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课堂教学再生资源的利用

语文课堂教学再生资源的利用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堂应是学生与教师、同伴、作者“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洽”的“动态”过程。叶澜教授也曾说过:“新的课堂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在课堂上往往会遇到一些意外的插曲,学生没有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环节进行。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教师觉得困惑甚至无所适从。然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正是这些课堂上产生的生成性资源,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教与学的互动更加密切,因此这些生成性资源应该作为难得的教学资源看待。 在这一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境、“独到见解”和“独特体验”。但不管是突发性的,还是诱发性的课堂生成资源,只有被用来为课堂教学的充实、拓展、延伸服务时,才具有意义。虽然生成可以是偶发事件的智慧处理,但绝不要误以为生成就是随意的。生成既在偶然中,又在必然中,精彩是可以预设的。预设的目的是为了生成。预设重在引导,正如杜威所说:“虽然我们可以把马引到水边,却不能迫使它饮水。”充分的预设是课堂生命的本源,也是生成的土壤和催化剂。离开了预设,生成就是无根的苗,无线的风筝。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充分的预设,才有足够的生成底气,才能为课堂的生命成长提供原动力。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善于捕捉信息,把握生成,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及时筛选,为我所用。下面就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用敏锐的眼光,发现课堂的生成性资源。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具有明显的即时性,这就如摄影时的抓拍一样,稍纵即逝,因此,及时发现极为重要。那么教师如何成为生成性资源的发现者呢?关键是教师心中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学生,即要以学生为本,其突破点在于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体态语。比如,学生手撑着脸颊是沉思、感兴趣和注意力集中的典型姿态;若学生把一只手放在脸上,手掌拖住下颚,食指伸到面颊,其他手指放在嘴边,身体略向后移,这说明它可能对你的说法持批判的态度;学生头部倾斜、洗耳恭听一阵之后,用手抓抚下巴,这种姿态表示让我在想想”……因此读懂学生的体态语有助于生成的发现。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二、用善待的眼光去保护课堂的生成资源。

课堂中的每一个生成资源都是鲜活的,课堂中学生的一个错误的回答,一个意外的问题,一个良好的气氛等等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成资源,如果我们能用敏锐的目光去发现它,用机智和智慧去开发利用它,它们必将成为课堂中的亮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每一个细节,用善待的眼光去保护每一个资源。当学生发现他的想法和发言甚至行动能被老师赞扬、拓展和延伸,同学们为此而讨论,更正错误,获取意外的知识信息或技能时,他一定能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会更加勤于思考,积极的表现自我。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并能进一步推动知识意义有效生成的动力资源,教师不应该悄然回避,更不应该粗暴应对,应该用保护、赏识的眼光对待。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教学价值,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眼中有资源我们作为教师也会从中获得更多的教学灵感。另外,善待生成性资源的终极目标是合理的充分利用生成资源,所以,教师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同时,而且还要不断提高应对生成的教学机智和智慧,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善待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才能真正达到教师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完全体现,课堂教学目标得以最终实现的生成式教学的理想状态。

三、利用孩子的回答错误,生成有效资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文本理解无论正确与否都是正常的,出现错误有时并不是坏事,关键是教师如何利用好这一“错误”所带来的契机,赋予它特有的价值,为我所用。当学生的思想与教师不一致,甚至偏离文本原意时,教师要有耐心,不轻易打断它,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改正,把纠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生成正确的认识;或引发学生对问题的重新审视,激发学生对话交流,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理解更趋于正确、深入、全面,以体现良好的、动态的生成式教学。

例如一次听浙教版语文第二册《司马光砸缸》教学片段:

(教师本意想引导学生感悟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好办法)

生(一):老师,我觉得司马光砸缸破坏了公物,不好。

师:那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生(一):可以用救生圈救人。

师:你比司马光还聪明,真了不起。

生(二):我还有办法……(其它天马行空式的法子一时在学生中呈现出来,教师大加赞赏)

新课标中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建立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案例中可看出学生在爱护公物与拯救生命之间孰轻孰重失去了平衡的判断。教师也没有及时引领,放弃了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责任。学生思考救人的方法越来越离谱,完全忽视了当时情境的特定性、局限性和危急性,文本的价值取向无从谈起。可见,尊重学生个性感悟、允许文本价值多元解读的同时,我们不能无原则地迁就,不能无标准地盲赞,也不能无主见地附和,我们必须守住文本的价值底线。

四、捕捉课堂上因意外生成的可用资源。

教师总是处于意想不到的课堂情境中,“也许某些先行的技巧尚未掌握得像教师事先所想的那样好;也许前一堂课激起了学生们某种程度的情绪波动或将其兴趣集中到某一点从而分散了他们当前的注意力;也许总的课堂气氛不像计划那样有助于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也许孩子们对课程的概念和理解与教师的期望很不相同;也许某种突发因素急转直下地干扰了课堂;也许学生的心理背景、学习体验未能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必须马上作出积极反应,因时而变,因情而作,这样才能及时修正偏差或重新将课堂引向具有教育意义的方向上来。

对于课堂中突如其来的“惊人之语”,教师首先要判断这些语言可否为我所用,是否有利教学,然后再选择是及时转移、回归主题,还是顺学而导、升华主题。 这些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教师要抓住它,放大它,让个别的创造成为全体的创造,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成”的智慧火花。又一次,我在讲“蜘蛛捕虫”时,一个学生突然问:蜘蛛结网捕食蚊虫,为什么它自己却不会被蛛网粘住?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于是我坦然承认自己暂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则鼓励学生课后去查找资料,走访专家。在课堂向课外延伸的研究性学习中,问题竟然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学生获得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在明确语文课程性质时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在指明语文的文化属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在我们强调走进文本的同时,更要鼓励走出文本。当我们将课内文本与课外阅读、文化生活和谐贯通时,文本便有了文化的滋润,就会鲜活起来、开阔起来,此刻,它已经不再是一棵孤独的树,而是一片枝繁叶茂的森林。

没有艺术境界的教学 ,是枯燥无味的,是苍白无力的,无论是描述、抒情还是说理,都需要创设一个的情境,才能为课堂教学创造出无穷的生命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内心的想法尽情的表达。

理想的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之处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 在教学设计上注意教学目标的弹性设计,不能将目标仅仅局限于认知,还要考虑到学生在这节课中可能达到的其他目标。但也不能绝对化,重要的是水到渠成式的巧妙引导。教师既需要在课前尽可能地对教学过程实施中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可能”加以猜想推测,又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敏感;在课中准确洞察学生心灵的秘密,敏捷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稍纵即逝的变化;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形成新的教学步骤;使课堂教学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使师生积极互动,涌现新的问题和答案,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让语文变得快乐,成为一种享受。这是语文的恒久的理想和期盼,是语文的真谛和归宿,理智对待每一个课堂动态生成,才能让课堂的生命流光溢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应怎样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交互式电子白板,让语文教学绽放异彩
语文阅读杂论-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演绎课堂精彩(教学/说课案例设计/课堂实录)
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工作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