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寒 • 古诗词赏析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时间是在公历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对于中国而言,这时正值“三九”前后,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冬至 · 古诗词赏析

本期赏析作者:

白岚、青谷、小杰、圣诞节、颜如

《鹧鸪天》

(宋朝)周紫芝

读尽牙签玉轴书  , 不知门外有园蔬。

借令未解銮坡去,也合雠书在石渠。

微雨後,小寒初。满斟长寿碧琳腴。

不须更问荆州路,便上追锋御府车。

《文人的软骨病》

赏析:圣诞节

        严格意义上,这并非一首写小寒节令的词作。但正好前几天读到这首词作,见有“小寒”字样,姑且当作节令词作来赏析吧,望各位读者别见怪,已免贻笑于大方之家。

        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怪就怪在同读圣贤书,立志致君于尧舜的读书人的差别。这首词作满是谄媚之意,大意如下:我在这里读完了所有装帧精美的书,竟然忘记了门外的小菜园需要打理(显示其高贵的出身,以及读书人身份,其实是十指不沾泥的官员)。下边就有意思啦,假如不是得罪了朝中重臣,怎么会在这小小的石渠校注书目呢(其意为座冷板凳)!天空下着小雨,带来了阵阵的寒意,侍妾把斟满美酒,祝我长寿的酒杯端了上来,但我也没有心思去喝(天凉心亦凉,美酒暖不过)。我现在只想着追上朝廷使者的车子回到临安去(谄媚之相跃然纸上)。

       同是获罪被贬谪的苏轼,从黄州、惠州、苏州、岭南到海南岛,从中年到晚年,越贬越远。但看看苏轼的诗作就知他的心境:“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海南万里真吾乡”的诗文。豁达乐观的心情可见一斑,从不因为自己的不公正待遇,艰苦的生活环境而谄媚当权者,要求离开倒霉的流放地,同时还教出了海南的第一个进士。

        周紫芝个人生平(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诗著名,无典故堆砌,自然顺畅。也能词,风格与诗近,清丽婉曲,无刻意雕琢痕迹。《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十六集部四云:"凡乐府诗二十七卷、文四十三卷,紫芝年过六十始通籍,而集中谀颂秦桧父子者,连篇累牍,殆于日暮途远,倒行逆施。这也许就是鲁迅先生说的文人的软骨病吧。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

 宋 陈与义

东风吹雨小寒生,杨柳飞花乱晚晴。

客子从今无可恨,窦家园里有莺声。

《小寒气候》

赏析:白岚

       东风来了,吹着雨点,仍然让人觉得冷。诗中的小寒虽然不是冬天的气候,有杨柳飞花和明媚的晚晴,但客子仿若听闻家园中莺声鸟啼,更让情愁与别离伤怀突显冷意。

       诗人现今存词只有十余首,这一首更是思乡佳作。元旦假期刚过,新年来临,小寒的寒意与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也形成鲜明的对比。

       说起诗人: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

       在朝代之间变更,战事逃离而迁都由北转南的文人墨客是否也变迁家园呢?诗人七言就道了个明白,且不论历史背景,一句客子从今无可恨,是否让远行离家的人儿也在内心产生共鸣。

       当你读诗无论人在何方,离亲人远近如何?一起来问候至亲的人儿,让心中杨柳飞花,又晴天传递着爱。

《天寒人寒·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 宋 )释祖钦

天寒人寒,大寒小寒。

热则普天匝地热,寒则普天匝地寒。

热不自热,寒不自寒。

红日上三竿,当阳仔细看。

《比俗诗更高的慧心》

赏析:青谷

       节气来时吟古诗,一旦成了习惯,便有“为说节气强吟诗”那般的尬尴。因为搜来索去,在我看来,当令的“小寒”古诗,其实真正流传而经久不凋的真是极少。若以“千说万说,不如新面一见”为要求,这首“千讨万讨,不如只在手头”的《偈颂》,倒像是“小寒”诗中不为人瞩目而遗落已久的一粒珍珠,让我一见就心生爱惜。一个久远的宋末元初释家诗人,一个五岁就出家、十六岁受戒、活了七十二岁的老先生,也一下子让我有如晤“新面”那样的鲜活生气扑面而来。

