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朴炳奎运用八珍汤加减治疗喉癌验案举例

名医验案

朴炳奎运用八珍汤加减治疗喉癌验案举例。

患者,男,79岁,2012 年11月21日初诊。主诉:乏力3周。病史:患者于2010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血,就诊于某院,诊断为喉癌,遂于该院行咽喉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 鳞癌。因患者年事已高,身体状况较差,术后未行放化疗。此次于3周前出现明显乏力,胸部CT:右肺下叶背段可见小结节,大小约为1.4cm×1.3cm。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8年,心动过速,房颤10年。此次为求进一步中医药治疗前来就诊,现症见乏力,眩晕,咽干,无咳嗽,无咳痰,偶有鼻衄,腰膝酸痛,纳差,眠可,二便尚可,舌质淡红,苔黄,脉细弱或结代。中医诊断: 喉菌,虚劳; 证属脾肾双亏,气血不足。西医诊断: 喉癌术后,贫血,右肺占位。治法: 健脾益肾,补气养血,解毒抗癌。处方: 八珍汤加减,药用黄芪30g,太子参15g,炒白术15g,茯苓15g,当归12g,生地黄15g,炒白芍12g,川芎15g,肉桂5g,草河车15g,仙鹤草15g,陈皮10g,龙葵15g,炒三仙30g,甘草6g。3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口服贞芪扶正胶囊。患者每月复诊1 次,初期治疗以健脾益肾、扶正培元为主,使患者正气渐复,之后酌加抗癌解毒之品,同时口服西黄解毒胶囊0.5g,3次/天。患者3个月复查1次,右肺结节未见增大,一般状况良好,目前继续维持治疗中。

【处方来源】王兵,侯炜,赵彪等. 朴炳奎教授治疗喉癌经验探析 [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8):768-771.

清瘤亮喉方

【组成】太子参20g,党参20g,石斛10g,沙参10g,麦冬10g,焦山楂10g,鸡内金10g,砂仁10g,夏枯草10g,白花蛇舌草15g,皂角刺10g,佩兰10g,藿香10g,牡丹皮10g,射干6g,石菖蒲8g,龟甲10g,天花粉20g。

【功效】益气养阴,祛淡化湿,解毒散结,扶正祛邪。

【主治】喉咽鳞状细胞癌,证属气阴两虚型。症见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发声不扬,咽喉干燥,口干欲饮,少气乏力,自汗盗汗,舌淡红,少苔,脉细弱。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4周为1个疗程,连服12周。

【处方总结】

1.方解

方中党参、太子参补中益气、润肺生津,共为君药;麦冬、石斛、沙参、龟甲、天花粉协助君药养阴生津,为臣药; 佩兰、砂仁、藿香醒脾化湿理气,射干、石菖蒲、皂角刺祛痰开窍利咽,夏枯草、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散结,牡丹皮凉血活血,共为佐药;焦山楂、鸡内金健脾开胃为使药。全方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益气养阴而不碍湿,祛湿化痰而不伤气阴,共奏益气养阴、祛痰化湿、解毒散结、扶正祛邪之功。

2.临床疗效

陈万军等用清瘤亮喉方治疗喉咽鳞状细胞癌患者156例,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31例(行手术加放疗),B组40例(手术加放疗加中药清瘤亮喉方),C组45例(放疗加化疗),D组40例(放疗加化疗加中药清瘤亮喉方)。结果显示B组较A组毒性反应分级降低(P<0.05);D组较C组毒性反应分级显著降低(P<0.05)。B组患者KPS评分高于A组患者(P<0.05),D组高于C组(P<0.05)。A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38.71%,B组为62.50%(P<0.05);C组为22.22%,D组为42.50%(P<0.05)。

【处方来源】陈万军,汪冰,韩秀丽. 中药清瘤亮喉方辅助治疗喉咽癌的临床观察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7):892-895.

