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紫癜 化瘀苍术散(李博鉴主任医师

(二)方剂举例

1.紫癜2号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孙文廷老中医)

组成:生地30g,黄柏、栀子、赤芍、甘草各7.5g,板蓝根、薏苡仁各10g,茯苓皮、五加皮、芦根、秦艽各12.5g,竹叶、当归、酒军各5g。

用法:水煎服,8岁小儿1日剂量,分2次服用。

配伍特点:本方系清热渗湿汤加减而成。方中用生地为君,取其清热凉血而不伤阴之功;臣以黄柏、栀子清热燥湿解毒;佐以板蓝根清热解毒,助君凉血,薏苡仁、竹叶、茯苓皮、芦根淡渗利湿,兼清血热,秦艽祛风胜湿,通络止痛,赤芍、当归清热凉血,酒军泄热祛邪,五加皮行气利湿;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利湿凉血之功。

临床应用:适用于紫癜风热夹湿证,湿热著者,症见反复发作,皮肤瘀斑、瘀点、色紫,下肢尤多,伴膝关节热痛,心烦,舌质红,苔白腻微黄,脉象濡数。

2.连翘败毒散(《伤寒全生集》)

组成:防风、连翘、柴胡、川芎、桔梗、薄荷、羌活、栀子、玄参、升麻、当归、黄芩、芍药、牛蒡子、红花。

用法:水煎服。

配伍特点:方中用薄荷、防风、羌活、牛蒡子疏风散邪、祛风利湿;连翘、栀子、黄芩、升麻清热解毒;栀子通泄三焦,导湿从小便而出;川芎、玄参、当归、芍药、红花养血、凉血活血;柴胡、桔梗清热利咽。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散邪、清热凉血、利湿利咽之功。

临床应用:适用于紫癜风热夹湿证。若腹痛者,加延胡索;如关节肿痛者,加三七、牛膝。

3.化瘀苍术散(李博鉴主任医师)

组成:苍术、黄柏、川牛膝、泽泻、牡丹皮、赤芍各10g,薏苡仁、白茅根、生地各30g。

用法:水煎服,10岁小儿2日剂量,分2次服用。

配伍特点:本方系在四妙散基础上加减而成。方中用四妙散加泽泻、白茅根清热利湿、燥湿,导湿下行且从小便而出;生地、赤芍、牡丹皮清热凉血、通络散结。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凉血通络之功。

临床应用:适用于紫癜风热夹湿证,湿热、血热较著者。

4.青丹四物汤(余宇阳主任医师)

组成:青黛3g,牡丹皮、紫草、秦艽、当归、赤芍、益母草各15g,川芎、紫苏、防风各10g,蝉蜕、荷叶各6g,丹参、生地、白茅根各20g。

用法:水煎服,10岁小儿每日1剂量,分2次服用。

配伍特点:方中用秦艽、紫苏、防风、蝉蜕、荷叶疏散外邪、祛风利湿、疏风止痒;青黛、牡丹皮、紫草、生地、益母草、赤芍、川芎、丹参、白茅根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当归与生地相伍养血和血,以祛散风邪。

临床应用:适用于风热夹湿证。

(三)临证选方思路

对于风热夹湿之邪客犯,迫血妄行之证,临证以连翘败毒散为基础方,亦可选用青丹四物汤。若湿热较著者,可选用紫癜2号方。湿热、血热较著者,可选用化瘀苍术散。

(四)临证组方思路

风热夹湿之邪客入,与内热相搏,伤及血络,故见发斑,风盛则痒,故紫斑有痒感,湿邪留注关节,故见关节肿痛。其病因学治疗为疏散外邪,常选用疏风解表法(常用防风、荆芥、薄荷、羌活、蝉蜕等药物)、清热解毒法(常用连翘、金银花等药物)。病机学治疗为清血分热(常用生地、牡丹皮等),并重视利法、下法的应用。对症治疗为止痒,临证除选用祛风止痒之法外,亦可选用凉血活血止痒之法。祛湿之法以分利(常用茯苓、薏苡仁、白茅根等药物)为主,佐以燥湿之黄柏。祛风胜湿亦可采用“因势引导”的方法(用分利法、下法及引湿下行之牛膝)。

