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固冲止崩汤(梁文珍)

4.固冲止崩汤(梁文珍)

【组成】山茱萸20g 枸杞子20g 川断10g 蒲黄炒阿胶10g 五味子10g 炒白术10g 党参10g 煅龙牡各20g 炒黄柏5g

【功用】益肾,固冲止血。

【主治】月经过多、崩漏肾气虚证。证见:月经量多或阴道流血不止,色淡、质稀薄;头晕耳鸣,小腹空坠,倦怠乏力。舌质淡白,苔薄白或白润,脉迟缓无力,尺脉尤显。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方中山茱萸酸涩微湿,强阴益肾;川断温补肝肾,专治“妇人崩冲漏血”;五味子酸涩暖脾止滑脱;枸杞子平肝补肾益精固冲;阿胶气味俱阴,既入肝养血,又入肾滋阴,功能补血,滋阴,止血,蒲黄炒之,减其腻性,强其止血之功;党参、白术健脾益气,固冲止血;煅龙牡收敛固涩,平肝益阴;黄柏凉血、行血、止血,炒之去其苦寒之性。全方共奏益肾养肝,固冲止血之效。

【加减】四肢欠温,加鹿角胶10g(烊);量多,加黄芪10g;少寐多梦,加炒枣仁10g;小腹隐痛,加当归10g;淋漓不净,加三七粉10g(冲)。

【点评】月经过多或崩漏因肾气虚血不固而下陷者,治当有三:①酸敛止血以塞流;②温肾益气以澄源;③补益肝肾以固本。本方选药三者兼顾,力专肝肾下焦,酸以敛阴,涩以防脱,并佐以滋阴养血、益气行血、潜阳凉血之味,以防血溢脉外成瘀,复致血不循经而外溢,以及血去阴伤,虚热内扰,血海不宁而出血不止等弊端。临诊山茱萸,枸杞子多用20g为宜,以图肝肾双调,敛阴涩精止血之效。

【验案】季某某,女,17岁,就诊时间:2001年6月。月经严重紊乱1年,持续性阴道流血25天未净。经行量多如崩或淋漓不净,本次阴道出血开始量多色红夹血块,经用中西药止血后量减少,现25天未净,量少,色淡如水,头晕乏力,小腹空坠,心慌气短,面色萎黄。子宫附件B超未见异常,舌质淡白,苔薄白,脉缓弱。治法:益气固冲止血。方药:益气固冲汤5剂。服4剂后血止。

5.安冲止血汤(何秀川)

【组成】川中膝20~30g 地榆20~30g 当归15g 白芍15g 生地12g 川芎10g 三七粉4g(冲)

【功效】固崩止漏,安冲止血。

【主治】妇女各种原因引起的崩漏证。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方中川牛膝补肝肾,通经活血化瘀;地榆凉血止血,收敛,以上二药一通一止,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血的特点;再配以四物汤,芎、归、地、芍,养血调经;加三七以增其消瘀止血之功效。诸药合用,共奏固崩止漏,安冲止血之功。

【加减】血热迫血妄行者,加侧柏、茜草;脾虚不摄者,加黄芪、党参;血瘀阻滞、血不归经者,加蒲黄、灵脂、月桂,杭菊改赤芍,并重用川牛膝;若肾虚,封藏不固,经血淋漓者,加仙茅、仙灵脾、知母、菟丝子等。

【点评】本方特点在于固本澄源治其本,塞流止血治其标,是标本兼顾的组方。固本即补肝肾、安冲脉,牛膝、四物汤为之;澄源即是祛瘀阻,通血脉,使血归正道,牛膝、川芎、当归为之;塞流止血即堵漏筑堤,地榆、三七为之。故可随症加减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崩漏。

【验案】王某,女,38岁,1989年3月31日初诊。患者怀孕50天行刮宫术,术后2个月经血始来,淋漓不断已2月余,色深黯,伴有瘀块,腰酸,腹部隐痛,经西医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曾服丙酸睾酮,己烯雌酚等药不效而来诊。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属气虚血瘀,血不归经。予安冲止血汤加减。处方:川牛膝24g,地榆20g,生黄芪30g,当归15g,香附12g,海螵蛸20g,赤芍12g,甘草6g。水煎分2次早晚温服,日1剂。4月7日复诊:上方3剂经血基本停止,又服3剂而愈。

6.二至龙牡汤(盛玉凤)

【组成】旱莲草15g 女贞子15g 生地黄30g 生白芍20g 生龙骨30g 生牡蛎30g 山萸肉12g 仙鹤草15g 冬桑叶20g 马齿苋15g 炒党参12g

【功效】滋阴清热,固涩止血。

【主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属阴虚血热,冲任不固者。症见崩漏,及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尽,经期延长,经色鲜红,舌红苔薄,脉弦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方中重用生地、白芍滋阴凉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位中医妇科大师,对天下女人的嘱咐(朱南孙)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方19首)
崩漏治验2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益肾止血汤
崩漏的辩证论治
崩 漏--名医屡效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