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韦企平中医眼科主任医师经验方11首

1.疏风祛痒饮

组成:

白蒺藜10g,荆芥10g,野菊花10g,银花10g,浮萍10g,地肤子10g,丹皮10g。

功用:

疏风止痒,清热凉血。

主治: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及外感风热,目赤目痒的浅表眼病。

方义:

方中以辛温之荆芥、白蒺藜,与寒凉之银花、野菊花合用,疏散头目风热而止痒,共为主药;且荆芥、蒺藜、银花兼入血分,与辅药丹皮共奏凉血活血之效,正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浮萍与地肤子除疏散风热外,皆有消肿止痒之功,共为辅药。全方温凉并用,疏风而不助热,解毒安血而无凉遏之弊。

2.散结丸

组成:

夏枯草15g,连翘15g,生牡蛎30g,玄参15g,浙贝母15g,陈皮10g,赤茯苓15g,赤芍10g。

功用:

清热散结,消肿止痛。

主治:

巩膜炎、泡性角结膜炎、眼眶炎性假瘤及甲状腺相关眼病。

方义:

夏枯草与连翘皆为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主药,生牡蛎、浙贝母为辅,共助软坚散结之功;陈皮合赤茯苓行气化痰利湿,赤芍凉血散瘀,使气血畅行,病邪消散;玄参清热解毒兼以滋阴,以防诸苦寒药驱邪的同时有伤阴之弊。

3.退翳汤

组成:

生黄芪30g,生地15g,木贼草10g,密蒙花10g,石菖蒲10g,青葙子10g,白蒺藜10g,天花粉15g,柴胡10g,蝉蜕6g。

功用:

益气滋阴,退翳明目。

主治:

反复发作或久病迁延,正虚邪留的不同病因角膜炎,角膜溃疡恢复期及早期角膜白斑,云翳。

方义:

久病耗气伤阴,本方以益气之黄芪、滋阴之生地,与明目退翳之木贼、蒙花、蝉蜕合用扶正祛邪,且黄芪有托邪外出之功;天花粉助生地滋阴清热。黑睛角膜在脏属肝,故辅以清肝、平肝、疏肝之青葙子、蒺藜、柴胡,且柴胡兼有疏散外邪之效;再以菖蒲为佐助,开窍明目,全方共奏益气滋阴、退翳明目之效。

4.青盲一号方

组成:

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0g,党参15g,白术10g,菊花10g,枸杞子10g,石菖蒲10g等。

功用:

益气养血,补肾明目。

主治:

用于治疗原发病已去除或病因不明,病程迁延而导致精血不足、情志不畅、脉络不通的“肝郁血虚型”视神经萎缩患者。

方义:

本方是以疏肝养血之逍遥散为基础,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和脾,三药合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为主药;党参、白术等补中健脾,枸杞子等补益肝肾,均为臣药;石菖蒲、菊花为佐使药,开窍明目,并有引经之用,使药力上达目窍。诸药合用,则肝郁得解、精血得补、脾虚得健、脉络得通、目系得养而神光复明。

5.目舒丸

组成:

熟地15g,当归10g,川芎6g,白芍10g,防风10g,白芷10g,木瓜10g,全蝎3g。

功用:

养血活血,祛风通络。

主治:

血虚血瘀性目痛目胀,久视书本、电脑后目痛不适,视疲劳者及眼睑痉挛者,对排除了器质性眼病或病因不明的眼痛也可服用。

方义:

凡疼痛性疾病无外乎“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本方以四物汤养血活血,使瘀者通、虚者荣;再以防风、白芷疏风止痛,其中白芷入阳明经,善治前额眉棱骨痛;虫类药全蝎搜剔经络中之风邪、瘀血,木瓜舒筋活络,且木瓜味酸,与甘味药合用酸甘化阴,与“风中之润剂”防风皆有虽疏散走窜而不伤阴血之特性。诸药合用,则外邪去,脉络畅,目珠得养,病自除。

6.目络通

组成:

黄芪30g,太子参20g,生地15g,当归10g,川芎10g,鸡血藤10g,丝瓜络10g,丹参10g,路路通10g,枳壳10g,红花10g,桔梗10g。

功用:

益气养血。

主治:

气虚血瘀或气血偏亏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萎缩、青光眼视神经病变、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及高度近视眼底病变。

方义:

“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本方以益气之黄芪、太子参为君,以四物减白芍之收敛,养血活血为臣;鸡血藤、丹参皆助养血通络之效,丹参更有“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之称;丝瓜络、路路通、红花为佐,加强化瘀之力;枳壳、桔梗一升一降,使气机通畅,气血通行,目系得养,且桔梗为佐使药,兼有引诸药力上达目窍之功。

7.参芪苓桂术甘四子丸

组成:

生黄芪30g,党参15g,炒白术15g,茯苓10g,桂枝6g,甘草6g,当归10g,木香10g,车前子15g,枸杞子10g,菟丝子10g,楮实子10g。

功用:

