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保守治疗(精美课件)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指肱骨解剖颈下2~3cm处的骨折。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方,相当于大、小结节下缘与肱骨干的交界处,是松质骨和密质骨交界处,是应力上的薄弱点,易发生骨折。而肱骨解剖颈很短,骨折较罕见。紧靠肱骨外科颈内侧有腋神经向后进入三角肌内,臂丛神经、腋动静脉通过腋窝,严重移位骨折时可合并神经血管损伤。肱骨外科颈骨折较常见,多见于老年人,女性发病率高。

在首届杨氏正骨培训班上,湘潭市中医医院的曹谦主任分享了一个关于肱骨外科颈骨折保守治疗精彩课件,今天分享给大家!

肱骨外科颈骨折除了常见于老年患者,其实在儿童患者也并不少见。

现代医学多采用neer分型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但对于保守治疗的指导意义不大。

我们临床上多根据骨折受伤机制及远折端移位方向来分型,一般分为外展型、内收型及骨折合并脱位型,最简单区分方法就是看X线片正位上骨折断端成角方向,断端向内成角为外展型,断端向外成角为内收型。

我们中医骨伤科治疗骨折有四项基本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我们杨氏骨伤科除了遵循这四项基本原则外也有自己鲜明的学术思想:平衡为本、功能至上、防治同步。这些学术思想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时体现得尤其明显。我们无论在手法复位和夹板外固定上都强调平衡为本,内收型的我们外展复位,外展型的我们内收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时也需要注意力的平衡,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我们强调的是功能至上,不会强求骨折解剖复位,主要是尽快恢复肩关节功能。我们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同时就会指导肩、肘、腕功能锻炼,取到避免肩、肘、腕关节粘连、肌肉萎缩的预防作用。

这是我们教科书上的经典图示,根据骨折的类型分别采用不同手法进行复位。

那我们来看看典型病例,这很明显是一例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

其实手法复位我们可以做到更轻柔一点,单人也可以复位。

观看复位视频请点击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单人复位法(附完整复位固定视频)

复位固定后拍片复查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

近一个月拍片复查示骨折线模糊。

患者伤后半年随访功能恢复良好。

这也是一例典型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

予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拍片复查

治疗一个月拍片复查示骨折线模糊,但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就是肩关节半脱位,这种情况较为常见,这种脱位是一种假性脱位,无需刻意复位,积极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肩关节活动就可以逐步恢复。

伤后半年随访拍片示骨折愈合良好。

患肢肩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复位只是成功的开始,有效的固定才能巩固胜利成果,那么怎么固定呢?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四块杉树皮小夹板,两块长的为后侧及外侧的夹板,短的为前方及内侧夹板,前方夹板上端一般修一个向内斜的幅度,这样避免患肢内收固定时前方夹板压迫局部皮肤。再铺以棉垫,绷带包裹,这样更整洁舒适。

