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 节气 ] 白露 · 鸟之雁
节气 · 白露 · 

作者:青谷


秋阴渐重、露凝而白时,一队队鸿雁嗷嗷叫着来了。

想起小时候,父亲说过“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话。大意是说,人到世上来一趟,总希望留个好名声,就像大雁飞过留下了它们的声音。可是,大雁掠过头顶,嗷啊嗷啊,发出像鹅又像鸭的叫声,直到消失在天边,都有空气的震颤萦绕在耳。不过真不是动听。于是我又想:假如在诗经的荒野水泽上听“鸿雁于飞,哀鸣嗷嗷”,感觉会怎样?在飞过唐代夜空的早雁身上听“长门灯暗数声来”,心情又怎样?在秋雨客舟中听“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万般浓情,却一个字也说不出,又是如何的凄然?或许,说不出的瞬间才有所悟:天籁之声不单纯是美,是好听,还包含更深的内容,更多的寄托。

芦雁图轴(唐)韦銮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藏

也许是雁的出现与季节准确对应,它们中绝大多数都过着迁徙的生活,且每次要经过大约12个月历尽千辛万苦的路程。但不管在何处繁殖,到何处过冬,总是非常准时地秋来春往。因此受到中国人特别的喜欢,把它作为“信鸟”,人间看重的品格:言而有信,信守诺言。有古代诗句赞美它们,如“春辉满朔方,候雁发衡阳。望月惊弦影,排云结阵行。”(唐·李峤)“新雁南来片影孤,冷云深处宿菰芦。”(宋·陆游)“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明·王恭)又有“鸿雁传书”把它当邮差,让一切的“信”有了可靠的指望。人们喜欢用大雁作为定亲、订婚的礼物,也是看重它的“信”。儒家文化则把大雁深情蕴含的“信”的保证,上升到最高的道德境界:仁义礼智信。相信佛教的人把佛陀尊称为“雁王”,又称佛门为“雁门”。

黄叶雁声(中国)陈之佛(1896-1962

我国常见的除白额雁外,还有鸿雁、豆雁、斑头雁和灰雁等,民间通称为“大雁”。它们迁徙时总是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互相紧接着列队而飞,古人称为“雁阵”。

飞在前面的“头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时,翅尖上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排在它后面的依次利用这股气流而节省体力。但“头雁”因为没有这股上升气流可资利用,很容易疲劳,所以在长途迁徙中,雁群需要经常变换队形,更换“头雁”。它们的迁徙行动很有规律,大多在黄昏或夜晚进行,旅行途中要经常选择湖泊等较大的水域休息,寻觅鱼、虾和水草等食物补充养分。

追溯雁的起源,唯一一块雁形目鸟类化石,发掘于法国中生代下白垩纪地层,仅有上臂骨的两片碎片。在新生代地层,则有发掘于法国和美国的罗迈雁和始新鸭。综合全世界共发现约170余种雁形目化石中,已经灭绝的占一半左右,绝大多数欧洲和北美的化石资料提示人们,这种与鸭、鹅、天鹅同是雁形目分支中的鸭科鸟类,可能最早起源于古北界。

黑雁与野鸭(版画)1678选自英国最早的鸟类学著作《鸟类学》

鹅是由雁驯化而来,但鹅不是天鹅,尽管它们外形长得很相似。布封的名篇《天鹅》,几乎献上了人间全部的赞誉。不过他也说:“暂且把天鹅过于高贵的形象放在一边,我们就会发现,鹅在所有家禽种类中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居民。”鹅的警觉性很高,可以用来看家防盗;鹅的鲜美肉质为人类提供食材;鹅的柔和精致的羽毛可以制成笔,还非常适合制作避寒保暖的衣服原料。

天鹅(英国)威廉·丹尼尔(1769-1837

加拿大黑雁在每个春天启程去遥远的北方时,已经完成了交配。因为它们在夏季栖息的温暖日子很短,刚刚养大的幼鸟长出新羽,寒冷的天气就迫使它们向温暖的地区迁徙。当雌雁产下第一枚卵时,英勇的伴侣就昂首挺胸站在它身边站起岗来,稍有动静就会发出愤怒的鸣叫,哪怕微风发出飒飒的响声都让它竖起羽毛。要是有一只浣熊在草丛中走动,它会勇敢地走上前去,猛烈地袭击它,把它赶走。在十分危急时,它会先赶走伴侣,自己却坚定的守在鸟巢周围,直到确定敌人离开后飞起来,并大声嘲笑失落的敌人。

加拿大黑雁(美国)约翰·詹姆斯·奥杜邦 (1785-1851)

奥地利人康拉德·劳伦兹说:“人类声音的高低很接近雁鹅的叫声。”他6岁时,在家中厨房石板地上安抚了一只小鸭,从此无法割舍对雁鸭科动物的偏爱,竟成了动物行为学的开山祖师。他把动物内在“斗性”的本能延伸到人类社会,酿出过很大风波,尤其受到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群起攻之,甚至争议到现在仍未平息。但他用事实提醒人们:这现象在自然界,千古以来就明摆在那儿,只是一般人看不出其中关联和内含的深义。比如雁鹅种内竞争产生的有害效应,同样出现在人类身上,并威胁着全人类,其严重程度,远超出任何其它群居动物。他这样描述:

在雁鹅世界中,脖子直接向前伸,是遗传而得的最主要的斗性象征。两只公雁鹅若在体力、气势上都势均力敌,而且互不相让,那么一场“翅膀大战”就在所难免。我们常会低估公雁鹅的翅膀威力。在柏林动物园曾发生一个案例:一只哑音鹅用力挥翅,一击便将管理员的两只前臂骨双双打断。族群内斗的机制,个体或团体间决定阶位高低的争斗,几乎出现在所有高等动物身上,像甲壳类、鱼类、鸟类以及哺乳类动物。一般规则是:愈强壮的主宰性愈强,愈弱小的则愈服从。