养阴益气方

【组成】西洋参16g,生地黄18g,玄参15g,麦冬15g,白术12g,川石斛24g,山茱萸15g,百合15g,山药30g,陈皮12g,鸡内金12g,炙甘草6g。

【功效】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喉癌术后,证属气阴两虚型。症见咽干,咽燥,乏力,汗出,五心烦热,咳痰不利,声嘶,语声低微,食欲欠佳,咽喉局部红肿,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每半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

【处方总结】

1.方解

方中西洋参,能大补元气,养阴生津;生地黄、玄参、麦冬养肺肾之阴,滋阴润喉。山茱萸、川石斛、百合均为补元阴之品,且养阴生津,助上药增加补阴之力; 白术、鸡内金、山药、陈皮等健脾益胃,以助阴液渐生;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生津之功。

2.随证加减

显著多汗、怕风者,加黄芪24g,白术10g,防风12g;咽燥口干显著者,加天花粉15g,葛根24g;喉中有痰,咳吐不利者,加川贝母15g,紫菀15g,炙款冬花18g;心烦、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睡眠困难显著者,加沙参20g,五味子15g,远志15g;咽部明显红肿疼痛者,加牡丹皮6g,赤芍12g,半枝莲15g,或蒲公英20g。

3.临床疗效

郑蓓用养阴益气方治疗喉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中药组5年生存率为64.9%,对照组为47.1%,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3年生存率为81.9%,对照组为75.1%,有显著性差异(P<0.05)。

【处方来源】郑蓓,马华. 喉部分切除术后加中医药治疗(30例临床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1994,2(1):19-20.

金东明经验方

【组成】浙贝母5g,川贝母5g,鳖甲10g,炒麦芽10g,莱菔子5g,黄芪10g,茯苓20g,生地黄10g,制附子5g,瓜蒌10g,桔梗15g,竹茹10g,百合30g,莲子心10g,柴胡5g,黄芩5g,薄荷10g,生甘草10g。

【功效】补益肺肾,益气养阴,软坚化痰散结。

【主治】喉癌,证属肺肾气阴两虚。症见声嘶,语音低微,口干咽痒,心烦失眠,畏寒,纳差,便干,精神萎靡,体型消瘦,舌淡,苔白厚干,脉沉涩结。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处方总结】

1.方解

方中浙贝母、川贝母、莱菔子、鳖甲、瓜蒌、桔梗化痰软坚散结,开宣肺气;生地黄、百合、莲子心、竹茹养阴润肺、益肾宁心;黄芪补气,茯苓、生甘草益气扶正;炒麦芽消食和胃;制附子温阳散寒,通行经脉;柴胡疏肝解郁;黄芩、薄荷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肺肾,温阳疏肝,软坚化痰散结之功。

2.名医验案

吉林省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金东明运用自拟经验方治疗喉癌验案举例。

张某,女,57 岁,喉癌根治术后1个月,喑哑2周。咽中异物感严重,咽痒,痒时必欲咳,但无痰,口腔时泛白色粉末状物,失眠、心烦、乏力严重、消瘦、畏寒、纳差、便干,已用中西医多种疗法,效果差。近2 周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并出现喑哑,故来就诊。症见精神萎靡,体型消瘦,舌淡,苔白厚干,脉沉涩结。中医诊断为虚劳病,辨证:肺肾气阴两虚为主,兼有虚寒、肝郁,治宜补益肺肾,兼温阳疏肝。以上方服用治疗。复诊,喑哑、乏力症状减轻,大便正常。以上方为主加减调治。2005年最后一次用药,声音恢复正常,除体质尚虚弱外,余症消失,体重增加5kg,后改清心莲子饮。2009年因眩晕来诊,知未复发。

【处方来源】冯占荣,金东明. 金东明教授伍用附贝蒌治喉癌验案 [J]. 吉林中医药,2011,31(1):57.

(二)风热蕴肺证

清咽利膈散

【出处】《外科理例》。

【组成】金银花4.5g,防风4.5g,荆芥4.5g,薄荷4.5g,桔梗4.5g,黄芩4.5g,黄连4.5g,栀子3g,连翘3g,玄参2.1g,大黄(煨)2.1g,朴硝2.1g,牛蒡子2.1g,甘草2.1g。

【功效】清热降火,散结利咽。

【主治】喉癌,属肺胃蕴热型。症见声音嘶哑,咽喉肿痛,喉部异物感,吞咽不利,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恶心厌食,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绛苔黄,脉洪数。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处方总结】2.随证加减