在上夹板之前我们一般外敷膏药消肿止痛,没有膏药也建议绷带包裹一下保护皮肤,尽量避免夹板直接接触皮肤。

然后安放四块小夹板,三根扎带捆扎固定,我们看到固定完成后肩关节上方其实还是空虚的,所以下一步很关键。

注意看第三张图,我们用一块长约30cm、宽约5cm医用胶布自前方经肩关节上方至后方将前、后方夹板紧缩固定。

再用长约30cm、宽约5cm医用胶布经前方绕肩关节外侧至后方,将前、外、后侧夹板紧缩固定成一体。

最后再用绷带呈“8”字缠绕至对侧腋下,再次加固了外固定效果。

经复位固定后一周复查,这例同样存在肩关节半脱位的情况,积极指导患者进行耸肩功能锻炼,同时可以在保护下给患者被动活动肩关节,可以更快的促进恢复。

这也是一例典型的内收型,已是89岁高龄患者。

我们通过极度外展上举肩关节进行牵引复位。

这样的病例都非常多。

那么来看看这样一例,头有翻转,很不好判断到底是内收型还是外展型,这样的类型我们也会采用极度外展过顶牵引手法进行复位。

这是麻醉下手法复位后透视

采用小夹板外固定后复查,发现头仍然存在旋转移位,这样可以接受吗?我们认为是可以继续保守治疗的。

治疗一个月拍片复查示骨折线模糊。

拆除外固定患者肩关节外展明显受限,指导患者积极功能锻炼。

具体锻炼方法参考帖子如何快速的恢复肩关节功能

伤后两个月随访拍片示骨折愈合良好。

伤后两个月患肢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

我们再来看看这样一例粉碎性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的。

外院建议手术治疗,转来我院要求保守治疗,值班医师试行手法复位失败。

这种类型的骨折合并脱位,治疗原则是先纠正脱位,再处理骨折,需要在麻醉下进行复位,只有肌肉松弛才能有效复位,我们采用助手将患肢极度外展过顶牵引,术者用双拇指自腋窝内仔细感受脱出的肱骨头,在维持牵引下将肱骨头向上推顶复位,注意这个复位过程可能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仔细体会并有耐心进行反复尝试。感觉推顶复位成果后牵引下内收上肢。

我们通过推顶顺利复位肩关节脱位,但断端成角,再按照内收型骨折进行外展牵引复位,再次透视见骨折对位对线良好。

外固定后拍片复查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关节脱位已纠正。

治疗一周复查见肩关节半脱位,积极指导功能锻炼,配合保护下被动活动肩关节。

治疗近一个月拍片复查示骨折线模糊。

拆除外固定后见肩关节功能受限明显,积极指导功能锻炼。

伤后三个半月随访拍片示骨折愈合良好。

伤后三个半月患肢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这样的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合并脱位的患者也不罕见。

同样通过这样过顶牵引腋窝下推顶手法进行复位。

并不是每一例患者都可以获得良好的复位,那么如果复位不理想的肱骨外科颈骨折就必须手术治疗吗?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来看看这例84岁患者,合并多种内科疾患。

患肢畸形、肿胀明显。

因为断端为长斜面,很不稳定,我们没有进行刻意复位,直接采用小夹板配合一个直角托板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即刻指导患者进行耸肩及握拳伸掌功能锻炼。

固定完成后拍片复查断端对线良好,对位差。继续指导患者进行耸肩及握拳伸掌功能锻炼,第二周开始进行保护下肩关节被动外展、前屈、内收锻炼,第三周体查局部无明显压痛,可以自主上抬,开始指导患者带着小夹板主动外展、前屈、内收锻炼。

治疗一月余拍片复查见骨折线模糊。

患者非常积极配合锻炼,一个月拆除外固定后患肢功能已经恢复良好。

伤后三个月随访拍片示骨折愈合良好。

还有这样一例患者复位失败,但患者坚决拒绝手术治疗,后期因咳嗽拍了胸片复查见骨折也愈合了,虽然多次电话催促随访但都诉功能恢复较好,没有特殊不适,不愿再来院,可惜无法留到功能外观照。

儿童肱骨外科颈骨折也不少见。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后复查对位对线良好。

治疗一个月拍片示骨痂生长明显。

伤后一个月功能随着骨折愈合功能已完全恢复正常。

儿童有强大的塑形能力,对于复位不佳的也无需强求解剖复位,主要是早期制动促进骨折愈合,后期积极功能锻炼恢复肩关节功能。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例患者,外伤后致肱骨外科颈骨折,当地医院多次复位失败。

就诊我院时患肢肿胀明显,直接采用小夹板外固定,跟家属沟通不强求解剖复查。

伤后25天拆除外固定后肩关节外展功能还有受限。

伤后32天功能已恢复较满意了。

伤后两个月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伤后半年随访骨折塑形良好。

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来说,绝大部分都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法获得满意的疗效,创伤小,功能恢复较快,我们没有必要去强求骨折解剖复位,最重要的还是功能至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保守治疗需要骨折对位严丝合缝吗
中医手法治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
非手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
经典病例之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并肩关节脱位的保守治疗
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肱骨外科颈骨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