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当代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文献的知识发现

结果:1.症状特征优先度较高的症状属性为:下腹部疼痛(下腹胀痛、下腹刺痛);腰骶疼痛(腰骶酸痛);月经不调(经量过多、阴道不规则出血);带下异常(带下增多);神经衰弱症状(疲乏无力);大便异常(大便干或便秘);小便异常。其中,下腹部疼痛最常兼见腰骶疼痛,腰骶疼痛最常兼见腰骶酸痛,带下异常最常兼见带下增多,月经不调最常兼见经量过多或阴道不规则出血,神经衰弱症状最常兼见疲乏无力,大便异常最常兼见大便干或便秘。

2.既往史分布优先度较高的既往史属性有:不孕症、急性PID史、慢性PID史、不洁性生活史、人流或清宫史、异位妊娠史、宫腔手术史、顺产史。其中,不孕症最常兼见急性PID史,急性PID史最常兼见慢性PID史,慢性PID是最常兼见人流或清宫史,不洁性生活史最常兼见盆腔手术史。


3.妇科检查和辅助检查分布优先度较高的妇科检查和妇科检查和辅助检查属性有:双合诊阳性(附件区压痛、子宫压痛);B超检查提示异常(B超示输卵管卵巢包块或脓肿或囊肿、B超示输卵管腔积液或增粗、B超示盆腔包块、B超示盆腔游离液体);输卵管造影提示异常(造影示输卵管部分或全部阻塞)。其中,双合诊阳性最常兼见B超检查提示异常,B超检查提示异常最常兼见B超示输卵管卵巢包块或脓肿或囊肿,输卵管造影提示异常最常兼见造影示输卵管部分或全部阻塞。


4.舌苔脉分布优先度较高的舌苔脉属性有:舌红、舌黯、舌有瘀点;苔腻、苔白、苔薄、苔黄;脉滑、脉弦、脉细、脉沉。其中,舌红最常兼见脉弦,脉弦最常兼见舌黯,舌黯最常兼见苔腻,苔腻最常兼见苔白,苔白最常兼见脉细。


5.证型分布优先度较高的证型属性有:血瘀证、湿热证、气滞证、寒凝证、湿浊证、热象证、肝郁证、气虚证、阳虚证。其中,血瘀证最常兼见湿热证,湿热证最常兼见热象证,气滞证最常兼见寒凝证,寒凝证最常兼见湿浊证。


6.治法分布优先度较高的治法属性有:活血法、祛湿法、清热法、止痛法、补肾法、疏肝法、通络法、健脾法、温经法、益气法、温阳法。其中,活血法最常兼见祛湿法,祛湿法最常兼见清热法,止痛法最常兼见通络法,补肾法最常兼见健脾法。

7.内服中药(不含药量)属性偏序结构图的知识发现优先度较高的内服中药(不含药量)属性有:

赤芍、当归、延胡索、茯苓、丹参、白芍、大血藤、香附、败酱草、甘草、牡丹皮、白术、川芎、薏苡仁、柴胡、桂枝、桃仁、莪术、牛膝、白花蛇舌草、乌药等共21味药物。


把以上药物的功效分类、四气、五味、归经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清热药、寒性药物、苦味药物、归肝经药物使用最广泛,活血化瘀药、平性药物、甘味和苦味药物、归脾经的药物使用优先度居于第二。


8.内服中药(含药量)属性偏序结构图的知识发现优先度较高的内服中药(含药量)属性有:

赤芍6至15g,延胡索3至15g,茯苓6至15g,甘草3至10g,丹参5至15g,当归3至12g,香附5至12g,桂枝2至15g,柴胡5至15g,牡丹皮5至12g,川芎5至12g,白术6至15g,桃仁3至12g,莪术6至15g,大血藤30g,牛膝3至15g。


除了大血藤以外,其他药物用量均在15g以内。大血藤为清热解毒药,用量优先度最高的是30g。提示当代医家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时对清热解毒药的用量偏大。


9.灌肠中药(不含药量)属性偏序结构图的知识发现优先度较高的灌肠中药(不含药量)属性有:

败酱草、赤芍、莪术、丹参、蒲公英、大血藤、延胡索、三棱、黄柏、皂角刺、当归、没药、黄芪、甘草、鸡血藤、大血藤、花椒。把以上药物的功效分类、四气、五味、归经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温性药物、苦味药物、归肝经的药物使用最广泛,利水渗湿药、寒性药物、辛味药物、归脾经的药物次之,补气药、甘味药、归心经的药物位居第三。


10.灌肠中药(含药量)属性偏序结构图的知识发现优先度较高的灌肠中药(含药量)属性有:败酱草30g,莪术9至15g,三棱9至15g,赤芍10至15g,黄柏9至15g,蒲公英30g,大血藤30至35g,败酱草15至20g。清热解毒药用量偏大,在15-35g范围,其余药物用量均在15g以内。


11.两两属性偏序结构图的知识发现在症状-药物属性偏序结构图、妇科检查和辅助检查-药物属性偏序结构图、舌苔脉-药物属性偏序结构图、治法-药物属性偏序结构图中优先度较高的前20味药物的分析,从功效分类角度,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使用最广泛;从四气角度,寒性药物和热性药物的使用最广泛;从五味角度,苦味、辛味和甘味药物使用最广泛;从归经角度,归肝经和脾经的药物使用最广泛。结论:1.当代医家在诊断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时主要是借助患者下腹部疼痛、腰骶疼痛、月经情况、白带情况、妇科检查和辅助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分析,并重视既往病史的问诊和采集,以了解疾病的病程和过往的治疗效果。2.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当代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文献的知识发现中,结合患者的症状、检查结果和舌苔脉进行证型的确立,本文知识发现结果显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实证居多,虚证亦不在少数,是一个虚实夹杂的综合性疾病。3.确立具体治法之后,当代医家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注重内外合治,内服药以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的优先度较高,灌肠中药中优先度较高的药物除了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外,还包含了利水渗湿药和补气药。4.关于药量,内服中药和灌肠中药的清热药用量偏大,在15-35g范围。其余药物用量多为15g以内的常规用量。可能原因是盆腔炎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湿与热,到了后遗症阶段仍有湿热邪气未清,故加大清热药的用量有利于获得较好的疗效。5.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当代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文献的药物知识发现中,功效属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的药物、四气属寒性和温性的药物、五味属苦味和辛味的药物、归经属肝经和脾经的药物优先度较高,是当代医家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常用药物类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盆腔炎的诊治-郭李燕
高建忠运用麻附蝉葶方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用药规律分析
如何判别七彩是否健康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危害大!严重会导致不孕,甚至死亡
是盆腔炎么?
发汗药热服 清热药冷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