三、血热妄行证

(一)辨证要点

1.本证因外邪入客,与内血热相搏,导致血分热盛,其一迫血妄行,其一伤及血络。

2.有血分热盛、血络损伤的急性出血表现,如皮肤瘀斑成片、色鲜紫,鼻衄,齿衄,便血,尿血等。

3.有里热炽盛的表现,如面赤唇红、烦躁口渴、溲赤便干,舌红绛、苔黄燥,脉实有力。

(二)方剂举例

1.犀羚丹芩散(张自立主任医师)

组成:珍珠粉1g,水牛角、羚羊角各6.5g,天花粉10g,黄芩、牡丹皮各12g,生石膏、生地各30g。

用法:将水牛角、羚羊角锉细,后5味药同碾末,混匀,最后掺入珍珠粉拌匀,收贮备用。6个月以内小儿每次0.3~0.45g,6~12个月每次0.5g,2~3岁每次1g,4~6岁每次1.5g,每日3次,温白糖水送服。

配伍特点:方中用水牛角为君,以清热凉血、解毒定惊;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一可助水牛角解血分之热,一可复已伤之阴血,故为臣药;羚羊角凉肝清心、平肝息风、清热解毒,黄芩、生石膏清气分、透营转气,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牡丹皮助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珍珠粉镇心定惊。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活血、镇惊息风之功。

临床应用:适用于紫癜血热妄行证。

2.清热凉血基本方(北京儿童医院陈昭定主任医师)

组成:紫草、栀子各10g,白茅根30g,牡丹皮、生地各12g,仙鹤草、丹参各15g,乳香、黄柏各6g,青黛、木香各3g,甘草5g。

用法:水煎服,7岁小儿1日剂量,分2次服用。

配伍特点:方中用青黛、紫草、白茅根、牡丹皮、生地、仙鹤草为君,以达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臣以黄柏、栀子清热解毒、分利泄热;佐以丹参、乳香活血化瘀,木香行气活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

临床应用:适用于紫癜血热妄行证。

3.青紫汤(北京儿童医院王鹏飞老中医)

组成:青黛、紫草、乳香、白及。

用法:水煎服。

配伍特点:方中用青黛清五脏之热、平肝凉血而为君;臣以紫草凉血走皮肤、透邪于外,与君药青黛相伍,清透内外而宁血;佐以白及甘缓止痛,以治疗腹痛及胃肠疼痛、收敛止血治其急,乳香活血通络,一去凉血之弊,一为新血开道。

临床应用:适用于紫癜血热妄行证。若皮疹颗粒小而稀疏伴表证者加银花、板蓝根、白芷;若血热甚者,加牡丹皮、水牛角、玄参、生地;若伴有关节肿痛者,加木瓜、威灵仙、忍冬藤;伴有大便下血色鲜红、肛门灼热者,加地榆、白头翁、黄连。

(三)临证选方思路

临证对于血热妄行之证,一般以犀角地黄汤为主方,亦可选用犀羚丹芩散、青紫汤、清热凉血基本方等当代临床有效方剂。本证亦可选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孙文廷老中医之紫癜1号方(组成为生地25g,牡丹皮、白芍、赤芍、焦山楂、连翘各10g,黄芩、甘草各7.5g,板蓝根15g,酒军5g,干姜3g,大枣2枚,10岁小儿1日剂量)。

(四)临证组方思路

邪热与内血热相搏,导致血热迫血妄行、动血、伤络。其病因学治疗为祛邪,多用清热解毒法,常用金银花、连翘、大青叶、生石膏等药物。病机学治疗为清血热,除选用清热解毒法外,主要用凉血法,如犀角地黄汤、紫草、玄参等药物。对症治疗为止血一法,常选用仙鹤草、白及、旱莲草等凉血止血之品。若血热未减、肾气渐伤,而见尿浊有泡沫者,可用自拟方清热凉血分利汤(组成为水牛角、白茅根各20g,生地、大青叶、玄参、金银花、泽泻各10g,牡丹皮、赤芍药、益母草、紫草茸各7.5g,5岁小儿1日剂量)。

