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痛风、类风湿的用药技巧
userphoto

2023.08.25 山东

关注


小编导读

痹病属临床常见中医病证,西医学中的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都属于痹病的范畴。痹病关键在一“痹”字,因各种原因导致经脉痹阻,不通而痛,常累及关节。痹病的治疗有一定的难度,治疗时应从哪方面入手呢?名医的毕生总结如下——


1.综合分析,明辨纲要,平衡整体

诊治痹病,必须全面诊察分析病情,综合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病之久暂、体征、病位的酸麻胀痛反应以及发病的季节和时间等,把搜集的所有内容及其所联系的各个方面综合,辨清属何类证候,何种痹病。

老师言明:治痹首先要明确每个病状之属性,然后明确整体的属性,即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辨清痹证属阴属阳的前提下,再辨清表里寒热虚实之六要。

治疗过程则是调节阴阳动态平衡过程,即所谓“以平为期”。六要中以辨虚实为主。任何病证都要明辨虚实两大方面,即矛盾的主要方面,病在表有虚实之异,在里有虚实之别,在寒有虚实之分,在热亦有虚实的不同,尽管错综复杂,皆可一纲统之。

2.审内辨外,把握标本,调治结合

痹病种类繁多,有五脏痹、六腑痹、五体痹,以其因受邪和症状不同又有行痹、着痹、痛痹、热痹、寒热错杂痹之别。从众多的痹病可知,痹有感受外邪而成者,有由内而生者。外邪侵袭机体,由表及里,留着肌肤、筋骨、关节等处,阻滞经络气血,遂发痹病;若五脏气血不足,精血衰少,则肌肤、筋骨、关节、经脉失养,亦可致痹病。

由外而病多实证,从内而生多虚证,治法则截然不同,定要审清辨明内外错综、虚实兼夹之证,把握标本,抓住病机变化,以施之相应治法。《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而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这是辨治之宗旨,也是治痹之大法。

1986年7月20日治一孙姓患者,男,49岁,某乡农民,初诊见症:身热,汗出多,且热势不退,历节红肿热痛,双膝尤剧,拒按,扪之灼手,舌红赤,苔黄略腻,脉滑数。患类风湿关节炎30余年,经常服用强的松、氟美松等激素类或解热镇痛类西药对抗性治疗,近几年比较平稳,周身大部分关节已僵直变形,丧失劳动能力。近日因暑热贪凉,露风而卧,沉疴骤起,关节肿痛不可着床,彻夜叫喊不能成寐,属湿热痹证,治以清热解暑,祛湿止痛,白虎加术汤3剂,药后病势顿衰,易术加红参10g,又进3剂,肿痛消退如初。

3.痹情交错,审时度势,综合治理

临床所见痹病,兼夹错杂之证偏多,有虚实兼见者,也有寒热并存者,有表而兼里者,也有或阴或阳者,总之,由于感受邪气的性质及体质虚弱等因素的不同,病证变化无常,须认真观察轻重而施。

病轻浅者,首按八纲辨析,再辨脏腑、经络之属,法以扶正达邪,疏通经络,标本兼顾,可数证兼治;新发重病,邪气盛实,痛热剧烈者,当用重剂,集中药力攻邪。

4.痹病不已,法宜祛湿,使余邪势孤

痹病多有缠绵之证,或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究其所因,乃湿为主邪,湿寒风热合而为痹。湿为阴邪,重浊黏腻,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夹寒风热等邪留着机体,久羁不去。湿邪是痹之主邪,但脾气旺盛则无湿可留。脾气虚弱,湿邪外感内生,留着肌肤、筋脉、关节,闭阻经络气血,使痹久不已。

当明兼夹和变化之证,祛湿大法因证而立,药据法施。湿浸肌肤,使营卫失和,见麻木楚痛,宜解表胜湿药,如麻黄、桂枝、防风、羌活、独活、防己、苍白术之类。寒湿相合,侵于肌肤筋骨之间,拘挛作痛,麻木不仁,宜温经化湿之药,如干姜、黑附子、肉桂、巴戟天之类,湿热侵入,或由外直入,或由湿蕴久化热,使关节肌肉灼热,汗出,肿胀疼痛,宜祛湿清热相兼之品,首要祛湿,湿去热孤,痹可骤减,如苍术、黄柏、木瓜、生薏米、蚕砂、地龙、连翘、桑枝之类。

归纳治湿痹三大法为:邪在表,宜汗而散之;在血脉,宜行而除之;在筋骨,宜温而化之。三法皆在祛湿,邪在局部,宜引经治之,弥漫表里,宜三法合而治之。



余治张姓痹病患者,男,58岁,某市交通局千部,1986年11月12日初诊。左踝关节漫肿剧痛,彻夜不寐,疼痛难忍,曾服中药月余不效,严重时肌肉注射杜冷丁及安定(镇静药加强止痛作用)方能缓解片刻,由于痛不能忍,夜间延余诊治。症见痛苦面容,呻吟不止,诊视左踝部位漫肿,触之皮肤冷凉,畏寒怕风,拒按,舌质暗淡,苔白滑厚,脉沉细。

先予针刺后疼痛稍缓,旋即入睡,法以温经散寒,化湿通络,选大乌头汤加味。制川川乌6g(先煎),麻黄3g(先煎),白芍30g,黄芪15g,甘草6g,炒薏米15g,木瓜6g,独活12g,络石藤15g,巴戟天10g,肉桂6g(后下)。

二诊:痛去大半,局部漫肿见轻,迭进二剂,肿痛基本消失,唯局部麻凉,病势转向轻缓,法以温补肝肾,濡养筋骨,投右归饮化裁30剂而愈。



5.痹百法,旨在通调,内外和畅

痹病是当今的多发病、常见病,有些痹病缠绵难愈,更成了现阶段的疑难病,如尪痹(类风湿关节炎、氟骨病)、燥痹、历节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历节病(痛风病)等,主要与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有直接关系。所产生的内外湿邪便成了主要淫邪。与风寒热相合,阻闭气血,而见肌肉、关节疼痛等症。老师强调了湿邪为患,也强调了“合而为痹”。

关于病机演变,老师强调,痹病无论是邪实还是正虚,都存在着“不通”的问题。古今百般治法,通调为要,是解决疼痛、肿胀、发热、麻木不仁及机能障碍的根本大法。老师说:欲治痹病,不可囿于常法,道法自然,法无定法,法据证立。宜心小胆大,智圆行方,融汇变通,可使药无虚发。治痹百法,终在“通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病机与临床·下篇·第二章·肢体关节疼痛
痹症
中西医观点论痹症——痹症
[转载]痛风与脾胃有关
痹证论治五法(转载)
第三届国医大师医道传承——李业甫:病证合参,筋骨并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