健脾利湿消肿,补肾开窍明目。

主治:

视网膜脱离手术前后,玻璃体切割或视网膜光凝术后,以及多种眼底血管性或炎性疾病伴有黄斑水肿者。

方义:

脾胃为后天之本,运化之枢,方中以黄芪益气利水消肿,参、苓、术、草益气健脾,合桂枝温经通脉、助阳化气,则中焦健运,水液畅行,湿利肿消;当归养血活血、木香行气;枸杞、菟丝、楮实、车前四子明目并滋补肝肾阴阳,车前助前诸药利水渗湿。全方先后天并补、阴阳同治、气血双行,则邪去正安目自明。

8.消肿散结丸

组成:

银花10g,连翘10g,玄参10g,生牡蛎15g,浙贝母10g,牛蒡子10g,神曲10g,鸡内金10g,生甘草6g。

功用:

清热消肿,健脾化痰。

主治:

麦粒肿。

方义:

本方以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为主药;玄参味苦咸,性寒,可解毒,疗瘰疬、疮毒而消肿;牛蒡子辛散苦降,可宣肺祛痰,解毒消肿,共为辅药;浙贝、牡蛎、鸡内金化痰散结软坚,且鸡内金与神曲、甘草合用可健运中焦,以防诸寒凉药祛邪的同时中伤后天之本;生甘草更有解毒、调和诸药之佐使之功。诸药合用,既祛邪为重,又注意顾护脾胃之本。

9.桑菊增液汤

组成:

桑叶15g,菊花10g,丹皮10g,生地20g,麦冬15g,玄参10g,石斛10g,枸杞子10g薄荷8g。

功用:

养阴增液,清肝明目。

主治:

睑板腺功能障碍,尤其是伴有蒸发过强型干眼的患者,干眼。

方义:

主药生地、麦冬、玄参三味组成的增液汤来自《温病条辨》,原方药量大,又均属质润多汁偏寒之品,重用意在攻下润燥通便;然本例旨在补液“增水行舟”,又加石斛、枸杞子滋肺、胃、肝、肾诸脏之阴精,濡养目珠,共为辅药;方中桑叶、菊花归肺、肝、肾三经,可清肝明目,清肺润燥,且桑、菊味甘苦疏散,轻清上扬,既制诸阴药之滋腻凉遏,又引诸凉药上达目窍、眼表;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络脉通、津血行,目睛才得以滋养;加上薄荷辛凉发散清热,芳香通窍透疹,兼能祛眼睑皮肤瘙痒。故该四味药同为引经报使的佐使药,又有一定的辅药作用。

说明:

内服或熏蒸均可。

10.杞菊甘露方

组成:

枸杞子10g,菊花10g,石斛10g,北沙参10g,玉竹10g,麦冬10g,桑叶10g,薄荷10g。

功用:

补肝肾之阴,生津润目。

主治:

干眼,干燥综合征,伴有蒸发过强型干眼的睑板腺功能障碍。

方义:

枸杞子甘平质润,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菊花甘寒清凉,散风热,清肝明目;两药合用,共为君药。石斛味甘,性微寒,养胃阴,生津液,滋肾阴兼除虚热;北沙参味甘淡,性微寒,清肺热,养肺阴,又能养胃阴,生津液;麦冬清养肺胃之阴而润燥生津,玉竹补阴润燥,生津止渴;四药合用皆可增强养肺胃、肝肾之阴,润肺胃、肝肾之燥,同为臣药。桑叶轻清疏散,又甘寒清润,既善祛风热之邪,又清肺润燥;薄荷味辛性凉,轻浮上升,功善疏散上焦风热;该两药既辅助君臣药,又可引诸药上行直达病所。

说明:

熏蒸为主,也可内服。

11.黄斑水肿方

组成:

防己30g,黄芪30g,白术20g,炙甘草10g,青风藤15g,茯苓15g,生姜6g,大枣6g。

功用:

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主治:

各种眼底血管性或炎性疾病伴有黄斑水肿者,葡萄膜炎伴发黄斑水肿及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

方义:

防己入膀胱、肺、脾、肾四经,可祛湿利水消肿,配黄芪补气固表,行水消肿,二药辛甘发散为阳,既可益气扶正,又可祛邪利水,标本兼顾,补泻兼施,同为主药;青风藤入肝、脾二经,通经入络,善治一切风疾,以风气通于肝,风能胜湿,湿气又通于脾,故有祛风胜湿之功;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三味药均为辅药;生姜健脾化湿,大枣健脾,固水之上源,共为佐药;炙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肝硬化的治疗中药三验方
内科中医临床秘方(20-29)
部分食物的归经及功用
卫生职称考试-中药学-补益剂
方剂学笔记完美版(三)
兽用中草药方剂与猪病防治应用(十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