       千说万说寒令,他到底说了什么呢?据传祖钦禅师的“悟道因缘”说,十八岁就开始游方参学的诗人,矢志要究明生死大事。而有一天,经行佛殿前,当他放下一切,放下无拘束地东思西忖,忽见一株古柏虬曲着伸向大殿,心中疑团一霎打碎,平生所证种种境界一时放下,如同一个在暗室中呆久了的人,一下子走到了太阳底下。俯仰天地间的森罗万象,宇宙真性就在自然中,却用任何词语都无法明喻。于是,“偈颂”寒令,为何寒为寒、热为热,诗人并没有指点直道,而启示读诗者自己去“当阳细看”。

       “团团红日,寥寥太清”。在环球同此凉热中,咏天“寒”颂情“热”,也许是比俗诗更高的慧心吧?

《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宋)辛弃疾

听我尊前醉后歌。

人生亡奈别离何。

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

无情对面是山河。

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

而今浑不怕风波。

借使未如鸥鸟惯。相伴。

也应学得老渔蓑。

 《但使情亲千里近 无情对面是山河》

赏析:颜如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别离从来都是诗词中一抹挥之不去的蓝色忧郁,纵使安慰自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终究是明朝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稼轩居士的词,向来以豁达见长,即使离别,亦无太多小儿女作态,极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文青气氛,而是安慰彼此“ 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总觉稼轩词的气质与旁人不同,他不是用笔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读他的词,总清清楚楚地听到分明一个昂扬七尺大汉,处江湖之远依然心怀庙堂的高歌: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人家酒醉,是婉转的梧桐细雨泪眼凝噎明月花间,他酒醉,却是铁血丹心侠骨柔情,栏杆拍遍,醉卧松岗,只疑松动要来扶,用手推松曰,去!他原来并不想当词人,武艺高超,行伍出身,本应戎马生涯,为国效力,但武途政路皆不通,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喝一杯酒,送一个人,看一只鸟,种一棵花,也是一首好词了。国家不幸诗家幸,信然。

       但使情亲千里近,读到这里,你心里想起的会是谁?无情对面是山河,时空的距离,人心的变迁,只此一句,淋漓尽致。男儿到死心如铁,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啊。说不出来的烦恼,没有人懂的心意,得一知己明白,似乎便不算是委屈。世上有相似的灵魂和自己频率相通,可谓莫大的幸事,地理的距离又算得了什么呢?而今早已,浑不怕风波。

《天净沙·冬》

元 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忧伤的冬天》

赏析:小杰

        这首小令前三句“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写的是大环境。小令后两句“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写的是小环境。大环境包容着小环境,视角从远到近,让人开始想象这首小令所描绘的画面。

        一个冬天的黄昏,远远的城门处,传来响声;远远的山上,覆盖着白雪。庭院的上空,印出来清晰的月亮,弯月,弯得像镰刀。不同于其他三季,冬天的月亮显得凄冷而近。作者居住的是一个草屋,坐落于一个山中的小村,村子僻静而远。黄昏十分,家家做饭,炊烟不绝,似乎又多了些温暖和满足。

        白朴的这首小令,写得漫不经心,写法上类似于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虽然没有后者出名,但是这首小令也有自己特色。这首小令,字字写景,也字字写情。冷月黄昏,雪山水滨,已是清寒凛冽;淡烟衰草,茅舍孤村,又显寂寥冷落,更有城门处一声角声,平添一分悲凉,空气中弥漫的是孤寂和无助的忧伤。

        深冬了,天气逐渐变寒冷,南方,北方,各有各的冷法,也各有各的御寒方法,我希望大家在寒冷的冬天,能保存一份闲适温柔的心情,而不要像白朴这样忧伤孤单。


好书推荐:柏华教授编写

80位唐代诗人278收经典古诗

《教孩子读伟大的唐诗》

转载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3首古诗词赏析
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课内古诗词赏析题大全
九年级中考必背古诗词合集(27首)解读和鉴赏(新课标部编本)
(5)2015年中考试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五)
每日背诗(词) | 生查子
中考专题专项训练(诗词鉴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