四、气不摄血证

(一)辨证要点

1.本证有气虚脾弱,不能统摄血液,致使血不归经的病因病机存在。

2.有气不摄血的症状,如斑疹久出或反复出现,颜色淡紫,稀疏散在,或便血,或大便色黑。

3.有脾虚气弱的表现,如面色苍黄、神疲乏力、易汗出、气短、纳差便溏,唇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软。

4.可兼有皮肤、黏膜、甲床苍白或萎黄等血虚表现。

(二)方剂举例

1.统血消癍汤(散)(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孙浩主任医师)

组成:党参、茯苓、黄精、谷芽、旱莲草各10~15g,黄芪6~10g,炙甘草3~5g,当归3~5g,熟地5~10g,白芍15~2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5天为1疗程。待紫癜消退、鼻齿衄止、血小板计数正常时,可将上药按一定比例配制成散剂,每服5~10g,每日3次,糖水送服,可连服3~6个月。

配伍特点:由于小儿脾常不足,加之调护失宜,化生乏力,以致气虚不摄,血溢于脾主部位而为斑。本方仿归脾汤之意,以补益脾气,统摄血液为主。方中用党参、黄芪、黄精、甘草补益脾气,当归、熟地和血养阴,谷芽运脾和胃,助补益诸药运化,旱莲草、白芍味酸性收,功擅敛阴止血。诸药合用补而不滞、温而不燥、阴阳相济、寒温平调,从而达到化生有力、气血调和、血循经行,则血止之功效。

临床应用:适用于紫癜气不摄血证。若肝气偏旺,好动易怒、出血偏多者,生白芍可用至30g。

2.参芪紫癜汤(山东中医药大学张珍玉教授)

组成:炒白术、当归、生白芍各9g,党参15g,黄芪20g,阿胶(烊化)、茜草、陈皮各6g,甘草3g。

用法:水煎服,5岁小儿1日剂量,分2次服用。

配伍特点:本证系脾虚不能摄血,致血不循经而外溢。气壮自能摄血,故当以健脾益气、养血归经为总则。方中用党参、炒白术、黄芪健脾益气,脾健则摄血有力,当归、阿胶、生白芍养血和血,茜草活血止血,陈皮和胃理气助运。

临床应用:适用于紫癜气不摄血证。

(三)临证选方思路

对于气不摄血之证,临证以归脾汤作为基础方。一般药用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合黄芪、当归补气生血,紫河车、阿胶填精补血,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养血宁心。如出血不止者,加云南白药、茜草炭、炮姜炭、仙鹤草、蒲黄炭活血止血;如瘀斑、瘀点较多者,加丹参、三七、红花活血祛瘀;如兼阳虚者,加肉桂、炮姜温肾补阳。亦可选用统血消癍汤(散)、参芪紫癜汤。本证兼阴虚者可选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孙文廷老中医之紫癜3号方(组成为白参、炙黄芪、山药、山萸肉、枸杞果、青蒿、玉竹各10g,当归、茯苓、丹皮各7.5g,熟地、龟甲各15g,珍珠母20g,大枣2枚,7岁小儿1日剂量),亦可选用王爱民主任医师之健脾滋肾基本方(组成为炙黄芪、潞党参、炙龟甲、鸡血藤、仙鹤草各15g,全当归12g,鹿角胶(烊化)、阿胶(烊化)、紫河车、炙甘草各9g)。

(四)临证组方思路

本证系脾虚不能统血,血不归经而外溢,可兼有血虚、肾虚、阳虚及夹血瘀。故其病因学治疗为健脾益气。病机学治疗为益气摄血、养血和血,使血归经而不外溢,当仿归脾汤化裁以治因、治机。养血宁络仍为病机学治疗方法之一,临证常用茜草、当归、仙鹤草之类药物,亦可选用益气温阳之品以改善全身之阳气,达到固摄血液而宁络之目的。对症治疗方法为收敛止血。本证在组方时亦可选用血肉有情之品(如鹿胶、紫河车等药物)以补助正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鹭冰医案(一)
胡桂生教授治血液病:过敏性紫癜中医诊疗技术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医治方大全
过敏性紫癜会复发吗
过敏性紫癜中医诊疗技术
治荨麻疹妙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