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车吃荔枝,抓着就是"酒驾"!

最近,一则网络上热传的消息令爱吃荔枝的司机有些担心——日前,福州一名市民吃完荔枝后遭遇酒驾检查,结果竟然被测出“饮酒”。尽管在多次吹气检测后,交警排除了该驾驶员酒驾的嫌疑,但吃荔枝可能导致酒驾的消息仍然引起了热议。

那么,吃荔枝真的容易导致酒驾吗?近日,各地交警,都对食用荔枝后的体内酒精含量进行测试实验。

实验结果:无论吃几颗全部“被酒驾” 不过2分钟后全部“归零”

为了比对不同性别在食用荔枝后的差异,以及食用不同数量的荔枝对测试的影响,本次实验分成了男女两组,每组各三人,分别吃1颗荔枝、5颗荔枝和10颗荔枝。

在6位测试人员吃过荔枝后,对测试人员进行了呼气酒精测试。而实验结果令所有人都很惊讶:无论男女,吃多吃少,吃完立即检测的呼气酒精含量均超过了20mg/100ml的酒驾临界值。其中,最低的有34mg/ml,而最高的则达到了65mg/ml。6位测试人员在休息了2分钟后,再次呼气检测。不过这下,所有测试人员的检测数值全部变为0mg/100ml。


“酒驾”原因:荔枝发酵产生乙醇

“一些不容易保存的果蔬,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作用,就会容易产生乙醇,也就是酒精。”对于吃荔枝为何会导致“酒驾”。

据介绍,不容易保存的水果即指呼吸作用较为旺盛的,通常需低温保存,水果中有荔枝、杨梅、葡萄等,蔬菜则有叶菜等。水果采摘下来后,仍会进行呼吸作用,不容易保存的水果因呼吸作用旺盛,在不通风缺氧的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很容易产生酒精,进食后若立即测酒精指数,确实会有反应。

此外,专家还表示,如若将杨梅包裹得严严实实放置一段时间,酒精度估计不会亚于白酒。与此类水果类似的,食用水果酵素、腐乳等发酵食品后,也会测出酒精指数。


应对:可要求多次检测以免误判

“刚吃过荔枝后测试,可能酒精含量会非常高,但只要休息几分钟就会恢复正常。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酒驾”,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则属于“醉驾”。而在食用了荔枝等食物,酒精含量几分钟后即可消失。因此,驾车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向交警提出再检测的要求,多次检测就可以排除“误判”的情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吃荔枝开车一秒变“酒驾”? 记者实验:刚吃完就测,酒精含量显示超标 不过2分钟后再测就会恢复正常
吃荔枝还敢开车?一颗酒驾,三颗醉驾!
这两种水果,吃一个酒驾,吃三个醉驾,开车时最好别吃
边吃荔枝边开车会查出酒驾,如此冷知识你知道吗?
【是真的吗】吃荔枝开车等于酒驾?
司机吃荔枝后秒变酒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