喉部疼痛甚者,加射干、延胡索、香茶菜;入睡困难者,加酸枣仁、首乌藤(夜交藤)、琥珀、合欢皮、龙齿;吞咽困难者,加刀豆子、威灵仙等;恶心呕吐者,加姜竹茹、姜半夏;口渴明显者,加生地黄、鲜芦根、石斛;出血者,加仙鹤草、茜草炭、地榆等;出虚汗者,加浮小麦、瘪桃干、穞豆衣;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厚朴、枳实;呃逆频繁者,加柿蒂、丁香;正气亏虚者,加用灵芝、白术、绞股蓝、山药、黄精。

3.名医验案

浙江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周维顺用清咽利膈散方加减治疗喉癌验案举例。

方某,主诉:喉癌术后声音嘶哑一个月。现病史:于2010年2月就诊,喉癌术后症见声音嘶哑,咽喉肿痛,喉部异物感,吞咽不利,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恶心厌食,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绛苔黄,脉洪数。中医诊断为“喉瘤”,辨证属肺胃蕴热型。以清咽利膈散方加减(金银花15g,连翘15g,玄参15g,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15g,蒲公英15g,冬凌草15g,生大黄15g,黄芩10g,黄连10g,炒牛蒡子10g,三叶青12g,车前草20g,浙贝母12g,杏仁10g,仙鹤草15g,鸡内金15g,焦山楂30g,生甘草5g)治疗,服药7剂后,上述症状均缓解。同时配合中成药治疗,坚持门诊复诊,现面色红润,纳谷寐香,无咳嗽咳痰咯血,大小便调,喉部疼痛好转。

【处方来源】李云芳,胡元,郜飞宇. 周维顺治疗喉癌经验 [J]. 河南中医,2011,31(8):848.

(三)热毒内蕴证

抗喉清音汤

【组成】金银花20g,连翘15g,蒲公英30g,玄参15g,炒栀子15g,炒知母15g,陈皮10g,砂仁10g,石斛15g,蝉蜕40g,山豆根15g,牛蒡子15g,炙香附15g,百合20g,鱼腥草30g,南方红豆杉12g(先煎1h),川贝母10g(兑服),炙鸡内金15g,甘草5g。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主治】喉癌,证属痰热互结型。症见声音嘶哑,咽喉红肿疼痛,吞咽不利,阵发性咳嗽,气急,咳吐黄痰,口臭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2天1剂。戒烟酒及辛辣。

【处方总结】

1.方解

方中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鱼腥草清热解毒散结;蝉蜕配合金银花、连翘可增强清热之功,且其甘寒清热,质轻上浮长于疏散肺经风热,使清中有散,能透邪外出,且具宣肺疗哑之功;玄参滋阴降火、清热凉血、解毒散结;炒栀子清热除烦;炒知母、石斛滋阴降火;陈皮理气祛痰;砂仁行气;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牛蒡子清热解毒透疹;炙香附疏肝解郁,理气宽中;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炙鸡内金健脾消食积;南方红豆杉抗癌;川贝母润肺止咳,化痰平喘;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之功。

2.随证加减

肺热日久者,加鲜芦根、白茅根;肺热未净,复伤食积,热伤肺络者,去陈皮、炙香附,加水牛角、败酱草。

3.名医验案

云南省中医院肿瘤科主任李斯文教授运用抗喉清音汤治疗喉癌验案举例。

刘某,男,63 岁,主诉:喉癌伴咽痛、咽干、声音嘶哑等1月余。现病史:2011年4月1日行喉镜检查,确诊喉癌。2011年4月18日其女儿带上患者至李斯文教授处就诊。就诊时症见:声音嘶哑,咽部烧灼样痛,口干苦喜饮,大便干结,纳眠可。舌暗红少津,苔薄燥,脉弦滑。中医诊断:喉积(痰热互结),以上方加减运用,先后治疗3 年余,由于患者有较好的依从性,先后服中药300余剂,配合外用封包,其间虽然出现一次反复,但经过及时救治,终于获得满意疗效。

【处方来源】冯妮,刘颖,石颖. 李斯文重用蝉蜕治疗喉癌经验 [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4):475-476.

