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岭上的民族 鄂伦春族

山岭上的民族 鄂伦春族

 

还记得儿时的一首民歌唱着“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少数民族民歌,听着这旋律优美、热情豪放的歌曲,一个骑马挎枪的鄂伦春猎人的剽悍形象就会在眼前闪现。

“鄂伦春”是“山岭上的人”之意,也有解释为“使用驯鹿的人”。有人把鄂伦春人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的确是精骑善射的民族,世世代代在大、小兴安岭的森林里以狩猎为生。早年,他们居无定所,过着游猎生活。解放前,鄂伦春族还保留着原始公社的残余。鄂伦

春的民族公社叫“穆昆”,是同一父系血统人民的共同体。“穆昆”是鄂伦春语,即“兄弟们”或“同姓人”的意思。“穆昆”有各个“乌力楞”组成,“乌力楞”是鄂伦春语,即“子孙们”的意思,指同一父系所传的子孙。一个“乌力楞”就是一个父系家族,由几个或几十个“斜仁柱”组成。“斜仁柱”,类似美洲印地安人的庐帐住所,是非常适合游猎生活的居住之所。它用松木或桦木做支架,盖上桦树皮,冬季用兽皮围盖,底部直径约七八米,高五六米,地中间生篝火,可做饭,取暖和照明。

新中国成立后,把他们从散居的山里请下来。1953年,鄂伦春人实现了定居,一步跨越千年,结束了原始社会生活。鄂伦春族是我国11个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之一。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的黑河市、逊克县、呼玛县、嘉荫县等地。鄂伦春族的主要聚居区是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的四个猎民乡镇及黑龙江省的五个鄂伦春族乡。鄂伦春自治旗坐落在大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中,面积为59880平方公里,旗人民政府在阿里河镇。

他们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支,一般通用汉语。解放前有少部分人学过满文、日文和俄文。由于没有本民族文字以及汉语的普及,很多鄂伦春族青年已经不会讲本民族语言。

鄂伦春族是典型的森林民族,他们居住的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过去几乎所有的鄂伦春人都从事狩猎、采集和捕鱼生产,鄂伦春人吃的、住的、用的都离不开大自然的恩赐,他们过去以食狍、鹿、犴、野猪肉为主,其中食用最多的是狍子肉。他们凭借这一天然优势,靠一杆枪、一匹马、一条狗穿梭在深山密林间,形成了他们具有鲜明色彩的山林文化。

关于鄂伦春人的饮食,他们过去以食狍、鹿、犴、野猪肉为主,其中食用最多的是狍子肉。把肉切成大块,煮得很嫩,中间常有血色就蘸着盐水食用。烤肉是将木棍削尖,把肉插上,烤得焦黄即可食用,或是把肉扔在火里,烧得外黑里红,即为恰到好处。炖肉是把肉切成小块放上野菜一起炖,味道格外鲜美。还有一种吃法叫“阿素”,即把剔骨狍子肉、狍肺、狍脑子煮后切成小块,和在一起,浇上野猪油,放些野茶花,鄂伦春人认为这是相当讲究的佳肴。他们爱吃生狍、鹿肝,以改善和增强体力,用肥野猪肉和熊脂肪炼油保存,在严冬季节出猎,喝一碗熊油就会全身发热。

鄂伦春族大概是中华民族中相貌特征最明显的一个民族,他们都是眼细小,颧骨高,脸平而宽,与汉族人的区别比日本人朝鲜人都要明显得多。他们的身高也普遍比汉族人矮小。目前也是在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

鄂伦春人的三件宝

 

鄂伦春人作为游居在大小兴安岭原始森林中的“土著”民族,过着与世隔绝的原始狩猎生活,被称为兴安岭上的“森林猎神”。在森林中生活鄂伦春人离不开三样东西:猎枪、快马、狍皮袄。

猎枪

鄂伦春人主要生活在大小兴安岭,那里到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生长着落叶松、红松、桦、柞、杨等耐寒树种和木耳、蘑菇、榛子等土特产和药材。林中栖息着虎、熊、鹿、犴、狍、野猪、貂、狐狸、野鸡

等各种珍禽异兽。鄂伦春人世世代代就凭借着一杆枪游猎在这茫茫的山林之中。曾听说鄂伦春族可以家家都拥有枪支,并且还是政府发的步枪,而且不是猎枪,是真正的现代化武器——半自动步枪,不得不感叹国家对于这一民族的包容性之大呀。不过自1996年鄂伦春自治旗在全旗境内实施“禁猎”,鄂伦春族猎民也为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大兴安岭的生态平衡,怀着对大森林的无限眷恋和对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他们告别了传统的狩猎业,从此放下猎枪,开始谋求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但至今世居兴安岭深处的鄂伦春族人仍然很怀念狩猎生活。

快马

“骑快马的,感觉不到路远;朋友多的,感觉不到困难。”这是鄂伦春的有名的谚语,有人说蒙古族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而鄂伦春族也能称的上是马背上的民族,无论男女他们都精骑善射,一匹马,一杆枪,这就是勇敢的鄂伦春人。由于种族的原因,他们的男人大都很矮小,记得一次见到一个看上去很不起眼,甚至走路有点罗圈儿腿鄂伦春男人,但是当他一跨上马背,那威风立刻显现出来。马队从山坡上飞奔而下,马蹄达达地在山石上踏过,火星飞迸。一位老太太弯腰把她的孙女抱上马,二人骑马在山林里飞驰也是如履平地,显现出鄂伦春族在山林中驰骋纵横的英姿。

