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周一画·一画一品

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

人类,凭借着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在漫长的文明史中创作了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美术作品。大浪淘沙,烈火真金,在浩如烟海的作品中,仅有一小部分被保存了下来,并因为其独特的价值被人所尊崇与传承,成为经典!

美并不只呈现为物质形态,本质上美就是那份敏感,就是那份对美的观察。通过美的享受,可以满足人最纯真的爱好,使人得到“至乐”。而“一周一画·一画一品”正是基于余姚美术团队《随堂欣赏》课题研究的经典品读。让我们一起走近经典名作,品味艺术人生。(张重欣)

第27期

别具匠心的“婚纱照”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余姚市郑巷小学 马琳丽

                     
有一张“婚纱照”,出现在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尼德兰,画家仿佛用绘画代替了照相,捕捉了婚礼的即时画面。他创新了“结婚证书”一样具有深刻意义和代表性的作品。像这样特别的“婚纱照”即使在五百年后的今天,也会让人觉得是别具匠心的一份盟约,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张“婚纱照”。

《乔凡尼·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尺幅为 82×60cm

现藏伦敦·国家画廊

这幅画,创作于1434年,尺幅不大,长度只有82厘米。画中的主人公阿尔诺芬尼,相传是当时有名的卢卡商人兼银行家,也是意大利美第奇家族在布鲁日的代言人。这幅绘制于木板上的油画,记录的是他和妻子成婚时的情景。画家用极其细腻、严密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一对上层社会男女新婚燕尔的精彩瞬间。

局部(一)乔凡尼·阿尔诺芬尼与他19岁的新娘珍娜

画面人物典雅从容,彬彬有礼。画面上夫妻二人都面向前方,阿尔诺芬尼头戴礼帽,身穿考究的氅式礼服,右手举至胸前,仿佛在宣誓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他的左手优雅地托着新娘的右手,正好处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用这种行动来表达彼此间的倾慕。穿着绿纱裙的新娘,微微低着头,左手轻轻地抚在自己鼓起的肚子上,好像在默默祈祷要做个贤妻良母。

和人物相映成趣的是他们左右极富象征意味的各种物件。

局部(二) 栩栩如生的长毛小狗

新娘脚下有一只长毛小狗,被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很自然地让人想到是在象征着爱情的忠诚。他们的身后精致豪华的吊灯熠熠生辉,红色的床被一尘不染,一面富于装饰性的凸镜,都仿佛在暗示以后生活的美满和幸福。左边有一双新郎的木鞋,而新娘的小红鞋,则被放置在后边。不穿鞋就代表他们站在神圣的土地上,是对爱情的誓言。

局部(三) 精致豪华的吊灯

局部(四) 新郎的木鞋

局部(五) 新娘的小红鞋

蜡烛、刷子、扫帚、苹果、念珠,也都带有一定的象征性,象征着对婚姻幸福的联想。画面上洋溢着虔诚与和平的气氛,以表达对市民生活方式和道德规范的赞颂。

局部(六) 其他静物细节

这幅画表现出了极高的油画绘制技巧和水平。首先,对事物的描绘极为细致、准确,可谓“于细微处见精神”。比如小镜框的四周镶刻着十幅耶稣受难图,图像极为细小,但依然可以依稀辨认出画面的内容。

局部(七) 细致的凸镜

小凸镜左侧挂着一串念珠,每一颗都描绘得极为逼真、形象,绝不含糊。做工精细的灯(见局部图三),上面雕刻着精简的三叶鸢尾花的图案,这种图案在欧洲当时是非常典型的,也是代表富贵家族的图案。画家精微的观察力和细密的绘画手法确实令人叹服。

局部(八) 逼真的念珠

其次,画家对光影的处理也极为传神。画面左侧窗户透射进来光线后,在阿尔诺芬尼夫妇的身前身后都形成了背影,画家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一点。并且整个图画光线的明暗、强弱处理得恰到好处。

画家还运用了多种色彩。在色彩的厚度、饱和度、浓淡度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平。比如新娘:白青色的头巾、浓绿色的长裙、深蓝色的内衣、黄色的袖子,色彩搭配得鲜艳、醒目,却又浓淡相宜,十分和谐。整个画面上各种颜色互相衬托,相得益彰,达到了极好的视觉效果。

局部(九) 新娘的服饰

整体上说,这幅画在光线、空间、质感的塑造上,色彩的饱和度、鲜艳度的把握上以及刻画事物的精确度、深入程度上都超越了同时代的画家,这幅画也是后来发展起来的风俗画和室内画最早的先例。

局部(十) 拉丁文字

从那面凸镜里,不仅看得见这对新婚者的背影,还能看见站在他们对面的另一个人(见局部图七),那就是画家本人!而在镜子与吊灯之间出现了一行拉丁文字,意为扬·凡·艾克,下面还有精确的时间1434年。就此可知,画这张画作的人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称为“油画之父”的扬·凡·艾克。

扬·凡·艾克(尼德兰)(1380年-1441年)

扬·凡·艾克(1380~1441),出生于马斯特里赫特附近的马赛克。与同时期的胡伯特·凡·艾克合称为凡·爱克兄弟。二人同为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的伟大画家,尼德兰文艺复兴的奠基人。他们兄弟曾联手创作了规模宏大的《根特祭坛画》等。

《根特祭坛画》(祭坛组画)尺幅约343×440cm 

现藏于根特·辛特·巴夫大教堂

除了绘画上的成就外,他还对油画的材料和油画技术作了重大的革新和改进,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此前的画家只是用鸡蛋清调和颜料,而扬·凡·艾克发现可以用松节油亚麻油或者核桃油来做调和剂,这样能够使原料更加易于调和运笔,也更自如,而且挥发的快,等一层干了之后,还可以反复描绘,这样为描绘细节提供了许多便利。

《洛林大臣的圣母像》(木板油画)尺幅为66×62厘米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玛格莱塔的肖像》(木板油画)尺幅为25.8×32.6cm

现藏于Groeninge博物馆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影中的名画 |《V字仇杀队》与扬•凡•艾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婚礼的见证——“扬・凡・艾克在此”
一天一幅画
扬·凡·艾克史上最大规模画展,绝不容错过!
“油画之父”,以堪称显微镜级别的绘画震惊世人!
油画 ——透明画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