(四)气血瘀阻证

干氏加减三甲散

【组成】三棱10g,莪术10g,穿山甲15g,蝉蜕5g,鳖甲15g,昆布10g,海藻10g,桃仁5g,红花5g,落得打10g。

【功效】活血祛瘀,清热解毒消肿。

【主治】喉癌,证属气血瘀阻证。症见声音嘶哑,咽喉干涩,刺痛,甚至痛连耳窍,面色黧黑,舌质紫暗,脉细涩。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处方总结】

1.方解

方中三棱、莪术归肝、脾经,味苦、辛,性平,具有破血消积、行气止痛的功效,为主药;穿山甲归肝、胃经,具有活血消癥、消肿的功效;再合蝉蜕祛风止痉、开音;鳖甲、昆布、海藻三者软坚散结、消肿,共起破瘀散结开音功效;桃仁、红花两者加强活血祛瘀之功;配伍落得打清热解毒消肿,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清热解毒消肿之功。

2.临床疗效

邹浩波等用干氏加减三甲散治疗喉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总有效率达94.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处方来源】邹浩波,李云英,陈彩凤. 干氏加减三甲散治疗喉癌前病变35例临床观察 [J]. 江苏中医药,2012,44(5):37-39.

会厌逐瘀汤

【出处】《医林改错》。

【组成】炒桃仁15g,南红花9g,赤芍9g,全当归9g,生地黄12g,大玄参12g,苦桔梗9g,炒枳壳4.5g,北柴胡3g,生甘草3g。

【功效】活血祛瘀。

【主治】呃逆、慢喉喑、喉痹等证属气滞血瘀者。症见声音嘶哑,咽喉干涩,刺痛,甚至痛连耳窍,面色黧黑,舌质紫暗,脉细涩。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处方总结】

1.方解

方中北柴胡疏肝解郁,透邪外出;炒枳壳理气解郁;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炒桃仁、南红花活血化瘀;生地黄清热生津,滋阴养血;全当归补血;增入大玄参,意在助生地黄以滋养柔润;桔梗乃利咽圣药,能升提肺气,并佐柴胡、枳壳升降气机,引活血祛瘀药上达病所。甘草,调和诸药,益脾和中。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之功。

2.名医验案

中药方剂学家周凤梧运用会厌逐瘀汤治疗喉癌验案举例:

韩某,男,52岁。主诉:吞咽不畅伴声嘶2月。现病史:初诊自述觉吞咽如鲠在喉,声音嘶哑,并未妨碍饮食,抗菌、消炎等药俱未能解决。遂怀疑喉癌,症见项侧、口腔、上颚各有筋脉两条,跳动不休,舌体麻木,有时舌根痉挛不能言语,胸板不能俯仰,俯则气闷痞塞。食量尚可,二便正常。遂拟方会厌逐瘀汤加味,外吹锡类散。于1969年9月初开始服用,进九剂,感咽部轻松,舌体未再痉挛,语言已自如。复诊未更方,继进十二剂,项部两侧筋脉跳动感消失,亦能弯腰俯拾,仅口腮上颚筋脉搏激,舌体仍有麻木感。再进九剂(每剂加土鳖、地龙各三钱。土鳖活血化瘀,治木舌强硬; 地龙通络痹,治木舌喉痹),仍用锡类散,日吹2~3次,并用生蒲黄每日敷舌面两次,每次敷5min即行漱去。调治月余,痊愈。

【处方来源】周凤梧. 会厌逐瘀汤治喉症 [J]. 山东医药,1977,(6):43.

(五)痰浊凝聚证

补肾软坚方

【组成】白花蛇舌草300g,生地黄、熟地黄各300g,黄芪300g,当归100g,虎杖150g,海藻150g,昆布150g,黄药子100g,水蛭100g,夏枯草300g,佛手150g,威灵仙150g,射干100g。

【功效】软坚散结,补肾固本。

【主治】喉癌,证属痰浊凝聚型。症见口干咽干,喉中燥痛,痰中带血,全身无力,声音嘶哑低微,夜间痛重,不思饮食,大便干,舌质红,苔黄燥,脉滑。

【用法】加水共煎3遍,浓缩至2500ml,加95%乙醇1500ml,冰冻24h过滤,去除乙醇,加蜂蜜至3000ml,再加适量防腐剂、助溶剂,每毫升含生药1g,每服30ml,日3次。

