历——

或在君子和小人的辩论里,权衡理想与面包;或于孔夫子与哀公的谈话中,觅得做学问的方法;或就安静听听子夏、颜渊的感叹,悟得些待人接物的妙理……

渐渐的,你自会认可钱穆先生说的:中国人,人人都应该读一读《论语》。

忽而,被拉到《楚辞》的世界,未见其人,倒闻其歌。

声戚戚、情切切,而言辞浪漫,不愧为“中国浪漫主义诗歌之宗”

心中感叹未止,一声旁白响起,将《楚辞》里的九大篇章,缓缓道来

自传式的告白《离骚》、流放者的吟唱《九章》、向宇宙发问的《天问》……

每一章,都让沉浸当中的人,在理想主义与功利主义之间拉扯碰撞

那些人生的迷茫、混浊,竟真被撕出一道缝来,得见希望

紧接着跟着刘少雄教授,来到《东坡》里。

从年少穿梭小城的简单快乐,到初入仕途的名震京师、惊涛骇浪的政党之争,再到谪居被贬的流放生涯……

他先领着我们,徜徉在苏轼一生中,触碰他内心最幽暗处,知晓他的忧恐与不安

而后,才开始细讲东坡词,揭开词中旷达之下的脆弱与坚强,读来震撼不已,更对“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大境界,有越深的感悟

“关汉卿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读完这册《元曲》,你方知王国维先生评价得恰到好处。

书中借助关汉卿的戏剧,先科普了传统戏曲的特色,先让我们心底有个底,知道他厉害在哪

然后在赏析作品中,体味他对女性的尊重、对男女悲欢离合的态度,对自我的真挚与敦厚

读罢,你便会明白:人生在世,事不必求全,人不必求满,自然快活清欢

对有“古今中外第一奇书”之称《红楼梦》的解读,则着重讲解人际、人性张力最大的十章。

在黛玉葬花里,讲述婚恋之道;于宝玉挨打中,说尽亲子关系;用宝钗扑蝶,彰显人性利益……

短短十章,却展现了人间百态,各色人物的命运,早就藏在他们的性情和为人处事里。

我们,又何尝不是当中的一个?

永不过时的国学传家宝

可品可藏,值得每个人读一辈子

如若你暂且没时间阅读,这套书珍藏在家,也能自成风景,尽显主人家的品味。

线装装帧,配以古朴大气的色彩,岁月宁静之感扑面而来,恰合国学经典的气质,叫人愿意静下心来品读。

一代大师金克木曾说:

“经典,是绝大部分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

在这个时代,我们常常被淹没在信息的洪流里,泡在虚无的快乐中,是时候——

跟着大师们,翱翔于经典中,去独立思考、去沉淀自我,实现人生大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学经典之《论语》原文·译文(1)
推荐!影响人生的必读书目
王余光:阅读传统经典
国学经典丛书 楚辞
这些论语知识您想不想学到?
从诗经楚辞论语等国学经典中给男宝宝取一个寓意美好的名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