可以说,群居鸟儿的沟通行为与人类行为相象得惊人。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对待亲人及陌生人的态度,也是建立在本能的基础上。

白额雁(美国)约翰·詹姆斯·奥杜邦 (1785-1851)

公元1205年,一个16岁的读书人离开家门,第一次参加科考。途遇一个满脸风霜却面带得意的猎人。因为他刚用弯弓射下一只空中大雁,另一只盘旋哀鸣着,确信伴侣已死,便俯冲下来,一头撞死在地上。读书人从未见世间有这样的事情,他往猎人的篓子里看了看,果然看到两只已经死去的大雁。于是花钱买下两只大雁的尸体,并将它们安葬在一起,还立了一块墓碑,上面刻着“雁丘”二字。800多年过去了,现在人们深情传诵的《摸鱼儿·雁丘》,是16岁读书人在原诗基础上完成的一篇杰作,千百年无人超越其深情。他本人则带着一身悲伤,于公元1257年离开了人世。他就是元代诗人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

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明代有一位大臣薛蕙,见涡水(安徽西北部淮河支流)上有孤雁,“人或逐之,辄飞去”,“心恻然伤焉”,写下久负盛名的《孤雁赋》。联系到他的不幸遭遇,以雁寄情,也是事出有因。生活在正德、嘉靖治政败坏的时期,25岁(1514年)中了进士的他,被授刑部主事。但在30岁那年,就因谏武宗帝南巡,“受廷杖夺俸,引疾归里。”再次起用后任吏部考功司郎中。仅过三年(1523),朝中发生“大礼”之争,他又因写万言书上奏,招致了皇帝大怒,被捕下狱。复职后又遭诬谗,最终病死在家中。文中“声未鸣而先絶,翅将举而复坠”,“遭志意之摧毁,中无故而或惊。况畏悸之丛至,迫末路之惸惸(孤独无依)”,既抒写了孤雁之悲,也是在痛感自身之危。痛感人的兽性残暴的力量岂止是对待动物,对同类一样令人“目骇魂惊”。

芦雁图册十开之10(清)边寿民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清代有画雁名世却隐居一生的边寿民,人称“边芦雁”。他隐居在哪里?水滩边筑一处苇屋,虽然人迹罕至,却有往来雁群相与栖息。他为何有长期与雁朝夕相对的痴情,画出雁子的千姿百态?因为他用笔墨自适的单纯心,希望自己的生活如飞雁南归,只道是温暖,却“那知冰雪满江南”,人世上如乱苇寒沙、满目凄清,使他伤感不安。正如他说的:“自度前身是鸿雁,悲秋又爱绘秋声。”一生踪迹使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混到最穷,也要凭本事活着。

我贪图的是永静的国度,

在那里人再也没有嫉妒;

我坦然将末一口气倾吐,

静悄悄睡进荒野的泥土。

陈梦家19岁(1930年)写了这首《葬歌》,又有一首《雁子》:“从来不问他的歌/留在那片云上?/只管唱过,只管飞扬,/黑的天,轻的翅膀。”这位极具才华的学者、淡泊名利的诗人,哪会想到“翅膀”折碎在黑血的土地。1966825日,他被无休止的轮番批斗击倒,选择自尽。白露前5天的93日,他离开这世界,终年55岁。

芦雁图册十开之2(清)边寿民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一年年雁子“候暖北逝,先寒南下”;一代代“志激昂而将跃”的宝贵生命,“冒险而涉危”、“不恤夫勤苦”,为什么总逃不脱飞沉隔絶的凄凉结局?人与雁,只有在饱经飘泊的世上真的引为同调、浑然莫辨时,才懂得雁叫声声为什么听起来是悲苦、是哀伤。它们的天籁之声告诉人们:美一旦消逝,一去不再复返。




节气专栏作者 | 青谷
编辑排版 | 摄诗

文章由本号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诗经动物、植物、二十四节气  合集

立春 · 鸟之鹥  雨水 · 鸟之鹳

惊蛰 · 鸟之莺  春分 · 鸟之燕

清明 · 鸟之鹑  谷雨 · 鸟之鵀

立夏 · 鸟之鸰  小满 · 鸟之鸠

芒种 · 鸟之鸫  夏至 · 鸟之鹈

小暑 · 鸟之鹰  大暑 · 鸟之鹭

立秋 · 鸟之鸨  处暑 · 鸟之隼


白露 · 诗经植物之蒹葭苍苍  秋分 · 诗经植物之茜荩蓼色
寒露 · 诗经植物之下泉蓍草  霜降 · 诗经植物之树之榛栗
立冬 · 诗经植物之穿荆度棘  小雪 · 诗经植物之乔木之杉
大雪 · 诗经植物之如竹苞矣   冬至 · 诗经植物之有椒其馨
小寒 · 诗经植物之松柏丸丸  大寒 · 诗经植物之念念于梓

摄影与诗歌文艺店 推荐书籍

一部轻松易读的极简中国书法史零基础无门槛读懂汉字书法发展历程

历代200多位书法名家500多幅书法作品

值得每一位书法爱好者拥有!!

促销活动5折包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远来的大雁
春回大雁归 浑河鸿雁美
鸿鹄万里知不知?
353 飞鸟集-大雁和火烈鸟篇
112.112.古诗文意象解读之雁
孤雁哀鸣(随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