【处方总结】

1.方解

方中黄芪补气健脾,利水消肿;当归补血活血;生地黄、熟地黄补肾,白花蛇舌草、虎杖、黄药子、水蛭、夏枯草、海藻、昆布、威灵仙、佛手、射干化瘀软坚散结,以蜂蜜缓其性、调其味。

诸药合用共奏软坚散结,补肾固本之功。

2.名医验案

刘会等运用补肾软坚方治疗喉癌验案举例。

患者,男,72岁,主诉:咽喉干燥伴声音嘶哑1个月,病理报告为鳞状细胞癌伴淋巴结肿大。初诊(1999年5月10日)时症见口干咽干,喉中燥痛,痰中带血,全身无力,声音嘶哑低微,夜间痛重,不思饮食,大便干,舌质红,苔黄燥,脉细数。经治疗后现见头晕心慌、咽干基本消失,声音已不嘶哑,纳眠好。左颈部淋巴结缩小为2cm×2cm,中度硬,可活动,压痛减轻,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辨证: 肾阴亏耗,痰瘀阻络。治宜软坚化瘀,补肾固本。以上方治疗,同时服自制胶囊,药物组成:人参10g,西洋参15g,生牡蛎30g,白芍30g,浙贝母15g,桔梗10g,生甘草10g,研细粉装胶囊,每粒0.5g,共360粒。每次4粒,日3次。至1999年12月9日复查时,声音洪亮,面色红润,饮食如常,舌质红润,苔薄白,脉沉弦有力,左颈淋巴结未触及。

【处方来源】刘会,王令祥. 喉癌治验 [J]. 山东中医杂志,2002,21(2):119-120.

(六)阴虚火旺证

张赞臣经验方

【组成】大白芍9g,川百合10g,南沙参10g,北沙参10g,天花粉9g,白桔梗4.5g,生甘草2.5g,嫩射干4.5g。

【功效】敛阴养津,祛痰利咽。

【主治】喉癌,证属阴虚火旺者。症见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口干舌燥,舌质干红,苔黄,脉数。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处方总结】

1.方解

方中南沙参、北沙参、川百合、天花粉滋养肺胃阴液;大白芍增加敛阴养津之力。白桔梗升提肺气,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嫩射干清热解毒,增强祛痰利咽之力;生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敛阴养津,祛痰利咽之功。

2.随证加减

头晕目眩者,加嫩钩藤、杭菊花;两目红丝缭绕者,加杭菊花、粉牡丹皮;喉头无痰而喑哑者,加玉蝴蝶、凤凰衣、藏青果;睡眠困难者,加炙远志、合欢花、淮小麦、忘忧草;胸闷者,加广郁金、炒枳壳、野蔷薇花;痰黏喉头者,加川贝母粉、地骷髅(地枯萝)、广橘白;纳少、腹痛者,加广木香、土炒白术、台乌药;肾虚遗尿者,加益智、制何首乌、山茱萸益肾养阴;大便干燥者,选加瓜蒌子、制何首乌、桑椹滋阴润肠通腑;咽部焮红、赤脉纹粗而色红者,加粉牡丹皮、赤芍并配用珠黄青吹口散[珍珠、飞青黛、牛黄、川黄连、西瓜霜、薄荷叶、尿浸石膏(煅、水飞)、人中白(水飞)、老月石、天竺黄、冰片、生甘草,诸药适量,共研极细末]吹喉;咽底壁结节色淡而肥厚者,加生薏苡仁、茯苓、泽泻;阴虚喉痹恢复期患者,用珠儿参、嫩射干、白桔梗、生甘草等药适量,以开水泡,代茶常饮之,巩固其疗效。

3.临床疗效

郑昌雄等用养阴利咽汤治疗喉癌患者37例,1个半月至2个月为1个疗程。以经1个疗程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者为显效; 症状和体征好转者为有效;症状和体征改善不稳定或无改善者为无效。结果本组显效者11例,有效者18例,无效者8例,总有效率为78%。

【处方来源】郑昌雄,张剑华,陈亚南. 著名老中医张赞臣运用“养阴利咽汤”治疗阴虚喉痹的经验 [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5):18-1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快速记忆方剂学,非常实用!
清热方剂总汇收集整理(241~270方)
肿瘤科名方验方|〖喉癌〗之65首
张沛虬医案(六)
系列方1761
治喉癌老偏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