狍皮袄

鄂伦春人头戴狍头皮帽,身着狍皮衣裤,脚穿狍腿皮靴,狍皮不仅经久耐磨,而且防寒性能极好。不同季节的狍皮,可以制作各种不同的衣着。如秋冬两季的狍皮毛长而密,皮厚结实,防寒力强,适宜做冬装。夏季的狍皮毛质稀疏短小,适宜做春夏季的衣装。鄂伦春人穿的皮袍,男女式样基本相同,都是右大襟,男袍“尼罗苏恩”前后或左右开衩,女皮袍装饰美丽。春秋季的猎装较短,长到膝盖,夏季的狍皮毛很短,颜色发红,所以也叫红毛皮衣。雨天将旧冬衣毛朝外穿,可以防水。男子穿的皮裤只到膝盖,腰间肥大。裤脚折起来用带子系住,塞进皮靴里。出野外时还要在外面穿上皮套裤。适合狩猎使用的手套是“考胡落”,大拇指同四指分开,手掌留口。平时手在里面,射击时从掌心直接把手伸出来,非常方便。五指手套制作精美,常常是男女之间的定情物。鄂伦春人不仅用皮子做衣裤靴帽,被褥、出猎的睡袋及其他许多日常用品也都是用狍皮做的。为了有效利用皮革,她们把边角料做成漂亮的皮兜、香囊、烟荷包、腰带和猎刀的佩饰。

鄂伦春:桦树皮里的岁月变迁

生活于北半球高寒地区的游猎民族有一个共同的文化现象,那就是桦皮文化,从欧洲北部经东北亚,直到北美洲,在北纬50度附近的游猎民族聚居区都有这种制品。而生活在大兴安岭的森林山地里的鄂伦春族,则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桦皮文化。

在兴安岭莽莽的林海中,鄂伦春人过着漂泊不定的游猎生活。广袤的大兴安岭,属亚寒带地区,这里四季分明,生长着大片的桦树,桦树挺拔俊秀,树皮柔韧易塑,这些桦树为鄂伦春等北方的游猎民族生产生活提供了大量的原始材料。

他们用桦树皮制作各种生产生活的工具和工艺品,并沿袭、发展成为一种传统,这便形成了其独特的“桦皮文化”。

如今,桦皮文化已经成为鄂伦春人固有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剥采桦树皮,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其中包括:碗、盆、火柴盒、水桶、针线盒、筷子盒、桦树皮篓、桦树皮船及撮罗子等等。

每年农历的五、六月,白桦树树干水分充足,树皮也容易剥取。鄂伦春人一般是在这个时候剥取桦树皮,他们剥桦树皮的技术非常高,剥下来的树皮完整而且不会伤害到树干,这样便不会影响树木的继续生长。将桦树皮去掉硬皮削得平平整整,用火烤或经过蒸煮,桦皮就会变得较为柔韧,可以裁剪出需要的形状,用鬃毛或兽筋缝成需要的生活用品。为了防止桦皮裂口或漏水,有的桦皮制品要裹边,用松油封住有缝隙的地方。

鄂伦春族的桦皮制品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一是传统住宅的主要建造材料;二是交通工具;三是生活用具;四是宗教用品。

桦皮为屋

桦皮是鄂伦春人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无论是建自己居住的“仙人柱”,还是建贮存衣物、肉干、粮食及野菜、野果等物品的“奥伦”(即搭在高处的仓房),以及临时在野外搭建的小棚子,都以桦树皮为主要原料。

阿达马勒

鄂伦春人所制的桦树皮器皿有碗、盆、火柴盒、水桶、针线盒、筷子盒、桦树皮篓、桦树皮船及撮罗子等。其形大小各异,装饰风格独特,装饰纹样有几何纹、动物纹、花草纹三种。在桦树皮器皿中,做得最精巧的莫过于“阿达马勒”盒,这是姑娘出嫁用的梳妆盒,盒上多刻有“南绰罗花”(相思花),反映着鄂伦春人对婚姻的祝愿,愿青年人爱情忠贞,夫妻白头到老。

桦皮船

桦皮船(鄂语称“木若沁”)是鄂伦春族用来狩猎、捕鱼以及渡河、驮载的工具。桦皮船形制颇为特殊,敞口、船体中部较宽,船头、船尾尖细并微微上翘,状似剖开的梭子。桦皮船具有体轻、速度快的特点,一般一个人即能搬运,水中可搭载2——3人。

伴随着历史的变迁,白桦树作为具有生命灵性的偶像早已在鄂伦春人的狩猎文化、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而桦皮文化在游猎与农耕、原始与文明的悸动中,传承着一个民族的脉搏,讲述着一个民族和一片森林的沧海桑田……(文/ 中国国家地理网 吕振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鄂伦春族:走进“山岭上的人”,了解狍皮制作技艺背后的那些故事
图解56个民族——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
“乘着鹿的木林之子”——鄂伦春族
秘境中的兴安岭
鄂伦春的桦树皮盒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